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问题研究

2016-03-12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胥坤

中国商论 2016年22期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经济学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胥坤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问题研究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胥坤

宏观经济由来已久,但对宏观经济的统计分析人们一般了解不多,而它的发展对我国政府统计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问题是大势所趋,很有必要。

宏观经济 统计分析 发展问题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为我国经济市场服务,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和逐渐完善的,通过发展才可以提升其实际使用价值,从而也就可以对社会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问题。

1 关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基本认识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1]是来源于我国的专业术语名称以及知识体系,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存在两种学科,一种是经济学,另一种是统计学。这两个知识体系相互融合,与此同时其发展的本质是截然不同的,一方面宏观统计分析的本质是经济学,还有一方面宏观统计分析的本质是统计学。虽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本质存在一定的差异,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是其内容还是把这两种学科兼容并包,并进行了有机融合,所以两种学科的知识点都会有涉及。只是有一点务必需要明确:由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两种学科上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它们的研究方向也会有细微的差异,其占据的社会地位也有一定的高低之分。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一些调节,过去是计划经济,现在也已成为市场经济,在如今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也有了相应的明确方向,它主要侧重的是经济学,统计学的占有比例也就不是很明显了。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以经济学为主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其计量经济学发挥出了很大的优势,体现了重大价值。

既然提到了计量经济学,那么,首先需要清楚计量经济学到底是什么,针对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家通过丰富经验以及探索发现最终给出了一个明确定义:计量经济学是通过把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进行有机融合而构成的学科。当今社会,理清研究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是离不开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的,计量经济学是把统计学作为关键内容,有了这一内容做坚实基础和强力支撑,与统计学相关内容像统计数据、统计归纳和数据挖掘等统计学思想、理论思维都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自身价值,这样一来就可以促进实证经济学的发展,也可以提高国家市场经济合理有效管理的水平,还可以在无形之中让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社会的统计学科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一举多得且意义重大。

统计学由来已久,有着漫长的历史渊源,人们从中也总结得出了经验,即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以统计学为侧重点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也有其独特鲜明的发展历程。归纳起来的话,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经历了三个非常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国际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和发展过程分析,这种分析是通过国家经济核心统计指标的发明创造和具体实践来实现的;第二阶段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构建起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合理可靠系统,这一系统的构建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但让国家、产业能够有效运用统计学,而且让微观科学管理也可以切实可行地运用经济学;第三阶段主要是经济统计进入到了微观统计和宏观统计融为一体的发展阶段。

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其发展问题从根源上而言就是体现在“统计”两个字上面,因此,不管是研究宏观经济的实证分析目标,还是构建宏观经济的知识内容系统,都必须从统计上面出发。明白了这一根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而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进行分析是有其一定的存在价值和深刻涵义的,不管是对统计学科的改进还是合理融入到统计数据和分析模型中,都有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

2 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问题研究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有多种多样的推动因素,这些因素中既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因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一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统计学的改进完善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都从中获益匪浅,统计也就可以在更大层面上创造效益,从而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需要注意的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是要建立在计量经济学的基础上的,它的关键方法是统计理论方法,在这一方法指导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结合成千上万的数据,利用统计思维来把相关学科的统计分析研究收获吸收并引用过来,从而变成独立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统计学通过在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以及大量水乳交融的知识内容,尤其是专业化的统计思想和分析方法等实际应用过程中,逐渐发展并形成了经济统计和经济统计分析,这种体系的形成让统计方法得到了广泛运用,给统计方法提供了广大的展示平台,无形之中也就提高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效率。虽然经济统计和统计学有很大的联系,但是在具体研究分析经济问题中,是从统计方法角度来着手还是从统计学角度来着手的性质迥然不同,这是一定要明确分辨的两个不同概念。对于经济统计来说,如果它跟统计学不产生一丝一毫的交集,那么统计就可以全盘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查以及数据收集处理工作,还有就是统计分布和常见关系的研究等都可以采取租入此类的措施。像这样一种完全凭借真实发生的统计调查以及数据分析,能够从本质上找到最密切的经济关系,也能够从中发现一些实实在在的现存问题,之所以这样做是可以验证经济学理论学说的假设条件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就可以推翻进而得出全新的结论,并从中进行适当的创新[2]。

由此可以得出,通过统计学来进行的研究既有探索也会有不一样的发现。而通过经济学来进行的研究,它是从经济学中找到相关理论,与此同时它还要找到合适的数学方程关系,在这个基础上进而演练推算出合理的数理经济学模型,后面工作就是把相关的数学模型建立起来,同时还要把大量有关数据收集结合起来,另外还需要采取统计推断的措施来进行参数预测和假设检验,说白了就是经济学、数学以及统计学三位一体的经济分析,前面提到过的计量经济学内容也是这样的,这种研究主要是检验经济学的理论假设与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间的联系。由此可见,统计方法和统计学的本质还是有明显不同的。

