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框架探析

2016-03-11王小军

地下水 2016年1期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江苏省

王小军,耿 直,张 旭,陈 凤,郑 皓

(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29;2.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9;3.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北京 100053;4.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17)



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框架探析

王小军1,2,耿直3,张旭1,2,陈凤4,郑皓1,2

(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29;2.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9;3.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北京 100053;4.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17)

[摘要]江苏是著名的水乡,具有良好的水资源禀赋和水生态条件。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水多、水少、水脏等问题日益突出,必须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以实现全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人、水、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江苏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提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主要原则和基本框架为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水资源管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江苏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将实现“美丽中国”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生态系统最为活跃的控制性因素,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要素。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水生态危机、反思传统水行政管理制度体系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江苏是著名的水乡,境内地势平坦,平原辽阔,湖泊众多,水网密布,海陆相邻,具有良好的水资源禀赋和水生态条件,在江苏人民由水而生、依水而居、因水而兴的历史发展中,培育了丰富多彩的水文化;同时部分地区处于东南沿海,地理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位居全国各省前列。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省内水多、水少、水脏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新时期,必须紧密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工作大局,以水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及早破除水资源瓶颈制约,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目标,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载体,坚持节约保护优先和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保护并重,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水生态保护工程、落实管理制度和公众参与等措施,努力实现碧水畅流、河湖健康、生态优美、人水和谐的目标,为全省“两个率先”和绘写美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实现永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水生态基础。鉴于此,本文结合江苏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主要原则、基本框架进行了分析,为今后一段时期江苏省水生态文明的总体部署和水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1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目标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坚持节约与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促进人、水、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是要实现山青、水净、河畅、湖美、岸绿的水生态修复和保护。

根据水利部印发实施的《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结合江苏省《关于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水资源〔2013〕26号),在充分考虑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目标可概括为:适应江苏“两个率先”的进程,着力化解水资源和水环境约束,建成有江苏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城乡水资源配置格局完善,河湖水生态系统完整,城乡水系通畅,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体制机制基本理顺,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实现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系统健康、水环境优美和谐的建设目标。主要体现在:

(1)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完善。到2015年,形成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到2020年,建成有江苏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70%以上的市、县(市)建成水生态文明城市,实现与“两个率先”相适应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2)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用水总量有效控制。按照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总体部署,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508×108m3以内,到2020年全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524×108m3以内。

(3)节水型社会基本建成,用水效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用水效率明显提升,202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4)城乡水资源配置格局显著完善,城乡供水有效保障。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得到提高,2015年实现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部达标,2020年城乡水资源配置格局得到完善,城乡供水得到有效保障。

(5)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恢复。2015年实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0%以上,水域面积率不低于现状16.9%;2020年实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6)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水文化体系全面形成。社会各界对水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力争到2020年全面形成有江苏特色的水文化体系,率先建成全国水生态文明示范省份。

2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原则

2.1坚持人水和谐,科学发展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避免主观上的水生态环境改造,人为导致水生态环境恶化,避免人工生态湖、人工水系、人工湿地等形象工程,导致不合理建设水景观破坏水生态系统。尊重水的自然规律,树立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地生态文明理念,把人水和谐的理念贯彻到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共同推动经济社会与水资源协调发展。

2.2坚持改善民生,促进发展

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以保障饮水安全,减少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洪旱灾害的损失,维护健康绿色的水生态环境,切实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全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3坚持统筹推进,突出重点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发展进步,必须统筹兼顾且突出重点,解决影响水生态健康的突出问题。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要与淮河、长江等流域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要突出各自特色以及不同侧重点,避免重复性工作。目前全省正在推进国家级、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必须兼顾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避免水问题转嫁,切实为全省推进城乡水生态文明一体化打好基础。

2.4坚持彰显特色,示范引领

全省各地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资源条件等方面差异较大,拥有不同的文化和地域特色。目前,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过程中,苏州市结合吴文化开展古桥古井古水埠等水文化遗迹的全面调查和重点保护,积极配合大运河苏州段申遗,保护苏州水乡街巷格局和历史文化风貌,构建苏州市水文化体系;徐州市结合当地的人、水、古城、汉文化等特色,构建“两带三区”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新布局。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充分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引领全省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3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框架

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水生态系统在防洪保安、水资源供给、经济支撑、生态维系、景观娱乐、文化载体等方面的基本功能,并以防洪减灾、保证合理用水需求为首要目标。结合江苏省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构建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框架如下:

(1)水安全保障体系。洪水、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有机统一构成水安全体系,防洪保安属于水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注重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利用生态手段减少洪涝灾害;供水保障方面,重点提高缺水区域、受旱情影响地区的水源保障能力,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调度,提高城乡居民饮用水保障水平;同时在水安全保障体系中重点推进饮用水源地的水质保障建设。

