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2016-03-12郑志祥张元何永春
郑志祥 张元 何永春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郑志祥 张元 何永春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胃穿孔患者104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进行常规修补,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进行胃修补,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2.8±6.3)min,术中出血量为(15.2±2.8)mL,患者排气时间(31.7±4.3)h,平均住院时间(5.5±2.4)d。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4.2±5.1)min,术中出血量为(60.5±12.9)mL,患者排气时间(48.6±7.2)h,平均住院时间(9.3±2.1)d。2组相比,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
胃穿孔;修补术;开腹手术;腹腔镜
胃穿孔是消化性溃疡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急性胃穿孔,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腹膜炎等严重后果[1],威胁患者的生命。为了进一步探讨治疗胃穿孔修补术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选取104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胃穿孔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中男36例,女16例;年龄32~56岁,平均(43.8±8.3)岁;病程3~35h,平均时间(17.6±2.8)h;穿孔部位:胃幽门管部16例,胃窦前壁13例,胃窦后壁11例,胃小弯部5例,其他7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35~57岁,平均(42.9±8.7)岁;病程2.5~36h,平均时间(17.9±2.5)h;穿孔部位:胃幽门管部15例,胃窦前壁12例,胃窦后壁10例,胃小弯部7例,其他8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2组患者均采取硬膜外麻醉,体位保持仰卧且头高脚低位。(1)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修补术:麻醉后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在肚脐的下缘进行气腹穿刺,然后注入二氧化碳形成人工气腹,使腹部的压力达到6~10mmHg,将气腹针去掉,放入腹腔镜。在腹腔镜的观察下分清左右锁骨中线的肋下缘,并在两侧的肋下缘1~2cm处行5mL和10mL的腹腔镜副孔。用腹腔镜进行探查抽吸干净腹腔内的脓液[2],充分暴露穿孔的部位,用大网膜对穿孔的部位进行相应修补,然后进行缝合固定。对于腹腔需用大量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并在盆腔处放置引流管。术后给予抗感染等药物治疗。(2)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修补:患者在麻醉后,进行气管插管,对右上腹直肌进行消毒,在此处行1条横切口,长度大约为12cm,对腹腔进行仔细检查,查看穿孔部位,对于坏死的组织给予切除处理[3]。坏死组织清理干净后进行缝合,术后同样放置引流管,并进行胃肠减压,抗菌消炎等常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2.8±6.3)min,术中出血量(15.2±2.8)mL,患者排气时间(31.7±4.3)h,平均住院时间(5.5±2.4)d。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4.2±5.1)min,术中出血量(60.5±12.9)mL,患者排气时间(48.6±7.2)h,平均住院时间(9.3±2.1)d。2组相比,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5,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出血量=4.255,t排气时间=2.625,t住院时间=3.965,P<0.05)。
2.2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术后共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8%,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对照组患者共有1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9.2%,其中肠梗阻患者4例,切口感染5例,盆腔感染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9,P<0.05)。
3 讨论
胃穿孔是在胃溃疡的基础上进行暴饮暴食所导致的一种急腹症[4],暴饮暴食使胃内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加,从而诱发胃穿孔。临床上患者常表现出上腹部剧烈疼痛或穿孔部位呈刀割或烧灼样痛,疼痛呈持续性发展或阵发性加重,疼痛面积可扩散至整个腹部[5]。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出现休克,应积极给予治疗。非手术治疗常给予药物并联合胃肠减压的方法实施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针对胃穿孔部位进行修补。传统手术方法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开腹修补,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腹腔镜的应用为外科手术带来了“二次革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传统手术方法可以有效治疗胃穿孔,但手术切口较大,约
12cm,术后瘢痕面积大,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术后恢复较慢,易出现切口感染或裂开等并发症。手术暴露面积大,增加了腹部感染的风险。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面积小,视野清晰,探查腹腔范围大,不易出现漏诊等情况[6-7],对腹腔的刺激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在本文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开腹修补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腹腔镜下修补,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为19.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主要并发症为肠梗阻、切口感染和盆腔感染等,导致肠梗阻主要是手术刺激,机体处于应急反应,交感神经兴奋,增强了肠运动的抑制。盆腔感染可能与手术暴露或引流液感染等有关,切口感染与术后护理不当及消毒不彻底[8]等有关。因此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胃穿孔患者实施腹腔镜修补术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胃肠运动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1] 胡忠坦.胃穿孔行单纯胃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23(20):82.
[2] 关子圣,邱其详,朱伟治.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6):30-31,34.
[3] 陈小红,袁桂华.不同手术时机对胃穿孔修补术患者并发症及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7):897-898.
[4] 张文斌.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的63例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5):2227-2228.
[5] 舒代星.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临床探析[J].当代医学,2013,19(36):56-57.
[6] 袁亚平.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6):103.
[7] 刘郭伟,李志东,谭竞君,等.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的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10):1237-1238.
[8] 布和,李迎春,郑林.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5):49-5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53
江西 330006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郑志祥 张元 何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