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穗中珠学习型城市圈建设中城市居民终身学习的特征与需求

2016-03-11于蕾李丹仪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习型市民受访者

于蕾李丹仪

(1.广东开放大学 2.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终身教育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91)

穗中珠学习型城市圈建设中城市居民终身学习的特征与需求

于蕾1,2李丹仪1

(1.广东开放大学 2.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终身教育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91)

经穗中珠三地实证调查发现:受访群体对“终身学习”了解程度 “一般”;学习途径选择多样化;学习成本支付能力有限是有效参与终身学习的首要困难;终身学习的参与度较高且学习类型与职业技能提升密切相关;对个体已参与学习效果、当地政府及所在企业对终身学习重视程度的评价带有“中立性”。对终身学习的需求表现为:学习意愿强烈,学习目的兼具“功利性”和“发展性”;对于终身学习费用支付持有客观、理性的态度;参加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成为首选的学习方式,对职业技能类学习内容最为青睐。据此,政府需重视发挥市民主体性作用,联网三地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拓宽终身学习经费投入渠道,创新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穗中珠学习型城市圈;城市居民;终身学习需求;特征

以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标志,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由此进入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新阶段;以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标志,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步入发展提升阶段。特别是2014年出台的《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教职成 〔2014〕10号),对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做出了明晰的阐述。按照政策诱发和催生行动的一般规律,可以预见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势必会掀起新一轮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风潮,且在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上更胜从前。

一、“穗中珠学习型城市圈”的提出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性决定了各地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不平衡性。为了有效地整体性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创建城市往往采取了多层次、多形式的联动协作策略。其中又以城市间的联动合作为人们所熟知,如成立“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几大区域先后成立“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等区域协作组织,通过采取签订盟约、会议协商、项目合作、平台对接等多种形式,推动区域学习型城市建设和终身教育发展[1]。在国内已有的学习型城市建设联动协作中,“学习型城市圈”这一运行机制尚未出现,“学习型城市圈”构建的可行性及实施路径的思考与探索亦属空白。鉴于此,课题组借用起源于地理学科、后被经济学领域广泛应用的“城市圈”概念,聚焦珠三角地区,在对地缘区位优势、产业及文化集群优势、学习型城市建设取得实效以及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后,选取广州、中山和珠海三座城市作为先期试点,构建穗中珠学习型城市圈。以机制创新为引导,尝试提出穗中珠学习型城市圈构建的目标内容、建设路径、保障措施等内容,在广东省内初步形成特色鲜明且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框架和实践模式,为实现“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新时期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二、穗中珠三地城市居民终身学习特征分析

此次调查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5月,历时4月余,主要面向穗中珠三地的部分城市居民,发放课题组自行编制的《广东省城市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和学习特征调查问卷》(主要涵盖个人基本信息、个人学习现状以及个人学习需求三大方面26个问题,题目类型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设置此类客观题旨在方便受访市民作答)。三地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242份,回收3110分,回收率为95.93%;其中有效问卷2894份,有效率为93.05%。

(一)三地受访市民的基本情况

1. 受访群体的性别分布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群体中女性市民所占比例为57.19%,男性市民所占比例为42.81%,女性稍高于男性近15个百分点。笔者认为,这一比例差异并不代表女性市民比男性市民更乐于终身学习或是对于终身学习有更多的需求,理由在于:其一,本次问卷调查采取随机发放,并没有按照性别比例对等的原则发放问卷以及对回收上来的问卷进行抽样统计;其二,统计剔除的无效问卷绝大部分为男性市民作答,若将该部分男性市民比例折算进去,那么男女所占比例则基本持平。

2. 受访群体的年龄分布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19-45周岁年龄段的市民占受访者群体的83.75%,18周岁以下年龄段的比例为4.80%,46周岁及以上年龄段的市民占受访者群体的11.41%,而这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市民所占比例仅为2.28%。从数据呈现的结果来看,貌似不能够充分体现终身教育/学习应然涵盖各个年龄阶段的广泛代表性,然而结合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终身教育/学习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重点面向群体及其相应的建设任务等国情社情层面进行思考,我们会发现所得出的统计数据恰恰能够较好反映出上述诉求。18周岁及以下年龄段的市民绝大部分正在接受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正规学校教育,而开展终身教育或进行终身学习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面向的主要人群是在职人员群体、农民工群体以及老年群体。对照此次受访群体的年龄分布数据,与在职人员和农民工这两大类群体所处的年龄阶段是相吻合的。需要注意的是,本应占有相当比例的60周岁老年市民的比例却相当少,笔者以为,这一现象说明仍有相当一部分老年市民尚未对终身学习给予关注并投入其中,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老年市民的终身学习市场需求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2]。

