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利巴韦林和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研究

2016-03-11张华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6期
关键词:流涕利巴韦病毒性

张华军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此病是因病原体侵犯患者的喉、鼻、扁桃体和咽部引起炎症而导致的。此病患者可出现咽痛、发热、鼻塞、流涕和咳嗽等症状[1-2]。进行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方法。过去,临床上多单独使用利巴韦林治疗此病,但效果一般。最新的临床实践表明,在使用利巴韦林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证实此疗法的有效性,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68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2年10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这些患者均存在扁桃体肿大、咳嗽、鼻塞流涕和发热的症状。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①心肺功能异常的患者。②对本次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③近期使用过其他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④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我们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这68例患者分为利巴韦林组和联用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在利巴韦林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2例。他们的年龄在19~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65±5.31)岁。他们的病程为(2.38±0.31)天。在联用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1例。他们的年龄在20~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61±5.36)岁。他们的病程为(2.41±0.28)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我院为利巴韦林组患者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利巴韦林(由丹东医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为H21023511)的用法为:按照10~15mg/kg的剂量取利巴韦林,将其加入到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滴注1次。

1.2.2 我院为联用组患者在使用利巴韦林(用法与利巴韦林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进行治疗。炎琥宁(由丹东医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为H20057006)的用法为:将200mg的炎琥宁加入到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滴注1次。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临床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我们根据《上呼吸道感染诊治效果》中规定的内容制定了本次研究的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对其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正常。②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③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在加重[3]。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x2 检验,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在联用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者有17例,为有效者有15例,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在利巴韦林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者有14例,为有效者有12例,为无效者有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4%。联用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用时的比较

联用组患者咳嗽症状、发热症状、鼻塞和流涕症状、咽痛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分别为(4.9±0.6)天、(1.9±0.3)天、(2.6±0.8)天和(3.3±0.5)天。利巴韦林组患者咳嗽症状、发热症状、鼻塞和流涕症状、咽痛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分别为(6.2±0.4)天、(3.4±0.6)天、(3.7±0.3)天和(4.8±0.8)天。联用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均明显少于利巴韦林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此类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肠道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这些病毒可侵犯患者上呼吸道的不同部位而引起炎症。当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时可使患者的病情加重[4]。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在使用利巴韦林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对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炎琥宁是一种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中药材穿心莲的提取物,具有清热、解毒、抗炎的功效。炎琥宁中的有效成分不仅对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等病原体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且能够有效地改善人体呼吸道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可缓解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的咳嗽和鼻塞流涕等症状。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使用利巴韦林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进行治疗的联用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患者,其临床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明显少于利巴韦林组患者。

综上所述,联用利巴韦林和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王玮.注射用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19):85-86.

[2] 扎西翁姆,王波,杨晓敏,等.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4):92,103.

[3] 马佩杰,蒋涛.病毒上感合剂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68例[J].陕西中医,2015,(5):540-542.

[4] 岳永超,赵小强,丁魁,等.炎琥宁注射液联合用药中的注意事项[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0):40-40.

猜你喜欢

流涕利巴韦病毒性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鼻腔冲洗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塞、流涕的改善效果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冬天吃红色食品不易感冒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顺山倒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