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发展的过程
2016-03-12冯凯耀
冯凯耀
(绍兴市高级中学,浙江 绍兴 3120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发展的过程
冯凯耀
(绍兴市高级中学,浙江 绍兴 312000)
意志品质作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保证,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经过后天有意识的培养,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适当合理的锻炼方法更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在对心理学中的意志品质进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发展的3个阶段:判断阶段、选择阶段和克服阶段,旨在帮助教师清楚地认识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进行培养。
体育教学;意志品质;判断;选择;克服
在《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到了要强调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但怎么通过体育课堂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说“体育培养意志”还是一个谜题,诸如为什么体育能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参加了体育活动就一定意志坚强吗?这些问题的不清晰导致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成为了一个难题。笔者认为,最根本原因还在于体育教师不清楚意志品质的形成过程,只是看到了学生最后有没有完成他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连学生的意志品质发展过程都不清楚,谈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而在此基础上得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评价更加是片面和不客观的。于是本研究以心理学领域意志品质研究的相关成果为线索,尝试通过意志品质阶段性划分,厘清学生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的发展过程。
1 体育的意志品质内涵
在厘清体育的意志品质的内涵时,先要了解意志的内涵,意志按《辞海》里的解释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从而排除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在心理学词典里对意志的解释为,一般指自由决定选择或行动之内在的个人的能力。人的意志的强弱程度是不一样的,而意志中一些比较稳定的方面,就是人的意志品质,主要包括自觉性、自制力、坚韧性和果断性。而体育运动中的意志品质是运动者为了克服困难,自觉地使自己的身心处于紧张状态下,通过一系列随意动作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根据以上对意志和意志品质的解释,结合体育课堂中的教学,体育教学中的意志品质就是学生自觉地确定体育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并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障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稳定方面。
2 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过程
学生从概念化地记住教师的示范动作到掌握运动技术之前,是一个必须经历的漫长探寻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意志品质发展的过程。通过在过程中的不断认识,改进动作,得以发展自身在速度、灵敏、灵敏、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也发展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如果教师只是强调学生对运动技术目标的追求,而不重视认知和情感目标的追求,就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本研究对体育教学中意志品质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将其分为了3个阶段(图1),即判断阶段、选择阶段和克服阶段。意志品质包含的自觉性、自制力、坚韧性和果断性在这3个阶段里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彼此有所区分。
2.1 判断阶段
判断阶段是学生意志品质发展的开始阶段,其决定着学生意志的方向。这个阶段一般经历动机斗争和目标确定2个环节,而目标确定是判断阶段的重要环节。
2.1.1 动机斗争 体育课堂中学生的运动体验总是由一些动机所引起的,其是指激励学生去行动的原因。实际体育课堂中,学生为了达到某一目的的行为,不同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动机。例如,2个学生都确立了要在800m考核中取得优良成绩的目的,但是一个基于为超越自已以往成绩而努力拼搏的动机,另一个是被以后可以评优评奖的个人名利所驱使。体育课堂里学生的动机是学生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产生的,由于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随之产生的动机也是复杂多变的,而且可能还彼此矛盾。当动机产生矛盾时便产生了动机的斗争。因此,当产生动机矛盾,进行动机斗争时,必须分析动机的性质。在体育教学中意志品质的发展就表现在能及时地克服那些无效的错误的动机。随着动机斗争的解决,便会引起目标的确立。
2.1.2 目标确定 在体育课堂里,学生作为意志者,其要先确定好对自己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越明确,学生的运动行为越自觉;目标越深刻,学生运动行动的动力作用则越强。学生在定位目标时有2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对教师示范动作的观察,另一个是自己在运动中的体验。教师的示范动作会给学生在脑子里留下了一些印象,但是是未经过“消化”的。学生记住教师所做的技术动作再到运动体验,理解每个技术动作的特殊要求,就是一个对运动技术理解的升华过程。而制订的目标应从运动技能、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这3个方面来确定。在完成课堂任务的过程中,强调运动技能的学习,同时不能忽略有关于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这两方面的目标制定。如果学生单纯从运动技能目标方面来选择学习方法,那么学生只会努力学习和改进教师教授的技术动作。
学生在制订目标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自身的实际状况。如果制订的目标偏高,那么就会造成“蛮干”。这时,虽然学习者的意志品质的坚韧性得到肯定,但是偏离了我们制订目标的初衷。体育课堂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发展应脱离于那种无所顾忌的“蛮干”,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量力而行的勇气和执着。