3. 受访群体的户籍分布情况

此次调查涉及的受众群体中,具有本地户籍的比例为53.11%,其中城镇户籍与农村户籍所占比例几乎各占一半;具有外地户籍的比例为46.89%,其中农村户籍所占比例是城市户籍的2.6倍。上述户籍分布情况充分反映出地处珠三角区域的穗中珠三地外来务工人口数量多、流动性强且外来务工群体中又以农民工为主的特征,也同时在如何满足城市中相对弱势群体的终身学习需求、提高其终身学习能力进而提升该群体整体文化修养和自身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4. 受访群体的文化程度情况

参与本次调查的三地市民整体文化程度表现出较高水准。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达到75.88%,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市民占受访群体的37.77%,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数据显示,我国2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仅为9.7%[3]。笔者认为,穗中珠三地受访市民整体具有较高文化程度与三地因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而引发对人力资源能力和水平要求提升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高度契合。与此同时,受访群体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为24.12%这一事实不容回避。这与受访群体中农村户籍人数超过一半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如何针对文化程度差异较大的两大类群体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培训,以满足其不同的教育/学习需求,显然成为下一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5. 受访群体的职业分布情况

参与此次调查的三地市民中以企业人员和普通工人人数最多,两者合计占比达到48.93,基本占据“半壁江山”。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个体经营者及服务业人员这三类群体所占比例基本持平,分别为11.16%、9.05%和9.02%。上述五类在职人员占受访群体的比例接近80%。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对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是开展终身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亦是在职人员群体对参与终身学习、接受终身教育的主要诉求。

6. 受访群体的收入情况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群体中个人月税后收入在2001-4000元这一区间的所占比例最高,为49.48%,其次是2000元及以下这一区间,占受访群体的21.25%,再次是4001-6000元这一区间,比例为19.21,月收入高于6000元的比例仅为10.06%。通过初步折算,我们发现调查所得的市民个人收入情况与穗中珠三地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列出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为吻合。若考虑到穗中珠三地城市实际生活成本和消费水平较高的实际情况,收入水平相对偏低的市民群体(特别是在职人员群体)会更希望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学习等形式的终身学习来提升个人工作技能和学历水平,从而实现提高收入水平及改善生活境遇、提升生活质量的美好愿望。

(二)三地受访市民学习现状及特征

1. 受访群体对终身学习的认知情况

市民对终身学习的认知情况主要体现为对学习内涵的理解和对终身学习的了解程度两个方面。

(1)在对“学习”内涵的理解上,表现出一定的狭隘性和传统固化性。

在教育学领域,一般认为学习是人类个体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即是说,只要能够使个体获取知识经验、掌握客观规律、身心得到发展和完善的社会活动都属于学习活动。而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3.66%的受访者认为上课、听讲座、阅读、上网、解决工作难题与工作反思、参加培训和向别人请教等均属于学习活动;阅读、上课、参加培训、听讲座这四种传统且广泛被大家熟知的学习活动得到受访者承认的比例依次为32.76%、31.58%、27.57%、26.30%。同时我们注意到,22.43%的受访者认为上网也属于学习活动,这一结果表明,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育”的思潮快速席卷,在线学习、网上获取学习资源这一充分彰显时代特征的学习形式日渐进入社会公众视野,并逐渐得到推展。

(2)在对“终身学习”的了解程度上,表现出“一般性”特征。

受访群体中对“终身学习”了解程度为一般的比例最高,为41.53%,接下来依次为比较了解、不太了解、非常了解和非常不了解,所占比例分别为28.03%、18.80%、8.91%、2.73%。

从表面呈现的数据看,有近80%的受访市民认为对终身学习是了解的,这一结果是比较可喜的,同时也说明穗中珠三地作为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先进典型,在对终身学习理念的宣传普及、对终身学习活动的推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同时我们仍看到,高比例的受访市民对终身学习的了解程度停留在“一般水平”,这一现象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和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为三地在后续的学习型城市圈创建过程中从终身学习的理念宣传普及、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终身学习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参与终身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着手,做细做实工作提出了要求和目标。

