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慕课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渐进化”教学模式
2016-03-11崔红
崔红
摘要:在慕课教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慕课改革的重要作用,针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三大特点,提出了基于慕课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渐进化”教学模式,即:“视频放映-网上互动-课堂交流-上机实训-网上测试-考核评价”。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慕课 教学模式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慕课改革的意义
慕课是指为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学校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慕课简称为 MOOC,即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电子设备的普及,慕课以一种新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频繁出现在网络平台上,受到许多学习者的好评,慕课主要具有三个特征,即:开放性、规模大、自主性。借助慕课改革,推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借助慕课改革,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便捷
授课教师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信息发布在在线教育平台上,学生只要获得相应权限,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在网络上学习课程。慕课将若干知识点简短化、碎片化,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大约播放10分钟,这符合多数学生的学习专注力规律,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在慕课平台里,学生可以观看教学视频、课程讨论、完成并提交作业、互评作业、参加测试等学习活动。
(二)借助慕课改革,能够使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依据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大纲,结合自己的兴趣自由学习本课程,而且课程进度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学生可以对自己不懂的内容或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反复学习。在观看课程视频过程中,学生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5 分钟左右就会有师生提供解答,为师生之间提供了一个实时交互的平台,体现了信息获取实时、快速的特点。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借助慕课改革,能够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教师借助于慕课的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支撑,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个学生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每个知识点分别回放了几次,在哪里停留,停留时间有多久,自测中回答对了几道题,也知道学生哪方面学习有困难,便于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在课堂上给予更有针对性的反馈、指导。课堂上教师的时间不再主要用在讲授新课而用在答疑解惑,课堂上学生讨论互动、合作学习明显增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学习质量和探究能力都有可能提高,能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四)借助慕课改革,能够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慕课是网络课程,提供在线学习,它对教学场地等教学资源的要求不多,而且慕课操作简便,所以一门课程可以允许很多学生同时学习,学生可以较低成本获取知识和信息,同时,减轻教师负担,教师只需要进行教学辅导和教授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众多教学人员的教学能力分别作出甄别与评估,从而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了教与学的双赢。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既介绍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又讲授常用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理解会计电算化系统常用模块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通过对各个模块的上机操作,熟悉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掌握各个模块的上机操作的一般步骤。会计电算化课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基础多元性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是一门复合型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信息科学技术、管理科学基础知识。会计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相关课程的内容。计算机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库知识、网络技术等相关课程的内容。信息科学技术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分析原理等。管理科学包括运筹学、生产与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可见,本课程涉及的相关专业课程较多,具有基础多元性的特点。
(二)与时俱进性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与世界接轨,会计工作必须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会计电算化课程常在第三学年开设,学生在第一学年学习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等到学习会计电算化时,有的已经陈旧过时,会计电算化课程又不能按旧会计准则和旧会计制度处理相关的问题。此外,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会计电算化从发展初期的单项业务处理到能够完成大部分的会计核算业务,再到目前的集成会计信息系统,使得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需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需要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因此,本课程具有与时俱进性。
(三)实践本位性
由于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可以在操作会计软件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亲自上机操作,体会诸如岗位责任、操作权限、操作流程等内容,才能更容易地掌握一些相关理论知识。此外,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会计软件使用和计算机操作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内容,需要学生通过上机操作财务软件,才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只有在学习中不断地、反复地操作,才能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技能与操作方法。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具有实践本位性。
三、构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
在多年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工作中,针对本课程的特点,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广泛的教学实践,深入的教学研究,总结出基于慕课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渐进化”教学模式即:“视频放映-网上互动-课堂交流-上机实训-网上测试-考核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一)视频放映
