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学案例+闯关练习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2016-03-11余俊杰谭忠兵
余俊杰 谭忠兵
摘要:本文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的导学案例+闯关练习教学法的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该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师设计导学案例;学生进行闯关练习;学生合作,进行创新;教师评价。实践结果表明,基于导学案例+闯关练习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导学案例;闯关练习;计算机应用基础
一、引言
计算机应用技能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实用技能之一。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大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文档的编辑、数据处理、网上信息的搜索和资源利用,以及幻灯片制作等基本计算机的操作技能。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学生更容易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通过模拟测试的形式,发现大一学生中有少部分学生了解数制之间的转换,使用过Office办公软件,多数学生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获取资源,但也有学生对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知识了解较少,有的甚至不知道如何建立文件夹,不会区分文件类型。因此,如何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的难点。
我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教师导学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重点、难点在教师导学过程中详细讲解,不同专业的学生用不同的导学案例,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会形成多道关卡,由学生去闯关练习,增加学习的趣味,提高学习效率。
二、导学案例
为了方便教师导学,制作合适的导学案例,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校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成立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核心成员组,负责各个专业学院的调研工作。
本人是外国语学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小组负责人,带领该组的其他成员到外国语学院进行了调研,征求外国语学院的意见和建议。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代表对该课程的教学需求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针对英语、日语、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我们了解了他们对该课程所讲授内容的日后具体应用。
根据外国语学院的建议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习难点和学生学习水平,我们制作了产品说明书的制作、销售记录表数据分析、相册演示文稿制作等多个导学案例。同时,其他专业学院的负责人也制作了符合专业特色的导学案例,通过共享并讨论,最终确定导学案例。
三、闯关练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是通过闯关来完成的。我校使用广东省考试中心提供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进行闯关练习。练习用的关卡是根据知识点设置的,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中设有“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压缩文件”等关卡;Word中设有“页眉与页脚设置”“目录与索引”“邮件合并应用”等关卡;Excel中设有“条件格式设置”“逻辑条件函数IF”“数据筛选”等关卡;PowerPoint中设有“插入多媒体信息”“改变版式”“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等关卡。闯关过程中,做完某一个题后能预改该题,看该题是否做正确,也能恢复该题,重新做,方便学生自己检验。
目前,该练习系统进行了一些改进,通过预改某题,学生能知道哪里扣分及出错原因;增多了关卡,以保证知识的全面性;还设置了排行榜,学习次数多、闯关个数多的学生排在前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实践
我们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划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教师导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其中,教师导学部分采用分班课堂教学的方式,各任课老师根据专业学院调研形成的导学案例进行导学,而学生自主学习部分则在机房进行,通过闯关练习,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马上看到闯关成绩。
下面谈谈基于导学案例+闯关练习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
1.教师设计导学案例
各导学案例包含多个知识点,并形成一个作品。例如:案例“产品说明书的制作”包含以下任务:
任务1:新建Word文件;
任务2:页面设置;
任务3:导入文字并设置格式;
任务4:插入图片并调整大小;
任务5:插入符号及设置项目符号;
任务6:设置页眉页脚;
任务7:插入表格并编辑;
任务8:保存文件。
导学之后,教师通过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发布闯关任务以及任务完成时间。同时,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为学生提供教学课件、闯关练习操作录屏、导学案例、优秀作品展示等资料,以供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
2.学生进行闯关练习
学生利用上机时间到机房进行闯关练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并查看闯关成绩,同时,教师在机房巡视。当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帮助。闯关完成得越快,学生的名字会出现在排行榜越靠前的位置。当有较多的学生发现问题的时候,已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帮助未完成的学生解决问题。
3.学生合作,进行创新
课后,学生们需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作品,几个学生一组,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找出各自的优缺点。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们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然后进行发挥创作。
4.教师评价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期末考试的方法是让全部学生参加广东省高等学校考试中心组织的“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CCT)I级”,以教考分离的方法检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人2015年上学年所教授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参考人数228人,合格人数216人,平均分80.5,合格率94.70%。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打分,作为课程的最终成绩。评价的内容包括闯关完成的个数、综合作品的质量、自主学习能力、CCT I级考试成绩等内容。适时、适当的评价可以鼓舞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当然,我们需要继续探讨更科学、更有效的评价机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五、实践总结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设计导学案例非常重要,要求教师统筹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多方面因素,精细设计导学案例;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导学案例+闯关练习的教学法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应用技能,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陶忠刚,周雨,赵太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 2015,(23):180.
[2]吴寅.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策略分析[J].移动信息,201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