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种桑养蚕机械化和省力化发展的概况与建议
2016-03-11唐燕梅罗坚韦红群滕伟国宾荣佩黄艺何骥陆飞
唐燕梅,罗坚,韦红群,滕伟国,宾荣佩,黄艺,何骥,陆飞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 南宁市,530007)
广西种桑养蚕机械化和省力化发展的概况与建议
唐燕梅,罗坚,韦红群,滕伟国,宾荣佩,黄艺,何骥,陆飞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 南宁市,530007)
通过机械化、省力化养蚕技术改进养蚕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可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失误,同时又能有效降低成本、改善饲养环境。近年来广西种桑养蚕在机械化、省力化发展上有所创新突破,但也存在机械化省力化技术研发程度低、推广应用面积不大等问题,建议加强种桑养蚕机械化省力化技术的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的力度,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降低蚕业风险,实现广西蚕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机械化;省力化;发展
“十五”以来,自治区提出要将蚕桑业打造成继蔗糖业之后又一个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广西各级农业部门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 机遇,大力推进桑蚕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广西蚕茧产量夺取全国第一。根据统计局数据,广西桑园面积从2010年的15.93万hm2发展到2015年的20.13万hm2,增长26.36%;蚕茧产量从26.5万吨增长到36万吨,增长35.85%;根据农业部门数据,蚕种饲养量从565万张增长到725万张,增长28.32%;蚕农售茧收入从67亿元增长到120.5亿元增长79.85%。
近年来,我国传统蚕区蚕桑产业发展逐步萎缩,很大程度就是受到种桑养蚕工序繁多、劳动强度大、劳动力不足的制约。广西一年内多批次滚动养蚕模式,采叶和养蚕用工的强度与密度都很高。随着广西蚕桑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种桑养蚕方法及用具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其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以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与蚕桑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阻碍了养蚕业的规模化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逐年增加,省力化种桑养蚕技术的推广普及是实现蚕桑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途径[1]。为更好的解决劳动力、蚕室蚕具不足的问题,广西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实现了创新发展,特别是蚕农的草根创造发明,加快了蚕桑生产机械化和省力化发展的步伐。重点是从蚕桑生产机械化入手,使栽桑养蚕技术简单化、省力化,以适应蚕农年龄结构日趋老龄化的需求[2]。为此,笔者分析了目前广西机械化、省力化养蚕技术及应用的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以期为科学推广机械化、省力化、规模化种桑养蚕提供借鉴。
1 广西传统的种桑养蚕模式
传统养蚕模式是指应用传统养蚕技术,使用老式的农耕器具和简单的竹木蚕具等,全部依靠耕牛和人力手工开展种桑养蚕,没有生产环节的分工,不采用任何现代桑蚕机械和省力化新技术,蚕农在家中就能完成从蚕种催青到采茧出售整个养蚕过程的一种养蚕模式[3]。广西养蚕历史悠久,2 000多年前作为汉代郡治驻地的广西合浦县曾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前,广西蚕区基本采用的都是传统的养蚕模式;70年代以后广西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再加上蚕农的自主创新发明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器械,逐步走上了种桑养蚕机械化、省力化的道路。