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效果观察
2016-03-11李玉录
李玉录
河南沈丘县人民医院 沈丘 4663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效果观察
李玉录
河南沈丘县人民医院沈丘 466300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LC,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9例患者完成LC,3例因calot三角炎症黏连严重而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量60~190 mL,手术时间50~149 min,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17~26 h,平均住院时间 5 d。术后发生1例胆漏,1例下肢静脉血栓,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
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014-01—2015-10间,我们对6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效果肯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患者中男30例,女32例;年龄60~76岁,平均65.27岁。发病时间<72 h。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痛或压痛,伴恶心、呕吐及腹肌紧张。白细胞计数升高或中性粒细胞升高。超声检查示胆囊壁增厚、毛糙,胆囊结石伴胆囊明显肿大53例。均未发现肝内外胆管结石。合并高血压19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14例,慢性支气管炎7例,前列腺肥大8例。合并2种及2种以上疾病19例。排除急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或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及肝肾功能不全、高度怀疑胆囊癌等恶性病变及其他不适于LC治疗的患者。
1.2方法术前完善常规检查和准备。控制感染,将血压、血糖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采用常规四孔法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头高脚低位,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压力为12~15 mmHg。探查胆囊炎症情况及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情况。显露肝门、胆囊及肝十二指肠韧带,确认"三管一壶"关系。钝性分离胆囊与周围组织的粘连,依据术中所见实施顺行或顺、逆结合切除胆囊。若胆囊体积过大或张力过高时,则可先行胆囊穿刺减压。冲洗腹腔,常规放置硅胶引流管,观察24~72 h。根据引流情况决定拔管时间。术后给予抗生素3~4 d[1]。
2 结果
本组59例患者完成LC,3例因calot三角炎症黏连严重而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量60~190 mL,手术时间50~149 min,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17~26 h,平均住院时间 5 d。术后发生1例胆漏,1例下肢静脉血栓,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老年患者生理机能下降,常合并心脑血管、内分泌等疾病,手术治疗风险高。故选择合理治疗方式对取得预期治疗效果意义重大。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LC具有切口小、操作简便、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且随着腹腔镜设备的不断发展和腔镜操作技术日益熟练,急性胆囊炎的LC指证已有较大范围放宽。
3.1手术时机文献报道[2],急性胆囊炎发病72 h以内行LC,胆囊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尚处于较疏松状态,不仅易分离,且分离时渗血量少,可缩短手术时间,明显降低中转开腹率。如超过72 h,胆囊水肿更加明显,粘连加重,解剖难度则明显增大。同时多数老年患者病史较长且反复发作,胆囊粘连严重、胆囊三角解剖难度高,手术风险较大。故急性胆囊炎发病72 h以内行LC为最佳时机。术中分离胆囊时遵循“宁伤胆,不伤管;宁伤胆,不伤肝”的原则。对于部分嵌顿结石患者,可将结石赶入胆囊内,或在胆囊管近壶腹处切开,取出嵌顿结石,以利胆囊管显露和夹闭[3]。
3.2中转开腹时机中转开腹是确保患者安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举措。对于胆囊明显坏疽、穿孔,术中发生止血困难;或胆囊三角严重粘连,导致胆囊三角无法实施有效解剖;或疑有胆总管、肝总管损伤时等,需及时中转开腹,以降低大出血或损伤临近器官、胆管等的风险。
[1]李柏文, 邹向明, 李婧婷.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8例临床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4):832-833.
[2]侯锡斌,欧阳彦成. 老年患者急症腹腔胆囊切除术55例体会[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8,13(8):339.
[3]王小军, 陈大伟, 费哲为,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3, 13(3):236-239.
(收稿2016-02-13)
R657.4+1
B
1077-8991(2016)06-00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