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瘫痪的诊疗
2016-03-10崔建凯许革学李彩霞潘燕燕刘心景
崔建凯,许革学,李彩霞,赵 协,潘燕燕,刘心景
(1.漯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漯河 462000;2.灵宝市农业畜牧局;3.漯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奶牛产后瘫痪的诊疗
崔建凯1,许革学2,李彩霞1,赵协1,潘燕燕1,刘心景3
(1.漯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漯河 462000;2.灵宝市农业畜牧局;3.漯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虽然为散在形式发病,然而个别牧场的发病率可高达30%。治愈的奶牛下次分娩可以再次发病;某些品种的奶牛或在某些牧场,该病的复发率特别高。其严重地阻碍着世界奶牛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迅速发展,这种疾病也日趋增多,对奶牛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1 病例及治疗
1.1病例1
奶牛,5岁,第3胎次,日产牛奶30 kg,该牛于2015年9月11日下午3时分娩,产1公犊,畜主于12日晨求诊。
1.1.1主诉
其奶牛自产后舔犊,吃食无异常。晚9时挤完第2次奶(2次共挤初乳30 kg)见其后脚频踏,交替负重,至半夜,母牛不停呼叫,以为是唤犊吃乳,未引起注意。至第2天晨5时挤奶时,奶牛已倒卧于圈内如死状。
1.1.2临床检查
患牛体温37.2℃,心跳47次/min,呼吸12次/min,伴有呼噜声,四肢开展卧于圈内,头左侧弯,用力牵拉头部,颈部拉不直呈板硬状。眼球突出,瞳孔散大,口温低,舌伸于口外无力缩回,四肢冰冷,眼睑及皮肤针刺反应微弱,心跳慢,瘤胃蠕动音弱,乳房空虚无乳,诊断为奶牛产后瘫痪。
随即用如下药物治疗:
5%葡萄糖盐水500 ml,葡萄糖酸钙200 ml,一次静脉注射,2%安钠咖10 ml;
VB120 ml,硝酸士的宁20 mg,分别肌内注射;
补阳疗瘫汤加减:破故纸45 g,当归30 g,益智仁45 g,龙骨45 g,黄茋60 g,枸杞30 g,川断30 g,寄生30 g,熟地30 g,小茴香30 g,青皮30 g,甘草30 g,肉桂20 g。水煎候温灌服。
1.2病例2
黄色母牛。9月12日就诊。
1.2.1主诉
该牛9月11日晚产犊困难,助产时造成子宫脱,请当地兽医还纳后缝合固定。但一直卧地不起,吃草、反刍俱废。
1.2.2临床检查
体瘦毛焦,卧地不起,头颈后弯,时而努责,阴门臌胀,浑身颤抖,体温38.3℃,心跳88次/min,四肢针刺反应迟钝,皮肤触之发凉,口色浅淡,结膜发炎,尾脉细匀。诊断为产后瘫痪。
随即采用如下药物治疗:
10%葡萄糖盐水1 000 ml,5%葡萄糖酸钙200 ml,一次静脉注射,2%安钠咖10 ml,VC5 g;
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50 g,防风40 g,秦苏40 g,桑寄生40 g,细辛30 g,当归50 g,熟地40 g,白芍40 g,杜仲炭30 g,牛膝30 g,党参40 g,川芎40 g,桂枝30 g,茯苓30 g,甘草30 g。水煎候温灌服。
2 结果
2.1病例1
9月15日复诊,采食粗料增多,余症同前,继续用上法治疗2 d。9月17日,能站立行走,西药停用。9月18日,痊愈出院。
2.2病例2
10月21日复诊:能自行站立,采食粗料正常,反刍正常,努责减轻。
内服补中益气汤加味:党参50 g,黄芪60 g,白术45 g,陈皮30 g,升麻30 g,柴胡30 g,生地40 g,当归40 g,防风30 g,独活30 g,甘草30 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2 d后治愈。
3 讨论
3.1发病情况
该病主要发生于年龄5岁以上的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在产奶量最高之时,因此大多数发生在3~7胎次间,并随着产犊胎次的增多,其发病率增高。日产奶25 kg以上的舍饲奶牛多发,以3~8月青草充足季节多发,其他季节较少发病。原因是奶牛在此阶段吃青嫩多汁草,产奶量高。通常在产后3 d内发病,产后24 h发病率最高,一般高达30%,而3 d以后发病极少。
3.2病因分析
3.2.1日粮因素
通过对患过此病的奶牛调查,发现饲料单纯,缺乏青绿饲料,造成奶牛营养物质缺乏,导致产后瘫痪。
3.2.2泌乳因素
奶牛分娩后随着泌乳开始,大量的钙分泌到乳汁中,这也是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初乳量虽然少,但其中的钙、磷含量却很高。
3.2.3年龄因素
