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延时摄影的运用与制约

2016-03-11长安大学71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6期
关键词:延时跨界摄影

崔 峥 (长安大学 710000)

浅析延时摄影的运用与制约

崔 峥 (长安大学 710000)

延时摄影作为一项跨界技术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影视作品中。单反数码相机的大众化普及和技术的低门槛性使得延时摄影这门技术逐渐走下神坛,一些企业宣传片、广告甚至婚庆微视频都将延时摄影技术运用其中。延时摄影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手段有很强的跨界适用性但也存在技术本身的局限性,遵循其适用维度并合理创新才能做到更好的运用。

跨界;时间压缩;声画关系

一、延时摄影的技术发展

(一)摄影技术的跨界运用

早在1907年,一种叫做定格动画的动画样式诞生,其原理就是用摄影机将摄影场景逐格纪录,用图片的形式作为视觉信息讲述故事。这一时期,木偶是大多数定格动画的主角。中国观众熟悉的《阿凡提的故事》《神笔马良》等就是这一题材的动画片。定格动画的拍摄手法是一般是一拍2(每秒12格)或者1拍3(每秒8格)。将完整的一秒钟视频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以观众不感到不安为尺度,重新排列组合视频。用部分视频序列代替整体视频序列是定格动画的创作基础。延时摄影可以说是借鉴了定格动画的原理,但其创作基础由视频序列变成了图片序列,在完整视频产生之初加大了摄影技术所占的比例。

中国所用的pal制每秒有24帧画面,延时摄影的呈现原则就是将24张照片以每张1帧为尺度,按照照片拍摄的时间顺序排列组合形成1秒钟的动态影像。英文中将延时摄影叫做Time Lapse 或Time-lapse,即为时间压缩技术,拍摄的是照片,把原本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的过程浓缩至几分钟,超强度压缩时间表现动态图景。

摄影技术的跨界运用符合当今时尚,它即包含广义上行业的突破、形态的变革,也涵盖了艺术形式上的跨越、革新。基于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也更加丰富多彩,延时摄影就在这样一种影视生态环境下不断发展。

(二)延时摄影的基本操作

单反相机的普及将越来越多的人吸引到摄影领域,后期修图软件的傻瓜化发展也使得更多人愿意对图片进行精致处理,而单张图片的精细化是组成延时摄影的最基本单元要素。延时摄影主要分为静态和大范围两种形式,不论其中哪种,对于单张照片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延时摄影的拍摄三要素为:拍摄张数、间隔时间和曝光时间。拍摄张数直接决定了最后成片的长短,拍摄张数越多,形成的视频时间越长,对于后期影像制作的可操作性越灵活。有经验的摄影师将如何确立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总结出的一般性经验法则是:变化越慢的过程需要选择的时间间隔越长。夕阳一般只停留几分钟,所以拍摄间隔可选择为几秒钟。如果拍摄变化周期较长的过程,如建筑物建设,则可以按照每天为单位进行设定。两次曝光间的时间间隔越长,影片给人的感觉越瞬息万变。但由于室外光线不恒定,容易造成后期成像的屏闪,所以尽可能小的选择光圈值,这样可降低光圈变化带来的画面闪烁现象。曝光时间的选择主要决定了单张照片的成像效果,如行驶中的汽车经过超长曝光会产生如闪电般的光亮,夜景拍摄会采取较长时间曝光来凸显光影流动的效果。采用超长曝光拍摄的延时序列有时会产生一些有趣的效果。

有摄影师总结,在晴朗的白天,使用F11的光圈,IOS100,快门速度一般不低于1/250可以得到比较稳妥的拍摄效果。这只是得到有效影像的较为稳妥的参考数值,而延时摄影发展到今天,一些花式技巧逐渐加入,并且还在不断推进技术革新,简单的以数值作为标准进行拍摄显然不能适应当今技术的发展脚步。创新永不停止,延时摄影的操作规范也在不断被打破。

二、延时摄影的影视应用

(一)延时摄影的纪录功能

延时摄影在科学研究,普及教育等领域有着广泛运用。央视热播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就有大量镜头运用了延时摄影技术,将美食烹饪过程和食物的物理发酵过程放大到镜头前,这里离不开拍摄硬件的技术革新--高速摄影机,也离不开拍摄手法的创新运用--延时摄影。特别是在涉及自然风光类的纪录片,表现一种植物从萌芽到开花结果,云卷云舒日升日落,利用延时摄影可以最为直观有效的观察到这一变化过程。

作为一种精细到帧的拍摄手法,延时摄影通过压缩时间放大空间,将肉眼所忽略或无法形成完整印象的变化过程超高倍放大到观众眼前。重置时空秩序是照片到影像这一跨界产品导致的化学效应,这一点也可以看做是延时摄影具备的常规摄影无法具备的特殊纪录功能。一些大型建筑物的项目建设往往耗时较长,若按照时间顺序纪录,即使可以运用后期剪辑技术压缩时间轴播放,但漫长的无间断拍摄仍是一项浩大工程,而延时摄影则以其灵活的拍摄方式化解了这一矛盾,间歇性拍摄给了摄影师和摄影机喘息的空间。单调枯燥的过程以一种简洁直接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植入观众脑海,这是延时摄影将时间概念颠覆后给人的最有力的视觉冲击。

(二)延时摄影作为一项独立视听语言的发展

如今的企业文化和城市形象宣传片承载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更要求创新的表现形式,仅用常规的摄影技术进行拍摄,无法满足有限时间内的全景化、多方位的内容呈现。而延时摄影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短时间内高信息量输送的缺失。

