新疆水资源战略问题及相关阐述
2016-03-12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赵 晖(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新疆水资源战略问题及相关阐述
□赵晖(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在一个地区的发展中都高度重视水资源的战略问题。在对新疆水资源转化机理、主要生态特征和水资源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综合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了探究。并针对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将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具体解决办法提了出来,进而为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疆;水资源;战略问题;相关阐述
0前言
新疆地区地处我国西北边境,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该地区空气干燥,降水量少。该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0 mm左右,水资源短缺成为了制约该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所以,如何有效的进行新疆水资源战略部署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要求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
1该地区水资源现状分析
1.1自然环境特点
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为:降水稀少,气候极端干旱;封闭性的盆地区域,导致很多的内流河产生向心水系,在盆地的低洼之处溶质积聚;脆弱的生态环境,植被覆盖面积低,盐碱地和流动沙丘广布。
1.2生态经济情况
因为水资源比较短缺,这样就造成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不够好,很多的时候,都是凭借人工灌溉完成农业生产,这样有着特别的灌溉农业存在,进而形成了荒漠绿洲经济社会体系和生态环境。水不但为农业也为整个社会经济的脉络。
1.3多样化河川径流补给
地下水、降水、冰川和融雪等一同构成了河川径流。由降水补给中央山区,季节性积水融水对中山带进行补给,永久性和冰川性积雪融水补给高山带,河流类型不同,也会展现出多样化的洪水特征和径流特征。
1.4垂直分带性特点
随着不断降低的海拔高程,也就会依次的减少降水量,依次增大蒸发的能力。有着丰厚的山地冰川分布于高山地带,具有2个以下的干旱指数,为湿润地带。半湿润地带在中山区,有着2~5个干旱指数,半干旱地区在山间盆地及低山带,有着5~10个干旱指数,山前平原具有8~20个干旱指数,为干旱地带。
2新疆水资源战略性分析
2.1以整体的角度出发配置水资源
问题研究:新疆地区土地面积广阔,各个区域和流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具有较大的差异,东疆地区与天山北坡是资源短缺的主要地带,长期来讲,水资源短缺的重点区域主要是南疆地区。
对策研究:必须要利用构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对于区域内的水资源格局重新进行分配,有效处理水资源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其次,要利用防渗渠道灌区改造、地下水和地表水联调、排水控制、拦河渠道、山区水库等工程方案,处理流域内有效控制和合理配置问题;再次,要利用建设节水性社会、需水管理、多种水资源配置、结构调整控制等方式,有效的利用其中的水资源。
2.2提升环境可控性
可控性策略探究:将环境变化的预见性在变化的必然性过程中提升上来,达成可控性目标,为流域今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新疆地区将水库修建起来后,为了对下游的河谷森林进行保护,通过水库,每年将1到2次高于798 m3/s的漫滩洪水制造出来;将吉林台水库修建到伊犁喀什河上游之后,也将一定量的漫滩洪水制造出来,进而淹灌下游河谷中的森林,这都为环境生态可控性的实际例子。
2.3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地下水资源
高效节水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结合:开发应用地下水,有着供水稳定、输水距离近、调度方便、调蓄功能强、水质好的优越性。然而,运行成本高,能耗多,它的开采和应用需要结合高效节水技术,例如应用滴灌、喷灌和管道输水等科学的滴灌手段,将输水系统的损失降低。将田间水利用率提升,防止再次转化而产生的多余损耗。
开发地下水资源应该同生态环境保护、盐碱化防治结合起来。首先,对于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发生必须要合理的进行防控。对天然植被根系要给予充足的水分;其次,在水质矿物度较高和潜水地带,其一,要合理的控制水位,防止下降,深层地下水和高矿物化潜水循环转换;其二,因为一些区域通过地表水平排水很难进行控制,这样就可以对蒸发池干排盐法就近应用。
其次,对地下水质进行保护。新疆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将造成生活污水不断增多,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将会在不同程度上污染到地下水质。此外,在大幅度的增加了农垦面积之后,农药化肥被大量使用,很多灌溉渠因为排水设施不配套,盐分同流失的农药、肥料70%都进入了地下水和土壤中。因为有着一定的滞后性、复杂性和缓慢性存在于地下水系统中,这样往往就会忽视水质的变化。在对土壤盐碱化进行改善的时候,防止把化肥与盐分等积累到土壤里,更不能让它们进入地下水中。如果在地下水系统中进入了污染物,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治理投入将非常大,并且治理难度较高。
2.4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通过分析新疆地区社会经济战略发展布局能够看出,以煤炭资源和石油天然气资源为依托的煤电化、煤化工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的建设;以土、热、光资源为基础的特色林果业基地和商品棉基地的建设,以现代化和工业化为依托城市建设,都将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流,因此,这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对水资源有着极高的需求量。分析水资源禀赋状况,国际河流中有着庞大的开源潜力,灌溉农业中有着很强大的节水潜力,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的发展是用水的主要增长点。在环境承载力和水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在以后的发展中,一定会合理科学的将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出来,对产业的用水结构进行调整。有效的促进节水农业项目发展,对灌溉农业的发展规模进行掌控,降低农业用水,为工业及城镇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进而努力构造循环经济体系和提升水资源承载力,努力全面推动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2.5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行强化,通过构建山区控制性水库,将水资源年际调节能力提升,并且,同堤防工程建设有效的结合起来,将主要城镇和重点河段的防洪能力提升;对农田改造基本进行强化,将水资源利用率不断的提升。将地下水多年调蓄的功能发挥出来,将地下水和地表水以流域为单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联合调度地表水和地下水,将供水的保证率提升。对流域中各个行业发展中的用水需求给予满足,而且利用灌排结合,有效合理的掌控地下水位,进而将土壤的低效和无效潜水蒸发减少,将土壤的盐碱化危害降低。
同时,依据该地区75%的灌溉保证率,对灌溉面积的发展规模必须要严格的进行控制,对城镇生活用水、农业和工业用水结构必需要合理的进行调整。将高效节水农业大力发展起来,将节水型社会积极的构建起来,保证生态用水。对总量控制原则必须要严格执行,按照水资源的禀赋存在形式及水资源的禀赋条件,合理、适时的对生产力布局进行调整;减排防污,将中水回用力度提升,认真的研究和开发微咸水利用技术,开发旱地农业生物节水技术,积极推行生产管理模式和设施农业栽培技术。
3结语
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保证,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动植物的生存同样离不开水。所以,水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我国西北地区,因为自然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其水资源非常短缺,尤其是新疆地区的水资源更为缺乏,所以,如何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合理的应用水资源,是新疆地区在今后的发展中所需要高度关注的内容。水资源的贫乏,更需要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采取有效的节水和应用措施,对此,文章通过上文就围绕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究,从而为有效的促进我国新疆地区水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波.水利工程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02):563-565.
[2]孜来汗.达吾提,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新疆水土流失时空分布规律性研究与防治对策[J].新疆农业科学.2010 (03):635-636.
[3]郭文丽,胡泊,王敏.浅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实现对策[J].科技资讯.2006(32):963-965.
[4]胡安焱.干旱地区内陆河的水文生态特征及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研究——以塔里木河为例[D].长安大学,2003.
[5]张洪嘉.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角度下新疆干旱区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3.
[6]娄凤飞.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
[7]马豪.新疆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用水效率研究[D].新疆大学,2012.
(责任编辑:赵鑫)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853(2016)05-0039-02
作者简介:赵晖(1978-),男,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经济管理及计算机信息化处理。
收稿日期:2016-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