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取成就梦想

2016-03-10胡春玫

创新时代 2016年2期
关键词:华龙安全壳福岛

胡春玫

邢继,我国能源领域的核电工程设计专家,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首批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作为总设计师,邢继主持完成了我国首个自主设计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岭澳二期的重要技术方案;作为ACP1000的总设计师,组织完成了初步设计并具备开工建设的条件;作为“华龙一号”总设计师,主持完成了从顶层方案、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到相关重要实验验证等型号的研发工作,形成了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机组“华龙一号”的总体技术方案。“华龙一号”通过了国家能源局和核安全局组织的专家审查,进入到了工程实施阶段。

“邢总,总理要来公司视察‘华龙一号。”2015年6月13日,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工服务处郭新海对着电话说道。挂了电话,邢继收拾好行李,直奔机场。这是两年来邢继的第一次休假,但仅仅过了一天,假期就宣告结束了。

李克强总理考察当天,邢继向总理汇报“华龙一号”研发设计情况的时间短暂,尽管已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因为担心遗漏汇报的重要内容,心里还是有些紧张。而现场的情况超出了他的想象,总理对“华龙一号”的关心、询问,让他备感温暖,一句“你们为我撑腰,我为你们扬名”,让一向沉稳的邢继心中瞬间涌起一股暖流,就在那一刻,邢继觉得,“几代核电研发人员的努力与付出值了!”

核电站的设计建造是个极其复杂的超大工程,而建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完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站,显然更是难上加难。繁复的庞大工程,上千个系统,仅设计图纸就超十万张,每更改一个数据,牵一发而动全身,都可能意味着需要重新进行一轮分析计算。

可在邢继的眼中,这个在很多方面都要从零起步的庞大工程就是一个梦想,几代核电人的梦想,在参与了大亚湾核电站、经历了秦山二期核电站和岭澳二期核电站等中国自主设计核电站的设计建设后,这个梦想就深深地驻扎在了邢继的心里。而机遇的垂青让他激情满怀。

为了梦想成真,他迎接挑战,全力以赴,和团队成员一起跨越了无数障碍,解决了多个“几乎不可能攻克的难题”,只为打造世界一流、中国人自己品牌的核电站。

“‘华龙一号实现了很多零的突破,在研发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诸多坎坷,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放弃。”邢继说。

自我加压,向国际最先进的指标看齐

“大工至善”,是邢继的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校训,“搞工程的人不是要做好,而是要尽可能地好”的追求至美的理念,融入了邢继的血液,也将他推到了2009年1月17日中核集团关于ACP1000(“华龙一号”的前身)技术方案专家讨论会的会议桌前。

工程是采用单层安全壳还是双层安全壳?会上专家争执不下,会议室内瞬间的“静默”,僵持着它该“何去何从”。

邢继打开笔记本,说:“昨晚我把我的一些想法写在了纸上,现在我把这段话念给大家听:我们能够深刻地理解这件事情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也为有这样的机会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核电站深感荣幸,同时更知道它的重要性……我们要坚持采用双层安全壳这样一个方案,我认为这个方案能够点燃设计人员的创新热情和激情。”

一两秒的停顿后,会议室里响起了掌声。所有的人,都被邢继的激情折服。

安全壳,核电站安全系统第三道屏障,在设计上,对它赋予了很多安全功能:对内,一旦核电站发生泄漏,可以把放射性物质包容在安全壳里面,确保环境不受到污染,周边人员安全;对外,要能经受住飞机撞击、龙卷风狂袭。

而当时,ACP1000被要求尽快上工程。而若采用双层安全壳的话,对工程设计将带来巨大的挑战。因为工期非常紧迫,大家对方案如何确认有着不同意见。

但邢继认为,作为中国自主的核电站,应该有一些有代表、有亮点的地方,双层安全壳对于核电站的安全有很大好处。研究设计虽然有难度,但却是一个挑战,一个更高的目标。

事实上,“对于设计而言,很多技术指标可高可低,可难可易,但邢总要求我们要向国际最先进的指标看齐。这是他一直的坚持。”设计院副院长荆春宁说。“如果做单壳的话,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而采用双壳实际上压力最大的就是邢总本人。”设计院总体所副所长宋代勇补充说。

而邢继的“坚持”,为“华龙一号”具有国际先进的三代核电站指标奠定了基础。

全力以赴,首提“能动+非能动”安全理念

时光定格在2010年。ACP1000的设计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很长一段时间,邢继的办公桌上,摊放着各种图纸,各种数据标记其间,邢继和工作人员围绕着布局图,边写画,边讨论。如何制定一个能够充分利用已有技术基础,又满足最新安全要求,同时在国际上能达到领先技术水平的方案,成为邢继和团队成员思考的问题。

夜幕降临,没人发觉。讨论,凝思,计算涂画,交替循环。而这样的场面在这一年连续上演。

在不断优化与加固已有安全设计的基础上,全力以赴的邢继和他的团队提出了革命性的创新思路: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而这一构想,恰恰满足了1年后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国际对核电站更高安全的需求。

但在当时,对于邢继而言,革新概念提出的喜悦很快被随之而来的难题所带来的苦闷替代。

非能动系统需要在反应堆厂房里布置将近3000立方米的水,如何布置进去,成为问题的关键。而事实上,核电厂房里的每个部件都经过了严密的计算,要想把超大体积的水放进去,几乎成了不可能实现的难题。

为了尽快找出解决方案,很长一段时间里,邢继几乎“连轴转”了。计算,推演,布局图一次次改动,方案一遍遍调整,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推算试验后,2010年10月中旬终于确定了非能动系统在安全壳内部的布置方案。而这一先进的核电站安全理念的成功应用,为中国自主三代核电走向国际市场,增添了不可替代的砝码。

