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lmquist指数的稀土上市公司动态投资效率研究
2016-03-10王晓红郭建宁
王晓红 郭建宁
【摘 要】 基于2011—2014年中国19家稀土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稀土上市公司的动态投资效率,结果表明中国稀土上市公司动态投资效率年均增长3.1%,且投资效率增长率总体上呈下滑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稀土产业不同环节上的投资效率差异。实证表明,以稀土开采为主的上市公司动态投资效率明显高于以稀土加工应用为主的上市公司。
【关键词】 动态投资效率; Malmquist指数; 稀土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4-0063-04
一、引言
稀土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在我国的产量和储量巨大,近几年,我国稀土行业的调整变化开始酝酿。一方面,稀土行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在蓄积增加:大集团“5+1”框架逐渐清晰,国家资源控制能力得到落实;上游产品价格逐步回落,应用型企业的信心悄然恢复;新行业标准推行实施,行业管理日渐规范;治理整顿活动逐步深入,源头乱象得到遏制等。另一方面,企业经营活动的不利条件也在滋长:受制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长放慢,稀土消费持续不振;受社会改革大势推动,稀土管理调整势在必行,徒增转型不适;社会投资热情不减,稀土材料产能增加,产业竞争加剧;国家环保新规实施,带来生产成本和社会压力、企业经营难度增加等。
目前,我国大多数稀土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片面强调营业收入而不注重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依靠粗放型的扩张来壮大自己,投资效率低下。特别是2015年新年伊始,稀土出口配额限制被取消,稀土管理政策也将随之调整,稀土市场因之变化,稀土供应为之波动,稀土生产受之牵制。这一事件带来的连锁反应,必定对我国稀土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小的影响。我国各稀土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挑战,如何提高投资效率已成为我国稀土企业当前的紧要任务。
针对企业和行业的经营效率,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评价,但针对稀土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研究,国内外都较少,主要是由于投资效率问题更多地被放在宏观经济理论中,对微观企业来说,意义尚不明确。覃家琦等(2009)认为公司理财学所理解的投资行为其实就等价于我们理解的生产行为。因此,微观企业的投资效率等价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可以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来度量企业的投资效率。因此,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方面考虑,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量我国稀土企业动态投资效率,并提出提高我国稀土企业投资效率的建议。
二、动态投资效率测度方法
(一)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
传统的CCR和BCC模型只适用于截面数据来横向对比评价决策单元的效率(袁晓玲、张宝山,2009),本文引进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不同时期稀土企业动态投资效率进行测量,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解释。
其中,E(Xt+1,Yt+1,Xt,Yt)表示技术效率进步,又可分解为纯技术效率进步和规模效率进步;T(Xt+1,Yt+1,Xt,Yt)表示技术进步。因此,Malmquist指数的分解可以用图1表示。
在计算结果中,可根据M值来评价生产效率的变动趋势,如果M指数值大于1,则说明当年生产效率与去年相比有所增长;如果M指数值小于1,则说明当年生产效率与去年相比呈下降趋势。
(二)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设计
1.现有研究的投入产出指标
目前DEA-Malmquist指数法运用范围相当广泛,但是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有效评价的前提是选取合理的投入产出指标。然而,目前对于稀土企业投资效率评价指标还不多见,表1是近几年稀土企业经营绩效和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从表1中可以发现,相关的投入产出指标标准不统一,随意性比较大。
2.稀土企业投入产出指标确定
稀土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因此稀土企业投资效率评价指标的选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要综合考虑稀土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可比性和特殊性。通过比较和分析,本文从全要素生产角度选取如表2所示指标作为评价稀土企业投资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固定资产净值代表了公司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主要体现公司对“物”的投入;主营业务成本与企业的产出直接相关,因此其高低直接体现了稀土企业投入的多少;员工人数主要反映企业劳动要素投入的多少。稀土行业作为一个资源型的高新技术行业,技术投入也是决定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投入之一,研发支出通常作为评价企业创新绩效的输入指标,企业的投资效率评价包括了创新能力,因此采用研发支出代表企业的技术投入。
本文所选取的投入指标从“人”“财”“物”“技术”四个方面综合考虑了企业的全要素投入。而对产出指标,本文采用吴一丁和赖程(2015)文献中部分产出指标,即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综上所述,以上选取的指标体系很好地符合了稀土企业投入产出指标与其他企业可比性与特殊性的要求。
三、我国稀土企业动态投资效率实证研究
(一)样本的选择及数据的处理
本文选取中国稀土上市公司2011—2014年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为了保证研究结论不受异常数值的影响,对样本做如下处理:(1)由于样本公司上市当年的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样本公司上市之后的投资活动,因此本研究不包括研究期间上市的公司;(2)剔除数值不详、数值有误和出现奇异数值的样本公司。经过以上筛选,最终得到有效样本19个,样本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新浪网提供的各上市公司年报。由于某些指标数值有可能为负数,并且指标之间数值相差巨大,如果直接带入DEA模型中,难以得到有效解,进而无法对结果进行有效性分析,因此,在评价前,必须对投入产出的指标数值进行规范化处理。在此,将各指标数值加上某一正数,确保DEA模型能够得到有效解。最后得到各样本公司各年度的原始数值,在此就不详细列出。
(二)稀土上市公司动态投资效率变动趋势分析
将19家稀土上市公司的投入产出数据经过Deap2.1软件分析,可以得到19家样本公司2011—2014年各年的Malmquist指数,结果如表3和图2所示。
