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铁路技能人才准入资格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2016-03-11冯林灼

高速铁路技术 2016年6期
关键词:培训教材培训师高速铁路

冯林灼

(武汉高速铁路职业技能训练段, 武汉 430070)

高速铁路技能人才准入资格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冯林灼

(武汉高速铁路职业技能训练段, 武汉 430070)

高速铁路设备的现代化、科技化、精细化,对高速铁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高速铁路技能人才的培养远滞后于高速铁路事业的发展,铁路企业只能依靠自身培养高速铁路技术工人来补齐人才短板。企业自身培训的优势虽大,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培训管理、课堂教学、后续跟踪上尚需完善。本文结合高速铁路技能人才准入资格培训的实践,从师资队伍、教材开发、培训管理与考核等方面展开论述和探讨,对完善高速铁路技术工人培训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期能提高高速铁路技术工人培训质量,调动高速铁路技术工人参培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为中国高速铁路安全运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高速铁路; 技术工人; 准入资格; 技能培训

2016年7月,铁路总公司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勾画了新时期“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高速铁路设备的现代化、科技化、精细化,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高速铁路人才培养远落后于实际需求。如何紧紧抓住中国高速铁路大发展这个契机,加快推进铁路专业化建设,优化高速铁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技能人才队伍素质,创新技能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利用在某高速铁路职业技能训练段从事驻段培训师的岗位优势,以实际教学培训情况为基础,查阅相关培训理论资料,从多角度深层次分析,指出高速铁路技能人才准入资格培训在培训管理、课堂教学、后续跟踪上尚存的一些不完善之处,从师资队伍、教材开发、培训管理与考核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1 高速铁路技术工人准入资格培训现状

1.1 资格性培训情况

(1)自2015年以来,为快速适应高速铁路发展需要,铁路总公司针对高速铁路人才培养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活动,尤其是高速铁路准入资格培训,如高速铁路线路工、桥隧工、动车组司机、动车机械师等17个涉及高速铁路行车主要岗位工种的理论培训。培训合格后颁发《高速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CRH)》,学员方可获得进入高速铁路相应岗位的资格。

(2)高速铁路职业技能训练段每年从全国各地抽优秀精干的高速铁路人才担任驻段培训师,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与现场脱钩的问题。

1.2 培训需求分析

(1)高速铁路技术工人是指具有一定技能水平,从事一线生产作业的铁路工人。具有以下特征:①具有高中及以上的文化水平;②通过国家相关职业资格鉴定,具有中级工及以上的技能资格证书;③具体从业于高速铁路生产一线岗位;④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特长。

(2)为保证高速铁路安全运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工种实行严格的岗位准入制度。根据铁路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和“先培训、后上岗”要求,凡新职、转岗、晋升人员,必须进行拟任岗位资格性培训,并经职业技能鉴定和考试考核,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3)伴随着新时期“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规划的出炉,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高速铁路准入资格培训将有着长远的需求。在高速铁路技术工人培训的需求上,不论是准入资格培训还是技能素质提高再教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 高速铁路技术工人准入资格培训的不足

2.1 培训管理方式单一,创新不足

(1)衡量学员培训学习效果的方式,欠缺多样性。培训学习效果仅以通过考试来衡量,通过考试则准予颁发《高速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CRH)》,考核方式单一。

(2)培训管理方式创新不足。在学员学习期间,学员所有情况均由班主任掌握,班主任身兼数职,难免会顾此失彼。培训部门如何合理管理补位,应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

(3)培训管理制度未落到实处,导致培训效果欠佳。一些培训管理制度制定出来,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2 培训教材缺乏,更新滞后

目前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岗位工种培训仅有《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岗位》这一本教材,而且是编写于2012年。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设备的更新也较快,教材上很多知识点已经滞后。相关的作业标准和安全措施需要在实际运营维护中不断修改、不断完善,培训教材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时间缩短,需要专职教师不断补充完善。

2.3 培训师资不足,水平有限

综观世界各发达国家,他们的经济之所以高度发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重视职业教育。他们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 除进入教师行列之初的许多考试、考核外, 还有定期进修、定期考核,取得相应的技术证书。而目前高速铁路技能人才培训虽限定了师资的基本准入条件必须是中级职称及以上的技术型人才或技师及以上的技能型人才才允许进入教师队伍,且授课教师在高速铁路相关岗位上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却不是专业教师,缺乏必要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在教授课程时,教学方法、手段欠缺,实际培训效果欠佳。

