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树盛开长寿花”

2016-03-11佘学先

西藏人文地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藏医医生疾病

佘学先

西藏历史上,所有大德高僧,都要求精通“大、小五明”,释迦牟尼口述各种经典时,便有这样的说法:“欲成圣者,须通十明。”所以一般而言,西藏历史上的佛教大成就者,也是藏医学大成就者。而藏医学大成就者,也均为佛教的大成就者。

藏医学与佛教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决定了藏医学的价值取向,将作为医学的利众性和佛教的信仰合而为一,对藏医行医中,为病人诊断、治疗等,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行医是一种修持

作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的藏医学,是藏族先贤馈赠给世界文明的伟大遗产。藏医对医德的要求,严如藏传佛教之对佛教信徒。在宇妥宁玛·云丹贡布所著的《四部医典》中,明确提出了对藏医行医的道德规范,要求行医者治病要不分贵贱一视同仁;治病过程中不得喝酒;不要增加患者的负担,尽力自己步行去;不要将个人恩怨带入治疗中;不得对病者有任何厌恶之心;不要不懂装懂似是而非,耽误救治;严格保留病人的病情秘密……

藏医学认为,一个优秀的行医者,必须具备六个条件:一、具有分辨一切所知明事物的智慧。二、有利众的无上善良的善心。三、坚守为患者服务的誓言。四、在身语意三方面注意形象。五、对应做的事不误时地勤奋敬业。六、精通世俗事理。

走进西藏大大小小的藏医院,无论国有还是民营,你都能看会议室最醒目处张贴着的行医条款,这是著名的“藏医行医金七条”,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大致是:

第一条:行医者要求出身高贵,否则很难得到患者的尊敬。

第二条:凡是对医学书籍没有了解透彻的和没有医学知识的医生,不可诊断疾病,就像一个盲人不认识金子一样。

第三条:如果一个缺少实践的医生,就如同一个人到了从未去过的地方,自己都不知道会走向哪里。

第四条:如果一个医生不知道如何进行尿诊、测脉、检查病人等,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医生。

第五条:如果一个医生不能对病人以劝告、教诲或互通感情,那么他就像一个统治者不会演讲一样。

第六条:如果一个医生缺少药物、缺少必要的医疗器械,那么他就像一个士兵正要打仗而又没有武器一样。

第七条:如果一个缺少起码品德的医生,就好像魔鬼一样,因为他要夺走别人的生命。

在藏医的行列里,也有一些不学无术、品行不端,甚至道德败坏者,藏医大师迥布多吉将其分为戒、误、疯三类,他认为“言行不一者为戒医,欺骗邪诱者为戒医,懒惰酗酒者为戒医,不懂装懂者为戒医,践踏生命者为戒医,不学无术而又妄为人师者为戒医;不善辨寒热为医生之误,不善饮食起居为医生之误,不辨识疾病而外治为医生之误,理论与实践相违背为医生之误;性情为善而好罪孽为医生之疯,贵重轻贱为医生之疯,好色为医生之疯,美言求荣为医生之疯,不按配方为医生之疯。”

现在的《四部医典》藏文名为《居悉》,全名为《甘露精要八支密诀续》,遵循藏传佛教密宗典籍的传承方式,所以对传承对象的要求很高,只有坚守誓言,信仰专一,尊重师长,能为学成医典供施财物甚至生命,智慧超群,明辨是非,勤于闻、思、修,并且符合担任医生的六个条件的人才能入选弟子。那些讳师自大,学无正途,忘恩负义,骄傲自满,心地不善,追求财富,阿谀奉承的人,是万万不能入选的。

藏医医患之间、王臣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令人感动的两极,真正的藏医忠实地恪守着莲花生大师的教诲。莲花生大师离开西藏时对藏王、大臣和藏医们语重心长地说:“济世医生诸太医,首先拜好医之师;学会配药治疗等,而后接受师之诫……身怀菩萨慈悲心,不怀任何贪财心;同情患者治好愈病,谢礼药费不计较;来世定是神之主,今世无疾长快乐……”

