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拐点
2016-03-10杨思琳
杨思琳
在收益率下滑、替代品出现、“资产荒”来袭之际,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可持续增长将成往事,2016年大概率已见顶
银行自身的规模和客户基础决定了银行理财的地位。从综合排名结果看,国有银行以及大型股份制银行排名靠前,外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总体排名靠后
在综合理财能力排名后10位的银行中,外资银行占据了5席,其中不乏老牌理财“能手”,比如东亚银行就位居倒数第8的位次
从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能力看,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的平均预期收益率相对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星展银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平均实际收益率则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理财产品收益率将重回“3时代”,今年仍然想买理财产品的投资人要早点动手
在过去的一年中,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债券市场打破刚兑,存贷款利率不断下调,A股市场表现跌宕起伏。这一年,对于银行理财行业来说亦是布满荆棘:全年多达五次的双降迫使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几乎呈现出没有反弹的单边下滑态势,从年初的稳居5%以上一路下跌至年末连4%都岌岌可危的水平,跌幅之大超出市场预料;上半年,A股牛气冲天,气势如虹,吸引大多数投资者转投股市,银行理财的市场竞争力遭到拷问;之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大额存单的发行、存贷比限制的取消等监管政策的出台,“银行理财将被取代”或“银行理财存在的意义已经消失”的言论甚嚣尘上,一时间不绝于耳;6月中旬,A股爆发罕见的股灾,大量资金外逃使银行理财又不得不面对“资产荒”这一资本市场新常态。加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强势来袭,投资者教育的缺乏,高端人才的缺乏与流失等问题,银行理财2015年的道路颇为坎坷。
只是依托网点多、客户基础雄厚的传统优势,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仍实现了持续增长,但对2016年,这种情况或将发生转变。“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较2014年微幅增长,大概率已见顶。”银率网分析师闫自杰表示。
看综合能力,中外资冰火两重天
总体而言,由于各中资银行的理财产品类型、收益等差别不是很大,因此银行自身的规模和客户基础仍然决定了银行的理财地位。
从银率网发布的《银行理财能力评价报告(2015年下半年)》综合排名结果看,国有银行以及大型股份制银行排名靠前,外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总体排名靠后。
其中综合能力排名前10的有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渤海银行和杭州银行。
该排名是以各类产品的发行量占比为权重乘以各家银行在各类理财产品的管理能力得分,得到银行理财能力的综合评价排名。依据银率网银行理财能力评价体系的产品分类,2015年下半年银行发行的非结构性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占比为9.38%,非结构性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占比为16.68%,非结构性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占比为67.70%,结构性理财产品占比为6.23%。
这就意味着,产品线覆盖面和权重产品的理财能力是影响银行综合理财能力的关键因素。
比如排名第一的中国银行,虽然在产品覆盖面上没有达到全覆盖,但是在非结构性部分的理财能力比较突出,尤其是在权重最大的非结构性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上得分很高,使得总体得分居前列。
排名第三的交通银行,虽然实现了产品线全覆盖,但是在权重产品上得分较低,因此排名反而落在两个产品线覆盖不全的银行之后,不过交通银行非结构性保本浮动类产品的理财能力比较突出。
银率网分析师认为,目前一些大型城商行尽管已实现产品线的全覆盖或接近全覆盖,但排名依然靠后,主要是由于其表现突出的产品线比较少,缺乏亮点。“在银行理财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银行不仅要做好产品线覆盖,以满足银行理财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更需要打造自身核心优势品牌,去同质化竞争,然后才能脱颖而出。”闫自杰表示。
不过有一家城商行却成功杀入前十——杭州银行排到银行综合理财能力榜第10名,事实上这也意味着长三角地区银行的成长。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2015年,面向长三角区域的投资者,银行累计发行51136款个人银行理财产品。相对于全国范围内发行的个人理财产品,长三角的投资者可投资到其中一半以上。其中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上遥遥领先,在长三角区域内形成四足鼎立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刚泊入中国落地时号称财富管理能力很强的外资行却排名靠后,在综合理财能力排名后10位的银行中,外资行就占据了5席,其中不乏老牌理财“能手”,比如东亚银行就位居倒数第8的位次。
“外资行在进入中国后,在政策和业务权限方面都比中资行要弱很多,网点数量和客户基础更少,而且外资行理财主要走中高端路线,所偏重的产品和中资行比也有很大不同,高风险产品不少。这些都决定了外资行的综合理财能力有些水土不服。”一位外资行财富中心人士称。
分类考察,各银行能力千差万别
在普通投资者能看到的公开信息中,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水平似乎差别不大,但事实上各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各类银行的理财能力则千差万别。
银率网报告显示,农业银行、上海银行和北京银行在非结构性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方面理财能力分别位列前三;在非结构性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方面,交通银行、平安银行和建设银行位列前三;非结构性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方面,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位列前三。
不过,在此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就银率网数据来看,非结构性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前10名仍然是以全国性商业银行为主,似乎变化不大,但如果将范围扩大到前20名,变化就非常明显,同2015年上半年相比,2015年下半年有更多非上市的城商行和农商行跻身前20名之列。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推进,全国性的商业银行逐渐加大了转型力度,在封闭式产品发行量上呈现出缩减的趋势,正在加大开放式理财产品的发行力度,这也短期加大了排名的剧变,比如工行近两年来加大了开放式净值型产品的发行,在行业中居于前列,因而工行在非结构性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排名中骤降至第80名。而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代表的区域性银行,转型相对缓慢,多数银行尚未开始转型,在封闭式产品的发行上表现仍较积极,故而能够上位。