2.4 培训评估与跟踪缺位,考核激励制度未能落到实处

(1)目前,培训质量的评估已经引进网络在线评估,学员可以对授课老师是否能及时调节课堂气氛、是否讲解清晰易于理解、仪表教态是否符合要求等7项内容进行评估。但缺乏评估的后续跟踪,对学员在网络上提出的宝贵意见,没有分析汇总,授课教师仅仅知道自己所得的总分数,无法知道自己在哪个环节还需要加强改进。

(2)培训师授课质量的好坏,没有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培训师授课质量的好坏,并不会对培训师的收入产生影响。培训师只要按照现有的制度,遵章守纪地完成授课任务就能通过考核,如此,优秀培训师授课的积极性会受到一定打击。

(3)培训结束后,学员返回各自的工作单位,对于学员的培训效果跟踪缺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生源领域广,这给培训质量的后续跟踪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3 完善高速铁路技术工人准入资格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完整的培训体系由管理体系、课程体系、教师管理制度以及培训结束后的效果评估四个部分组成。笔者从一名驻段培训师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的浅见,从改善现有培训体系的角度,对培训实施提出几点建议。

3.1 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各站段横向联系

高速铁路职业技能训练段培训学员的繁重教学任务都由驻段培训师完成。学员在训练段学习期间的学习、生活、生理、心理等问题均由班主任负责协调处理。学员的种种表现也直接关系到班主任的考核。各站段是培训的需求方,训练段是培训资源的供给方,映射到培训管理这一块就是班主任与学员之间的关系。如何让供给双方高质量地协作,在培训管理这个末端领域一定要打破传统,由班主任与培训需求方的站段直接建立联系,并以制度形式明确,这样可以使教育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具灵活性,更能考虑毎个学员的个体差异,对学员的管理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加大培训教材的资源开发,完善培训教材体系

(1)培训教材是培训的载体,是培训师与学员之间对话的媒介,培训教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的好坏,故应从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经验丰富的高层次领域选拔优秀的教师、工程师、高技能人员编写教材。此外,还应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发相关的培训教材。在教材编撰过程中要敢于打破传统,做到理论与技能并重,加大技能操作培训。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更应偏重于实际操作,积极将新技术、新办法、新观点融入教材。对已经使用的教材,要及时补充更新,保证理论知识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2)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各级铁路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基地,有自己的一套培训制度,使得资源混杂,技术要求千差万别,员工水平参差不齐。应借助收集整合散落在全路各个培训基地资源的绝佳契机,组织培训师资源共享、互通信息,并由专门人员负责收集、整理、编辑,以编撰出更多优秀的培训教材。

(3)笔者所在高速铁路职业技能训练段工务教研组,针对培训教材不足的问题,结合既有的《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岗位》,编写了一套《补充讲义》,这套补充培训讲义的编制,很好地填补了培训内容的不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3 优化高速铁路专业教学团队

(1)要切实优化培训师团队,应严把培训师入口关。选拔全国各地生产一线的精英骨干组成专业教学团队,使教学团队永葆活力,使教、学、用三者有效统一起来。

(2)提升驻段培训师自身的素质。目前各驻段培训师基本不是专业的教学人员,对于教育学知识还比较欠缺。要提高驻段培训师的自身素质,应不定期举办再教育活动:如邀请知名的教育专家过来作专题讲座;定期举办课件制作、课堂教学、微课等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活动等。这样既可丰富驻段培训师的业余生活,又能提高教学水平。

(3)做好“传、帮、带”工作,让驻段培训师新老交替平稳过渡。驻段培训师一般借用一年,最多两年,这样每年选择续聘的驻段培训师就显得尤为重要。续聘的驻段培训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续聘师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第二年整体师资队伍的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应该综合考虑培训师各方面的素质,择优续聘。被续聘的培训师应充分发挥其传、帮、带作用,确保高速铁路准入资格培训的质量。

3.4 拓宽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注重效果,多方位展开评价

(1)继续完善目前已有的网络在线评估系统,对评估过后的意见和建议组织专人收集汇总,把在线网络评估的各个项目做深层次的比对分析,根据各专业岗位工种、具体课程、相关的授课培训师一一分析,定期以通报的形式公之于众,并纳入考核激励系统。