在老百姓心目中,藏医是神圣而高贵的,就是慈悲的代名词。

藏王赤松德赞对藏医更是礼遇有加,一千多年前就归纳出礼遇医生的十三条:

藏王尊这些人为国师,在众人中他们要排在首位,尊为上宾;要请他们坐在虎皮、豹皮或锦缎做成的座垫上;医生出行,要备马迎送;如医生步行出诊,则应酬以黄金;要遵从医生嘱咐,不准讨价还价;人命值千金,即使医生索取国库的财物,也不要吝惜;

万一因医生误诊误治,病人死亡,不予追究;即使医生所用的药物是低贱之药,也要酬以黄金;医生日常诊视,也要以茶烟及肉类热情相待;对医生表里如一,决不能口是心非,背后褒贬议论;要由妇人经常奉呈衣物等;要用敬语说话,磕头请安;要把医生治病之恩记牢,永远不忘。

由于所处的地位、角度不同,患者也许不能完全达到藏王的要求,但由此还是可以看出藏族上下对藏医的崇敬。

今年50岁的索朗欧珠老师,1984年毕业于西藏藏医学校,师从强巴赤列、次成坚赞等当代藏医学界的顶级大师,是中青年藏医中的佼佼者,从医30年来,弟子如云,遍及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五省区,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藏医、藏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传统藏医吸收引进许多先进技术,规模也扩大了许多,当前是藏医药发展的最好时机。

索朗欧珠老师个子不高,戴一副近视眼镜,说话和颜悦色,在病人面前十分谦恭,让人有一种由衷的亲切感,面对这样的医生,我相信每一个患者都会像面对自己的亲人一样倾诉自己的痛苦,并把期盼和希望放心地交给对方。

我问他迄今已带了多少学徒,他说他也记不清了,因为前来拜师者的成份很复杂,有国家安排来的硕士生、博士生,有医院推荐来的大学生,也有各地藏医院请求代培的。

“我最看重各地慕名而来、一心求学的民间医者,他们到拉萨后没有住处,没有经济来源,我也不能固定时间、地点来跟他们交流,但他们是真心来学习的,对每一节课都非常认真。有些徒弟回去后,已经成为当地的名医了。”

索朗欧珠老师很少眉飞舌舞、意气风发,现在市场经济大潮已冲击到西藏人生活的每个角落。他最担心徒弟们能否保持藏医的优良传统和高尚的医德医风。作为一名合格的藏医,治病救人是唯一的追求,而不是追名逐利的手段,更不是养家糊口的工具。在自治区藏医院,我还了解到,索朗欧珠老师时常会为一些贫困的病人垫付药费,并且从2003年起,就和妻子自掏腰包买药、雇车到农牧区为老百姓们免费看病发药,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巡诊看病人数已超过2万多人。

“优秀的藏医是一群虔诚的修行者,他们把自己的事业视为为了众生利益和幸福的个人修持。”索朗欧珠老师说。

因而,藏医学是一个完整而巨细的生态学世界,优秀的藏医师和学生,无不以“药师佛”那医药拔苦、救人身心的伟大理想为典范。在西藏自治区藏医学院,师生们每天早上都需要念诵药师佛的仪轨,并演奏法乐。在山南藏医院,每天早晨上班之前,医护人员都要花半小时时间来集体念诵《四部医典》中对医生道德的要求与规范,“善知识,利众生”,这是一种一直开启的普世医学态度与价值观。

在繁复中寻找简单

在藏医的理论体系里,人之所以会生病,主要是因为贪、嗔、痴三种表现引起的,具体反应是:贪欲会导致“隆”病,愤怒会导致“赤巴”病,痴愚会带来“培根”病。藏医称贪、嗔、痴为“三毒”,是一切疾病产生的内在因素。从这个推论可以看出,藏医更注重人的心、情感和身体的关系,和谐即流畅健康,不和谐即疾病缠身。

