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遂平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失败原因及建议

2016-03-11王永红遂平县畜牧局河南遂平463100

河南畜牧兽医 2016年7期
关键词:遂平县养殖场畜禽

王永红(遂平县畜牧局,河南遂平 463100)



遂平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失败原因及建议

王永红
(遂平县畜牧局,河南遂平463100)

重大动物疫病是疫病防治的重点,遂平县每年按照国家规定开展免疫,但是依然有零星疫情发生。为了切实掌握畜禽强制免疫的真实效果、预测动物疫情的流行态势,提高对重大动物疫情的预警能力和预防功效,2015年上半年,笔者对遂平县畜禽养殖场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开展了对施行强制免疫后畜禽不同时期血清抗体的监测工作。现将免疫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实验室监测结果

2015年上半年,笔者对遂平县畜禽养殖场定期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监测猪场14个,牛场4个,羊场5个,禽场6个,农村散养户35家。从监测的结果看,部分规模养殖场的畜禽免疫抗体水平较高,而农村散养户的畜禽免疫抗体水平普遍较低。期间,共检测牲畜口蹄疫样品120份,合格样品104份,免疫合格率为86.66%;猪瘟检测样品90份,合格样品79份,免疫合格率为87.77%;禽流感检测样品120份,合格样品110份,免疫合格率为91.66%;鸡新城疫检测样品100份,合格样品90份,免疫合格率为90.00%。

2 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2.1气候异常

有时由于气温过于炎热,部分养殖场对动物的降暑措施不力,当进行免疫注射时部分畜禽产生应激反应而造成免疫失败。

2.2疫苗运输、保存不当

部分村防疫员未使用疫苗冷藏包装、疫苗取出后在免疫接种前受到阳光的照射、取出时间过长,或疫苗稀释后受各种因素影响未在12 h内用完,从而影响疫苗的效价甚至过期失效。

2.3防疫时消毒不严

个别防疫员不按操作规程,为了省工省事省钱,舍不得用碘酒棉球消毒注射部位,未做到“一畜一针,一针一棉球”,而是一针打到底、根本不采取消毒措施,很可能诱发疫病甚至导致免疫不良或死亡。

2.4有的防疫员责任心不强、操作不当

疫苗剂量没有严格按说明书执行,有超量减量注射或人为跑冒滴漏现象发生。注射部位不准,时深时浅;有时图省事不作保定,打飞针,形成错位注射或剂量不够或是疫苗的稀释剂选用不当或接种途径不当,使用未经消毒或受到污染的稀释剂造成免疫不理想或免疫失败。

2.5动物自身的健康因素

动物由于身体瘦弱或隐性感染该种疫病,一些防疫员忽视检查,注射疫苗后引起死亡或导致免疫失败。

2.6防疫员未按规定程序接种

按规定程序重复接种,是强化免疫应答,巩固免疫效果的有效方法。而一些养殖场(户)往往对动物防疫工作不够重视,对免疫程序不懂、不学、不问,对某种疫苗的保护期限不知,自认为某一种疫苗接种后,就万事大吉。不采取二次强化免疫,结果造成免疫抗体水平达不到合格要求。

2.7动物母源抗体的干扰

当母源抗体滴度高时,实施免疫接种,接种的疫苗就会被母源抗体中和而影响后天免疫应答的产生,导致初生动物的免疫失败。

2.8畜主饲养管理不当

部分养殖场(户)消毒制度不健全,饲养管理水平较差,栏舍及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在疫苗接种期间,动物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影响免疫效果,导致免疫失败。

3 建议

3.1认真开展畜禽免疫注射工作

畜禽疫病的免疫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乡镇兽医站要根据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制订的畜禽防疫计划,拿出切实可行的免疫注射工作方案,争取党委、政府行政力量的支持,严格按照国家“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下达的免疫任务,确保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落到实处。对规模养殖户的监督管理应责任到人,挂钩到户,做好畜禽的来源登记、证明查验,结合合理的免疫程序监督或直接帮助注射疫苗,建立好免疫档案,登记造册。畜禽各类疫苗的免疫注射应从疫苗的保管储存、使用方法、注射剂量等方面入手,要狠抓免疫注射质量,确保免疫工作取得真正的效果。