“‘华龙一号的研发是30年核电发展的积累,在这样一个积累上,我们还要使劲地往上跳一下,最后才能够到这个目标。”邢继说。

而这一次的“跳跃”,在邢继心中,梦想又向前进了一步。

稳扎稳打,实现“安全地发出便宜的电”

2011年3月11日,已筹备多时的中核集团与美国西屋公司的技术转让协议会开启。会上,双方代表签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而笔落纸笺的那一刻,在遥远的日本,正惊涛拍岸,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邢继的解读是:“这说明福岛出事故前,我们已经在布局三代技术了。”

这或许就是“危”“机”的玄妙之处。

但不得不说,福岛事故的发生一度阻隔了邢继的追梦之旅。“所有的困难都解决了,ACP1000马上就要开工了,而福岛事故却给工程按下了暂停键。”邢继无奈地说。

而转危为机的局面很快打开:中核集团将ACP1000作为后续项目目标,进一步加大了研发力度,并在几年内完成了所有的方案论证与实验验证,以及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工作,直至“华龙一号”融合方案出炉,首堆工程落地生根。

为吸取福岛事故的经验教训,国际上要求三代核电要满足0.3g(高于常规8级)抗震能力的设计。而“华龙一号”要满足这一要求,意味着设计方案将再度变更,工艺设计、设备设计、厂房设计,需要做大量工作。这对于邢继而言,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逐梦的激情下,邢继动了起来:研究、讨论、谈话征询。面对这一挑战,他开展了多方调研,进行系统了解,收集详实的数据。

“邢总非常严谨,是一个做事情很踏实、很扎实的人。决策之前,他会经过多次研究、讨论,亲自去了解,只有问题都谈清楚了以后,他才会决策,并不盲目地猛冲猛打。”设计院建筑所副所长李玉民说。

“抗震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我们最后定下来要实现这个目标,朝这个方向努力,应该说结果还是不错的。”邢继表示。

而在邢继看来,“安全地发出便宜的电”才是核电站的本质意义。

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标,邢继和他的团队成员不仅大胆采用了177组的燃料组件,提升了发电量,降低了线功率密度,提高了安全裕量,还为运行后的反应堆增加了安全保障。

另外,首次将确定论、概率论以及合理的工程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在“华龙一号”的设计中充分应用,使得“华龙一号”以更高的安全性和目前国际最低造价而“身价倍增”。

未雨绸缪,为“走出去”布局

维也纳时间2014年5月28日,飞机缓缓地降落在维也纳施韦夏特机场。随着机舱门被打开,人群涌出,邢继扶着两位同事的肩膀慢慢地从机仓中移挪了出来,腿疾已让邢继无法行走。他的这份坚持源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即将召开的针对ACP1000的通用反应堆安全审查专家技术澄清会。而该澄清会的独特性在于,被审方只有一次与专家面对面介绍的机会,剩下的就是专家针对被审方提交的唯一一份报告进行书面审查,专家审查过程中不接受补充提交资料和技术澄清。权威性不言而喻,而审查结果显然对“华龙一号”角逐国际舞台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12月,审查结论出炉。专家认为,“ACP1000在设计安全方面是成熟可靠的,满足了IAEA关于先进核电技术最新设计安全要求;其在成熟技术和详细的试验验证基础上进行的创新设计是成熟可靠的”。宋代勇说:“得到这个评定结果非常不容易,因为12位权威专家都来自核电发达国家。”大多数成员国都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的安全要求作为本国核安全法规导则的基础,“华龙一号”经过国际核安全体系的审查和对标,有利于自身设计的完善和优化,对提高中国自主核电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国际化水平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事实上,早在2007年,邢继就开始积极推动我国自主核电走出去,多次前往国外洽谈项目,为“华龙一号”的落地,包括国内、国外的核电“走出去”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就像出国需要签证一样,“华龙一号”“走出去”也需要目标国的知识产权申请。2011年,在设计到一定程度时,邢继给团队布置了新的挑战性任务,就是进行国内外的知识产权布局。经过连续三年的时间,“华龙一号”已经申请专利400多项,已在海外市场开发的目标国进行专利布局。这也为“华龙一号”走出去提供了知识产品的保障。

截至目前,“华龙一号”共获得743件专利和104项软件著作权,覆盖了设计技术、专用设计软件、燃料技术、运行维护技术等领域,满足核电“走出去”战略要求。

可以说,“华龙一号”的降生,每一步都需要创新,每一处都要突破,而这些进取之力的背后,是邢继和团队人员十几年孜孜以求的逐梦,而进取之力的前方,则是邢继心中驻扎的核电梦—建成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站!

在总理结束“华龙一号”的视察后,邢继摊开笔记本,写道:“总理离开前主动提出要与研发团队合影,记录下了这令我终身难忘的一刻,我为自己是这个优秀团队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已开工建设,设计任务繁重,充满挑战……建设好示范工程,推动‘华龙一号走向世界,不辜负总理的期望。我们记住,当‘华龙一号建成时,总理还会再来。”

(本文转自《中国核工业报》)

猜你喜欢

华龙安全壳福岛
好好去爱
我国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网发电
CAP1000严重事故下安全壳超压缓解策略研究
华龙引领 国之重器
福岛:日本宣布将把污染水倾倒入海
华龙一号海外首堆成功并网发电
CAP1400钢制安全壳现场组装焊接质量控制
大型干式安全壳严重事故下超压失效概率研究
核电厂直接安全壳加热事故的数值模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