“曼唐”第21幅论述了疾病的病因、症状和归类,第一幅小图绘有一只小鸟和它的影子,意为在天上飞翔的小鸟,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飞行,但不管飞到哪里,它的影子总是伴随着它。这幅小鸟图是想告诉众生,虽然在一个阶段里你身心健康、意气风发、安居乐业,享受着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但同时由于无明的因袭,疾病之因龙、赤巴、培根和贪欲、愤怒、痴愚如影子般与你不离左右,一旦遇到外在条件的变化,就会突然发生疾病和痛苦。

通过这幅“曼唐”可以体会,藏医讲究平衡、盛衰,物极必反,乐极生悲,特别强调人体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人体内部的生理机能随周边环境的变化而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提醒众生生活、生产等各项生命运动必须遵循和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和变化,一旦违反自然规律,或者超越一定界限,必然会遭到报应,也就是导致人体内部的“三大因素”的紊乱,疾病就会如影随形的纠缠不休。

藏医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时至今日,所有的藏医都遵循这一规律。

西藏自治区藏医学院院长尼玛次仁先生今年56岁,他全面继承了“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是这两项藏医精华技艺的传承人,在他带我们参观学院里珍藏的80幅“曼唐”,如数家珍地一番解说后,总结到:藏医的基本原理就是有病治疗,无病长寿,注重调理保健。人活在地球上,与地球同生共处,地球好,人类就好,地球差,人类就差。爱护自然环境,保护好自然环境,其实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当今世界是一个物质化的世界,争名逐利、攀比之风盛行,针对这种现象,索朗欧珠老师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努力提高生活质量是无可厚非的,人类需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但一定要有度。别人有电动车,你也想拥有,别人换成了小汽车,你也想换,别人改成奔驰、宝马了,你也不甘示弱。过度的贪欲,过分的物质追求,就会导致隆病,生机失调,寝食不安,物质的拥有并没有给你带来幸福和安宁,在这个追求物质享受和身外之物的过程中,疾病却趁虚而入,让你付出沉重的身体和心灵的代价,使眼前的幸福化为泡影。

对于疾病的理解,藏医有独到之处。在藏医和佛教信徒的心目中,疾病是一把打扫身体这个房间的扫把,会在必要的时候提醒你,房间已经脏了,请放下你手头的工作,打扫房间吧。将疾病视为伙伴,甚至视为是身体的一部分,是需要用大情怀去理解的。

“门孜康”(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前身)成立于1916年,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藏医院。完全来自于近代藏医大师钦饶罗布大师和他的亲传弟子强巴赤列的智慧与心血,他们率领的所有藏医生的医学服务是面向藏区民众和前来求医的患者,成为西藏人民的健康守护者。在没有现代医学的器械和诊断仪器的情况下用纯藏医的理论和技术服务了西藏200万人民,炮制了近千种传统藏医药剂。强巴赤列院长在钦饶罗布大师的有生之年,得以继承了他的殊胜经验和秘诀秘方。特别值得一体的是,在他的请求下,大师在圆寂的前夕,将名贵藏药七十味珍珠丸的配方等资料全部赐给了弟子,使得心脑血管疾病有了保护神。

“门孜康”已被列为国务院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藏医和天文历算的珍贵古籍582卷、药王山利众医学院的80幅曼唐、藏医外治器械200多种、历代名医塑像163尊、玉妥宁玛·云丹贡布亲手研磨藏药的石臼、达莫曼让巴洛桑曲扎的“佐台”提炼器具、扎塘版为主的不同版本的《四部医典》、木刻印板8000卷、以及甘露加持法会所需仪器和唐卡等非常珍贵的文物。

七十味珍珠丸的配制法、藏药炮制、天文历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老门孜康、曼唐、甘露加持法会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目前有14名国家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西藏神猴藏医院是全自治区第一家民营藏医院,以“纯粹的藏医藏药,无一西药、无一输液”著称。

67岁的专家医生朗杰,被聘到神猴藏医院,退休前,他是日喀则藏医院的医生,擅长外治,在患者心目中享有盛名,每天候诊的病人都排成长队,直至中午下班,才找到向他请教的机会。