广西针对南亚热带气候特点以及蚕农的生产技术水平,因地制宜建立了适度密植快速成园的丰产桑树栽培技术、桑树多批次片叶收获与适时合理剪伐技术、蚕种集中催青技术、小蚕共育技术、大蚕地面育技术和方格蔟自动上蔟营茧技术等。这些新型、高效、省力的种桑养蚕实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优化了劳动力、养蚕工具、蚕房设施与桑叶饲料等资源的配置[4]。广西蚕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国蚕桑生产第一大省和重要的原料茧生产基地。蚕桑业已成为广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文明新广西的一大亮点。
2 目前广西省力化养蚕技术及应用情况
2.1 桑园省力化
近年来广西的蚕桑生产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单位产出率、提高单位劳动效益为目标,在探索和创新的省力化低成本高效率栽桑养蚕技术体系中,机械化操作也取得了较大突破。如桑园专用杀虫器械、桑园中耕翻耕施肥机械、桑树伐条机、蚕室蚕具消毒器械、自动化催青设备、小蚕用桑叶切叶机、方格蔟采茧器和养蚕控温保温设备(空调、除湿机、补湿器、加热板) 等桑园作业专用和养蚕专用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明显提高了蚕桑生产的效率[2]。近几年,在广西桑园管理中已有应用中耕机和翻耕机进行桑树行间松土、施肥和除草;利用电动伐条机进行桑枝剪伐,如一种多功能桑树切割机在宜州市蚕区深受蚕农欢迎,该机器每 667 m2剪伐桑枝杆仅需为2.5 h,比手工剪伐效率提高5 倍左右,成本仅10 元[5]。
2.2 蚕种自动化催青技术
催青质量的优劣决定孵化齐一程度和蚁体强健度,直接关系到蚕茧产量高低,影响养蚕过程的劳动效率和蚕茧质量[6]。2008年在柳城县自动化蚕种催青中心首先建成了由柳州市自动化研究所设计的全程自动化测控高密度蚕种催青系统,该系统通过计算机全自动控制蚕种发育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相关参数,有效地提高了蚕种的一日孵化率,克服了传统催青方法对温湿度等参数控制难的缺点。
2.3 小蚕共育模式
20世纪70年代以前,广西蚕农均为分散自育小蚕。由于蚕室设备比较简陋,饲养水平低,且没有单独的小蚕房,做不到彻底的消毒,很多地方都因为小蚕没养好而影响到大蚕的饲养,引起大蚕发病,减产失收。为此,当时的广西蚕业指导所开始引进外省技术,在一些蚕区组织开展小蚕共育技术试验示范,并从80年代初开始在广西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养蚕技术形式,即把农户的小蚕集中饲养和管理[7],至3龄或4龄起蚕时分发各户饲养,在各蚕区均有不同程度推广,1985年开展小蚕共育的县已由1981年的7个增加到40个,共育室(户)也由1981年的8个发展到609个,当年共育蚕种6.04万张,占当年全区发种量的22.33%。随着人民公社撤销和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多数集体办的共育室先后解散,一些蚕区出现了专门出售小蚕的小蚕共育专业户。在各级蚕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至2003年底全区共建有小蚕共育户994户,年共育蚕种约93万张,共育率已超过35%,截至2015年底全区小蚕共育率达64.2%。广西商品化小蚕已经十分普及。
一般情况下,广西饲养一批蚕约需20~24 d,其中大蚕期(4~5龄蚕)约10 d左右,与小蚕期(1~3龄蚕)龄期相当。由此,小蚕共育与大蚕地面育构成了广西家蚕饲养的两段养蚕法。现在大多蚕农购买商品小蚕,只养大蚕,从而改变了传统养蚕模式。 广西小蚕饲育最初为自然条件下饲育,称为自然育。但是在自然条件下切碎的桑叶容易失去水分变干,小蚕由于吃不到新鲜的叶子,发育出现开差。对此,广西通过学习外省方法,并实践、总结出小蚕期用叶采用塑料薄膜覆盖防干的方法使桑叶可较长时间保持新鲜,减少了每天喂蚕的次数,使小蚕发育整齐。该技术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效果好,农民接受快。该技术迅速在广西推广开来,现在广西小蚕共育均采用该项技术。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空气能蚕室温湿自动调控机、水帘空调机、轻简型塑料蚕框和切桑机等蚕用机械已在一些小蚕共育中应用[8],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2.4 大蚕地面育技术
