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经墨海一层历千秋
2016-03-11
有江南“画坛盟主”之称的吴湖帆,不仅善书画创作,更精鉴藏研究。眼下,一场"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正于上海博物馆举行,邀您徜徉于湖帆的梅景墨海……
20世纪的中国,无论是传统文人的价值观,还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其间,欧风东渐,古今交汇,上半叶之际的大规模文物聚散,是当今海内外各大公私收藏机构的格局定型前的最后一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吴湖帆作为海上古书画鉴定家的代表,恰逢其时地经历了这个历史性的聚散整合,他所达到的卓越鉴赏水平与此特殊时代密不可分。
乱世之憾 以藏共补
纵观历史,中国古书画的宫廷鉴藏与民间鉴藏,自12世纪以来始终此消彼长。唐宋主要围绕宫廷展开;元代以后,随着文人画逐渐成为绘画的主流,引导了其后包括明、清两大收藏主体的产生:即皇家与士大夫。
明末清初至乾隆(1733年)以前的书画收藏,也延续了明代围绕士大夫、书画家与收藏家而展开的特点,尤于清初最为活跃,而书画商的鉴藏活动几乎也与文人士大夫平分秋色。相对而言,此期的民间鉴藏活动则有衰微迹象,但如北京琉璃厂等文物市场的肇兴,并于乾隆时期趋于繁盛,使大量古玩商聚集于此,由此为一些文人鉴藏家提供了收藏的机会。如吴湖帆旧藏南宋《晚景图》轴,曾为阮元于民间所获;宫中所藏,也有部分被帝王赐予宗室成员、大臣,为之后的外流埋下了伏笔。比如吴湖帆旧藏宋米芾行书《多景楼诗》册、元赵孟頫行书《兰亭序》卷、鲜于枢行书《张文贞行状稿》卷等,皆属乾隆至光绪间,诸帝赐出的作品。
这种相对较为集中的情形直至晚清宣告结束。道光廿年(1804年)以后,清廷腐败,战争连续不断,宫廷藏品最后一次大量流入民间,甚至转向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海外公私收藏机构。这段时期的藏界资讯,吴湖帆也颇为关注,“清季光绪庚子(1900年)一役,定王笃信拳教,故联军入城,王不幸免,其第亦毁。圆明园一劫,所藏录出,此卷亦其一也。壬申(1932年)之春,(余)得于泗洲杨文清家”。而“顾虎头《女史箴图》卷绢本原迹,已于民初(1903年,应系清末)游荡英伦(大英博物馆),无从再睹,幸存照相,略具梗概”。
清末民初,最大的宫廷书画流散有两次。首先是末代皇帝溥仪随意将藏品赏赐臣工,又监守自盗,大肆窃取宫中书画达1200余件。其中一部分被当时所谓的国兵偷去变卖,有的甚至惨遭损毁,大部分则主要在天津、北京等地兜售,被当时的诸多画商、鉴藏家如张伯驹、完颜景贤、庞莱臣、张大千等寻觅获购。这批珍贵的散佚古书画,吴湖帆和其友人也屡有斩获,对此他曾兴奋地记道:“张中《芙蓉鸳鸯》二画,皆清内府旧物,在甲子(1924年)出宫时至天津售出,余以古物及现金易得,约六千金”,“近收元吴仲圭《仿荆浩渔父图》卷子(吴莹之题本),曾入清内府,鼎革后始流入人间”等。
需指出的是,自上海通商开埠成为江南商业文化中心后,大批鉴藏家云集沪上,规模足与京城对峙。吴湖帆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自苏居沪,凭借他非凡的书画创作成就和出众的鉴赏眼光,俨然成为了沪上书画圈中最具影响力的核心人物,而大量流转沪渎的古书画,多数都经他寓目赏鉴。