2.2 选择阶段
选择阶段包括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方式和方法及作出运动学习的决定2个环节。在这2个环节中,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阶段性地解决问题,一步步熟悉技术动作,逐步建立自信心,为意志品质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动力源泉。
2.2.1 选择达到目标的学习方法 体育教学中每节课都会有课时目标,通过每节课的目标一步步地克服心理上和体力上的障碍去实现目标是可行的。但是,如果学生没有选择自己合适的运动方法,就“蛮干”地完成课堂任务,这既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只会造成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也不能使意志品质得到很好地发展。由此可见,学习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国内有学者将体育的学习方法分为宏观(方式层)、中观(方法层)和微观(方略层)3个层次。宏观上是以学为主的方式和以练为主的方式,中观上分听讲类、观察类、模仿类、提问类、讨论类、练习类、展示类等,微观上是各个学习环节的具体操作方略,如局部观察法、求同听讲法、求异听讲法等。以上列出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特殊学习过程中提供了可以选择的范围,也为其在意志品质发展中提供了可靠的学习方法。
2.2.2 作出运动学习的决定 学生在经历动机斗争,权衡运动学习的目标和方法后,接下来就是做出决定。在做出运动学习的决定环节,在时间上往往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些学生做出的决定是之前经过深思熟虑、有充分根据的,那么其下的决定将是快速且果断的,这是意志品质中果断性的体现。如果学生之前没有经过仔细权衡,或者害怕面临的困难,而迟迟没有做出决定,甚至推翻之前的决定,“不敢下决定”恰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2.3 克服阶段
克服阶段是整个意志品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部分,是学生将前2阶段做出的决定付诸实施。但是学生有时还需要改变原先的决定,根据新的决定采取行动,因为学生确定了合适的目标,选择的方式方法也恰当。但在行动过程中,由于内外条件多方面的限制,学生难以克服心理或生理上的障碍,出现一些挫折是难以避免的。那些不利的内外条件限制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学生也是在克服这些不利因素中发展其意志品质的。
(1)学生在实际行动时遇到的困难,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与其已形成的消极的人格特征(如懒惰、骄傲、保守、坏习惯等)或兴趣爱好发生矛盾,从而使其决心和信心发生动摇。例如,在背越式跳高中,要是学生在多次失败后能够自觉、灵活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自我激励,就可以提高自制力的水平。当其控制自己情绪并果断地选择其他方式进行下一次尝试,那就有助于坚韧性和果断性的发展。
(2)学生在做出决定时虽然选择了一种目标,其他目标仅受到暂时的压抑,但仍然很有吸引力。在实际的运动学习过程中,暂时受到压抑的期望又可能重新抬头,产生新的心理冲突。例如,学生在学习武术套路里的动作时,其目标是对“腾空飞脚”这一动作的掌握,但在学习过程中,又想着去学习“旋风脚”“摆莲腿”等其他动作,这必将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这些目标左右摇摆不知何为而产生心理矛盾。假如学生在行动中有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意志品质中自觉性的体现,如果离开了自觉目的,那也就没有意志可言。
(3)学生有时在做出决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主客观条件,没有预见到事情的发展变化,在执行决定时遇到新情况、出现新问题,而学生自身又缺乏应付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知识和技能,这可能使学生犹豫不决。例如,学生在武术课中计划学习“鲤鱼打挺”这个动作,由于掌握不好腰腹发力过程而始终起不来,在多次失败后感到背部疼痛,又找不到软垫子来辅助其练习,这时学生就会犹豫是否还要继续练下去。在缺乏客观条件的情况下,学生如何继续练下去,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
3 结 语
学生在课堂上体育意志品质的实现是以运动技术为载体,但是也需要兼顾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的完成程度。同样,学习者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克服障碍,从而有意地发展意志品质。从学生对运动的体验,到连续性地改进动作,再到最终熟练地掌握运动技术,其间都有意志品质的体现。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尤其是课时的限制,学生很难判断自己的体育意志是否已经形成。在运动学习中,许多学生只关注最后的克服阶段,而忽视了判断和选择阶段,这是很遗憾的事情。学校体育教师应学习、了解有关体育运动培养意志品质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做好指导工作。建议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重视这个问题,让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能够完整地理解意志品质问题,通过意志的努力,获得成功的感受。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 2 ]毛振明,蔺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意志品质[ J ].体育教学,2011(9):32-33.
[ 3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海出版社,2000:2453.
[ 4 ]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33-235.
[ 5 ]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115-120.
[ 6 ]刘耀中,刘益民,程甫.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95.
[ 7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99.
[ 8 ]赵立. 体育锻炼和意志品质[ N ].中国体育报,2006-07-12.
G807.3
A
1674-151X(2016)12-12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3.062
投稿日期:2016-09-22
冯凯耀(1989—),中学二级,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