该病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高,一般见于5~8岁的高产奶牛。其主要原因是青年奶牛虽然可能泌乳的第1天出现过不同程度的低钙血症,但其胃肠和骨骼能很快适应并满足泌乳对钙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反应过程变慢,胃肠钙的吸收明显下降,故导致血钙下降。
3.2.4大脑皮质抑制的主要原因
3.2.4.1甲状腺调节受阻
奶牛分娩时大脑过度兴奋,而后导致中枢抑制,而影响甲状腺的调节机能,使降钙素的分泌数量增多,导致钙磷比例失调,发生瘫痪。
3.2.4.2血压降低
奶牛分娩后,由于胎水流失,出汗造成脱水现象,使血压降低并发生抑制。
3.2.4.3脑供血不足
分娩后,胎儿排出,腹压下降,挤出初乳,乳房排空,使流入腹腔和乳房内的血液量急剧增多,而流向头部的血液量明显减少,引起血压下降,导致中枢神经暂时性缺血而发生抑制。
3.2.4.4低血糖
由于产后血糖大量进入乳腺合成乳糖,使血糖浓度降低发生低血糖性抑制。
3.2.5内分泌调节功能异常
有些畜主认为奶牛产后瘫痪完全是由于缺钙所致,因此对多胎牛盲目补钙,在配合饲料基础上,再加钙粉,造成高钙状况,长此以往,导致奶牛体内钙储量明显增加,同时过多的钙刺激甲状腺细胞使降钙素分泌过多,一旦机体大量消耗钙时,机体缺乏动员钙贮的应激能力,即引起血钙下降,从而使肌肉、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导致瘫痪的发生。3.2.6硒缺乏
缺硒也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由于当地土壤、饲料、饲草缺硒造成。
3.3诊断
其主要依据是病牛为3~7胎次的高产的奶牛,刚刚分娩不久并出现全身瘫痪姿势。实验室检查可以发现血钙和血磷的浓度均降低。如果送风疗法有良好效果,则可以作出确诊。
3.4治疗
该病的治疗应按照提高血钙、血糖和兴奋大脑皮层为主的原则,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扭转病情,促进健康。主要采取以下治疗方法:
3.4.1药物疗法
3.4.1.1对症治疗
大多数病牛以补钙补糖为主,少数也有以补磷为主,缺硒性病畜用硒制剂治疗。瘫痪病牛可静注25%葡萄糖1 000 ml,5%氯化钙500 ml,10%葡萄糖酸钙1 200 ml。除补钙外,静注20%磷酸二氢钠250 ml,肌注0.1%亚硒酸钠VE40 ml,对病情严重者还可肌注或皮下注射强心剂10%安钠加或樟脑黄酸钠20~40 ml,对呼吸急促者,可加5%碳酸氢钠500 ml。
3.4.1.2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此属产后气血双亏,腹部血瘀气滞所致。治疗宜用气血双补,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理气健脾开胃药物。可采取以下中药方剂:党参20 g,白术20 g,白茯苓15 g,甘草15 g,当归30 g,川芎20 g,赤芍20 g,生地20 g,元胡30 g,乳香20 g,没药20 g,桑寄生20 g,杜仲15 g,柴胡15 g,防风15 g,牛膝15 g,川朴15 g,陈皮15 g,枳壳15 g,玉片15 g。水煎2次,1次灌服。
3.4.2送风疗法
采用乳房送风器向乳房内打入空气治疗。首先将乳房内积奶挤干,向每个乳瓣注入青霉素溶液5~10 IU,再用75%酒精消毒乳头和进气针头,一人打气,一人固定好进气针头,不让空气逸出。打气时,开始可以打快些,乳房将胀满时放慢速度打气,视乳房皮肤紧张,乳腺基部边缘清楚并且变厚,用手轻压有坚实感或轻敲乳房呈现鼓响音,即可停止打气。此时用纱布条扎住乳头中间,扎勒乳头时不要太松,也不要太紧,以空气不逸出和不使乳头受伤为宜。四个乳区都应打满空气。2 h后解开纱布条,放出乳房内空气,并轻揉乳房和乳头。
3.4.3注乳疗法
将新鲜乳注入奶牛四个乳区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方法是将球头针刺入乳池内,通过注射器将鲜奶注入四个乳池内,以注入后乳房胀满和乳汁外流为度。
3.4.4护理
用干稻草按摩荐部和两后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天翻动患牛1~2次,不使牛长久睡向一边,防止发生褥疮。同时在牛床上多铺垫干稻草。在饲料中适量添加骨粉或钙片。
3.5预防
分娩后不急于挤奶。通常产后3~4 h进行初次挤奶。但不能挤净,一般只挤出乳房奶量的1/4,每天挤4~6次,以后每天挤出的奶量可逐渐增加,到产后第3天才能完全挤掉。
奶牛妊娠的最后几周饲喂低钙料,产前几天给予高钙饲料可降低该病的发生。
S854.5文献标识码:B
1004-5090(2016)07-0023-03
2016-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