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过程中用药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2016-03-10陈永存漯河市郾城区城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河南漯河462000
陈永存(漯河市郾城区城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河南漯河 462000)
养鸡过程中用药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陈永存
(漯河市郾城区城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河南漯河462000)
在养鸡生产过程中常有用药不规范、滥用药物的现象,现将笔者发现的问题总结成文,以供读者参考。
1 存在的不良用药方法
1.1长期用药
从雏鸡开食之日起,在整个育雏期乃至整个育成期的鸡日粮中始终添加一定量的抗菌药物。多见于养鸡者尤其是养肉鸡者为了防治雏鸡白痢等消化道疾病和促生长。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主要有痢特灵、土霉素、喹乙醇等。甚至有些养鸡户在使用其他抗生素时,这些药物也照加不误,把其视为必不可少的添加剂。
1.2断续用药
并非是按药物疗程合理用药,而是以治疗为目的,见病情好转马上停药的用药方法。由于用药治疗不彻底,致使鸡病多次复发。这种情况主要见于资金不足或无饲养经验的新养鸡户。
1.3频繁更换药物品种
当鸡群发病时,治愈心切,希望药到病除,常常一种药物使用一两天,不见明显好转又更换其他品种,结果拖延了病程。这种情况多见于新养鸡户。
1.4超剂量用药
有些老养鸡户防治鸡病习惯加倍剂量用药,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拖延病程,只要发现有中毒现象及时停药,一般不会造成大的损失。而新养鸡户效法用药,常发生严重的中毒死亡事故。
1.5累加用药
有的养鸡户治疗鸡病,当使用一两种抗菌药物疗效不佳时,再增加药物品种,甚者增加到5~6种。他们错误地认为,用药品种多了可产生累加效应。而且还要累加剂量,初次用药剂量较低,如不见效再加大剂量。
1.6盲目用药
不分主次,采取“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治疗措施。有些养鸡户,发现鸡群中有喘鸣症状的,也有腹泻症状的,就在饮水加入青霉素、红霉素等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同时在饲料中拌入痢特灵、氯霉素等治疗腹泻的药物。再者,把病毒性疾病当细菌性疾病大量投药治疗也是常见的事。
1.7盲目联合用药
有些养鸡户不了解药物的抗菌谱和理化性质及配伍禁忌,常随意将两种或多种药物配合使用。如青霉素与土霉素配合,青霉素与磺胺类配合;红霉素与口服补液盐合用等,都是禁忌的。
2 合理的给药方法
2.1混饲给药
混饲给药是将药物均匀混入饲料中,让鸡吃料时能同时摄入药物。此法简单易行、切实可靠,适用于长期给药。
具体做法是首先确定混饲的药物浓度,将药物与少量饲料混合均匀,然后将含有总药量的少量饲料与大量饲料混合,继续搅拌3~4次,至所需饲料拌匀后才可以饲喂。
对于不溶于水或适口性差的药物更为适用。
通常抗球虫药、促生长剂及控制某些传染病的抗菌药物用此法。
混饲给药时,药物与饲料必须混合均匀,尤其是对于鸡群易产生毒副作用的药物(如磺胺类及某些抗寄生虫药物等)及用量较少的药物或每次拌料量较多时,更要充分均匀混合。
大批量饲料混药,必须采用少量分级或逐步递加的方法,充分搅拌,绝不能将少量药品直接倒入大量饲料中。特别对那些毒性大,不良反应多,含量高用量少的药物尤为重要,如呋喃类,某些抗球虫药等。
将药物直接加入颗粒料中,常使药物沉积于料桶内而难以摄入。药物与饲料没有充分拌匀,药片没有充分研细,局部饲料含药量增高,容易造成鸡中毒。
药物与饲料混合时,应注意饲料中添加剂与药物间的配伍禁忌,如长期应用磺胺类药物则应补给VB1和VK;应用氨丙啉时则应减少VB1的用量。
当病鸡食欲差或不食时不能采用此法。
药物在饲料中的含量既要达到治疗作用,又不能引起中毒,一般加到饲料中药物浓度比加到水中浓度高些,5d为一个疗程。
2.2混水给药
混水给药就是将药物溶解于水中,让药物在鸡饮水过程中进入体内。投喂的药物应该是较易溶于水的药剂,如葡萄糖、高锰酸钾、四环素类、卡那霉素、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基嘧啶、亚硒酸钠等。
投药时先用适量水将所投药物充分溶解,加水到所需量,充分搅匀后,倒入饮水器或饮水槽中供鸡群饮用。
对油剂(如甘油、氯霉素针剂等)及难溶于水的药物(如制霉菌素、红霉素等),不能采用此法给药。对微溶于水且又易引发中毒的药物(如痢特灵、呋喃唑酮)片剂,不仅要充分研细,而且要进行适当处理,如将痢特灵先溶于少量水中加热,然后再溶水到所需的浓度。
