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3-11王福振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义县林木水土保持

王福振

(锦州市义县水利局,辽宁 锦州 121100)



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福振

(锦州市义县水利局,辽宁 锦州 12110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实现国家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进步已经变得刻不容缓。由此,文章分析了生产开发建设项目工程建设与地下水无序开发超采及水土资源肆意破坏等活动对生态影响环境的影响,同时提出相应的保护性对策,希望能引起读者和有关学者的注意。

生态环境;减少破坏;新形势;多方治理;对策研究

0 引 言

从建国以来,国家为了提升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工程的发展,其中也包括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形成了一系列的精密的水利系统,用于抵抗自然灾害,保证工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保障了人民的粮食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在改善生活条件,保护自然资源等很多方面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可是,工程也具有其两面性,不断发展的给人民和社会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开始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很多不好的影响,这对于以后社会的发展和子孙后代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发现工程建设等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寻找解决方案,实现国家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进步已经变得刻不容缓[1]。

1 基本概况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位于辽宁省西部,行政上隶属于锦州市管辖,属北方土石山区。义县地处于北温带的中温带,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7.8°C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528.3mm,≥10℃积温3419.9℃,无霜期149d,最大冻土深度1.30m。7—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6.79%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1916.1mm,多年平均风速2.9m/s,多年平均大风日数48d。全县总面积2482 km2,水土流失面积1082.93 km2,占总面积的43.63%,区内降雨量适中,但土壤贫瘠,土层较薄,土地抗侵蚀性能力弱,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2 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

2.1 开发建设项目肆意建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建设,但是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却恰恰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之一,义县虽然是农业大县,但是经济发展是现代建设的需要,没有经济基础,任何基础建设都无从谈起,经济发展这么多年,县域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现象也是比比皆是,矿山开发是掠夺性的开采,到处都是千疮百孔,尾矿随处排放;风电项目建设带来了效益,破坏同样是惊人的,废弃的土石随处排放,施工道路在完成施工作业后,就没有进行后期的治理了;平原区的开发建设项目部分位于河道、沟渠边建设,填塞河道,缩窄河道经常见;多数的改建、扩建、新建建设项目只图眼前利益,后期的生态环境修复投入微乎其微,从自然界就是索取[1]。

2.2 地下水过度开采,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辽宁省抽排地下水十分严重,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根据辽宁省超采区评价成果,全省浅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为3221.6 km2,深层承压水超采区面积为5870.1 km2,浅层与深层超采区垂向上重合部分的面积为227.5 km2,扣除重合部分后,全省超采区总面积为8864.2 km2。基坑施工降水是全省目前建筑工程普遍采用的施工技术,这样极大浪费了地下水资源,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2],生态环境恶化进入到了恶性的循环状态。从义县本域来看,由于义县无备用水源,只能采用地下水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近几年地下水位逐渐下降,出现了地下水位越低,井位越深的开采状态,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严重的漏斗,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从2015年的地下水监测结果可以看出,义县局部地区地下水已经受到了挥发酚、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铁等污染因子的污染,这说明工业和生活污水已经对地下水的水质造成了较大影响。

2.3 过度开荒种地,“四荒”资源开发缓慢,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义县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众多,种粮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开荒种地,只要有一定的地利条件,就被农民开垦出来,原来是荒山,虽然树木较少,还是有一定的植被存在的,经过开垦后,除了作物生长期外,基本是裸露的土地,在谷歌地图上清楚地反映了出来,而且正常的耕地面积和20a前相比增加了很多,大面积地促成了水土流失量的增加。目前一些地区政府部门,尤其是乡镇一级的政府部门对于“四荒”开发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并且这项工作涉及到水利、财政、土地、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部门之前难协调,配合不到位,难以形成合力,致使“四荒”开发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程缓慢[3]。

2.4 林业部门无序砍伐林木,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林业部门在我国是林业发展的主要行政管理部门,但是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却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因为林地面积在逐年的减少。原先我们也是干旱少有,林木较少,但是儿时的记忆中局部的林地还是相当多的,但是现在来看,今天这片林地砍伐了,再过段时间那片林地又没有,应名肯定是树木已经成林,可以间伐了,旧林更新,但是得到的结果,可以去乡下看看,还有多少林木存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家肯定都懂得,一棵小苗长大真的是不容易,而且我们现在的生态环境是多么的脆弱,扬沙、干旱少雨、地下水位的下降,笔者认为应该给后代多留下些树木,而不是为了经济,想着各种办法把林木一棵棵地砍掉,树木应该是让它老死,而不是让我们职能部门砍死。

