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

2016-03-11马阿基莫吉伍阿依

2016年3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城镇化

马阿基莫++吉伍阿依

作者简介:马阿基莫(1988-),女,彝族,四川西昌人,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继续流向城市,在农村产生了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学习生活成为一个越发沉重的问题,因为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接受到成长中的亲子教育,缺少了父母的关心和呵护。所以,作者通过调查和走访凉山彝族地区,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等相关情况及民政部门具体的社会福利政策和法律体制内容,结合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和社会保障理论,然后进行研究,针对凉山彝族地区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救助和管理留守儿童工作中的可行性实施措施和对策,以供政府有关部门健全和完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参考。

关键词:城镇化;留守儿童;凉山彝族地区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西高原中间,除了在安宁河谷地一带的平原上,多数县都在高寒山区,气候条件恶劣,不利于农作物很好的生长,导致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发达地区,所以很多农村青壮年为了养家糊口,都得离开土地去外地或大城市打工,就此引来了所谓的打工潮。不管从历史和地理条件的角度,还是从现代社会意义上的经济状况来说,凉山彝族地区都是个特殊的地方,正是因为它的特殊性,从而创造了特殊的人文环境。在这里,经济发展落后,很多边远山区的人过着在温饱线上挣扎的生活,迫于生计很多青壮年进城务工或者做点小本生意,但又在面临很多现实问题面前,只能父母外出,而孩子留在当地跟着亲人生活。在凉山彝族地区,出现打工潮这一现象确切的说是从2002年以后才开始形成规模,从此,“留守儿童”这个曾经在电视新闻媒体上看到或听闻于他人的词,从此诞生在了凉山这片土地上。作为弱势群体的这群留守儿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为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相对来说容易走向发展的两个极端,有的孩子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也有的孩子变得异常坚强和勇敢,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即是如此。

留守儿童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历史时期都会存在,并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某个地区或区域流动人口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留守儿童随之受到的影响和产生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的前进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也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也开始背井离乡进城打工成为打工一族,凉山彝族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但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尤其是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关注度还不够高,对其生活现状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为此,作者想通过对凉山彝族地区的调查和走访,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和社会保障理论为基础,从国家政府部门、学校和家庭等三方面作为切入点,对凉山彝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和分析,并从农村与区域发展为出发点对此提出解决对策和措施。

本文中作者对留守儿童的概念所界定的范畴: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外出时间在半年以上)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生活在农村的凉山彝族儿童,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及以下(15周岁及以下)的儿童。

二、凉山彝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根据2010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州常住人口为4532809人,其中彝族有2226755人,占总人数的49.13%①。由于留守儿童是个无固定性的流动性群体,根本无法确切的统计数据,根据作者的抽样调查进行问卷调查,一共做了100份问卷,但这里面不只100个儿童,因为一户只做了一份问卷,且每户都是三个孩子及以上,很少在三个以内,除非有的父母还比较年轻只生了一两个,这样下来大概有400个留守儿童受访。

在作者对凉山彝族地区的留守儿童这个庞大队伍的调查走访中,发现他们的所处的生活状态都差不多,即存在的问题都大同小异。

1.家庭教育管理的缺位

作者在调研中发现,90%以上的孩子都是父母双双出去打工,跟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生活在一起,出去的父母有些会半年回来或者一年回来一次,有的甚至几年都难得回来一次,与孩子的沟通最多偶尔一个电话,且匆匆问过。调查显示,照顾孩子的都是上了六七十岁的老人,年轻一点的也就五十多岁,他们一天最关心的当然是孩子的吃饱穿暖,只要不生病就完成自己的任务,不能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偶尔提醒一下孩子去看书,孩子的学习完全是靠自己的自觉性,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也就请教班上的同学,更不会关注孩子的心理上或其他的,这就是隔代教育的缺陷。所以,孩子在生活当中,缺少父母的呵护,这样容易导致孩子的价值观走偏。