朗杰医生告诉我,藏医重调理,讲养生,尊重人体运行的自然规律,善待身体的每一部分,包括疾病。

“一个志得意满的人忘乎所以时,疾病就会像朋友一样提醒你,不要一味的低头前行,而应该停下来休整一下,闻闻花香,听听鸟鸣,会会亲朋好友,做做善事,帮你找到方向,重视那些曾经被忽视的美好。你做到了,就会神清气爽,进入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为朗杰医生汉语不是太流畅,我只能按大意理解,但愿将医生的谆谆教诲讲明白了。

米拉日巴大师曾经说过:“我们的宗教就是生死无悔。”古人就有“生亦何欢?死亦何哀!”的领悟,在藏医理论中,对死亡的理解不是结束,而是一种最深刻的治疗手段,面对死亡的来临,就像面对一次真正的加持,你可以心无杂念,冷静而客观地回顾自己的一生。

领悟生命的真谛,在纷繁复杂的尘世里追寻简单,身体只是客栈,生命只是客栈里的匆匆过客,生命的短暂不是让你哀叹朝露昙花的易逝,而是让你明白生命的珍贵,不要虚度年华。享受过程,善待他人,多行善事,关爱一切生灵,在有限的生命里无私地奉献,无论贵贱,你都可以获得宁静和安详,都可以达到圆满。

进入生命的最深处

医生对病人的诊断,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手段,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探明病因,寻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

西医的诊断主要是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和实验室。诊断程序大致为先用交谈的方式,通过病人或者知情人的叙述,了解病人的病情,作出初步诊断;然后医生借助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体温表等工具对病人进行全面检查,诊断患者病因,然后对患者的血液、休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进行检查;如果是心脏方面的疾病,就通过心电图仪来确认;如果从表面难以判断,再利用X线对各组织器官的穿透能力,把人体内部结构在荧光屏或X光片上显出的阴影进行观察,有些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如显示不清,就应用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CT)和磁共振(MRl)检查,作出更精确的判断。

中医的诊断方法是“望、闻、问、切”,最先提出“四诊法”的是中国古代的医圣扁鹊,这一理论至今仍是中医辩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而在藏医中,最主要的诊断方法是“问诊、脉诊、尿诊”,而且要逐一而来,互为佐证。

藏医的问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起病缓急,突然起病者大多是急症,如感冒发烧大多突起恶寒、发热、头痛;五脏六腑病多为慢性病,首先要区分清楚。

起病原因,有不少病患者可以说出自己的病因或诱因。如暴饮暴食引起的胃痛、呕吐、腹泻,受凉引起的发热、鼻塞、咳嗽等,有些说不出具体病因的,也可以通过询问了解。

另外气侯环境的因素,职业和家庭的情况,饮食起居都是问诊的范围,据此,藏医可以作出基本的判断。

问诊过后,才是脉诊。这也是藏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一则民间流传的故事里,可以看出古代藏医高超的脉诊技艺。

公元8世纪,37代赞普赤松德赞文治武功非常了得,将吐蕃领入了鼎盛时期,国泰民安之际,他从各地重金聘请来9位声望很高的藏医。赤松德赞知道这些藏医的脉诊水平很高,就把他们召入宫中,说你们都是身怀绝技的高人,面对面的把脉显不出本领,你们站在门外,通过一根引绳来诊脉,让本王见识一下你们的真功夫。

赤松德赞命人将绳子拴在一只猫的爪子上,然后把引绳的另一端传给门外的藏医们,藏医逐一通过引绳把脉后,一致认为此脉象怪异无比,轻按则迟滞缓慢,实按则硬冷如坚冰,经历丰富的藏医们一致认为,此脉象非人也,应为小巧的食肉动物猫的脉象。赤松德赞大感惊奇,又命人将引绳拴到公鸡和大石磨上,藏医们都准确地号了出来。

这个故事的真伪已不可考究,也无需考究,因为由此可见,民间大众对藏医神人般的敬仰。

《四部医典》记载了7种奇特的脉象,宾客脉、家族脉、敌脉、朋友脉、鬼神脉、反脉、妊娠脉,甚至认为要确定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康,可以检查家族成员中与他最亲密的成员的脉象;如果要知道这个家族的命运,就要检查家族最年长成员的脉象。