地面育技术指将大蚕移到蚕室或大棚的地面饲养,相较于蚕匾育无需除沙[9],大大节省了给桑和除沙用工,因此在养蚕户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广西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便在全区推广使用大蚕室内地面育技术,把蚕架上养蚕改为室内地面育。与传统蚕匾育和蚕架育相比,大蚕片叶地面育可以解决劳动力不足、蚕室蚕具不足的问题,表现为省工、省力、省叶、省蚕具,且通风透气、排湿防病,最终能够达到提高蚕茧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蚕农收益的目的。在广西高温气候环境条件下,地面育借助地面相对清凉的作用降低温度,利于蚕儿生长发育,特别适合高温多湿季节。同时,地面育简化了养蚕工序,操作简单、方便给桑,不用除沙,只需每天早上给桑前撒施鲜石灰粉,起到隔离消毒作用,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老人小孩都可以参与劳动。现在,广西蚕区90%以上的蚕农采用大蚕室内地面育饲养技术。
近年来,宜州等地一些蚕农在当地蚕业技术部门的帮助下,自行设计制作轻简式大蚕地面育轨道式给桑装置,极大方便了蚕农喂蚕,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喂叶的工效,很快在广西蚕区示范推广应用。
2.5 条桑育技术
条桑育即直接用桑枝条喂蚕,一般用于大蚕阶段,可以大幅减少采桑和给桑用工,是日本省力化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10-11]。目前在广西百色靖西、平果等地一些地方蚕农已采用大蚕地面条桑育技术,特别是在一些土地多、劳力少的新蚕区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与片叶育相比,条桑育能够保证桑叶新鲜,利于蚕的生长发育。但条桑育对桑树品种有一定的要求,需选择节间密、发芽率高、枝条细直且耐剪伐的桑品种,“桂桑优12”、“沙2×伦教109”等品种较为适宜,在广西一般每50 d 左右可剪1次成熟枝条。
据朱方容等[12]对广西5个桑树品种(杂交组合)的丰产桑园进行全年条桑收获与片叶收获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全年条桑收获桑园相比,全年片叶收获桑园每667 m2产叶量增产797~999 kg,增幅26.1~33.6%,增收蚕茧53.1~66.6 kg,产值增加895.3~ 1 122.9元,纯收入增加708.3~888.3元;但全年条桑收获较全年片叶收获形式劳动工效提高约96%~136%。
2.6 方格蔟自动上蔟和采茧
熟蚕上蔟结茧,是从栽桑到养蚕的一系列环节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这环节处理得当与否对蚕茧的质量与产量有很大关系。许多蚕农往往忽视这一环节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近年来使用方格蔟、塑料折蔟等的自动上蔟方法代替人工捉熟蚕的蚕农越来越多[13]。
一直以来,广西蚕农主要用竹编梅花型花蔟给熟蚕吐丝结茧,易造成柴印茧、畸形茧、黄斑茧和双宫茧等次下茧,直接影响到茧丝质量。20世纪90年代后,宜州、环江两县开始加快推广应用步伐,1994年两县分别有95%和80%的农户使用方格蔟。“东桑西移”实施后,广西大力示范推广方格蔟营茧技术,茧丝质量得到明显提高。2003年,全广西累计推广使用方格蔟约8 000余万片,技术推广应用率为35.5%;2005年全广西方格蔟营茧技术应用率为51.1%;2015年方格蔟应用率为66.4%,部分县(市)如宜州、环江达到近100%。
采用方格蔟上蔟营茧,还需配置自动化升降装置。配置齐全后使用方格蔟与使用传统花蔟上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蚕茧洁白、色泽好,茧丝产量高、质量好;二是省工省力省空间,采用方格蔟上蔟的农户,从蚕儿上蔟到采茧全过程可节省用工30% 以上,且只需 5 龄蚕室同等面积的上蔟室;三是增收效果好,采用方格蔟上蔟的蚕茧一般蚕茧质量较好,每公斤鲜茧价格高1元左右,虽然蔟具一次性投入大,但可连续使用3~5年。
近年来,广西一些地方蚕农还研制出木制方格蔟,即采用杉木、松木、竹木等取代传统硬纸制作成方格蔟。宜州等地蚕农还发明了木制方格蔟配套机械自动采茧器,更大幅度提升采茧工效,受到蚕农普遍欢迎。一般100个方格蔟配套一个采茧器,采茧50 kg仅需1~2 h,而一般纸质方格蔟采茧50 kg用工约5 h,使用花蔟则需要7~8 h。总体上采用木制方格蔟自动上蔟营茧技术,具有省劳力、提工效、易消毒等优势,但也存在安装难、造价高、存储空间大等不足。
3 省力化养蚕存在的问题
3.1 机械化、省力化开发程度还较低
目前在广西适合现行生产模式能在生产中大面积使用的先进技术还不多,现有的种桑养蚕技术体系省力化、机械化程度较低,特别是适合老龄劳动者操作使用的省力化机具较少,如采叶、施肥、喂蚕等基本上还是以手工劳动为主,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省力高效技术体系。