3 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3.1 加强矿区生态修复,保护生态环境

千疮百孔的矿山后期如何治理不能是一个单位的事情,国家应该从改善生态环境,为了社会的可持续的发展进行综合治理,千万不能再进行掠夺性的开采,已破坏的相关部门要加大治理投入,开发建设单位更要从自身进行治理,不能只是索取挣钱,相关部门也是视而不见,收完税和费应该多考虑一下子孙后代,再也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肆无忌惮地破坏生态环境,国家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破坏现象,已破坏的环境,国家要采取针性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而不能放之不管,新开工项目,更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生态恢复治理放在首位,不能达到要求,就不允许开工建设,相关部门应考虑能给子孙留下的生存环境[4]。

3.2 加快水土流失区治理步伐,改善生态环境

国家近年来加大了水土流失的步伐,尤其是振兴东北计划更是加大了辽西北地区投资,生态环境建设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再不治理,大自然会更会加大对人类的惩罚力度,水土保持治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情,笔者认为应加大投资力度,把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做实做好,尤其是生态修复措施更是应大力提倡,利用较小的投入资金,换来了大面积的封禁治理面积,已治理的水土流失区域生态效益明显好转,原先是植被稀疏,现在成片的灌木林地,消失多年的山鸡、野兔经常出没,生态环境改善显著[5]。

3.3 减少地下水开采,加大治污力度,保护有限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位不断的下降与天旱、人类的过度开采有着直接关系,争取以后的生产生活中,多采用水利工程作为主要水源,完成生态补水。污水处理是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处理后的污水能有效改善现有的水环境和水资源现状。在废污水处理方面不仅要从经济运行体制上支持,还要开展行政和法律手段对机制实施保障[6],保护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地合理开发利用[7]。

3.4 减少林木的砍伐,提高植被覆盖率,还大自然绿色环境

林业部门砍代林木是国家赋予的权力,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应该回头好好看看生态环境,作为林业职能部门给子孙留下了多少棵树。林木没少造,树木没少砍,平民百姓砍一棵树都要法办,而却是在以各种理由成片地砍,国家生态环境是由点点滴滴聚和成的,笔者认为保护好林木资源,国家对砍伐林木要提高审批权限,能不砍伐尽量不砍伐,实在需要砍伐也要省里来审批,多一些树木,可以乘凉、听鸟鸣声、蝉叫声,不要等到沙尘暴,山洪暴发,才想起保护周边的环境[9]。

4 结 论

20世纪70年代的青山绿水,都已经成为了儿时的记忆,今天再看看我们的生态环境,河道干枯、地下水位、风沙不断等现象,恶化的生态环境,在笔者看来相当的脆弱,这样的生态环境再也经受不起我们人类过度的索取,我们应该彻底觉醒,采取多种治理形式,把破坏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好,并且减少新发生的水土流失,还给子孙青山绿水。

[1]辜彬,王丽.露天开采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4(z1):134-137.

[2]田千山.几种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26(04):52-57.

[3]张绍军.实践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探索[J].水利技术监督,2013(05):23-26.

[4]王忠法.对小流域规划的几点认识[J].水利规划与设计,1994(02):35-38.

[5]陈影,张早,董加强,等.废弃矿山边坡生态修复中植物群落配置设计-以太行山北段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04):154-158.

[6]张长春,邵景力,李慈君,等.地下水位生态环境效应及生态环境指标[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30(03):6-10.

[7]刘立权.辽宁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与防治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15(02):6-9.

[8]杨翠华.建昌县凌河源项目区水土保持工程效益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5(01):37-38.

[9]才庆欣.南票区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9):27-29.

2016-08-22

王福振(1974-),男,辽宁义县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施工、水土保持工程等。

1007-7596(2016)09-0024-02

X321

B

猜你喜欢

义县林木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深度贫困地区林业生态扶贫措施成效分析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水土保持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义县节水增粮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义县万佛堂石窟飞天造型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