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惧,方有所得
2016-03-10陈春卉
陈春卉
恐惧,作为一种抽象的情感到底意味着什么?
对于个人来说,恐惧是一种颇为常见的情感,但是恐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周国平曾经说过:“生命的第一声啼哭是不夹着一丝悲伤的,因为生命由之而来的那个世界里不存在悲伤,悲伤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产物。”其实恐惧也是如此,婴儿并不懂得恐惧,因为他们无所畏惧。恐惧是建立在一定的阅历和理解能力之上的。害怕毒蛇,是因为曾被它咬过或者听别人说过它们的可怕;不敢犯罪,是因为受过刑罚或是看到他人受罚而产生的恐惧。有所恐惧减少了很多无谓的伤亡或无知的犯罪。由此可见,利益的追求膨胀了人们的欲望,而恐惧则恰到好处地控制了人们的欲望——因此,社会才得以稳步发展。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恐惧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凝聚力。这种恐惧产生的结果有二:一是国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二是民族文化、道德的复兴。
以中国为例,恐惧之心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贫穷落后就像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国人头上。这种对贫穷的恐惧激发起国家和人民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虽然是错误的导向带来的激进现象,但也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普遍渴望赶超发达国家的心理。因为多次被入侵,流过太多的血,中国人便将“落后就要挨打”的信条刻在了心中。看了今年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阅兵之后我更加明白:这种恐惧并不是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而消失,而是随着历史一起积淀到了下一辈人的血液中。
至于文化、道德复兴的愿望在国人的心目中还不甚强烈。其根源,大概正因为我们曾有过文化辉煌的过去。其实,一味发展外在实力而忽视了国家软实力的加强,必然会受人轻视。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可是如今的中国,很多人还没有对这种文化失落引起足够的担忧。据最新数据显示,国人人均每年读书不到两本,以网络小说为代表的动辄上百万字却毫无营养的快餐文化,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国人的文化主食;缺乏创意性和艺术性的影视剧层出不穷,这些影视剧只能靠一些感官刺激吸人眼球……但是似乎没有人恐惧这种文化的失落。我暑假里去看新片《刺客聂隐娘》,这部影片,豆瓣评分很高,画面优美,意蕴深远,纯文言对白带着中国特有的含蓄,配上经典的古典音乐,唯美得像一场梦……可就是这样一部电影,我看到入座率不及三分之一,离场时仅剩5人。什么时候,中国人能真正地为文化失落得如此触目惊心而感到忧惧?没有恐惧,就没有改变,更没有文化的复兴与重生。
无论是人还是国家,有所恐惧总是一件好事。就像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所说的:“没有恐惧也就不会有希望,有所恐惧,才会有所收获。”
【评点】
文章的立论从大处着眼,论据充实,议论透彻。作者先分析了国人因为近代“挨打”的经历而产生的经济恐慌和军事恐慌,这种恐慌迫使人们极力发展经济,巩固国防。可是,昔日的文化辉煌的记忆却让我们无视于今天的文化的失落,所以对文化低谷熟视无睹,不思补救。这两方面的对比正强化了文章的中心:心有所惧,方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