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涉税问题分析

2016-03-12阜新广播电视台张丹大连外国语大学王题

中国商论 2016年22期
关键词:税收政策纳税税务

阜新广播电视台 张丹大连外国语大学 王题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涉税问题分析

阜新广播电视台 张丹
大连外国语大学 王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以往的税制体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步伐,一系列税收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严重地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营改增”税收政策的推行,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了我国的税收机制,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转型升级,对我国社会经济以及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营改增”税制改革的意义及影响进行分析探究,并相应地提出基于“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涉税问题的解决策略。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 事业单位 涉税问题 探究分析

“营改增”是指营业税收改为增值税收,是我国税收政策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财税改革,通俗来说就是将企业发展中一部分的营业税收划分到增值税收的范围之内。“营改增”税收政策是一项相对较为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系统性工程,税收体制机制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它的推行对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并且对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营改增”的基本概念

1.1 “营改增”税收政策的主要内容

“营改增”主要就是将对企业原来的营业税收转换成增值税收的政策,营业税就是指企业生产单位在各个生产环节过程中,都要相应地缴纳营业税,是一种对企业生产的毛收入进行税收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征税的重复性,增加了生产企业的成本投入,给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从2012年开始,为了提高我国各行业的竞争能力,在上海等地区进行“营改增”税收政策的改革实验,之后再逐渐地向其他省市进行扩大。“营改增”税收改革政策主要涉及到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邮政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电信行业等。近年来,随着“营改增”税收政策的不断推行,使得税收政策越来越完善,将减少企业的税负作为税收改革的核心思路,提升现代服务业、电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邮政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效解决对企业重复征税的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原有的税收体制,推动我国税制改革的创新发展,促进我国税收体制朝着先进性、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1.2 “营改增”的意义

“营改增”税收政策是我国税收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转折,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渐进入改革的深化时期,担任着重要的任务,“营改增”税收政策相对于服务产业和企业发展来说,有利于刺激市场的内在需求,对社会进行合理化分工,加快企业发展的产业化进程,促进税收体制的创新发展,不断优化发展出口结构和投资结构以及消费结构。另一方面,相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营改增”税收政策可以减少企业生产中重复征税的环节,减少企业生产发展中的成本投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 “营改增”税收政策对事业单位的影响

2.1 “营改增”后进一步增强了税控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增值税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增强了我国税收的税控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对税源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很好的抑制了事业单位中的偷税和漏税问题,有利于我国各类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传统的营业税收过程中,营业税收的手段与增值税收的以票控税方式不同,常常会出现一些事业单位运用自身的行政地位,进行偷税和逃税的行为,给我国税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例如,这种现象在文化服务方面的事业单位常常出现。文化服务方面的事业单位,主要有差额拨款的单位、全额拨款的单位、自收自支的单位等三个部分,他们的经费来源相对较复杂多样,其业务内容和经营方式也相对较灵活多变,所以给税收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为文化服务的事业单位所具有的业务特点,他们很容易在3%和5%的税率之间搞小动作[1]。所以,“营改增”税收政策对税控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使得类似事业单位的逃税和偷税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的税收收入。

2.2 “营改增”可以有效推动结构性减税

将营业税收转换成增值税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结构性减税。从我国整体发展过程中来看,“营改增”税收政策的推行就是为了实现结构性减税的目的,根据2013年的国家财政收入数据分析,随着“营改增”税收政策的推行和实施,使得我国的税收收入问题受到了一定的减缓。虽然国家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像社会经济增长水平的高低对其的影响,但是“营改增”税收政策中的结构性减税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营改增”是我国重要的一项减税政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事业单位在税收方面的经济负担。例如,我国某一事业单位,它是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改范畴,该单位所缴纳的税率由原来的5%的营业税转变为3%的增值税,有效的减轻了该事业单位的税负负担,并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3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存在的涉税问题

3.1 事业单位缺乏一定的纳税意识,监管力度不到位

在“营改增”税收政策背景下,事业单位缺乏一定的纳税意识,它与其他企业不同,事业单位属于国家单位,其不是以营利为发展目的,并且国家的财政拨款是它的主要资金来源,使得事业单位在涉税方面的项目相对较少,缺乏对纳税的重视力度,并且对纳税方面的知识内容的了解也较少,对依法纳税的意识也相对较为薄弱,导致事业单位在税务管理工作方面不到位[2]。首先,由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缺乏对国家税收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在应税收入工作方面不是很明确;其次,国家的税务部门对各类事业单位的监管力度和执法力度不够,使得很多事业单位依然停留在财政预算拨付范畴而不需要进行纳税的时期。