其中包括上述诸内府旧藏;张大千购入的董源《潇湘图》卷、《溪岸图》轴、郭熙《幽谷图》轴、吴伟《武陵春色图》卷等;弟子王季迁所获王蒙(传)《林麓幽居图》轴、王原祁《辋川图》卷等;以及叶恭绰、蒋祖诒、周湘云等购藏的古代书画作品。其中的诸多内府散佚瑰宝,之后多经香港流向海外,成为现今欧美、日本等公私机构的重要馆藏,这部分书画有的并无吴湖帆题跋或钤印,然而经他寓目的史实是确凿可据的。更可以说,现今分藏北京、台北的两岸故宫旧藏书画巨迹,大多都曾经吴湖帆饱览研究。
梅景之缘 夫妇同续
历史的发展起伏总有某种相似性,犹如清初王时敏,吴湖帆的家族也是集官宦、文艺于一身。良好的门第,使吴湖帆与王烟客一样,自幼得以进入当时的主流文化精英圈,从艺伊始就受到了正统文人画学思想的影响;优渥的家境,也为他提供了直面古人原迹的机会;而他与生俱来的末世贵族气质,如同烟客,始终贯穿与影响了自己一生的鉴藏与创作。这些他人无法企及的优势,成就了吴湖帆于20世纪上半叶在画坛上的地位,影响几乎可与王时敏相媲。
与清初江南鉴藏与书画创作中心的王时敏“西园”相似,“梅景书屋”在20世纪上半叶的地位也是如此。这里,不仅是当时古书画聚散鉴藏的重要场所、有着极为丰富的私家收藏,更是最正统的文人画学的代表。可以说,传世所见于古书画上题跋鉴赏最多的近代鉴藏家,当属吴湖帆。
梅景书屋是当时书画流通交易的重要场所之一,体现了彼时文物市场的民间性质。这里,几乎每天都有画商藏家携物出入、赏鉴交易,是吴湖帆购藏的主要渠道。梅景书屋之外,他的购藏途径也有如下几种:一是赴藏家居所观摩选购;二是赴沪上集宝斋、晋宜斋、九华堂、汲古阁、荣宝斋、中国通艺馆等各大古玩交易机构;三是参加沪上各式书画展览会。其他交易场所另有“四美堂画展”、“石湖草堂展览会”(1938年)、“文渊斋展览会”(1933年)、“汪亚尘画展”(1939年)、“庸斋书画会”(1938年)等。
民国四年(1915年),吴湖帆与潘静淑喜结连理,有迹象表明,二人较早的购藏活动即为婚后不久。首先,吴潘夫妇分别将各自家传的书画文物汇于梅景书屋。其中,吴湖帆秘藏有祖父吴大澂家传的(传)金湜《双钩竹图》轴、沈周《吴中奇境图》卷、文征明《虎山桥图》卷、传自外祖沈树镛的宋拓《梁萧敷敬妃墓志铭合册》孤本等;潘夫人的珍藏则主要来自祖父潘祖荫,家传中既有唐佚名《楷书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卅二》、葛长庚《草书足轩铭》卷、汤叔雅《梅花双鹊图》轴等法书名画,又有《梅花喜神谱》、虞世南《化度寺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明拓《曹全碑》等名帖宋刻。夫妇二人志同道合,购藏热情与日俱增,规模也趋于庞大。
上述情形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有所改变。乱世之际,南北阻隔,尤其江浙迭遭兵乱,吴氏家族的经济来源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画兴索然,不独无意搜购,且为米盐所需而典质不少”(吴湖帆)。非常之际,吴湖帆家藏的董其昌《昇山图》卷、王时敏《为奉山图》轴、王原祁《仿大痴设色图》轴等陆续被出售变卖,“专为度岁之资”、“备端节度资”,或作“避难经费”、“易米之需”。对此,吴湖帆的无奈之情时常溢于言表:“平生心爱之品出门,几如李后主挥泪别官人,意殊不舍,情实难堪”。此番情形至1938年夏季开始有了好转,一件件洞心骸目之品相继归来,吴湖帆的兵乱之懊终于得释。
据现有资料,梅景书屋的大规模收购活动持续至解放前基本结束。解放后,吴湖帆虽然偶尔有收购,但已大不如前,鉴藏活动主要围绕家中旧藏或友人藏品居多。19世纪60年代直至其逝世,所见的湖帆题鉴古画极少,应当是时势变化使然。
鉴藏之道 湖帆不阿