关于四季的交替更迭,生命的诞生成长,曼妙的激光炫舞都可以通过延时摄影清晰高效的传递给观众。摄影师王宗源利用一年时间,拍摄十万多张照片,制作成一部时长10分钟的短片,取名为《西藏星空》,将风起云涌下的纳木错湖,珠穆朗玛山峰完整记录下来。颠覆传统时空秩序后的西藏风光张力倍增,在不到一周时间,视频的微博点击量就超过300万次,转发已达12780次。

不得不承认的是,影视技术的创新发展大多都是由国外摄影师完成的,延时摄影的花式拍摄也不例外。由英国摄影师Rob Whitworth和城市身份研究专家 JT Singh 创作的延时摄影作品《这就是上海》用最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上海的每一个角落,摄影师深入浅出地为上海的大街小巷拍下了上万张照片,金融区错落有致的标志性建筑,在船上和出租车上游览上海,享受繁华的同时也深入那些较少受到关注的平民地区,1分10秒钟的时间,云霄飞车般穿越上海各个角落。《这就是上海》的不同之处在于,摄影师将高分辨率的成像效果发挥到极致,不再是简单的固定镜头或水平垂直的线性镜头移动。4k分辨率的超高清精度给延时摄影的后期制作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一张站在东方明珠上俯拍的照片,经过放大后可以看清楚地面上的每一辆出租车。摄影师就利用了图片的高保真性,将上海这座城市3D地图般放在摄像机镜头下,时而远观表现全景时而贴近放大细节,这样的转换并没有镜头的切换,而是一镜到底,顺畅自如。

三、延时摄影在运用中的局限

(一)声画分离

延时摄影是由照片组成的影像,即在延时摄影的拍摄之初就放弃了同期效果声。且由于后期制作的效果是非常态时空中的影像,很难将人物对话、现场环境音合理嵌入。延时摄影偏重表现自然气候、植物生长等持续时间较长的主题,光影可以压缩重组,但声音却不行。所以目前的延时摄影作品大多采取配乐的形式或纪录片中由解说词填补声音空缺。同期效果声的缺失是延时摄影无法弥补的缺憾。

(二)人物缺席

在摄影技术诞生之初,由于曝光时间较长,早期表现城市风貌的摄影作品一般没有人物出现,这是由于单次曝光时间较长,往往人物在曝光完成前已经走出画面,能够最终留在胶片上的则是无法移动的建筑物或植物等。延时摄影作品也存在人物缺失的问题,和前者不同的是,延时摄影作品中不乏人物、动物等的身影,但人物动物很难成为延时摄影所表现的主题。一次性素材拍摄时间大概在半小时左右,且摄影机对准的一般是有动静对比的主体,人物即使出现,也是群体性出现,着重在人流移动,很难精确到个人。缺乏了人物、动物,延时摄影的情节性和故事性就会大打折扣。也许人们初见辽阔平原上的风起云涌会惊讶叹息,但作品的时间越长,观众的耐心也就越低。被摄主体相对单一化,缺乏整体性的故事线索是制约延时摄影作为一门独立视听语言的另一大瓶颈。

(三)创新空间小

随着科技的发展,延时摄影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从载体到控制手段都有着跨越式发展。延时摄影从昂贵、笨拙、固定,一步步发展为低价、轻便、运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非职业摄影师也加入到了延时摄影的拍摄队伍中。虽然延时摄影的技术门槛较低,但成像质量却有着高精度要求,除了每一张图片的构图外,还有整条序列的拍摄过程,和后期合成等不可忽略的步骤。较低的门槛所带来的是技术普及和延时摄影作品数量的井喷式发展。目前大多数作品还是由固定机位多次场景移动和大范围延时拍摄拼合而成。类似于《这就是上海》的花式延时摄影还存在技术上的贵族化倾向。然而即便是《这就是上海》这样的作品,其表现主题上也无任何创新之处,且难逃城市宣传片的范畴。除了摄影技术的发展,延时摄影在表现主体、表现主题的创新之处发展空间少之又少。

四、结语

延时摄影作为目前比较流行的拍摄手段,将客观世界中原本无法改变的时间任意压缩调整,捕捉到人的肉眼无法捕捉的物质现实,完成了一种再现客观事物到表现现实本质的飞跃,具备了影视艺术“物质现实本质的复原”的美学意义。且技术发展带来的拍摄过程简单化,耗费人力物力轻量化是其被广泛应用的核心。然而延时摄影拍摄对象的定向化和同期效果声的不可同步性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虽然作为一项独立的视听语言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但延时摄影带给影视艺术的革新和视觉革命已经使其有充足的创作群体和庞大的受众基础推动它前进。

[1]郝庆山.《华丽的跨界》.《走向世界》,2015年1月29日.

[2]王馥.《时空的轨迹-浅析延时摄影艺术》.《电影评介》,2014年3 月23日.

[3]王馥.《时空的轨迹-浅析延时摄影艺术》.《电影评介》,2014年3 月23日.

[4]金建忠.《延时摄影艺术漫谈》.《上海采风》,2011年8月15日.

[5]唐鹏.《延时摄影在电视中的运用》.《新闻前哨》,2015年3月15 日.

猜你喜欢

延时跨界摄影
周鹏飞:大鹏展翅 跨界高飞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课后延时中如何优化不同年级学生活动效果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基于数据选择的引信测试回波信号高精度延时
一种“死时间”少和自动校准容易的Wave Union TDC
宋湘延时答妙对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