2. 受访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具体情况

(1)学习途径选择呈现多样化特征,社区教育机构受市民青睐程度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途径具有多样化特征。选择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和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受访者较多,所占比例分别为38.60%、38.25%;其次是将参加正规学历教育和参加企业或单位提供的职业培训作为学习的主要途径,所占比例依次为35.04%、30.37%。上述四种学习途径对于受访群体的吸引力相差无几,并没有哪一种学习途径显示出比较优势。然而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在受访群体中,接受社区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的比例仅为18.52%,这与调查前我们的预估大相径庭。原因在于:其一,穗中珠三地基本已搭建完成涵盖市(县)、区(镇)、街道(村)、居委会(村居点)的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客观上具备了组织和开展社区教育的条件;其二,受访群体中在职人员占据绝大多数,从时间和空间距离两方面考虑,在居住地所在的社区教育机构进行学习无疑是便捷的。而调查结果与预估判断的较大差异性给我们提出了若干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包括:穗中珠三地社区教育发展是否均衡,城市不同行政区之间社区教育成效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目前三地社区教育提供的教育服务是否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发生错位?等等。

(2)学习成本支付能力有限,成为有效参与终身学习的首要困难。

受访群体学习成本支付能力主要包括学习时间成本支付能力和学习费用成本支付能力两方面。

首先,从学习时间成本支付能力方面看。调查数据显示,67.10%的受访者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其中学习时间在半小时以内的比例达到28.78%;受访者中每天学习时间超过1.5小时的比例较低,为16.42%。这与受访群体个人基本信息显示的数据结果相一致,在职人员占据受访群体的绝大部分,而其中又以企业员工和普通工人所占比例最高,职业特点决定了这两类群体工作之余可支配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再加上工作强度普遍比较大,更使得本就相当有限的学习时间再打折扣。

其次,从学习费用成本支付能力方面看。在受访群体中,年支付学习费用低于2000元的比例约为74.19%,其中年花费在500元及以下的比例为35.00%。若按月进行折算,相当于74.19%的受访者每月花费在学习上的费用不足167元。单纯从学习费用支出的绝对数值看并不算多,但对于绝大部分收入水平不高的受访者而言这仍是一笔无法忽略不计的金额。

学习时间成本和学习费用成本支付能力的“双有限”,成为其有效参与终身学习的首要困难。调查数据表明,没有时间和学习费用高是受访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为主要的两大困难,占比高达49.83%和33.97%;其次是找不到合适的教育培训机构、学习者自身学习积极性不高且难以坚持,以及缺乏便捷渠道获取学习/教育培训信息,比例分别是22.18%、21.80%、18.90%;再次是认为自身学习基础较低和不知道要学习哪些内容,占比为13.13%、13.03%;而选择所在单位不支持的受访者比例仅为6.88%。从以上数据结果分析,除了帮助市民有效解决时间和学习费用这两大首要困难外,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合理定位与设置、激发学习者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以及如何使学习者更加及时便捷地获取学习/教育培训信息,乃是三地创建学习型城市进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并提出有效方案予以改善和解决的。

(3)终身学习的参与度较高,参与的学习类型与职业技能提升密切相关。

调查结果显示,78.06%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参加了学习,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但同时我们也需对超过20%的受访者未参加任何类型的终身学习活动这一现象引起重视。创建学习型城市圈的终极理想目标是实现“人人皆学”,如何吸引、引导剩余少数群体参与到终身学习活动中,提高市民终身学习的参与度,是三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夯实并扩大学习型城市建设成果所需要突破的瓶颈之一。

数据表明,与职业技能提升关联度越高的学习类型,就越容易吸引学习者参与其中。39.70%的受访者在工作单位参加培训,有30.20%的受访者在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参加职业技能考证方面的学习,这两者的比例之和基本占受访者总数的70%。此外,在学校参加学历文凭教育的受访者比例为23.32%,且其中的绝大部分为在职人员,旨在通过提升学历文凭层次间接提升职业技能、增加岗位核心竞争力。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有22.29%的受访者在社区参加以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业余生活为目的的学习。这一结果表明,已经有部分人群开始将个体参与社区学习、践行终身学习这一行为与个体的生活质量和人生质量结合起来,同时也表明,在穗中珠这样一个竞争压力巨大的城市圈中,市民确实需要在重视事业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活,这就需要三地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配套措施,引导市民通过参与休闲学习、娱乐学习、体验学习、素质学习等社区学习活动,学会享受生活、热爱生活。