藏医认为脉诊的时间最好是清晨,因为患者在这个时间段情绪稳定,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身体的真实情况。在脉诊的前一天,患者最好不要进食过量,不要饮酒,要吃温暖的食物。一定要避免情绪激动、运动过度,更不要行房事,如果路途较远又是步行而来,一定要先休息一会,待心跳、呼吸、情绪安定下来后才能号脉。

藏医很讲究脉相与季节、时间的关系,比如清晨时脉诊,太阳初升,身体的阴阳两面协调一致;候诊的时间是“太阳已经升起,但其放射状光芒尚未爬到山顶上”时。拂晓之前,正值温暖的气体还没大量呼出,也未吸入冷空气,在此前取脉,月亮之力(属于寒冷和阴性)强大,其脉相可能被误认为是风与痰脉,若在此之后取脉,太阳之力(属于热和阳性),将使得脉相看起来像是血症与胆汁症。总之,藏医的脉诊与宇宙之气、四季变化、五行关系非常密切。

尿诊是藏医诊断手法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在已知的世界上各种传统医疗体系中,还没有其他任何医疗体系的尿诊内容及其观察的认真细致能与藏医的尿诊相比。

《四部医典》后续部中述到:“生死之别明于脉,寒热之界现于尿。”藏医尿诊在判定疾病的寒热属性时,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藏医认为人体的尿液,来自摄入的食物,因而尿液的性质与饮食的种类,所含水量色素等诸多原因关系密切。正常人的饮食如果发生变化,对尿液的性质会有影响。

藏医要求患者在前一天晚上禁止喝茶、饮酒或喝打酥油茶时剩下的汁液,心情要保持平静,要保持足够的睡眠,不能劳累过度。尿液要在晨曦初露时采集,以用较薄的白瓷碗或白色铁器为最佳,现在多以矿泉水瓶代替。

藏医将尿液倒入容器,用木片不停搅动,通过辨尿色、辨尿的蒸汽、尿的气味、尿的气泡、尿中的漂浮物、尿的浮皮等手段来判断病症。好的藏医不需要任何医疗设备,甚至不需要见到患者本人,仅仅从尿液中就可以查出患者的病症和病根。

“五脏的疾病通过脉诊容易诊断清楚,六腑的疾病通过尿诊容易诊断清楚”,这是索朗欧珠老师在30年行医生涯中总结出来的秘诀。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手段的提高,新一代藏医也开始借助现代医学的仪器与检测手段,作为辅助诊断方法,以更准确地了解病因,让患者重获健康。索朗欧珠老师成为名医后,还到成都的华西医院,全面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和先进技术。

拂去生命中的尘埃

藏医外治法历史悠久,早在《四部医典》问世以前,医者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外治疗法,为藏民族的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四部医典》中,对藏医外治法的定义是:从体外解除病痛为外治法。

藏医学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归纳为四种,即:“食、行、药、外治”。外治法是藏医中特色最鲜明的疗法。现存最早的藏医古籍《月王药诊》中,就已记载各种外治疗法。《四部医典》的后续部中,用了11章的篇幅,重点阐述外治疗法。传统的外治疗法包括器械、油涂、按摩、针灸、放血、火灸、针刺、冷热敷、发汗、药浴等98种,其中放血疗法、火灸疗法和药浴疗法最为突出,对各种疑难杂症、药物治疗效果差的疾病,效果明显。适合放血法的病类有“血、赤巴”型热病、肿胀、各类疮、痛风等;适合火灸法的病类有:“隆、培根”型寒病、消化不良、水肿、浓肿、癫痫、精神疾病、半身不遂等;冷热敷对“隆、培根”型疾病、消化不良、急慢性疼痛、皮肤出痘等疾病也有明显的疗效。而药浴的用法更为广泛,藏医药文献记载,药浴能治愈40多种疾病。

藏医外治的另一个分类法是,分缓治法和峻治法两种,缓治法是在治疗过程中很少痛感的一种疗法,峻治法是治疗过程中较为疼痛的一种疗法。火灸是峻治法之一,即在既定的地方或痛点,用艾炷烧熨,利用火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将“隆”病和寒性疾病平息于发病部位,达到根除寒症和部份热症。藏医大师哲巴坚赞在《医疗.国王宝库》一书中指出:“于即定穴位灸之,温通气血息疾患。”

