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

2016-03-11

数码摄影 2016年3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摄影展向阳

陈农摄影展

至 2016 . 3 . 11

展览地点:百年印象摄影画廊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陈农新作品《丝绸之路》的创作历时三年,经历了取材、造景、导演、拍摄、暗房黑白冲洗以及后期手工上色等几个重要阶段。作品的脉络包含物质与精神两条线,既反映了当下的真实,又包含了过去与未来的符号,是陈农这些年来对于人类文明的思考与回应。陈农相信,当下以及历史中人与人之间的杀伐,对于文明的摧残,这一切的物质冲突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最终保留下的只有象征精神的“灯塔之光”,一切都将回归到最初的状态。陈农在创作作品《丝绸之路》的过程中曾多次去敦煌、大足等地临摹取材,由远古的壁画与石刻中提炼出人类对于在时代更迭中产生与消亡的原始意识形态的崇敬之情。《丝绸之路》借助幻想与现实的结合以及荒诞不羁的时空与历史事件的错位,讲述了一则关于人类文明起落,意识形态回归的寓言。这里,“时间”的概念在画面空间的移动中得以展现。

《变型》——曼·雷摄影展

展览地点:泰吉轩画廊

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路6号云起时珍宝花园A1-8

独特的视角和无与伦比的想法,让曼·雷占据了艺术史上的一席之地。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艺术变革时期,他是拓荒者;现代艺术的巅峰时期,他是杰出的代表;世界艺术摄影史上,他是奠基人;达达运动和超现实主义两大流派中,他是伟大的艺术家;摄影与绘画两大领域中,他是举足轻重的大师。在曼·雷的作品中你永远能够看到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与对现实艺术的反叛精神。在1945年的一次展览中,曼·雷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是这样的:“我的目标不是为了记录梦境,而是决心找到实现它们的方法”。变形——是对于事物外观形态的变化。变型——则对于事物本质类型的探讨改变。曼·雷的探索是将实物之“形”的改变以推动艺术之“型”的创新。然而当年的这一切创新在今天看来已成为不朽的经典。

《微尘圣像》——冯君蓝摄影展

展览地点:馒头画廊

杭州市上城区凤凰山脚路167号凤凰公社3号楼105

关于这组肖像的简介,如此写到:“微尘圣像一系列肖像摄影,无意于客观记录,乃建立在圣经人类学的基础上,或者允以称之为“单幅片断的神剧”。 自2009年开始,微尘圣像系列便陆陆续续在各美术馆、画廊展出。出身台湾的、华人摄影大师阮义忠看到冯君蓝的这组作品后极为推荐,专门写过5000字的长文推介。他曾在著名的摄影杂志《生活月刊》2011年9月号撰文分享说:“照片里的八双明眸直透心灵底层,立刻把我震住了。那已不是容颜的留影,而是灵魂的肖像。这是我多年来在华人世界看过最有深度的作品之一,冯君蓝透过一张张脸孔传达了赤子的无邪,性灵的纯净,宿命的枷锁,探索的迷惘,救赎的渴求,悔悟的了然以及信仰的坚贞。”

《摄·影人》——宋向阳世界电影人肖像摄影展

展览地点:张江当代艺术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419号

宋向阳从事肖像摄影已有二十余载,对摄影和电影艺术的热爱让他踏上了拍摄电影人的征程,从10年前至今陆续拍摄了几百位电影人。在拍摄手法上,他使用传统中画幅胶片相机,多使用自然光,以高品质的影像呈现被拍摄人物最真实最本原的状态。画面以黑白为主 ,彰显艺术感染力。在中国摄影家协会承办的第2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中,宋向阳的《人像》组照荣获艺术类金奖并被中国摄影博物馆收藏。在此之前,宋向阳也举办了多次摄影展,包括在上海电影节期间举办的“容·光——宋向阳电影艺术家肖像摄影展”,“永不消逝的回眸”宋向阳电影人肖像展等,作品还参加了第三届Photo Shanghai上海影像展并被收藏。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摄影展向阳
新年话“福”
字海拾“贝”
张超摄影展
最初的面孔 肖全摄影展
公益摄影展《走进走近》福州开展
Sunny Side Up 向阳而生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红向阳
布达拉宫外的摄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