对水溶液稳定性差的药物,如青霉素、金霉素、土霉素、高力霉素等,要现用现配,一次配用时间不宜超过8h。要尽快饮完以保证药效,其方法是给药前停水l~4h,将药液量减少到常用量的1/3~2/3,并保证饮水器具充足。
在用药前停止给鸡群供水1~2h,然后再喂给药液,以便鸡群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药液饮完。舍温在28℃以上,断水时间控制在1.5~2h;28℃以下,断水时间控制在2.5~ 3h;或晚上开始断水,第二天早晨混饮给药。
准确掌握药物浓度。混水用药时,首先计算出鸡群所需的药量,并严格按比例配制符合浓度的药液。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作用愈强。对安全范围广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剂量可大些,但不能超过极量。安全范围窄,毒性大的如呋喃类、聚醚类,剂量可小些,否则易引起中毒。另外首次剂量可大些。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药物剂量弄不准引起中毒的病例屡见不鲜。
不能将药物直接加入流动的水槽中,这样无法准确计量。
根据每日饮水量记录档案,确定每只鸡的饮水量进而计算药液量。根据具体生产场的情况(鸡种、饲养、管理、饲料、气温、湿度等)来进行测算。如温度低,饮水量少,药液配制量也应少些,相反配制的药液量也应多些,否则将造成部分鸡只缺水而影响药效。
应根据药物半衰期的长短来确定给药间隔时间及疗程,半衰期长的药物给药间隔时间要长,半衰期短的药物给药间隔时间也要短些,一般家禽用药3~5d为一个疗程,2~3次/d即可。
2.3常用药物剂量换算
每升水药物浓度=每千克体质量口服药量„10;每千克饲料药物浓度=每千克体质量口服药量„20;每千克体质量每日混饲量=每千克体质量注射量„2。
混饮浓度=混饲浓度¢水料比;混饲浓度=混饮浓度„水料比;在21℃时饮水量和喂料量的比率大约为2∶1,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水料比也相应地增加和降低。
3 养鸡用药时的注意事项
鸡一般采用群体给药,因此要特别注意剂量,给药次数和疗程,在剂量上一般应按其体质量来推算,减小误差,掌握准确的用药剂量,如果是驱虫药一次即可达到治疗目的,但对多数药物来说,必须重复给药才能达到疗效,为了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又不致出现毒性反应,因此要特别注意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大多数药1d给1~2次,疗程3~5d。
注意饲料或饮水时药物添加剂量。严格遵守停药规定。鸡一般在宰前10d左右停止给药,以保证产品中无药物残留。在肉鸡出栏前5d用消毒药,营造出一个无疫病传染源、无污染威胁的环境,让鸡长得快,感染疫病机会少。
鸡对抗胆碱酯酶药如有机磷酸酯类非常敏感,所以驱线虫时应选用左旋咪唑、苯并咪唑类安全性较好的药物。禁用敌百虫。
高温季节热应激时,应加强物理降温,以防中暑,也可在饮水中加入VC或多种维生素溶液,减少应激。
鸡不会呕吐,因此中毒时用催吐药无效,有机磷药物中毒时可使用双复磷,同时灌服0.1%~0.2%高锰酸钾。
产蛋期慎用药物。磺胺类药物,硫酸链霉素,降低血钙水平,使产蛋率下降,蛋品质下降。莫能菌素,喹乙醇,易在蛋中残留,剂量过大也会降低产蛋率。呋喃类药物用后产蛋量下降。金霉素吸收后与血钙结合,形成难溶的钙盐,从而阻碍蛋壳的形成。新斯的明影响子宫机能,造成蛋壳变薄,产软壳蛋。肾上腺素可使正常鸡推迟产蛋。为了提高药效,常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使用,但如果配伍不当,则可能出现疗效减弱或毒性增加的变化,称为配伍禁忌。因此在临床中应彻底了解所用药物的特性和使用特点,不能胡乱搭配,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许多中草药可替代抗生素抑菌消炎。将黄芪、柴胡、苦楝子、南瓜子、小蓟、马齿苋、白头翁、芦荟等作为养鸡饲料添加剂喂鸡,不仅有治病的作用,还有促长增重的效果。
为减少投药次数和投药量,缩短休药期,应该按计划、生长日龄、季节投喂一定量的预防药物,避免蓄积性残留,保证肉鸡健康生长。
总之,在养鸡生产中,要提倡规范用药、对症用药、安全用药、无害化用药,杜绝盲目用药、乱用药、无序用药,才能提供无害化鸡产品,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收稿日期:(2015-12-24)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4-5090(2016)02-0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