进行慕课教学,首先要放映关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相应知识点的微视频。观看视频是学生进行慕课学习的主要手段。慕课课程上线后,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相应知识点的微视频以及辅助学习资料,阅读教师设计的学习指导书,根据学习任务单完成课前作业。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慕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都是可以实现的。学生借助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数码产品,可以随时、随地学习,针对自己没有听懂的环节,反复收看某个微视频片断,学生在学完慕课资料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整理出知识点,并发现疑问之处,可以在同学间进行讨论。针对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在网上向教师请教,或者将这些带回课堂上和教师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互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具有与时俱进性,因此,随着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调整以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更新,会计电算化课程慕课视频的制作要不断补充新的内容。
(二)网上互动
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具有基础多元性的特点,该课程应该借助慕课平台,提供网络交流的空间,满足学生的广泛求知欲。例如:教师可以创建讨论互动区,不限制注册人数,不设学习时间,没有固定学习空间,从而为学生大规模参与学习与互动提供了条件。学生可将有疑问的问题提交到讨论互动区,向教师求教或者提出讨论,主讲教师或相关成员每天要留出一段时间在网上和学生交流,使学生的疑惑和提问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和反馈。此外,还可以借助微信群、百度贴吧等与学生互动答疑。答疑的过程不再是由教师主导,而是集体式、开放式的,问题也可以由在线的其他同学代为解答,教师对已解答的问题只进行点评或补充,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这样,就会进一步将学习由课堂上延伸至课堂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课外学习,利用一切可学习的时间,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课堂交流
课堂教学之前,学生通过观看会计电算化课程理论与基本操作教学内容的慕课视频,进行了该课程有关知识点的预习。在课堂上,教师既是课堂活动的主持人,又是教学项目实施的组织者,应当重点解决学生提出课程预习中没有理解明白的疑问。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被动型教学方式,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主动型教学方式。同时,根据本课程基础多元性、与时俱进性的特点,课堂上应该多补充新内容、新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根据本课程实践本位性的特点,课堂上应该突出讲解上机操作的注意事项。让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从静态知识传授的过程转变为动态智能开发的过程,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增进师生的互动交流,培养起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促进教师不断丰富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四)上机实训
会计电算化课程以实验课程为主,具有实践本位性的特点。实验课教学一般是在计算机房进行。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上的实训任务,参照实训教材进行练习。教师应当现场指导实训。在计算机房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将学生分为6—8人一组,根据教学要求分别安排为会计主管、制单会计、出纳、稽核会计、记账会计、报表会计等角色,然后模仿企业的实际情境,引入与会计实践密切相关的案例后,由学生依据自己担任的角色,分别上机填制对应实训业务的相关原始凭证或者记账凭证、账簿资料等原始资料,直至完成各自担任角色的工作任务。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微视频,或者与其他学生、教师讨论,来完成工作任务;一轮完成后,可以安排一次测试,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掌握得好,可以进行角色轮换后的训练,否则,推迟进行角色轮换,仍然进行原角色的训练,直到全部学生熟练掌握本节课所有岗位的业务操作为止。
(五)网上测试
会计电算化课程网上测试之前,需要先建立本课程的测试题库。测试题库分为进阶测试题库与期末考试题库。设计进阶测试题库,是为了监控学生在慕课学习平台上的注意力,检查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效果而设立的,在每阶段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入进阶测试题,只有进阶测试题回答正确的学生才能继续观看后一阶段的视频,这类似于网络游戏的“闯关”设置。期末考试题库包括课程的理论部分试题、实验部分试题。理论部分试题通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例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实验部分试题通常以业务操作题的形式出现,例如:创建某公司的账套、填制相应业务的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等。鉴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具有基础多元性、与时俱进性的特点,应当广泛搜集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有关的试题资料,使测试题库不断得到充实、更新。此外,由于课程还具有实践本位性的特点,还应当根据具体真实的工作案例,创造一些仿真模拟的业务操作题,以充实测试题库。
(六)考核评价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评价应从多角度进行,主要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实践技能成绩。总成绩实行百分制,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30%,实践技能成绩占10%。期末考试既要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也要测试学生的上机操作技能。期末考试也实行百分制,其中,理论知识部分分数为50—55分,操作技能部分分数为45—50分。平时成绩取决于平时的学习表现,主要从观看视频、课堂参与、上机实训这三方面情况进行考核。学生观看视频的情况可以依据慕课平台的有关记录进行评价,慕课平台记录了学生登录、点击、作业、发帖、讨论的每一次过程和内容;学生课堂参与的情况可以从课堂作业与测试、课堂讨论、课堂展示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价;学生上机实训的情况可以对实验课上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实践技能成绩可以从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情况、参加技能竞赛的情况等进行评价。总之,根据本课程实践本位性的特点,在期末考试成绩与实践技能成绩中应注重对操作技能的评价,同时兼顾本课程基础多元性、与时俱进性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评。J
参考文献:
[1]邓宏钟,李孟军,迟妍,谭思呈.“慕课”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3,(07).
[2]杨旭辉.“慕课”教学模式下动态教学资源的生成与利用探析——
以苏州大学为例[J].新西部, 2014,(10).
[3]曹卫忠,崔晓雪,周平,杨旭,于淑萍.“慕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科学与财富,2015,(04).
[4]王艺寰.浅析“慕课”对大学教学模式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 2014,(33).
[5]梁美芳,叶明珠.基于慕课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3).
[6]李莉.《预算会计》课程“慕课化”管理模式的探索[J].商业会计,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