3. 受访群体对终身学习及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评价情况

市民对终身学习及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评价主要是站在受访者视角,对个体参与学习的效果、当地政府对学习型城市的重视程度以及所在单位对终身学习(包括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的重视程度进行评判。这一评判过程及评判结果本身难以避免会打上主观的烙印。尽管如此,调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仍会带给我们参考和启发。

(1)对自身已参与学习效果的满意度总体水平居中,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多元化。

调查数据显示,45.78%的受访者对目前已参与的学习效果持满意评价,其中认为非常满意的比例仅为9.71%,比较满意的占比最高,达到36.07%;只有5.22%的受访者对其参与的学习效果不满意,其中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4.11%、1.11%;而认为参与学习效果一般的受访者比例较高,达到35.28%。如此来看,受访群体对自身参与学习效果的满意度总体水平居中。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三地在学习型城市创建过程中开展的终身学习活动发挥了一定效果,并得到相当一部分市民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提示三地在今后终身学习活动的推展中还需进一步做精做细,以赢得更大范围市民群体的肯定。

通过进一步调查我们发现,影响市民参与学习/培训效果的因素呈现多元化特征。笔者从学习/培训内在和外在两个维度对影响因素进行划分,认为学习机会、参与便利性属于外在影响因素,而学习/培训内容、方法及实用性属于内在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外在因素对学习/培训效果的影响稍高于内在因素。分别有29.72%、27.85%的受访者认为学习机会太少,参与不太便利;另外有23.98%的受访者认为其所参与的学习对实际工作或日常生活帮助不大;此外,认为学习/培训内容缺少创新、内容层次偏低及方法不易接受的比例依次为25.33%、14.65%、9.33%。这就要求三地政府及相关部门需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入手,提高市民参与终身学习的机会,增强市民参与终身学习的便利性;创新学习/培训的内容和方法,适当提高学习/培训的层次,紧密结合生活及工作实践,提高市民参与终身学习的满意度。

(2)对当地政府及所在企业对终身学习重视程度的评价较为一致,可概括为“中立性”。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认为当地政府和所在企业对终身学习重视程度为一般的比例最高,分别为42.16%、40.29%;认为当地政府和所在企业重视终身学习的比例未过半数,分别为47.27%(其中,非常重视的比例为12.85%,比较重视的比例为34.42%)、45.82%(其中,非常重视的比例为14.96%,比较重视的比例为30.86%);认为不重视的比例分别仅为2.97%和5.08%。这一结果既反映出三地政府和企业在学习型城市建设及终身学习、继续教育培训、职业技能提高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并取得阶段性效果,但同时也对其提出了今后需进一步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即通过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措施扎实有效提升学习型城市建设和终身学习服务的质量,让市民真切体会到政府及所在单位就此做出的努力,从而促使近半数市民从“中立性”评价转向“积极肯定性”评价。

三、穗中珠三地城市居民终身学习需求

(一)受访群体的学习意愿强烈,学习目的较为明确,兼具“功利性”和“发展性”

1. 普遍承认学习的重要意义,并怀有强烈的学习意愿

在此次调查的受访市民中,86.97%认为学习对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比例达到56.46%,认为比较重要的占比30.51%;而明确表示学习对人生发展不重要的比例仅为2.52%;另外有9.23%的受访者认为学习对人生发展的重要程度一般。受访群体对于学习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普遍认可,为其愿意继续学习(或者表述为愿意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前文所言,学习费用偏高是受访市民在进行终身学习活动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有限的学习费用成本支付能力也同样是制约学习者取得良好终身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若能解决此方面的困难,则市民开展终身学习的意愿将会更加强烈。调查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假设。数据显示,若政府能够出台政策减免一定数额的学习/培训费用,78.1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继续学习,其中非常愿意的比例为45.72%,比较愿意的比例为32.38%;明确表示不太愿意和不愿意的比例仅为6.11%。这一结果对三地如何建立有效可行的终身教育成本分摊机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2. 学习目的比较明确,兼具“功利性”和“发展性”特点