领略火灸疗法的神奇,是在山南地区藏医院。

藏医药研究所的巴桑伦珠所长正在办公室接受我们的采访,一个面色红润、嗓门粗大的汉子闯了进来,嚷嚷着要拉巴桑伦珠出去喝酒,见有外人在,又连忙吐了吐舌头,轻轻地掩上了门。

“你看他像有病的人吗?”巴桑伦珠笑着问我,我说不像。

“他是我的一个亲戚,在下面县里务农,是远近出了名的酒徒,每天早上清醒地出门,晚上大醉而归,青稞酒、白酒来者不拒。时间长了,患上了严重的酒精肝、水肿,肚子胀大如快生产的孕妇,吃任何东西都吐,扶到县人民医院一检查,病情非常严重,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单。万般无奈下,家人将他送到了地区藏医院。”

巴桑伦珠接了一个电话,继续说:“医生会诊后,决定给他进行火灸疗法,普通病人一般一次只对一个穴位火灸,因为他的病情太严重,医生同时对他的五个穴位进行火灸,第二天,他就能吃东西了。”

“今年距下病危通知书已经7年过去了,他不但恢复了正常,而且又开始喝酒,前一段时间他的妻子还打电话来告状,说他经常偷偷喝酒。村里有一个井台,以前他从不去打水,前一段时间天天去,回来就满身酒气,跟在他后面去看了才发现,他把一瓶瓶的白酒,藏在了水井下面,每次以打水为名去喝酒。”

藏医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的血液,以治疗疾病。

放血疗法曾经风靡一时,中国古代的扁鹊、华佗都用过此法,在西方过去更是被称为“英雄疗法”,无论病因、病症,一律放血为先,正是这种无节制的滥用,西方人眼中的“英雄疗法”逐渐变成了“野蛮疗法”,并很快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一段历史,输血法倒成了患者的选择。

时至今日,放血疗法在藏医中仍然流行,藏医们认为放血疗法立竿见影,只要把握得当、技艺精炼、对症而施,放血疗法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山南地区藏医院,我遇到了一个叫强巴的老人,他不久前刚从成都回来,他的女儿在成都工作,他去探望女儿时发现,自己的双腿越来越没有知觉,而且肿胀变色,孝顺的女儿带他去了不少大医院,都没有查明原因,因此也无法有效的施治,于是他匆匆赶回,走进了山南地区藏医院。

在放血室里,有一个类似于太师椅的设施,老人站在椅上。医生说在放血三天前,就已经给老人服用了三果汤(由诃子、毛诃子、余甘子组成),目的是将人体内的病血和好血分开。

医生站在老人的下方,不停地用手在老人腿部挤合,将血液挤向放血部位,渐渐地,皮肤下出现了一块颜色越来越深的隆块,医生将一根扁形细绳捆扎在隆块的上方位置,然后飞快地挥动了一下手中的小刀片,一股深色的液体喷溅而出。

放血疗法结束后,医生说老人年纪大了,不能同时给两条腿放血,另一条腿的治疗要在几天之后。回到拉萨十天后,我打电话询问老人家的情况,医生告诉我,老人情况良好,已经出院了。

在甘肃临洮奇正藏医院,曾收治过一位60多岁的高血压患者,名叫陈兰芳,时常头晕、头疼,4年前病情开始加重。入院检查后发现是严重的高血压,达到160-110。头疼时无法做抬头动作,头晕时头上像戴了一顶很重的帽子。入院后医生对她进行了高血压的常规治疗,给予藏药25味珊瑚丸、25味余甘子丸等口服药,给予藏药三果汤等分次煎服。三天后藏医择放血吉日,依据病人属相选择方位,给予了放血治疗。治疗结束后半小时,测量血压有明显下降,次日早查房,患者自述头晕等症状明显减轻,抬头动作自如,头部不适以及头上戴帽子的症状完全消失。

猜你喜欢

藏医医生疾病
最美医生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