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 烹出温情文化味
2016-03-11余玮
余玮
迈进腊月的门槛儿,年味就越来越浓了。“腊八”一过,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
孩童时,每到腊月初八这天早晨,还蜷缩在被窝里,就闻到了满屋浓浓的粥香。大锅里冒着热气,锅盖被热气掀起发出嘚嘚的响声。此时,窗外天寒地冻,在被窝里已抵不住腊八粥香味的诱惑。母亲催促着:“快起来洗脸,喝腊八粥了!”手捧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嘶溜嘶溜地不停地喝着,在那隆冬腊月暖意萦怀。
长大后,喝粥很方便,“粥铺”星罗棋布,“营养粥”随处可买,随时可喝,但是母亲熬的那腊八粥最可口,毕竟那粥里盛的是绵绵亲情。
人事渐长,岁月如流,才知道那一碗古道热肠的腊八粥,不但有母爱的温度,而且更有历史的长度和人文的厚度!
文献里的“腊日”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祀记》)。“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腊日是祭祀的节日,在先秦时已形成。《史记·秦本纪》中有这样的说法:“十二年,初腊。”意思是秦惠文君十二年,位于西部的秦国仿效中原地区风俗,第一次举行了腊祭。更早的时候,腊日并不固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即古人所说的“腊有常月而无常日”。汉朝将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定为“腊日”,即《说文·肉部》所谓:“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第三个戌日”即腊日,正好在腊月初八这天。
敬畏神灵的古人相当看重腊日。在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古人会举行许多活动,如狩猎、游园等。武则天便曾在腊日这天游览上苑,还写下了《腊日宣诏幸上苑》诗:“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在唐代,从民间到宫廷都很在意过腊日,并留下大量与腊日有关的诗文。如杜甫的《腊日》:“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杜甫这首诗写于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十二月,当时诗人回到京城长安,但这年的腊日气温反常,像春天来临,腊日竟然化冻了。
在南宋时,人们已认为“腊八节”是佛教节日。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六“十二月”条中即称:“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由于“腊日”与“腊八”都在腊月,且日子相隔很近,甚至重合,渐渐地人们便把两节合并,祭祖、击鼓驱疫等过去腊日的节日活动都被揉到了腊八节。因为腊八节里的很多节日活动都是过去的腊日活动,所以至今不少地方仍称腊八节为“腊日”。民国《葭县志》在记述时便称腊八节为“腊日”,在该日,当地人“以黍作粥,谓之餴饭,令儿子先食之”。
美食背后的佳话
“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曾被谓之“佛成道节”。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辞海》即持此观点:“腊八,佛教节日,相传夏历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中国汉族地区佛寺常于此日举行诵经等纪念活动……”