从调查数据得知,仅有5.18%的受访者表示对学习没有明确的目的,其余受访者基本都就个人进行学习的主要目的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可将其概括为兼具“功利性”和“发展性”。调查数据显示,以提升专业技能、获得很好的就业机会/工作晋升为主要学习目的的受访者比例最高,达到61.85%,该学习目的具有典型的功利色彩;以获取知识、提升技能和丰富业余生活、提升生活品质作为主要学习目的的受访者比例接近,分别为48.34%和46.27%,该两种学习目的具有典型的发展性特点;以获得文凭或资格证书和不想落后为主要学习目的的受访者比例相当,各占17.55%和18.07%。尽管当前市民参与终身学习的目的仍首要表现为功利性,但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持有“发展性”学习目的的市民所占比例较之终身教育理念推展之初,以及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起步阶段有了长足的提高,也预示穗中珠三地学习型城市建设开始朝实现“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使其个人价值得以充分实现”这一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终极价值取向目标迈进。

(二)受访群体对于终身学习费用支付持有客观、理性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每年愿意支付用于终身学习的费用低于3000元的受访者比例为89.00%,其中500元及以下、501-1000元、1001-2000元、2001-3000元的比例分别为32.06%、28.99%、18.69%、9.26%;每年愿意支付用于终身学习的费用高于3000元的受访者比例为11.00%。这一结果与受访者的收入水平基本相一致。受访群体并没有一窝蜂地选择最低学习费用支付标准,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该群体能够接受“参与终身学习需要支付一定费用”这一有别于国家开展九年或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教育费用负担方式。因此,对于穗中珠三地今后探索并实施终身学习费用分摊机制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三)受访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具体喜好和倾向

1. 从学习方式看,参加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受访者的首选

调查数据显示,42.25%的受访者表示,最愿意接受的学习方式是参加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首选在工作时间进行学习这一方式的受访者比例为30.19%;更倾向采取完全自学这一学习方式的受访者比例占27.66%。这一学习方式选择的倾向性与上文呈现的受访者学习目的的分类情况基本相吻合。

2. 从学习内容看,受访者对职业技能类最为青睐,对其他学习内容类型也保有一定的兴趣

调查结果表明,55.94%的受访者对职业技能类(如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服务等)学习内容最感兴趣,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家庭生活类(如育儿教育、投资理财、饮食文化等)和学历文凭类(如中专、大专、本科等),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8.32%和34.97%;再次是健康保健类(如心理健康、养生医疗等)、娱乐休闲类(如音乐、绘画、舞蹈、棋牌等)和公民素养类(如历史文化、时事政治、法律知识等),所占比例依次为31.17%、29.16%、24.19%。受访群体对于终身学习具体内容的喜好与其职业分布情况、文化水平程度等高度相关。受访者对职业技能类学习内容最感兴趣这一结果与课题组前期预估完全一致,该结果既与在职人员占受访市民的绝大部分这一客观因素有关,又与当下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和受众群体密切相连,即对在职人员广泛开展继续教育(既包括学历继续教育,又包含非学历继续教育,如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等)。值得注意的是,受访市民对家庭生活类、娱乐休闲类和公民素养类学习内容的兴趣较之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亦对今后三地社区教育提供的学习内容和课程资源等关键问题上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3. 从教育机构看,受访者因学习需求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选择倾向

在非学历继续教育机构的选择上,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单位内设培训机构和社区内设教育培训机构最受受访者的欢迎,所占比例分别为39.08%、32.17%和31.24%;选择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内设培训机构和成人高校内设教育培训机构的受访者比例为27.37%和23.57%。

在学历继续教育机构的选择上,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占据绝对优势,42.99%的受访者将其作为进行学历继续教育学习的第一选择;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次之,占比分别为28.47%和20.94%;选择其他成人高校和自学考试的受访者比例不高,只有17.00% 和14.65%。

对于上述现象,联系前面已有调查数据,我们试作出如下分析:受访市民进行非学历继续学习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取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工作技能、丰富业余生活,而现有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单位内设培训机构和社区内设教育培训机构能够提供且擅长进行与受访市民学习目的相一致的教育服务,重要的是这些教育培训机构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受访市民参加学历继续教育的目的非常明确和直接,即是“顺利拿到高一层次学历文凭”,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以其多年的办学经验、良好的社会口碑以及较高的毕业通过率自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受访者对学历继续教育机构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机构的选择倾向,为穗中珠三地对不同类型教育机构如何准确定位、分类发展、发挥各自优势提供了参照和依据。