3.2 缺乏一定的制度支持,事业单位的内控薄弱

事业单位在税务管理工作过程中,无论是内部管理还是外部管理都存在着一定的制度缺失现象。相对于外部来说,我国还没有针对各类事业单位的经营发展特点建立专门的税收管理制度,对各类事业单位等非营利组织所进行的税收管理和救助行为,都是使用与国内其他盈利企业相同的税收管理制度。而相对于事业单位本身来说,还没有专门建立一套相关的税务管理机制体系,对税务内控管理的意识相对较薄弱,其税务内控管理工作的环境相对较差,缺乏对税控风险的有效评估和信息交流。

3.3 事业单位的涉税行为不规范,存在税务风险

因为事业单位缺乏正确的纳税观念,所以在涉税管理工作中存在行为不规范的现象,常常分不清纳税的主次,使得事业单位在税务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事业单位常常出现不缴纳税款或者是少缴纳税款的现象,被国家税务机关处罚。有时事业单位在纳税过程中,缺少对涉税的统筹规划和相关优惠政策的严格把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事业单位多纳税的风险[3]。同时,事业单位对税务登记不及时,没有按时对纳税进行申报和交付,违背了税收征管法的相关规定,增加事业单位的纳税成本。

4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涉税问题的解决策略

4.1 提高对纳税的重视,做到权责明确

事业单位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从单位的管理者再到单位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高度重视单位内部的税务管理工作,更新传统不涉税的管理观念,树立正确的纳税意识。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作为单位的法人应该担任税务管理的重要责任,承担着事业单位在涉税中的各方面问题,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在税务管理工作方面的监管力度和统筹安排;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要充分做好涉税收入方面的审核工作,保证税收筹款和税收流程的规范性,实现对单位资金的有效管理;事业单位基层的涉税工作者,应该对我国最新出台的税收政策进行全面的熟悉和了解,严格按照国家税收制度的标准和要求,实现事业单位纳税行为的规范性,保证事业单位的合法纳税权益。

4.2 加强事业单位的税控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税控环境

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该从税务的申报、税额的统计、涉税合同的审批等各个方面进行税控建设,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税务制度建设和纳税执行工作。例如,纳税发票的管理制度,要保证税收发票的开具和保管等方面的规范性;并建立完善的税务档案存储制度,妥善保管税收发票、纳税的报表、纳税凭证以及相关纳税文件等方面的档案。

4.3 规范事业单位的纳税行为,降低税务风险

在事业单位相关税务工作人员对财政收入和应税收入进行明确划分的前提下,要明确计税的依据以及需要纳税的种类,合理地选择税率,努力做好事业单位在税费核算、纳税申报、税费缴纳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同时,要及时了解国家的最新税收政策,充分有效运用税收政策中的优惠条例和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税收的统筹规划,降低税收投入成本,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收入水平。

我国要正确认识“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存在的涉税问题,提高对纳税的重视力度,增强纳税意识;加强事业单位的税控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税控环境;规范事业单位的纳税行为,降低税务风险,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 郭玲.“营改增”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主要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07).

[2] 徐小梅.“营改增”对文化事业单位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8).

[3] 孙熠中.营改增后测绘行业差额事业单位税务会计处理的变化及对单位税负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5).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ur previous tax system has been unable to adapt to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and a series of taxe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nd even seriously affect the institution's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In 2016,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placing the business taxes with value-added tax policies, a further innovation and perfection of our tax system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ese economy. These tax policies also have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healthy and st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replacing the business tax with a value-added tax" reform this essay presents some solutions of taxrelated issues.

:Based on the Context of “ Replace the Business Tax with a Value-Added Tax"; Public Institutions; Tax-Related Problems; Research Analysis

F203.9

A

2096-0298(2016)08(a)-173-02

张丹(1968-),女,河北省景县人,阜新广播电视台,高级会计师,本科,主要从事财务会计方面的研究;王题(1992-),女,辽宁省阜新市人,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主要从事英语翻译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税收政策纳税税务
税务动态
关于明确2022年度申报纳税期限的通知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民营企业纳税管理风险规避策略思考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税收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