凉山彝族社会说起来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不仅他的地缘环境具有特殊性,它也是直接从奴隶社会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社会(解放后)的,过去这里的人很少接触外来的信息,有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部教育经典叫《玛牧特依》,在彝语里“玛”意为教育、训导、劝说之意,“牧”意为智慧、明智、优良之意,“特依”意为书、经,“玛牧特依”就是“教育人们做事做人的经书”。新生一代父母都不太注重和沿用过去的家庭教育方式,而是觉得教育就是学校老师的责任,自己作为父母最大的责任就是挣钱让孩子进学校接受教育。而恰恰儿童们最需要的就是来自父母的这份关爱,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孩子都不愿自己的父母出去。

2.学校教育不容乐观

不可否认,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大规模的投入,从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以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西部民族地区入学率低这个问题,也实现了很多孩子的梦想。如今入学率比过去高很多,只是在调查时发现,农村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薄弱,有的寄宿制学校的住宿条件不完善,满足不了学生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看似不起眼的点点不足综合在一起,对于孩子就是问题,尤其对于那些父母常年在外的留守儿童更是一种困境。

过去在彝族社会里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这种规范的学校,都是自己利用闲暇的时间拜访老师(彝族民间比较有知识的长者或者毕摩②),很多时候都是在晚上进行,可是这种形势渐渐被现代电视网络媒体取代而消失。自开始有现代意义上的教学尤其实施义务教育以来,也就是用汉语教学或者更多的学科进行教学,但是这里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的落后,很多知识分子不愿进来,本地有知识的人也不多,所以教学资源都缺少且一直延续到今天。作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可是个大缺口,年轻人都不愿意去条件艰苦的地方,守候在边远地区的基本上是老教师,毕竟这些年迈的教师精力有限,自身具备的素养已不足以符合现代的素质教育,例如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没有接触过高科技产品,也不会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毕竟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方便好处较多,以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孩子们的记忆,提高教学效率。可是在农村里教书的很多年轻教师都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专门从高等师范院校出来的就少之又少了,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很多乡村老师都想方设法的往外走,要么转行考公务员出去,要么往条件好的地方调。这种情况以特岗教师为典型,他们把这里当跳板。所以,由于农村里一直都缺老师,所以扮演着多个角色及兼任多门课程。

学校的老师不关注留守儿童,更不会因为他们是留守儿童而更加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据一个在基层教书多年的人提供信息,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的工作都是嘴巴上提提而已,可一直没有实际行动。还存在一个问题,孩子在学校里上课时所学的知识遇到每个周末的双休日,由于周末没人监督他们做家庭作业且巩固学习内容,又成了教育真空,所以学习效率很难提上去。

3.户籍制度壁垒导致留守儿童进城就学难

由于我国多年来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孩子没法随父母进入城市里就学,只能留在户口所在地上学。据调查显示,很多父母把小孩带出去打工的都是还没到学龄,最多只是在外面上完幼儿园到了入学年龄就得回户籍所在地就学。学界把跟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孩子叫流动儿童,如何把留守儿童变成流动儿童,这个话题困扰着很多人。第一,父母最关心,可户籍制度的制约,在外地上学由于户籍和学籍问题对孩子升学都有影响,而且进城就学高额的费用难题,这都是源于他们的父母及自身在现行社会制度下所拥有的且无法改变的“城市边缘人”身份(史柏年等,2005)③;第二,作为学校,学校的设施和教学资源有限,容不下无数的学生,培养经费问题,国家教育部门划拨教育经费是根据地方的学龄儿童人数拨款下发到户籍所在地,而孩子到别的地方就学就相当于这部分培养经费就学校自己承担。

三、解决凉山彝族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家庭方面

(1)加强亲子教育,关爱孩子身心健康

儿童教育专家王东华认为:父母教育如同母乳对于婴儿一样重要④。加上人们常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也表明亲子教育对于留守儿童的重要性。所以,父母可以延缓外出打工,也就是等孩子长到十五六岁再出去,或者一方出去,留一方在家照顾孩子。改变亲子沟通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第一,与孩子的联系要频繁。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本来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就很少,所以鼓励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常回家看看,给孩子多一份温暖,同时加强与孩子有的沟通、交流,避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不能时常回家的父母,也要经常主动打电话与孩子交流且要频繁。这样,孩子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就多一些,亲子之间的关系也稳,当然不会再出现有距离感,孩子也不会有孤独感。