(2)从行为层次进行培训效果长远评估。通过对比学员参加培训前,以及培训合格回到工作岗位后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衡量培训是否确实有效。培训机构应该与送培单位建立持久的联系,跟踪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的情况,以及利用培训所学知识改善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和工艺的实际情况。这种行为层次的评估,应该在培训结束后随即开展。

(3)绩效指标是培训项目效果的最终反映。绩效指标通过统计高速铁路技术工人参加培训合格后,因坚持标准化作业流程,降低的事故发生概率,因生产或工作效率提高给单位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等得出。而培训效果最终转化为培训后的收益。培训后的收益形式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形收益,另一种是无形收益。培训带来的事故发生率的降低,生产成本的降低,职工收入的増长等属于有形收益。无形收益很难量化,如工作态度转好、组织认同度提高等。绩效评估一般在培训项目结束后半年至一年内进行。

4 结束语

随着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新一轮“八纵八横”路网规划宏伟蓝图已经面世,高速铁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再次迎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但在培养高速铁路技能人才方面,仍然需要不断努力和创新。目前铁路系统正在进一步完善适合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高速铁路技能训练段作为中国高速铁路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金石,应坚持以高速铁路技能培训为主旋律,坚持以高速铁路培训需求为导向,逐步解决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与送培单位的持久联系,建立高速铁路资源共享平台,努力把高速铁路技能人才队伍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高素质作业团队,为中国铁路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 董杰.铁路局高铁技术工人培训改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5. DONG Jie. Research on improve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technology workers training of railway bureau’s [D].Nanning: Guangxi University,2015.

[2] 涂玉芬,王德洪.我国高速铁路人才培养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7(15):70-71. TU Yufen, WANG Dehong.Some thoughts on high speed railway personnel training problems in China[J]. China Adult Education,2008,17(15):70-71.

[3] 王金山.高速铁路高技能人才队伍管理机制的探讨[J].上海铁道科技,2005,27(4):90-92. WANG Jinshan. Discuss on high speed railway high-skilled talent management mechanism [J]. Shanghai Railway Science & Technology,2005,27(4):90-92.

[4] 张重天,任广鑫,杨春燕,等.高速铁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管理[J].中国铁路,2011,32(3):1-5. ZHANG Chongtian, REN Guangxin, YANG Chunyan ,et al. practice and management of high speed railway skill talents cultivation [J]. China railway,2011,32(3):1-5.

[5] 邸燕华.高铁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培训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DI Yanhua. Research on training mode of high-speed railway skilled talents traning program[D].Chengdu: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2013.

[6] 钱吉奎.加强专业建设培养高速铁路高技能人才[J].江苏社会科学,2010,31(S1):69-71. QIAN Jikui. Strenthening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high-skilled talents[J].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2010,31(S1):69-71.

[7] 张玲.中国高速铁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7(30):71-73. ZHANG L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raining mode of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high-skilled talents[J].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2009,17(30):71-73.

[8] 蒋葛夫,阎开印,韩旭东,等.以探索引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人才培养为契机改革行业院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0,32(8):6-8. JIANG Gefu, YAN Kaiyin, HAN Xudong ,et al. Research on training mode of high-speed railway skilled talents traning program reform of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industry colleges taking talents training exploration as a chance which guides the world’s high ̄speed railway developement[J]. 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2010, 32(8):6-8.

(编辑:刘会娟 刘彦琳)

Practice and Thought of Access Training for Tal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FENG Linzhuo

(Wuhan High-speed Railway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Base, Wuhan 430070,China)

The moderniz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based high speed railway equipment with high precision imposes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he skilled talent cultivation. However, the cultivation is lagged behind b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speed railway. The railway enterprises could only cultivate technicians by themselves. With the various advantages of enterprise training, there are some inevitable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improved in terms of training management, teaching and feedback.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faculty, teaching material, training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alent access training practice and raises some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motivate the trainees and support the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of high speed rail consequently with talents.

high speed rail; technician; access qualification; skill training

2016-09-08

冯林灼(1981-),男,工程师。

1674—8247(2016)06—0089—04

F241

A

猜你喜欢

培训教材培训师高速铁路
还剩几只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预制胶拼架桥法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实践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铁路营业线电务施工安全员、联络员、防护员培训教材》正式出版
图书目录
基于TD-LTE的高速铁路WiFi通信系统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我国第一批FIDIC国际认证培训师候选人初审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