统计学从常见方法论上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描述统计学,一种是推断统计学。描述统计学关键是要建立在真实社会经济活动数量的基础上,在采取描述统计分析方法中,首先需要合理建立统计变量以及统计指标,有了这一基础就可以顺利展开描述统计活动,采取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的目的是对宏观经济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并能够解释更宏观经济有关的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经济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还可以为管理学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而推断统计学的辅助平台是样本推送总体的特征参考数据,推断统计学的目的是人们更好地认识经济和社会之间存在的关系并从中发现一些规律。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这就让统计学更有存在的必要性,其重要性越来越不容忽视,因此,如何争取运用统计思想以及统计方法就愈加显现出其重要性。统计学思想,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归纳,在归纳过程中要有全面性,也要有客观性,归纳需要有数据作为支撑,通过统计的方法把众多数据收集起来,收集过来的数据再进行整理,从这些整理的数据中摸索、发现、总结规律,这样才可以做出最合理的归纳,如此一来也就可以合理解释发展水平、常见类型和主要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人们对宏观经济也就有了更加全面完整的认识。

在分析宏观经济统计过程中,其基础和保障是经济学。经济统计的主体是国家经济核算体系,核算体系对国民经济运行时候的数量特点做出真实可靠的描述。

需要强调的是,核算体系在具体统计应用过程中,其经济学概念需要保证是可计量的,与此同时还要能够用在经济过程描述体系中任意有联系的结构量点上,从而形成核算模型[3]。还有一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选题以及分析理论无一不是开门见山地参观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从而来展开全面完整的研究。可以想到的是,当国家经济核算体系从微观数据发展到宏观总量数据,且在这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有效的数据库,这样一来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就会事先打破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隔阂,让这两者之间可以相辅相成,而不是矛与盾的关系,从而可以和谐良好地建立起微观和宏观并行的经济学理论,也能够组成一种有效的实证研究结构。如此一来,不但促进了统计分析的发展,而且对经济学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客观来说,如果客观数据足够多的话,那么统计归纳比较分析的优势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可以发现真实存在的经济关系并从中做出更深层次的研究,另外还有一点好处,那就是统计归纳比较分析不需要把经济学理论考虑进来,没有了经济学理论这一框架的束缚很有可能会从中得出不一样的理论,发现不一样的规律。虽然有好处,但也有需要注意的事项,即在把统计学当作基础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时候,人们在结合经济学知识和统计变量知识的过程中,要把两者进行融会贯通,切忌生搬硬套。

另外还需要有统计思想,掌握统计测度方法,对经济学变量和统计指标能够合理运用,这些是做好统计归纳比较分析和统计分析的关键,也是坚实保障。需要强调的是,人们一定要深刻意识到,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基础练习就是通过经济学来着手进行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通过这种基础练习,加上分析学习和不断研究,人们可以在最大层面上全面深入地懂得经济学的实际且主要的内容,还可以把有些经济问题的做法进行一定的简化,这样一来就可以为了完完全全从统计数据入手,包含通过时间、空间以及变化性质等这三位一体分类基础上的每一变量的统计分布抑或是相互之间基本关系的统计探索性分析研究,还有统计模型变量以及方法的选取等打好坚实的经济学基础。

还需要强调的是,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技术以及众多数据处理与计算分析支持的环境下,同时也在数据库众多数据生产统计数据的统计资源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从统计学出发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对于科学合理发现实际经济变化的新关系和新规律,可以发挥统计学的更大作用,从而对统计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3 结语

本文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做了一些简单的阐述,同时也对其发展问题做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会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对相关发展问题有所了解和思考,这样一来就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越来越重视,也会对其发展问题越来越关心,并身体力行地去想办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让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突破重重障碍,将问题和困难各个击破,从而变得更加和谐稳定,也变得更加乐观美好。

[1] 赵彦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1).

[2] 纪宝成,赵彦云.中国走向创新型国家的要素:来自创新指数的依据(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NO.1)[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 赵彦云,吴翌琳.基于实物量数据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核算模型研究[J].统计分析,2013,6(2).

F222.3

A

2096-0298(2016)08(a)-142-02

猜你喜欢

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即时经济:一场实时革命将颠覆宏观经济实践 精读
简明经济学
关于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改革与思考*
全球宏观经济短期内的两条主线
从G20视角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宏观经济形势与文化消费市场
关于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问题探讨
一部深度反思计量经济学科之作
——《计量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