(2)水环境综合治理体系。以水资源保护规划为基础,强化水功能区管理,严格控制河湖水域纳污总量;对水源保护区、水生态脆弱区域重点治理,编制针对性治理综合规划;加大农村水生态环境治理,依托“水美乡村”开展河塘疏浚整治工作,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加强地下水资源管控,逐步实现采补平衡,健全地下水动态监控网络。

(3)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推动河湖水系联通工作,强化水资源配置调控能力,建设城市活水清水工程;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工作,减少水土流失;强化河湖水域生态保护,恢复河湖水域面积,发挥水生态功能;健全水生态补偿机制,明确水生态保护责任。

(4)水经济发展体系。转变水资源利用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支持节能减耗和绿色产业发展,鼓励再生水利用,拓宽节水路径。在此基础上,推动涉水新兴产业发展,合理协调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5)水管理体系。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落实“三条红线”控制目标;强化地下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和纳污总量控制评价标准;健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加强河湖水域管理,完善河道“河长制”,加大对采砂、不合理水景观等危害河湖生态健康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防汛抗旱综合决策平台,完善符合现代管理制度的水工程管理服务体系。

(6)水文化宣传体系。结合江苏省水资源特点和面临的水生态问题,突显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树立节水意识、水生态保护意识;继承和弘扬江苏特色水文化,与水景观、水利风景区相结合,实现以文促景、以景兴文,着力于体现水生态文明理念的水文化景观建设,提高人民大众对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度。

“六大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完善组织领导、健全政策制度、夯实能力基础、落实监督与宣传等方面的措施保障,同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一步大力推动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工作,保障相应资金投入,积极落实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及时总结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经验教训,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全省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基础上,完善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全面开展各市、县(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科技保障、资金保障,建成具有江苏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在全省范围内根据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新形势,针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对薄弱环节,开展更广泛的水生态文明载

体建设,巩固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4结语

(1)江苏是著名的水乡,境内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海陆相邻,具有良好的水资源禀赋和水生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省内水问题日益突出,必须以水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及早破除水资源瓶颈制约,为全省“两个率先”和绘写美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实现永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水生态基础。

(2)结合江苏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等因素,提出未来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目标为: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用水总量全面控制、节水型社会基本建成,用水效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水资源配置格局得到完善,城乡供水有效保障、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水文化体系全面形成。

(3)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人水和谐,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彰显特色,示范引领等原则,同时考虑到全省社会经济以及水资源现状情况,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具有长期性、阶段性和综合性,实际工作中应紧密围绕构建水安全保障体系、水环境综合治理体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水经济发展体系、水管理体系、水文化宣传体系的基本建设框架,加强山青、水净、河畅、湖美、岸绿的水生态修复和保护,尽早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水生态文明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 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S]. 2012.

[2]水利部. 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S]. 2013.

[3]陈宗兴,祝光耀.生态文明建设[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4]刘湘溶,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陈雷.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大力节约保护水资源[R].中国水利报.2013.

[6]Chen Lei. Managing Water Resources for People's Livelihoo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elected Articles and Speeches[M]. Imperial College Press. 2012.

[7]陈明忠. 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中国水利.2013,64(15):1-5.

[8]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S].2013.

[9]江苏省水利厅.关于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S].2013.

[10]江苏省水利厅.江苏水利现代化规划(2011-2020)[S].2012.

[11]陈进.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与途径探讨[J]. 中国水利.2013(4).

[12]詹卫华,汪升华,李玮,等. 水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及路径探讨[J]. 中国水利. 2013(9).

[13]王茂林,欧阳珊. 从三个维度认识与实践水生态文明建设[J]. 中国水利.2014, 65(3): 9-12.

[14]张建云,王小军.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14,7:1-4.

[15]李亚平. 凝神聚气谱写江苏现代水利新乐章[J].中国水利.2014.24:89.

[16]陆桂华.江苏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探索[J].中国经贸导刊.2014.54-55.

[17]江苏省水利厅.江苏水文化发展规划[S].2013.

[收稿日期]2015-03-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309155);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BR2014006);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21B01,2012BAC19B0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作者简介](项目编号:Y513004)资助王小军(1983-),男,陕西西安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1184(2016)01-0073-02

猜你喜欢

水资源管理江苏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二轮《江苏省志》特色志《江苏工艺美术志》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江苏省侨办主任王华:侨的力量推动着我
新一代水文模拟系统的流域嵌套式强化观测方案设计
湖北省用水调查与用水定额修订
上下游水权交易及初始水权改革思考
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的瓶颈及解决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