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圆明园
2016-03-11耿艺
如果说杭州西湖美景是“人间天堂”,那也只不过是圆明园的十分之一;如果说故宫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那也不过是圆明园的五分之一。那是一个中国人至高审美理想的体现,一个民族2000多年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千年文明”史的物质体现。就在1860年10月末的那3个日日夜夜,这个建了一百五十年,至今三百年,一个几千年的梦想之园,被以坚船利炮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热武器)瞬间腰斩,灰飞烟灭。
我是耿艺,“复合型身份”摄影师。我是中国国家地理最早签约的摄影师之一,也是美院摄影专业的老师,同时也是摄影艺术家,进入摄影这一行已经十多年了。
我是“兵团的农垦二代”,祖籍河北深州,父母被征召去支援边疆。偶然间,我也就成了新疆人。1993年上的大学,学的是绘画专业。我刚来到美院上学的时候很不适应,大概用了5年的时间,才慢慢学会融入都市的生活。因为在家乡,我只需要花5分钟时间就可以上山看到很美的风景,一眼望过去空无一人,但是在北京人太多了,我永远也找不到一个可以看到地平线的地方。所以在心里上,我一直在找寻“家”的感觉。在上学的时候,我的同学评价我属于“异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我被主流文化所排斥。我觉得新疆人的身份是我一直这么多年做艺术创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包括我的个性方面,我觉得跟地域有非常大的关系,要谈自己的作品,我也觉得就没有办法撇开这个身份。
如果我还能跟艺术沾点边,同时又可以找到工作,我觉得摄影这个专业对我来说可能是再合适不过了,后来我在美院读了一年的摄影研修。美院的摄影课程结构体系非常严谨,我当时根本就没学明白,是在后来的工作实践中才慢慢把它搞懂的,所以这个摄影专业是跌跌撞撞读完的。
2003年前后,美院所在的望京地区还是个城乡结合部,有很多的市场、拆迁区和很多外来的民工。大家在这一起讨生活。我就住在一个破旧的平民小区里,出了小区大门我就能拿起相机拍摄,所以很轻松能融入其中。我的毕业创作《红嘴鸦》系列,是我第一套比较正式的作品,前后拍了两年。在我生活的小区的农贸市场上有一个杀鸡的屠宰摊,这小男孩每天早上五六点钟起床帮他母亲杀鸡,然后再给饭店送鸡肉,这幅作品其实是对我小时候生活情景的再现,我记得我小时候我也经常天不亮起床帮父母做事,所以看到这个场景我有很多的回忆,至今可能算是我的一个代表作之一吧。记得我毕业创作的指导老师是著名的影像艺术家缪晓春,他当时对我很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话:“耿艺啊,我可能指导不了你这个创作,因为我没有底层生活的经验,我看你这拍得也挺好,画面很有冲击力,你就这么拍下去吧。”我也就稀里糊涂地拿起相机就这么拍下去了。
毕业后经历了很多,让我在2008年有了回家(新疆)生活的冲动,在考虑了将近有半年多的时间后,还是没有回去。我觉得我38岁以前,脸上就刻“不服”两字。可能年轻气盛就应该有这样的一个特质,所以一咬牙就没回去。希望在北京能找到一个地方,可以安抚想家的念头,这个时候,“国地”有一个拍摄“圆明园遗物”的专题,拍摄圆明园遗留的这些石雕。我和一名专家一同去了圆明园,到了这以后,发现圆明园很像新疆,如果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破烂都抹掉的话,那有点像家里的草原、树木、缓坡……其实在圆明园里面很多地方还是很空旷的,游人也很少,我第一次在北京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找到了辽阔,看到了远处的燕山山脉。这一逛就逛了两年。后来就诞生了《圆明园2010》这套作品。作品中有很明显的“中国画”的画面构成关系。由于学了十几年的画,很难立即脱离绘画关系。但手法依然是PS,人物全部是在影棚里拍完后期再合到成到圆明园的空镜里。
这两年的创作历程是在一个否定、肯定、否定,游离,怀疑,希望与思考中完成的,也是我自己思想上的一个反省和思考的过程。我在中学到大学期间,一直对中国古典文化和古典文学非常痴迷,觉得书中描绘祖先的生活非常的优雅,跟我们在新疆骑马喝酒的粗鲁生活完全不一样,内心非常向往,于是天天“怀古”,开始思考关于中国文化的一些问题。无论是一种思想还是一种文明;不管是古典的还是高科技的;自然的还是非物质的,历经千秋创造,毁灭却是转瞬之间。这种毁灭的力量可能源于自然灾难,也可能源于政治战争,凶手可能是别人,也有可能就是我们自己。圆明园其实就是中国古典文明的一个集中物质呈现,是中国古典“儒教”的整体物质解释。中国从衰败到复兴再到今天的大国崛起。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代表当代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新“圆明园”在哪里?也许是个问题。
虽然我做过商业摄影师,也曾想过放弃,但我的创作状态从上学到现在基本上都没间断过,一直在不停地拍,有条件的话就拍摄整体的、操作难度大的作品,不具备条件的时候就拍轻松一点的作品。我觉得不管是做艺术还是做摄影,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它是我人生的一个部分,所以不论作品是否卖座,是否等到大家的认可,对于我而言并不重要。这就像睡觉吃饭一样,它是我生活中的一个必须品,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