表3和图2中,我国稀土企业在2011—201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3.1%,其中综合技术效率指数增长率为1.4%,技术进步指数增长率为1.7%。从各年度来看,2011—2012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284,其中5项指数值全部大于1,说明各项指标增长率全部为正;2012—2013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007,其中除技术进步指数以1.3%的速度增长外,各项指标增长率均为负;2013—2014年度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0.848,其中,各项指标均为负增长或者零增长。综合来看,我国稀土企业2011—2014年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表明我国稀土企业动态投资效率在2011—2014年总体上呈现下滑的趋势。
2006年起,国家接连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稀土产业的管控政策,这些政策对稀土产业环境污染、资源流失严重、过度生产与开发、产能过剩等问题的直接干预是有效的;同时,通过这些政策对出口价格的间接影响也是显著的。2011年国家针对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若干意见,使得稀土企业依靠政策效应,同时通过技术上的进一步改革,维持稳定的生产规模效益,所以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达到了近4年的最高。
2012—2014年,稀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产业必须依靠自身的发展潜力,政府政策只是外力,并不能从根本上推动产业的发展(舒锐,2013)。因此,稀土企业必须从自身技术投入和规模效益上寻找改进的突破口,力争扭转下降的趋势。
(三)稀土上市公司动态投资效率行业分析
为了更加清晰地判断稀土产业不同环节的投资效率差异,根据表4可得到稀土上市公司分行业的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
表4和图3表明,2011—2014年,以稀土开采为主的企业动态投资效率均值为1.079,年均增长7.9%,而以稀土加工应用为主的企业动态投资效率为1.034,年均增长率为3.4%。整体上看,以稀土开采为主的企业动态投资效率明显好于以稀土加工应用为主的企业。但进一步分解分析发现,以稀土开采为主的企业综合技术效率指数(主要包括规模效率指数)明显大于以稀土加工应用为主的企业,这说明以稀土开采为主的企业较高的动态投资效率主要是由规模的快速增长带动的。而从技术进步指数来看,以稀土加工应用为主的企业处于落后水平,这也印证了我国稀土行业高端应用研发滞后的现状。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方法对2011—2014年我国19家稀土企业动态投资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稀土企业动态投资效率在2011—2014年总体上呈现下滑的趋势。以稀土开采为主的稀土企业依靠规模优势拥有较高的投资效率,而以稀土加工应用为主的企业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技术进步指数上,均处于落后水平。这种产业不均衡阻碍了稀土产业升级。为了缓解这种不均衡现象,促使行业协调、稳定、长远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整合稀土产业链,助推稀土产业转型升级
稀土产业的竞争力在于稀土加工应用企业,我国必须将政策规划的重心转移到稀土加工应用上,相关部门应针对稀土加工应用企业出台优惠性和鼓励性政策,并且应细化到产业链的每个生产和销售环节中,清晰、明确的政策应用能够带动稀土加工应用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有利于加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对稀土加工应用企业进行整合,形成规模效益,提高稀土加工应用企业集中度以使利益与资源合理分配;严格控制稀土资源不合理开采,减少稀土出口中初级产品生产,促进稀土产业协调发展。
(二)提高开发和应用水平,增强产业自身发展能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稀土产业提供了新的市场。但我国稀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却主要集中在稀土分离提取技术方面,稀土的生产和出口也以污染大、附加值低的中上游产品为主;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匮乏;对稀土的深加工和应用开发仅仅停留在传统领域,基本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价值链低端,产业自身发展能力严重不足(陈志和刘峰,2011),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通过财政资金、产业基金、上市融资等渠道,筹集资金,提高创新能力,加大对稀土开发和应用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深加工产业,更多地运用高新技术,提高稀土企业自身发展后劲,满足市场需求。
(三)政府转变思路,“疏导”稀土行业健康发展
从2006年起,国家密集出台对稀土产业的管控政策:为解决资源流失和价格低迷而征收关税和限制配额,为遏制环境污染而制定准入条件,为实现规模经济而进行企业兼并重组,为确保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稀土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建立战略储备制度等。从总体上看,政府通过政策对稀土产业环境污染、资源流失严重、过度生产与开发、产能过剩等市场失灵的直接干预是有效的;但政府对稀土产业的干预并不是万能的和无代价的。
2014年WTO裁定国内稀土管控政策(出口配额、关税等措施)违反了国际自由贸易协定,这意味着我国政府没有使用合规的手段实现合理的目的,同时意味着未来对行业整顿思路将不得不改变。笔者认为对稀土行业的整顿应更加偏重市场化手段,政府应更加倾向于“疏导”行业发展,而不是“堵漏”,实践也证明“堵漏”的成效并不高,未来政府的政策应更加倾向于市场操作。
【参考文献】
[1] 覃家琦,齐寅峰,李莉.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度量: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J].经济评论,2009(2):133-141.
[2] 袁晓玲,张宝山.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4):93-104,116.
[3] 吴一丁,赖程.产业链视角下的稀土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分析[J].资源与产业,2015(1):128-133.
[4] 卢昊星.基于DEA模型稀土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 王晓红,李学峤.基于DEA模型的稀土上市公司投资效率评价[J].科技经济市场,2012(11):43-46.
[6] 马越峰,李建忠.稀土企业经营绩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3(3):251-255.
[7] 舒锐.产业政策一定有效吗?——基于工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13(3):45-54,63.
[8] 陈志,刘峰.稀土产业态势国际比较与中国的选择[J].改革,2011(5):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