四、几点建议

(一)推广终身学习理念,重视发挥三地市民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穗中珠三地政府须将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确定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理念,将学习型城市建设纳入当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规划;发动各种媒体及其他途径,在城市中营造浓厚的终身学习氛围;注重激发市民的主体性,提高其参与终身学习的内生动力;积极创设机会并组织市民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包括设计、组织、实施、监督、评估等基本环节。

(二)联网三地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当好市民与政府教育部门、办学机构之间的“沟通者”

穗中珠三地虽已各自建有市民终身学习远程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广东终身学习网”(广东开放大学承建)、“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承建)、“珠海市民终身学习网”(珠海广播电视大学承建)和“中山市终身学习网”(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承建),但在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及开展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方面仍未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调查中受访市民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时间有限、经费短缺等现实困难,其实可以通过这种远程在线学习的形式得以有效解决。因此,应加快推进三地市民终身学习远程公共服务平台的联网与互通,使更多优质学习资源得以共享,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同时,三地市民的终身学习需求可间接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上学习资源的点击率体现,也可考虑在公共服务平台开设市民学习需求反馈专栏,如此一来,政府教育部门及办学机构即可及时准确了解市民的终身学习需求,按需提供优质学习资源。

(三)拓宽终身学习经费投入渠道

鉴于现阶段开展终身教育的重点更多集中在成人继续教育领域,该领域的教育具有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属性,若完全依靠政府投入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建议三地在现有终身学习经费机制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各级各类成人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城镇和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社会成员多方参与的投入保障新机制。可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一是企业要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经费培训的责任;二是当地政府可考虑设立终身教育专项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建立长效经费投入制度。

(四)引入信息技术,创新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5.57亿,占网民的85.8%,互联网用户从PC端向移动端迁徙已成定局。与此同时,“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也为市民终身学习带来了内容和方式的双重变革。移动学习使学习者突破传统面授学习时间和地点的双束缚,有效解决了在职学习者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在采用移动学习方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要注意课程知识模块的设计。模块内容在突出实用性的基础上,应能够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知识模块要短小精悍,符合学习者“碎片化”学习的特点,5分钟、10分钟时长的“微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和尝试。其二,学习方式的设计要简单实用,指令清楚,便于操作。太多繁琐的操作程序往往容易适得其反,容易使学习者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中断学习。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技术引入到市民终身学习中的真正目的是让教育拥有“人的维度”,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在自由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不可走向“为了技术而技术”的另一极端。

[1]叶忠海, 张永, 马丽华.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十年:历程、特点与规律性[J]. 开放教育研究, 2013, (04): 29.

[2] 张亚斌, 樊文春, 韩瑞婷. 学习型城市建设中首都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服务[J].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03): 6.

[3] 我国国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N]. 中国信息报, 2012-04-12(01).

(责任编辑: 微风)

Lifelong Learning of Urban Residents in Suizhongzhu Learning City Circl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YU Lei1,2LI Dan-yi1
(1. The Open University of Guangdong 2. Lifelong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Educ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 China, 510091)

The empirical survey conducted in Guangzhou, Zhongshan, Zhuhai(Suizhongzhu) shows that interviewed groups’ understanding of "lifelong learning" is "normal" and they have multiple choices of learning. It is also found that limited capacity to affordability in learning has a strong impact on their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while a high degree of participation and types in lifelong learning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vocational skills. There are also some impressive fi nding: the individual has been involved in learning, local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emphasis on lifelong learning evaluation with a "neutral"; demand for lifelong learning is strong, learning objectives are of "utilitarian" and "developmental"; fees paid on lifelong learning is objective and rational; academic program and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is the preferred way and vocational skills program is the most popular. Accordingly, the authors state that public body,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investment and training content and methods are the ke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long learning.

learning city circle in Suizhongzhu ; urban residents; lifelong learning needs; characteristics

G720

A

2095-932x(2016)04-0019-07

2015年广东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广东省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以穗中珠学习型城市圈构建为例”研究成果。

2016-06-18

于蕾(1982-),女,辽宁沈阳人,广东开放大学终身教育研究院、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终身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李丹仪(1964-),女,广东丰顺人,广东开放大学组织宣传部副教授。

猜你喜欢

学习型市民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