3.1.1动物防疫机构把好疫苗运输与贮存关

严格按照说明书贮存运输疫苗。做到防冷冻、防高温、防暴晒、防阳光照射,运送时应坚持“苗随冰行”的原则,防疫员防疫时将疫苗装入盛有冰块的保温瓶或保温箱,避免高温或阳光直射,坚持苗完冰未化的原则;疫苗的保存均有一定的温度和时间的要求,一般冻干苗应放在-20~-10℃的冷冻环境中保存,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灭活油苗,一般保存温度为2~8℃,不能过热,也不能低于0℃。

3.1.2防疫员把好免疫检查关

免疫接种前,要对所使用的疫苗逐瓶检查,检查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包装情况、密封情况、颜色及状态,有无过期失效、瓶子有无破损、封口是否严密、瓶内是否真空,有一项不合格就不能使用。

3.1.3防疫员把好注射前消毒关

按照“一畜一针,一针一棉球”的原则,搞好免疫接种时的消毒,禁止一针多畜不按规定进行消毒。

3.1.4防疫员把好注射剂量关

依照不同畜种、年龄、性别、类别、体质量按规定剂量进行接种,杜绝超量和减量注射。每一个病种要进行二次免疫。

3.1.5防疫员把好接种部位关

严格按照疫苗种类规定的注射部位,准确注射,不得漏入脂肪和皮下,禁止打“飞针”和不按规定的部位、深度注射。冻干苗、有配套稀释液的疫苗,必须使用稀释液。在疫苗饮用前可适当限水以保证疫苗在1 h内饮完,并设置足够的饮水器以保证每只动物都能同时饮到疫苗水。气雾免疫要保证雾粒在50 μm左右。点眼、滴鼻免疫,要保证疫苗进入眼内、鼻腔。用连续注射器接种疫苗,注射剂量要反复校正,使误差小于0.01 ml,针头不能太粗,以免拔针后疫苗流出。

3.1.6防疫员把好动物健康检查关

疫苗接种前应对动物进行健康状况检查,免疫史、病史询问,进行群体和个体检查,必要时进行体温、脉搏和呼吸的测定,确保接种动物临床为健康,对瘦弱、临产、患病动物暂缓接种。尽量避免在免疫的前后3 d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驱虫药、抗病毒药,特别是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在不得不用的情况下,要在使用后的3~7 d内补种1次。接种疫苗前后,要调整好饲养密度,控制好栏舍的温度、湿度、通风,勤换垫料,营造舒适环境,防止疾病发生。

3.2养殖场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动物群体的病史、品种、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并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3养殖场要加强畜禽的饲养管理

按照养殖标准化的要求,一是强化养殖场的消毒、通风、排污降温等环节的管理;二是要保证饲料质量,确保不含霉菌毒素和其他化学物质。三是在免疫前1 d与后3 d内应尽量避免刺激,减少噪音,防止应激反应的发生。遇到不可避免的刺激时,应在接种前后3~5 d内,在饮水中加入抗应激剂,如电解多维素、VC、VE等,均能有效地缓解和降低各种应激反应。另外要强化消毒工作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强环境消毒,做好圈舍、饲喂工具消毒工作,并按规定做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

3.4全面监测畜禽免疫效果,增强防控工作主动性

坚持以监促防、以监定免,建立健全以“定点、定期、定量、定性”为核心,以国家监测与地方监测、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定点监测和全面监测、抗体监测和病原学监测相结合的“四定四结合”监测机制,充分发挥市、县级兽医实验室和乡镇动物疫情监测点的“哨兵”作用,持续监测重大动物疫病抗体水平。特别是加大病原学监测力度,及时掌握病原分布及流行动态,增强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经验交流

收稿日期:(2016-03-14)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090(2016)04-0033-02

猜你喜欢

遂平县养殖场畜禽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遂平县油菜生产有利条件、问题及对策
遂平县
遂平县科协开展“拒绝邪教、从我做起”宣传活动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