与一掷万金的富豪张珩、大资本家庞莱臣等藏家相比,梅景书屋的购藏经费其实拮据得多。吴湖帆虽饶有家财,但主要依赖出租苏州房产、田亩等固定资产收入,斥资数百、数千尚能承受,一旦索价万元,往往只能“浩叹而已”。
作为颇具传统士大夫色彩的文人藏家,吴湖帆能成功得以持续购藏,并终成沪上重要藏家之一,除以金钱直接购买外,所采用的其他丰富多样的方式无疑也体现了20世纪上半叶书画交易的风气。概而言之,不外乎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以物换画 吴潘夫妇皆出身大族,祖传文物数量众多、门类广泛,碑帖、善本、青铜器、瓷器、古印、玉器、古琴等无所不有。出于对古书画的偏爱,他们往往以金银首饰、家藏古物等为资本,或变卖蓄资,或直接进行交易。
以画养画 采取“以画养画”是梅景书屋得以购藏的另一主要方式。比如,吴湖帆曾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将郑思肖《兰花图》卷售于庞莱臣获5700元,第二日,即花费1700元从孙伯渊处购入恽寿平《为陶诞仙补照图》卷。五年后,吴湖帆为报答孙邦瑞所赠的被自己视为“梅景书屋明画之冠”的沈周《西山纪游图》卷,便将《为陶诞仙补照图》卷回赠对方。在循环周转中,时有同一作品几度失而复得的情况。除古书画外,湖帆也偶尔会以自己的画作交易。
此外,还有馈赠一途。20世纪上半叶,藏友间互通有无性质的馈赠颇为流行,体现了当时的文人雅玩风尚,梅景书屋也不例外。
而对于书画真伪的判断,吴湖帆显得十分自信。从“故宫旧藏真伪杂陈”的声明,至不盲从古代鉴定家或著录的态度——“虽有棠村(梁清标)印无用也”、“一般人购画处处以著录为据者,真有盲人瞎马之诮也”;从认为冯超然“鉴别尚不差,而对于董香光书画完全背道不识”等对同时代友人鉴定水准的直言不讳,乃至与祖父吴大澂的鉴定观点时有相左等,都显示出他在学术上不囿前说、独立不阿的个性,与其性格的儒雅与随和反差较大。然而吴湖帆自信但不固执。不断钻研且时能自我否定的精神,始终贯穿于他一生的鉴藏活动中。
在吴湖帆眼中,作为真正的书画鉴定高手,需具备两点:一是画派要正,二是目光不偏。从他本人的画学实践追求主线(如一生推崇董其昌、赵孟頫等)、以普通物换巨迹的鉴藏理念(比如将两件王翚画作抵换倪瓒《汀树遥岑图》轴),以及对石涛、髡残、金陵画派与宫廷画家的微词(如“若徐扬、金廷标辈真不值一观,何论艺术哉”)等,足见崇尚正统文人画的审美追求在他艺术生涯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以及在传统画学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转捩中的奠基意义。这对现今的鉴藏与创作而言,无疑仍具十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注:本文部分文字摘自《吴湖帆书画鉴藏特集》一书)
TIPS链接
眼下,一场“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正于上海博物馆内举行,邀您走进吴湖帆的“梅景书屋”。
本次展览共展出相关古书画文物97组(113件),展品全部来自上海博物馆。
据了解,作为吴湖帆曾经鉴藏过的古书画的主要收藏机构,上海博物馆举办本次特展,旨在让观众在获得艺术审美享受之余,还能加深对吴湖帆本人在近现代古书画鉴定学科中奠基地位的理解,更期待本展能对现今的书画鉴藏、研究乃至创作起到重要启示与借鉴作用。
据悉,展览将分为上下两期,第一阶段展至1月24日;第二阶段将更换近30组展品,自1月28日展至3月13日。闲暇时间里,您不妨也来上博感受一下这位江南“画坛盟主”的鉴藏天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