民间还曾传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小时候,就迷醉那腊八节美妙的传说,眷恋那腊八粥特有的浓浓的温情。长大后,从中国各地的节日传说中发现,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喝粥源于佛教仅是一家之言,至今民间都有不同的看法,“朱元璋忆苦说”、“纪念岳飞说”、“懒夫妻坐吃山空说”、“煮粥祭祀神农说”、“祭祀八蜡神说”等等,这些腊八节形成的说法都与佛教没有多大关系。腊八的起源,相传不一,不变的是一种文化传统的承继。喝腊八粥不仅为僧侣享用,元、明、清沿袭这一食俗,民间也很盛行。曾有诗云:“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我喜娇儿逢览揆,长叨佛佑荫无穷。”
古人熬制腊八粥一定会赶早,在初八黎明前就要起火,有的人家在腊月初七的晚上便开始煮制了,以保证赶在初八天亮前将粥煮好,因为古人迷信“喝腊八粥越早越好”的说法。河北固安等地有一句腊八节谚语,叫“谁家灶囱先冒烟,谁家高粱先红尖”,传食粥早,则来年五谷收成亦早。类似的说法在过去的陕西一带也有,清乾隆《府谷县志》记载,今陕西府谷县一带,“又农家五更起食,谓早食兆来年早收。”
作家肖复兴表示,就腊八节来说,几乎所有习俗都是围绕喝腊八粥进行,但最早腊八粥是供穷人食用,“到了年底穷人没有吃的东西,将锅盖、缸沿打扫出的剩米煮成粥喝,慢慢形成习俗,最终传到官府、宫廷和寺庙。”肖复兴说,作为节俗来讲,如果说过年是一首交响乐,那么腊八节就是第一章“前奏曲”,“过年”由此拉开序幕。
记载在历史里的腊八粥沁人心脾,而书写在文艺作品里的腊八粥同样五彩缤纷。北京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实行粮油及油料作物统购统销的定量供销政策,但有心计的家庭主妇仍有意识地将一些腊八粥中可用的东西,如花生、栗子等留存到腊八节熬粥用。老舍先生在《北京的春节》一书中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产展览会。”梁实秋先生是腊月初八出生的,深爱着他的妻子程季淑也就自然非常重视这个日子,他在《槐园梦忆》里深情地回忆道,每年腊八,天还未明,耳边就响起了夫人调皮的声音:“腊七腊八儿,冻死寒鸦儿,我的寒鸦儿冻死了没有?”然后就翻身起床,匆匆到厨房熬腊八粥。等到他起床时,一碗热呼呼的粥已经端到他的面前了。而为这一锅粥,夫人事前要准备好几天,出门采买合适的粥果,往往要跑几趟街才能勉强办齐基本的几样,还要给核桃剥皮,白果去壳,刷洗红枣,很费手脚。为此,梁先生劝妻子免去这个旧俗,然而,她总不肯,说,“不,一年只此一遭,我要给你做。”
缤纷食俗里的祈盼
每到腊八,许多家庭早早起来,开始煮粥。因为,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在大砂锅中放入多半锅清水,烧开后,把头天晚上泡的豆类先倒入锅中。等煮到五成熟,再把泡好的大米、小米、紫米……倒入锅中,待九成熟时,放入枣子、果仁、果料。这两个小时里,不停地用勺子轻轻搅动,这样不糊底,也不澥。长时间的熬守,等熬成时,米烂可形依在,粥成汤状,而又黏稠,煞是喜人。
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经过演变,腊八粥的食材逐渐丰富起来。
过去积善行德的官宦之家,往往会烧上一大锅的腊八粥,给穷人送一点寒冬的慰藉。现在,很多寺庙仍保持了这个传统。光绪年间,北京雍和宫熬制的腊八粥十分有名,曾有“北京之最”的说法,大锅能煮上百斤米,皇帝还会专门派官员监制。
如今,每年农历腊月初八上午9时,北京雍和宫准时开门舍粥,上千名市民有的拿着碗,有的拿着保温瓶在寒风中排着长长的队伍,期待着早一点喝到寺院僧人亲手熬制的腊八粥,成为“中国情调”、“中国民俗”的一道靓丽风景。有的人为了抢到腊八的“头粥”更是起了个大早排队。雍和宫的典座戴法师说,现在的“舍粥”已经没有了赈济穷人的意味,而是把大家聚在一起,回味一种人生甘苦,劝导人们不要忘本。他说无论大家信仰什么,什么民族,喝一碗粥,增进一分感情,“这就是融合”。
每每腊八又至,回想起小时候老家的大锅大灶,家家烟囱里的袅袅炊烟和炉膛里,红红火光中母亲满脸的笑意。一锅装进了各种粗粮杂粮精粮细粮的腊八粥,预示着来年的五谷丰登。
进入腊月后,年味渐浓,春节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腊八节向人们传递着进入“年关”的信号。腊八粥熬出的是最浓烈、最直抵人心的腊月里生活的味道、亲情的味道。腊八都来了,年还会远吗?愿每个人的爱情像腊八粥一样粘稠;生活像腊八粥一样丰富多彩;日子像腊八粥一样甜甜蜜蜜;幸福像腊八粥一样热到心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