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乱局将怎样影响世界?
2016-03-10
黄民兴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东研究所”主任,著有《中东国家通史 伊拉克卷》《沙特阿拉伯——一个产油国人力资源的发展》中东历史与现状十八讲》《二十世纪中东史》等,其著作曾多次获奖。
埃尔多安底气何来?
T:去年俄罗斯战机被土耳其击落,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早有预谋的,那么你认为呢?
H:2012年土耳其空军战斗侦察机在叙利亚边境被击落,叙利亚声明称土耳其飞机入侵其领空,埃尔多安当时说“就算飞机有几秒钟在他们的领空,也绝不是攻击的借口。”那么把这句话放到今天来看呢?很明显土耳其应该是做了一些准备的。
这次事件我认为跟两国对叙利亚的态度关系很大,土耳其曾强势地介入叙利亚政局,叙利亚当局非常紧张。俄罗斯又公开支持叙利亚,在2015年9月直接介入叙利亚局势,使得土耳其南部的安全形势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俄罗斯的军事打击行动,致使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军在西北部战场不断发动攻势。而俄罗斯的打击目标中,不仅有极端组织如“伊斯兰国”“胜利阵线”等团体的据点,也有不少土耳其认为的“非极端组织”和“非恐怖组织”,这些军事打击和军事进攻,必然会造成当地民众的大量逃散,土耳其边境地区也因此感受到了巨大的难民压力。如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在叙利亚西北部地区就有大量难民逃到了土耳其南部的哈塔伊省。
T:除了土耳其自身对俄罗斯的不满外,埃尔多安政府能有如此硬气,你认为背后有人撑腰吗?
H:它背后有没有势力直接支持我们只能猜测,我认为土耳其敢于这么做,跟它是北约成员国是有关系的。北约是个军事同盟组织,其公约第5条规定任何成员国一旦受到攻击,其他各成员国将自动参战,不需要政府授权。单凭这一条土耳其敢击落俄罗斯战机之后就可以利用北约的威慑力来确保自身安全。
T:普京公开指证土耳其向IS提供石油,还有的媒体称埃尔多安参与恐怖组织,你认为有这种可能吗?
H:不可能,我认为这种可能很小。最近在土耳其国内发生了多起恐怖爆炸事件,现在被定为是IS恐怖分子制造的,所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谁支持恐怖分子就是引火烧身。作为土耳其倒是可能有利用“伊斯兰国”来削弱叙利亚巴沙尔政府的心理,从最近的事件中可以看出“伊斯兰国”对土耳其也是很不满的。
“伊斯兰国”的目标是打击所有的国家,有些国家在一开始看到支持它或许对自身有好处,但后来发现它会反过来咬你一口,那就是引火烧身。那么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整个国际社会都对这一点达成了共识,就是共同反对、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是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
T:“脱亚入欧”一直是土耳其的一个基本国策,从二十多年前它就申请加入欧盟,但是到今天这个目标也没能实现。为什么欧盟始终不愿接纳土耳其呢?
H:首先,文化方面两者差距很大,土耳其绝大部分人口信奉伊斯兰教,与深受基督教影响的欧洲截然不同。虽然土耳其自认为是欧洲文明,但是欧洲国家并不这么认为。第二土耳其体量很大,面积、人口、军队规模都很大,也是军事强国,一旦它加入欧盟,他的发言权也会很大,对欧盟其他成员国会有影响。
但是这段时间欧盟的态度有所改变,因为最近中东战争会有大批难民流动,土耳其的地理位置会是第一道“栅栏”,防止大批难民流入欧洲,这会给欧洲带来很大的经济、社会负担。
所以欧盟现在就跟土耳其说:“你把难民给我拦住,我可以考虑你加入欧盟。我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说说了,会作出一些实际性的考量。”所以现在来看土耳其加入歐盟的步伐应该会加快。
中东冲突将如何演变?
T:有专家指出未来中东地区政治版图将面临崩溃并且重建,地缘政治力量也将失衡重新构建。你怎么看中东未来的局势?
H:中东在经历过“阿拉伯之春”以后,未来应该会有一个比之前要好的发展。
大部分国家变化很小,只有少数国家会有大的变化,比如,突尼斯在推翻了之前的政权后,建立了新的政治架构公平竞争,这个就很好。
矛盾会继续,需要进一步解决。很多国家的关系依然很紧张,会有部分动荡和冲突,但最终大家会意识到需要稳定下来,需要不断调和、变革和交流去解决。因为只有和平和发展的土壤增大了,像“伊斯兰国”这样的恐怖组织才会被削弱。
T:在媒体上甚至出现说未来中东战乱或将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你认为这种说法会有可能吗?为什么?
H:不可能。
目前叙利亚和也门的战争已经是相当大的规模了,这背后其实就是很多国际势力的较量,未来的战争绝不会超过这样的规模了,更不用说涉及到整个中东乃至世界了。
拿伊朗和沙特来说,它们的矛盾虽然很大但都是围绕也门。只能会互相摸底、探索,但这两个国家不会公开开战的,因为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战争对谁都没有好处。作为西方国家的一些干预呢,可能会引起一些动荡,但是最终整个局势和历史是它们不能左右的,因为它们干预后的结果往往跟他们预期的不一致甚至相反。
T:中东局势持续动荡不安,习近平主席近期出访“沙埃伊”三国为哪般?
H:咱们看到习主席上任后已经出访了多个国家和地区,非洲、亚洲、欧洲、拉美等等,可以说足迹遍布世界了,他目前唯一没有出访的就是中东了。作为一个有全球视野的国家领导人就不能漏过任何一个地区,而且去中东早去比晚去更有主动权。
中东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地区,访问中东会更有利于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而且中东现在正处于困难的局势,中国也不会回避。中国也是以自己的一种方式在帮助中东,习主席在他的演讲中提出:“希望国际社会采取更强有力行动,在政治上激活和谈进程,在经济上推进重建进程,让巴勒斯坦人民早日看到希望。中国坚定支持中东和平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