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6-03-11杨海花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卡坝乡兽医站甘肃迭部747400
杨海花(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卡坝乡兽医站,甘肃 迭部 747400)
鸡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治
杨海花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卡坝乡兽医站,甘肃 迭部 747400)
摘 要: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主要侵害2周龄~3周龄以内的雏鸡,以白色浆糊下痢和败血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随着日龄的增长,鸡的抵抗力也增强,成年鸡多发生于生殖系统病变,呈慢性或隐性经过,所产的蛋常有大量沙门氏菌,严重影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成为养鸡场持久感染的原因,严重危害着养鸡业的发展。文章从实际病例着手,提出鸡白痢病诊断和与防治的方法,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鸡;白痢;诊断;防治
1 病例
2009年9月12日上午,甘肃省甘南州某鸡场购进雏鸡苗1 000只,运输途中死亡114只,到场后896只用正大雏鸡110饲料地面散养。雏鸡精神,食欲均正常。第3日上午喂料时发现个别雏鸡精神较差,拉白稀痢。下午发现雏鸡发病增多,表现精神沉郁,呼吸困难,灰白下痢,并有3只已经死亡。该场立即用强力霉素,按饲料加100 mg/kg拌料治疗连用3 d,未见疗效,且病鸡不断曾加,不断死亡。9月14日至18日共死亡661只鸡,其中9月17日死亡272只。死亡率达67.04%。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经过剖检观察,病原分离鉴定后确诊为鸡白痢沙门氏菌急性感染。在当地畜牧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行药敏试验,随即选用庆大霉素和土霉素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如下:庆大霉素:每只鸡1万单位,连喂5 d;土霉素:按0.5%混料投喂,连用7 d。
经回访,畜主称病鸡痊愈,证明此方法有效。
2 诊断
2.1临床症状
雏鸡白痢的发病时间一般在进雏后第三天开始,第四天至第十二天死亡率较高,病鸡精神沉郁,低头缩颈,闭眼昏睡,羽毛松乱,食欲下降或不食,怕冷喜欢扎堆,嗉囊膨大充满液体。突出的表现是下痢,排出一种白色似石灰浆状的稀粪,并粘附于肛门周围的羽毛上。排便次数多,使肛门常被粘糊封闭,影响排便,病雏排粪时感到疼痛而发生尖叫声。有的病雏呼吸困难,伸颈张口。有的可见关节肿大,行走不便,跛行,有的出现眼盲。雏鸡白痢因环境因素及污染严重程度不同,其引起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从很低到80%~90%不等,2~3周龄时是其高峰,3或4周龄以后,虽有发病,但很少死亡,表现为拉白色粪便,生长发育迟缓。
2.2剖检诊断
雏鸡白痢病死鸡呈败血症症状,鸡身体瘦小,羽毛污秽,肛门周围污染粪便、脱水、眼睛下陷、脚趾干枯。卵黄吸收不全,卵黄囊的内容物质变成淡黄色并呈奶油样或干酪样粘稠物;心包增厚,心脏上常可见灰白色坏死小点或小结节;肝脏肿大,并可见点状出血或灰白色针尖状的灶性坏死点;胆囊扩张充满胆汁;脾脏肿大,质地脆弱;肺可见坏死或灰白色结节;肾充血或贫血,输尿管显著膨大,有时在肾小管中有尿酸盐沉积。肠道呈卡他性炎症,特别是盲肠常可出现干酪样栓子。
3 治疗与预防
3.1药物治疗
用杆菌必治、杀菌元帅、杆菌消、肠泰等药物治疗的同时加鞣酸蛋白效果很好,用法、用量按使用说明或遵医嘱;庆大霉素:每只鸡0.5万~1万单位,连喂5 d;土霉素:按0.2%~0.5%混料投喂,连用5~7 d;使用中草药方剂:白头翁、白术、茯苓各等份共研细末,每只幼雏每日0.1~0.3 g,中雏每日0.3~0.5 g,拌入饲料,连喂10 d,治疗雏鸡白痢,疗效很好;黄连、黄芩、苦参、金银花、白头翁、陈皮各等份共研细末,拌匀,按每只雏鸡每日0.3 g拌料,防治雏鸡白痢的效果优于抗生素;按0.5%的比例将六茜素均匀混于饲料中饲喂,每天喂两次,连用1~2 d,治愈率可达93.7%。预防鸡白痢,可按0.1%~0.3%的比例溶于水中饮服(注意应现用现配,久置可使药效下降);将鲜洋葱捣烂后以20%的比例混于饲料中,充分拌匀,让鸡自由采食,连喂2~4 d。治愈率在83%以上。洋葱富含钙、铁、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和配糖体,能杀灭或抑制多种病菌。
3.2预防措施
3.2.1鸡种的挑选
挑选健康种鸡、种蛋、建立健康鸡群,坚持自繁自养,慎重地从外地引进种蛋。在健康鸡群,每年春秋两季对种鸡定期用血清凝集试验全面检疫及不定期抽查检疫。对40~60 d以上的中雏也可进行检疫,淘汰阳性鸡及可疑鸡。在有病鸡群,应每隔2~4周检疫一次,经3~4次后一般可把带菌鸡全部检出淘汰。
3.2.2孵化
用季胺类消毒剂喷雾消毒孵化前的种蛋,拭干后再入孵。不安全鸡群的种蛋,不得进入孵房。每次孵化前孵房及所有用具,要用甲醛消毒引进的鸡要注意隔离及检疫。
3.2.3加强育雏饲养管理卫生
鸡舍及一切用具要注意经常清洁消毒育雏室及运动场保持清洁干燥,饲料槽及饮水器每天清洗一次,并防止被鸡粪污染。育雏室温度维持恒定,采取高温育雏,并注意通风换气,避免过于拥挤。饲料配合要适当,保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不用孵化的废蛋喂鸡。防止雏鸡发生啄食癖。若发现病雏,要迅速隔离消毒。此外,在禽场范围内须防止飞禽或其他动进入散播病原。
3.2.4药物预防
雏鸡出壳后,可饮用高猛酸水,并将痢特灵以03%~04%浓度拌料,氟哌酸或环丙沙星饮水。另外,磺胺类药物、呋喃类药物和各种中药制剂及微生态制剂如促菌生、调痢生、乳酸菌、EM等均可预防鸡白痢,可跟据具体条件选用。应注意的是用微生态制剂的前后各4~5 d内禁用抗菌药物,因为微生态制剂是活菌制剂。
4 小结
治疗鸡白痢,应先做药敏试验,结合其发病特点选用高敏药物,同时采用合适的剂量及用药途径,配合严格的消毒和饲养管理。可选用的敏感药物有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对该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不同地区、不同场户应根据药敏情况具体分析,选择用药。用药防治该病,只能减少鸡只死亡,治愈的鸡仍然带菌,因此防治该病的原则在于杜绝病原传人,消除群内带菌者与慢性患者,建立和保持无白痢鸡群,才能有效的控制该病。
(编辑:张淑凤)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9X(2016)06-0082-02
作者简介:杨海花(1948-),女,甘肃迭部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牲畜防疫、检疫、出诊、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