3.2 机械化、省力化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小
目前虽然在蚕桑生产中已经推广使用了不少的蚕用机具,如桑树伐条机、桑园微耕机、无人喷药机等,但部分器具及技术与当前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不相适应。现代养蚕模式的前期改造建设投资较大,有些农机机具的成本和造价还相对较高,省力化机具的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较高,蚕农认知、购买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面积推广。
4 发展对策
4.1 加强种桑养蚕机械化、省力化科技创新
建议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扶持蚕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从长远规划和投入来支持产业发展,制定积极的财政补贴政策,补助小蚕共育和大蚕房省力化设施等方面的改造,进一步加快现代养蚕新模式的推广普及。科研部门加强研究种桑养蚕新技术,从蚕桑生产的机械化、省力化入手,重点开展桑园栽培、采收作业的机械化,小蚕共育、大蚕饲养、上蔟采茧省力化技术,将现有的省力化养蚕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形成适合本地区的技术体系,使种桑养蚕技术体系适应用工紧张、蚕农结构日趋老龄化的现状。同时充分尊重蚕区农民的生产经验,注意收集、整理、总结、提高农民在栽桑养蚕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在条件成熟时或具备一定条件后,再将这些来自生产一线的发明创造应用到蚕区中。
4.2 加大种桑养蚕机械化、省力化技术推广应用的力度
走合作社的方式,以合作社为载体,成立专业服务队,由合作社统一购买农机在利益方面协调好关系,解决一家一户做不好、做不了的事,特别是农机设备价格高单家农户买不起的问题。同时加强基层科技队伍建设和技术培训,推动省力化技术推广普及。重点要加大县镇村级技术人员和示范户的培训,建立新技术、新设备示范点,通过示范带动机械化、省力化的推广应用。
[1]祁广军,于永霞,毛洪斌.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科技创新能力述评[J].蚕业科学,2015,41(5) :0946-0950.
[2]祁广军,乐波灵.广西亚热带蚕业发展及蚕业技术创新的作用[J].蚕业科学,2011,37(4) :0725-0729.
[3]覃倩昳,李正多,邓忠榜,等. 现代养蚕模式和传统养蚕模式的效益对比分析[J]. 广西蚕业,2016,53 (1):41-45.
[4]于永霞,乐波灵,黄梅梅,等.广西蚕区蚕茧生产情况及生产成本调查报告[J].中国蚕业,2014,35( 1) :4-7.
[5]吕展宏.多功能桑树切割机简介[J].广西蚕业,2007,44(1):11.
[6]黄艺,祁广军,白景彰,等.广西桑蚕小蚕共育技术创新集成与推广应用[J].广西蚕业,2013,50 (4):17-24.
[7]陈汉文. 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技术关键[J]. 蚕桑通报,2007,38(2):62-63.
[8]雷桂胜. 广西蚕桑生产机械化应用现状及发展探讨[J].广西蚕业,2015 ,52 (1):27-30.
[9]李瑞,吉惠梅,田小平. 家蚕全龄塑料大棚地面育的研究[J].蚕业科学,2003,29(3):276-279.
[10]倪洪同. 日本蚕桑生产的近况和今后研究动向[J].蚕业科学,1964,2(3):201-208.
[11]罗坚,陆瑞好,蒋满贵,等.广西蚕桑技术培训团赴日本培训报告[J].广西蚕业,2010,47(2):39-46.
[12]朱方容,林强,朱光书,等.桑园条桑收获与片叶收获的产量和效益比较[J].蚕业科学,2009,35(3):700-709.
[13]罗朝斌,田夫,李建华. 两种蔟具不同自动上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蚕学通讯,2004,24(3):8-11.
S88[-9],F307.3;
A ;
1006-1657(2016)04-0039-4
2016-11-04;
2016-11-24
信息]唐燕梅(1979—),女,农业推广硕士,高级农业经济师,主要从事桑树栽培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E-mail:34175001@qq.com
信息]陆飞(1979—),男,农业推广硕士,高级农艺师。E-mail:539191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