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 亲近传统的“嘉年华”
2016-03-11余玮
余玮
庙会,在一些地方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主角,作为凝聚年味的重要方式,备受老百姓喜爱。地道的民俗、熙熙攘攘的人流、琳琅满目的商品、特色的小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热闹的特色庙会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有些年轻人爱找这放松的机会,逛逛庙会,去挤比肩接踵的长街,去听震耳发聩的叫卖,去吃地道的乡土风味小吃,去重温童年的梦。
因此,庙会成为当代人在春节里找寻年味、亲近传统的首选之地,庙会也逐步发展为春节假日经济的主力军。其实,中国庙会是从古代严肃的宗庙祭祀和社祭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的。
热闹背后细枝末节的演变
“庙会”何以得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里举行”。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叫“会”。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最早的庙会是作为重要的祭祀活动出现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其祭祀功能的同时,逐渐融入了集市的交易活动,成为人们敬祀神灵、交流感情和贸易往来的综合性社会活动,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
《左传·成公十三年》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祭祀和战争一样,都是国家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早期的祭祀主要是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在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的过程中,人们聚集在一起,集体开展一些活动,如进献供品、演奏音乐、举行仪式等,这种为祭祀神灵而产生的集会可以看作是后世民间庙会的雏形。汉代以后,庙逐渐成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有贡献的英雄人物,这实际上体现了从祖先崇拜到英雄崇拜的嬗变过程。
现今,庙会又重新成为百姓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除了在寺庙进行,也有在公园和广场等开阔的地方举行,主要是进行文化、贸易和娱乐活动,宗教活动已经很少了。全国各地的庙会活动随处可见,比较典型的有北京地坛庙会、上海城隍庙庙会、南京蒋王庙会、山东泰山东岳庙会、天津皇会、福建妈祖庙会等,丰富多彩的地方庙会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庙会文化。现在的庙会多是每年春节一次,而旧时的庙会不局限于春节才有,那时京城几乎是月月有庙会,但是最热闹的还是春节期间的庙会。
庙会是年味最浓的场所,虽然依旧人潮涌动,但是不断地吸引人们前往,就连久居北京的外国人都不忘在春节期间去庙会上凑凑热闹。庙会的英文翻译是“Temple Fair”,但有外国朋友认为这种翻译容易引起歧义,因为如今的许多庙会不见“庙”,而“Temple”一词又很容易和宗教挂钩,他眼中的中国庙会,更像是中国本土嘉年华,应该翻译成“Canton Carnival”比较好。
文化撞上商业后闻到钱的味道
在北京过春节不去逛庙会,那就不叫过年了。每年春节,北京庙会超级火爆,往往一大早,举办地就四面八方地被“逛客”们围了个水泄不通。车流拥堵,人潮汹涌。有“逛客”自嘲说,逛庙会,压根就是凑热闹,纯粹是看“人”来了。
作为中国传统习俗,庙会迎合了人们在喜庆气氛中的“消费冲动”,“逛庙会就是图个乐儿”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一些有眼光的城市,将庙会当作春节期间的重要项目来运作,促成了“庙会经济”的兴起,让庙会超出了其“民俗文化的集散地”的内涵,演变成一种“一日能销百万钱”的消费形式。
