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银与铜钱、纸币的兑换关系

2016-03-11王璐

中国收藏 2016年2期
关键词:比价洪武银价

王璐

古代时候的白银与铜钱、纸币的比价,一直都是一个相当吸引人的话题,但在唐代及之前由于缺少相关方面的资料,因此我们着重以宋、明两代举例。

两宋的物价,是以铜铁钱表示;南宋夹用纸币。白银只作大数目的支付,不用来表示物价;南宋流通银会子的区域可能是例外。乾道九年曾有用银支付铜价的事例,四斤铜付一两白银,但在全国看来,民间的日常交易,不用白银;所以不能说是十足的货币。只有租税的折纳,往往用银;银价的记录,也比任何前代要多。

宋代因为铜铁钱的购买力逐渐降低,纸币更是膨胀得厉害,所以用钱钞计算的银价,也有上涨的趋势。宋初每两大概千文上下,后来涨成每两3000多文。虽然有官价与市价之别,而且铜钱区与铁钱区的价格不相同,但上涨的倾向,是可以看出来的。

大体上,在10世纪后半叶,每两约合铜钱七八百文。一千多文的兑价大概是用四川铁钱计算。11世纪前半叶银价开始上涨,每两由七八百文涨到一千多文。但天圣五年的数字是小铁钱计算的,小铁钱十文值铜钱一文。康定庆历间的高价也是用大钱和铁钱计算的 ,不能同其他的数字比较。后半就在四川也不过千多文一两。12世纪前半叶每两自一千二三百文到两千五百文,后半叶则每两三千到三千三百文。13世纪前半叶每两也是三千三百文上下。

明初虽然想不用金银,但大明宝钞仍有对金银的比价。随着宝钞的跌价,白银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白银的使用,至少在洪武末年便已盛行,直至万历九年推行一条鞭法,白银的大规模流行已成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的银本位制度也正是发轫于此。

在明代,银价一直都有着下跌的倾向。这个可以从金价上可见一斑,从明初的1:4或1:5,到明末的1:10和1:13。

铜价的上涨也说明银价下跌的倾向。洪武元年,白银一两可获得铜320两,至景泰四年的266两,万历五年的229两,万历四十四年的152两,到天启年间的112两。

猜你喜欢

比价洪武银价
淘宝发布官方比价工具
书法作品
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比价”部分细分赛道或出现“戴维斯双击”
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
春满人间
关于阻碍互联网车险比价平台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议中小企业物资采购询价、比价与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