结构性产品则是银行理财产品中风险偏大的一类,过去引发投资者不满的产品基本就聚集于此类,很多银行因此减少了此类产品发行量或增加了保本条款。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5年32家商业银行共发行3754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同比减少21.73%。相应地,这类产品主要是大中型中资银行和外资行参与较多,理财能力榜中自然这两类机构排名靠前,结构性理财产品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居前三的分别是: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和星展银行。
不过从收益能力看,星展银行、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居前,其中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水平相对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星展银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平均实际收益率则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15年,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排名波动相对较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挂钩股票、股票指数和基金类的产品,其平均实际收益率和平均预期收益率之间的差值较大,相差3个百分点以上,部分银行甚至还出现了负收益的情况。2015年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不但使部分银行挂钩股票类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折戟,进而还拉低其理财能力的排名。
转型加快,量价齐跌或显现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行,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可预测到的一定区间内,还将保持下行。但或许很快,投资者将看到银行理财发行量也将出现下滑,事实上有的投资者已经有所感觉: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节奏和周期在放慢,所投产品到期后,出现的空档期会加长。
银行理财产品从无到有,曾一度发展迅猛,尤其是2011年至2014年,银行理财规模从3.7万亿元增长至15万亿元,年平均增速近60%,堪称爆炸式增长。2015年继续实现增长,据中债登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5年)》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共有42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数为60879只,理财资金账面余额23.5万亿元,较2014年年底增加8.48万亿元,增幅为56.46%。
尽管2015年实现了稳增长,但增速出现放缓迹象,业内人士预计,很快将会出现量价齐跌的趋势。
这在去年上市银行半年报中就有体现:上市银行半年报显示,各家机构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上半年增速超过50%,成为行业增长的主力,而四大行则除了工商银行增长8%外,普遍出现负增长。究其原因,中信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孙莉认为,部分股份制银行去年上半年抓住打新股、配资等资本市场业务,迅速扩张,如招商银行权益类投资已占理财规模30%,而四大行则普遍对资本市场相对谨慎,占比在10%以内。“随着股市的大幅下跌、IPO暂停数月、以及各类配资业务的持续去杠杆,有理由相信下半年银行理财的增速难以超过上半年。”孙莉认为。
“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较2014年微幅增长,大概率已见顶。”银率网分析师认为。据中债登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较前一年仅增加6000余款,实现小幅增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
一是银行理财转型从全国性商业银行向区域性商业银行扩展是未来趋势,城市商业银行的发行量2016年有可能开始回落。从统计数据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转型较早,开放式产品发行量在2014年和2015年都有比较可观的增长,与此对应,国有商业银行的产品发行量从2014年开始回落,股份制银行的产品发行量从2015年开始回落。对于城市商业银行,2015年的发行量增速已经放缓,结合监管部门给予城商行2016年转2型的期望以及城商行自身发展的需要,预计2016年城商行会加快理财产品向开放式转型的步伐。
“过去的银行理财是增量竞争,各家银行或多或少都会实现快速增长,未来则将转变为存量博弈,产品设计丰富性和资产管理能力的差别将导致行业转型出现分化,银行理财亟须深刻转型以应对新的形势”孙莉认为。
二是“资产荒”可能是中期内持续存在的难题,银行理财因缺少资产项目而压缩发行数量和规模。“资产荒”的本质是经济调结构去产能背后优质资产的减少,2015年整体宽松的状况下,这种情况表现得并不突出,尤其是上半年,资本市场短暂的火热,为宽松资金提供了一条很大的分流通道,暂时掩盖了“资产荒”的状况,但随着下半年股市大跌,质押、配资等业务的分流效果减弱,“资产荒”快速凸显。“资产荒”和宽松并存的现状,进一步的影响就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和货币低效空转,这种情况下,随着前期一些高收益资产到期,2016年银行理财在资产端可能青黄不接,或会有更多的资金进入货币市场,2015年四季度天量的银行同业成交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反映出这种低效空转的苗头。
要买就趁早,收益率会“破4”
向主动管理型理财产品方向发展,已经是行业不争的事实,这不仅仅对提升银行理财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对以投资者能接受的方式打破银行理财刚性兑付的现状同样具备重大意义。
目前各银行对主动管理型产品偏好主要就是净值型理财产品,通过净值型产品,可以将收益分配给投资者,同时将资产相应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都有效转嫁,从而打破过去刚性兑付的局面。
这对投资者的投资能力提出挑战。“改变投资理财‘小白面貌,充实投资知识是投资者当前最需要做的事情。此外,一些中立专业机构的理财能力评价也可作为参考。”一位银行人士表示。
而在当今的形势下,闫自杰建议投资银行理财产品要趁早。
就北京地区而言,春节后北京地区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表现相对平稳,仅有小幅下跌,这对北京地区的理财产品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利好。但从中期趋势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会继续下行,平均收益率或重回“3时代”。
春节过后,资金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尤其是2月16日央行公布了1月份金融市场的相关数据,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新增贷款规模都让市场大吃一惊,1月份历来是银行信贷投放量较大的月份,但2016年1月份数据超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虽然央行之后给出了相关说明,但市场还是偏向于解读为新一轮的宽松政策启动。如果财政和货币政策加码,对于银行理财来说,可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货币政策继续宽松,银行理财收益可能进一步下滑;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加码,优质资产短缺的情况或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对于银行理财投资者来说,适当提前布局,及时出手购买一些在售的高收益产品,会是比较明智的决策。”闫自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