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爱生命从细微做起

2016-03-10申军伟

河南电力 2016年7期
关键词:窨井鹤壁市习惯性

文_申军伟

关爱生命从细微做起

文_申军伟

展示您的发现亮出您的观点——让大家听到您的声音

编者按:6月15日,河南电网正式进入为期3个月的迎峰度夏期。高温大负荷、恶劣天气多发、电网建设任务空前繁重等多重因素交织,使电网人面临较往年更为严峻的挑战。本期《声音》栏目特组织刊发有关迎峰度夏的言论,对保障夏季全省安全可靠供电、做好重点难点工作建言献策,请看——

7月份,又到了学生放暑假的时节,对于辛苦了一个学期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卸下包袱、尽情玩耍、放飞希望和梦想的季节。然而每年暑期,几乎都会出现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溺水、触电等伤亡事故。究其原因,无外乎孩子年纪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然而,社会对青少年的保护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甚至说,履行好强化安全教育、消除安全隐患等社会责任,对于消除和减少青少年伤害事件的发生更为重要。

6月中旬,笔者跟随鹤壁供电公司营业及电费室抄表班班长刘晓静进行体验式采访,她在抄表中的一个习惯性动作让我顿生敬意,颇感欣慰。每次抄完表,刘晓静都会掏出电笔先量一下电表箱的箱体,看是否带电。她说,楼道内的表箱位置一般都比较低,有些就安装在地下室,小孩子玩耍时都能摸得着,箱体如果带电,容易引发人身触电事故。

采访中笔者得知,每两个月,刘晓静都会对管辖的电能表指数进行一次核查,抄表时她会随身携带两样工具,一支电笔和一把螺丝刀。电笔用来测量电表箱是否带电,螺丝刀则是用来检查表箱内空气开关的接线螺丝是否有松动现象,如果松动了就随手拧一下,保证客户用电安全。这一量一拧,早已成为她的一个习惯性动作。正是这一量一拧看似简单的习惯性动作,体现出一份关爱、一份责任,展示了一位基层电力员工对他人生命的敬畏和责任担当。

6月14日,《大河报》客户端刊发了一条消息:《两岁女童小区门口掉入窨井 相关责任该由谁承担?》。文中提到,6月10日10时许,鹤壁市唐庄社区东门的进口处,一个两岁的女童不慎掉入一口没有井盖的窨井内,造成头部受伤。所幸的是因为之前损坏的井盖掉落井内,卡在了窨井的半空,挡住了女童的坠落,这才没有造成更大的伤害。

早在今年2月22日,春节的喜庆气氛还没有散去,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栏目便报道了发生在鹤壁市淇滨区建设花园小区的一起惨案,400多斤重的铁柜子翻倒砸死了一名6岁小女孩。从媒体报道和负责协调处理此事的鹤壁市淇滨区黎阳路办事处所发的情况通报中得知,2月17日15时30分左右,一名正在建设花园小区广场西侧地下车库人行出口东墙外玩耍的小女孩,被原本竖放在墙边却突然翻倒的铁柜子砸中致死。

发生翻倒的铁柜子是江苏的一家网络公司开发的用于为居民提供快递收发服务的设备,工作人员于2016年1月6日将其放置到了小区内。“铁柜子既然放在这儿了,为啥一个多月都没有安装?为什么没有防护措施,连个警示标志也没有?”悲剧发生后,小区居民发出了质疑声,大河网、映象网、腾讯网等几十家网站和媒体也对事件进行了报道或转载。一名刚满6岁的小女孩在花蕊般的年龄中离去,带来的是人们的痛惜,是一个家庭的破碎,是小女孩的亲人终生难以愈合的心灵伤痛。

我们没有权利对事件责任进行评判,只能遗憾地说,如果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多一些安全意识,对事物提前进行风险预判,做好防护措施,这起惨案就不会发生。

其实,许多悲剧的发生,正是因为看似细小的环节没有做到位,被疏忽了,被淡忘了,才使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发生了。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是责任意识的缺失。我们呼吁,每个人不论是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工作,都应该心存善念,有责任有担当。面对社会,我们更应该善小常为。

(作者单位:鹤壁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窨井鹤壁市习惯性
面对窨井
老年习惯性便秘该如何治疗
鹤壁市地下水保护条例
鹤壁市
窨井安全结构设计
李军当选政协鹤壁市第十一届委员会主席
鹤壁市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对于权力,人为什么会习惯性服从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