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创新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教学培养模式研究
2016-03-11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510006
罗 洁 (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510006)
跨学科创新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教学培养模式研究
罗 洁 (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510006)
随着科技进步和对纺织服装业发展的新要求,以及针对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传统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探讨,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教学培养需要兼容本专业及其相关技术创新,并将呈现一个多向发展并广泛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本论文以服装业的发展需求为立足点,以创新型技术为支点,探讨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需的科技创新发展和跨专业培养等基础理论和培养方案。
服装设计专业;跨学科培养;创新发展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支持,项目编号:615021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支持,项目编号:13YJC890027;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项目编号:2015A020219014;广东省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支持,项目编号:2013WYXM0094;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支持,项目编号:2014J4100158;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支持,项目编号:2013A058;广州市羊城青年文化英才项目支持,惠宣通[2015]90号。
一、服装设计专业人才教学培养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中开设服装设计专业的超过200所,高校在编著和制定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方式和实践教学活动时,都依据自身地域、文化以及经济等基础条件。但是,在我国当前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中,几乎没有实行跨学科人才培养,更没有从学科本身的创新性、应用性、实践性、技术性等方面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现阶段,我国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其一,虽然近年来受到企业及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发展的带动,但是作为一门老牌学科且一直依附于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我国服装设计专业的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与可持续发展及创新需求脱节的问题。目前专业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上世界末学以致用的大指导方针下,主要的教学模式是适合当时的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但是随着行业对创新驱动、产品对附加价值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服装设计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单一,跨学科综合能力弱、创新意识不强的弱势,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其二,跨学科设置不足、创新知识基础薄弱,不能有效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由于采用全国统编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及教学计划基本雷同。课程设置中交叉学科和相邻学科的内容不够,不重视相关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导致学生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的机会较少、知识更新较为缓慢,也增加了学生主动探索前沿科技的难度,造成了驱动创新不足、知识陈旧落后的局面。
其三,课程设计、实验教学、生产实习与产学研的研发中心之间,由于教学及产业一直存在各自割裂式发展,相互之间的协作仅仅局限与学生实习就业等问题,缺乏美国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科学创新与人文设计相结合、课外实践与课内教学相结合、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教学培养模式的新需求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纺织服装品生产和出口大国,服装业作为我国经济传统支柱之一,为本学科的人才培养及就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平台。但是,面对经济发达国家以高质量、高科技、高附加值为优势的国际竞争新环境,服装设计专业学科作为一个应用型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贴近产业的要求分外突出,科技的变革及社会的发展对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日趋需要,学生更需要有跨学科的思维和技术能力。
我国的科学研究正逐步体现出以“把握学科前沿,促进学科交叉”的导向。世界上的事物发展得越来越复杂,交叉学科在社会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市场需求的多样性表明消费者对服装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在关注美观的同时,也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服装的舒适性、功能性、节能环保需求上。这些社会需求促使服装设计人才的教学培养需要朝着跨学科、多领域、创新性及应用性方面发展,也是对行业产业链与服装设计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
三、跨学科创新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教学培养模式
针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特点,以整合教育资源和知识交叉为手段,以提升整体业务素质和增强专业能力为核心进行立体化整体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多学科领域的交叉方法论和技术,把历史与现实、专业与市场结合起来,采用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科研成果带动,培养优秀创新人才,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同时,开展实验教学与科研的互动,结合服装设计专业特色,实现学科交叉及教研成果的转化。并以符合市场导向及社会服务需求为培养原则,通过实验课程的设置与实践需求相配合,实现教学与社会产业需求的互动。
基本思路为首先重新梳理与现代服装跨学科相适应的教学体制,以及相关联的多学科创新资源,侧重倾斜于以服装设计为主体,其他交叉学科为辅的模式,打造范本,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然后在院校设置相关课程,有步骤有意识地进行局部教学实验,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接着组织观摩教学,组织人力撰写研究报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使得这一研究逐渐体系化、集成化、学术化(如图1)。
四、结论
跨学科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多维发展的需求,服装设计专业的单一学科培养思维已很难适应“大”科学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新的科技发展及市场趋势要求人才培养要围绕多维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方向,高等学校培养的服装设计类人才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加新的应用性教学内容,打破单一美学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服装设计人才的知识交叉和复合型能力结构的培养,实现交叉学科的相互渗透,达到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满足服装行业的新需求。
[1]王姝画.关于高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8(2).
[2]李晓燕,杨佑国.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J],纺织教育,2010(3).
[3]刘运娟,陈东生,甘应进.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讨[J].纺织教育,2010(3).
[4]李艺,肖琼琼.关于高校创新型服装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5]王家褀,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8).
[6]陈学军.复合型、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