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庙会已经被经营成某种意义上的展会,并且建立了“门票+展位租金”的比较成熟的赢利模式。随着庙会经济的繁荣,庙会的摊位租金费也是年年上涨,每年都会出现所谓高达几十万元的摊位“标王”。许多庙会最高摊位费不断刷新,让更多人看到庙会背后的巨大经济利益,借庙会“创收”也成为庙会举办地和摊主的普遍心态。当然,食品卫生难以保障、商户结构单一等问题也凸显出庙会管理和庙会经济中混乱的一面。如何把握庙会在商业运作和文化承载上的平衡,成为业界共同思索的问题,使一年一度的春节庙会既让老百姓过了把民俗文化的瘾,也火了当地的经济。其实,宜转变办庙会的观念,把那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熟语翻过来,“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才是,这样庙会作为假日经济的盛会才能扎根。
北京厂甸庙会有400多年历史,兴于康熙年间,是中国“四大庙会”之首,也是唯一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老北京庙会。厂甸庙会依托琉璃厂文市,因不收门票而人流蜂拥。一位女士说,她大年初一带着孩子去逛厂甸庙会,只能随着人流往前走,路旁的摊点根本无法靠近。而且那些摊点,小吃因卫生环境不好不敢让孩子吃,假花、玩具都太粗糙,唯一的收获是买了一个风车,结果没回到家就坏了。“孩子放了假,天天在家上网,想带他出来见识一下老北京风情,可这庙会也太让人失望了。”这位女士无奈地说。
庙会中传统文化与宗教信仰的成分渐趋浅淡,经济的味道却越来越浓。一位网友在微博里写道:“庙会的摊位费高达20万元,均被小吃、玩具等低端项目占据。头天肉串还20元一串呢,第二天就10元4串了,这价格也太离谱了。庙会,已经找不到民俗、习俗、文化和传承,都成了烤串大会。”
不过,有专家认为:庙会,顾名思义就是因在庙中祭祀而产生的一种集会,因而祭祀是庙会最核心的功能。有了它,庙会就有灵魂;没了它,庙会就没有灵魂。由于每个庙会所祭神灵不同,因此每个庙会所举行的各种活动也会呈现出很大差别。现在中国许多大城市的新春庙会之所以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同质化”现象,是因为这些庙会根本没有庙,即或有庙,也多半没有了当初的神灵。这种产生于商品社会中的庙会,一旦没了“灵魂”,势必就会变成一个大卖场。因为聪明的商家只能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闻到钱的味道。
传统活动搭上创新号之车
北京的庙会最初创始于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清代,庙会的商业性、娱乐性功能逐渐取代了宗教性,成为北京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游乐和购物形式。《北京庙会史料通考》统计:老北京大小各类庙会共有36个之多。京城里每到春节,庙会繁盛,有在公园里举办的,有在风景名胜区举办的。近年又出现了在各种公共文化场所举办的“迷你”、小型室内春节庙会,还有反映世界文化的“洋庙会”。庙会不仅仅是京城里独有的传统文化活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庙会。海外华人聚集的地方也有春节庙会。而今,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庙会的“集市贸易”功能,已经被“休闲娱乐”功能所代替。
“七朝古都”开封也是一个庙会文化浓郁的地方,每年在翰园举办的庙会都吸引了数万人前去游玩。翰园庙会除了地处翰园风景区,景色秀丽外,还融入了宋朝风格的文艺表演,在这湖光山色中放飞心情,欣赏着别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别有一番滋味。
庙会要办出特色和新意,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探索创新。近年来,北京大观园的“红楼”主题、朝阳公园和石景山游乐场的“洋庙会”显得与众不同,北京国际雕塑园的相亲庙会更是大为火爆,8万多人来赶此大集,让人觉得新奇:原来庙会还可以这样办。
一些年轻人则认为,目前的庙会多为公园展览式的静态庙会,应当提倡一种行进式的庙会,让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进来。或者增强互动,多一点儿个人参与的竞技活动,让有一技之长的“达人”们显一显身手,露一露峥嵘,不仅可以活跃气氛,还可以还原庙会传统中固有的自发性和节日狂欢的喜庆劲儿。
这些年,对于年味变淡,人们总是说现代生活方式压制了过节习惯,却忘记了我们对春节文化缺乏引导、扶持和激活。欣慰地看到,为了提升庙会的文化内涵,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多地已经对庙会活动进行了完善和升级,或回归,或创新,书写着每个城市不同的文化定位。庙会,是传统的大集,更是让人狂欢、释放激情的公共文化场地,更多的人期待在这里找寻一些传统文化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