第二,转变沟通方式。过去都是单向的通过在家照孩子的人来传达父母与孩子之间感情交流,如父母叫孩子要听话、好好学习,或者孩子向父母提出需要什么东西等。但是这个可以直接由孩子跟父母沟通,这样可以解除亲子间的代购或者隔阂的现象。同时,父母在叮嘱孩子的时候,由过去单一的话题可以延伸为多方交流。这样,可以改善亲子之间疏远的关系,也可以时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2.学校方面

(1)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有效进行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

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国教育部门早就推行了“寄宿制工程”建设,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西部地区学龄儿童正常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但由于凉山彝族地区这样贫困的地方,还是有很多农村学校没有寄宿制,即使有寄宿制的学校也存在硬件设施太差,学生没法住。所以,学校要加强做好寄宿工作,改建、扩建学校住宿条件等硬件设施,已有寄宿制学校的要改善住宿条件,还没有建寄宿制的尽快修建标准的学生宿舍。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衣食住行有所保障,让他们不再感到无依无靠。

(2)成立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庞大的队伍,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留守儿童从出现以来,数量可以说是有增无减,都在努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虽已有成效,但还是没完全解决,毕竟这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学校方面也需要努力,教学单位成立一个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统计其所在学校的留守儿童的人数,了解他们的情况,观察他们的学习生活,平日里有什么困难,负责关注其所在学校的留守儿童的表现。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慢慢解决其问题。设立一个心理咨询室,从心理上引导他们走积极向上的人生路,让留守儿童在学校有归属感。

3.政府层面

(1)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环境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最早提倡兴办寄宿制学校,加强西部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在2004-2007年间国家投了100亿元的资金在改善农村学校建设,目前已有很大一部分农村学校被覆盖,可是有一部分学校至今都还没得到修建。所以,国家还需大力投入,提高师资培养经费,对西部地区尤其像凉山彝族地区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改建、扩建硬件设施,每个学校都有寄宿条件,保障留守儿童的学习时间。

(2)改革僵化的城乡二元制度

城乡二元结构存在于我国多年,不仅表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户籍制度也是一个大的壁垒,比如农村的孩子不能进城上学。农民工不能携带孩子进城入学,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把孩子留在户口所在地学习。对此,根据“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改革我国的户籍制度,设置相应的条件,在外某个地方长期务工多少年就能让孩子进当地的学校等,给有条件带孩子跟随父母进城入学的家庭放宽条件,这样不仅少了有关留守儿童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社会问题。

(3)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于中部和东部来说,是落后了很多。所以,国家在2000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这一项政策。15年快过去了,事实证明这项政策起了一定成效的,虽然没有完全覆盖或者落实到每个地方。像凉山彝族所居住的地区,除了安宁河谷的少部分县,其他县都处在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要在这样的地方发展经济,可能性不大,只有国家加大扶贫资金,根据实际情况引进耐寒的作物的新品种,发展特色产业,适当的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少外出打工的人数。在国家政策和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下,高于一定海拔且自然环境不适宜人居住的山区人口尽量移民到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这样才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4)加强NGO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的帮助与参与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公益组织也相继地出现在全国各地,西部地区的边远山区为多。在凉山彝族地区,有大学生志愿者,也有其他的NGO,有支教、支医的,有捐物资的(包括衣物、学习用具),也有做慈善赞助学生,还有的修建房屋等。但是,有时候公益组织的规划或者某些条件未达到当地政府的要求,也有被拒绝或撤销的。所以,在这一点上,政府应该鼓励更多的民间公益组织参与到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这项活动中来,有些条件不足或方案不成熟的政府也应该鼓励、引导,加强对NGO的建设与管理,让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齐心协力让留守儿童全身心健康成长。(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注解:

①信息来源:凉山统计信息网http://tjj.lsz.gov.cn

②毕摩: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毕摩神通广大,学识渊博,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喝传承者。

③引自任运昌:《空巢乡村的守望·西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6

④引自王春华,王忠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问题的思考.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2.3

参考文献:

[1]何香,张春祥.浅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7期

[2]曾雷.打工经济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秦艳艳;闫军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及对策分析——以河南省郏县长桥镇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李云森.自选择、父母外出以及不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学习表现——基于倾向分数匹配方法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5]徐速.华侨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6]石人炳.美国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7]杨茜茜;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状况及培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周梦.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反思.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城镇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