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夏季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6-03-10王会娟周永生屈水莲
王会娟,周永生,屈水莲
(许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许昌 461000)
浅谈夏季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王会娟,周永生,屈水莲
(许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许昌461000)
生猪养殖行业中母猪繁育尤为关键,但母猪繁育障碍综合征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目前养猪业发展极大的威胁。炎炎夏日到来,下面浅谈一下夏季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 主要原因
一是营养性因素。夏季是炎热的高温高湿季节,由于猪的皮下脂肪厚,散热能力差,猪的采食量、活动量相应下降,母猪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以致母猪发情排卵规律紊乱,从而影响配种和受孕,并出现死胎和弱胎现象。二是环境温度因素。种公猪的精液活力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环境温度越高,精液活力则越低。夏季有些养殖场(户)猪舍的气温高达40℃,有些甚至更高。在气温过高的情况下,极易造成种公猪的性欲下降,精液品质稀薄、量少,精子活力明显下降,死精、弱精增多。如对母猪的配种时机把握不及时,则极易造成母猪空怀不孕。该因素是导致夏季母猪受胎率下降的最直接因素。三是运动不足。夏季天气炎热,种猪的运动量相对减少,加上目前一些养猪场(户)对种猪使用定位栏养殖,运动量更显得不足。如种公猪的运动量过少,则会导致精液活力下降,直接影响母猪的受胎率;如母猪的运动量不足,则会影响母猪的正常发情排卵,同时也会使母猪四肢乏力而影响配种受孕。四是公猪的使用因素。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公猪的热应激明显,有的养殖场(户)在高温天气下仍然白天使用公猪采精和配种,而且不注重对公猪的合理使用,久而久之,则对公猪的损伤较大,极易引起公猪的性机能下降,精液品质稀薄、量少,精子活力下降,死精、弱精增多,从而严重影响母猪的受胎率。五是病原性因素。细小病毒病影响母猪的繁殖生产性能,一般会致母猪不发情、不孕、流产、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导致母猪产仔数量减少等。非典型猪瘟会致猪的免疫力下降,并引起母猪发生繁殖生产障碍。母猪妊娠10 d前感染,会致早期胚胎死亡或被母猪吸收,母猪出现返情或产仔数量减少;母猪妊娠10~15 d感染,会增加死胎数量;妊娠中后期感染,会致死胎、弱胎,胎儿产后生长发育不良;母猪产前1 w左右感染,虽不影响仔猪的存活,但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乙型脑炎主要是由蚊蝇传播,且夏季多发。公猪感染乙型脑炎后,主要表现为睾丸炎,性机能减退,精液品质下降;母猪感染乙型脑炎后,除母猪易发生急性流产外,经产母猪血液中抗体高,则表现为配种困难,流产、产死胎等。蓝耳病(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内的仔猪易感染,母猪表现消瘦,厌食,腹部、乳房发蓝,流产,早产,产死胎和弱胎。猪伪狂犬病患猪呈脑脊髓炎和败血症死亡;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猪,并在出生后几天内死亡。该病毒主要通过鼻分泌物传播,也可通过阴道分泌物和胎盘传播。猪附红细胞体病,各个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母猪感染该病后会引起贫血,消瘦,拉稀,流产,死胎,受胎率降低。弓形体病会致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弱胎,并致仔猪产后急性死亡。母猪生殖道感染主要是由于卫生条件差,污染源过大或母猪初产胎儿过大以及母猪发生难产,补救方法不当或处理不及时等引起母猪生殖道受损,以致继发感染子宫炎、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生殖道疾病,造成母猪不发情,发情不正常,屡配不孕或引起妊娠母猪流产等。此外,某些细菌、衣原体、寄生虫、真菌毒素、有毒气体和矿物质元素如钙、磷、铜、碘、锌、锰、硒、铬及VE的缺乏,饲养管理不当等也是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一些药物的使用、霉变饲料毒素等也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六是应激。外界刺激最主要的是高温和噪声。夏季气温在29.4℃以上会干扰母猪正常激素的分泌,影响母猪的发情行为,降低母猪的采食量和排卵数。当夏季持续高温32℃以上时,母猪的分泌机能易发生紊乱。另外噪声也可引起母猪繁殖问题。尤其是母猪生产时,噪声干扰母猪的注意力,造成母猪的产程过长,母猪体能消耗过大,这是对母猪的过度亏损,对下一窝猪会造成影响。严重者会引起母猪不发情或者不受孕。
2 繁殖障碍的防治原则
一是对繁殖障碍的病猪,首先要运用各种手段做出准确的诊断,找出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二是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的疾病很多,要做好对这些疫病的检疫和免疫接种等工作。三是非传染性的繁殖障碍,与猪群的营养水平、管理条件、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环境温度若长时间超过36℃,极易导致胚胎死亡而流产。四是有些繁殖障碍类疾病,是由于性激素分泌失调所致,对于这类疾病只要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五是坚持走自繁自养的道路,减少繁殖障碍类疾病的传播。六是对于那些患有难以确诊和治疗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猪,为避免损失,应及时淘汰。七是对患有阴囊疝、隐睾、翻奶头、瞎奶头等遗传疾病的种猪,在一窝仔猪中出现1头畸形猪,应及时淘汰。
3 主要预防措施
3.1传染性繁殖障碍的防治
一是细小病毒(PPV)。应用综合性措施,因其对外界抵抗力很强,必须做到自繁自养,如果需要引进种猪要从无PPV感染的猪场购入种猪;还要进行2个月隔离观察,确定无PPV方可混群饲养。在PPV流行的猪场,对未免疫的初产母猪和后备公猪的预防特别重要,要延迟到9月龄后,才能配种或经血清学证明已产生免疫后才能配种;在母猪配种前20~30 d,每头母猪肌肉注射疫苗4 ml弱毒苗对预防PPV效果好。
二是伪狂犬病毒。无疫情猪场应建立防疫卫生管理制度,注意猪舍通风,进出车辆用2%来苏尔溶液消毒,猪舍走道用2%苛性钠、5%碳酸钠、2%氧化钠或磷酸三钠消毒,扑杀老鼠、犬、猫,谢绝参观,定期进行抗体监测。母猪在分娩前15~20 d注射疫苗,公猪每年免疫1次。有疫情猪场发病初期坚决扑杀病猪,猪舍彻底消毒,消除粪便、饲养残渣和杂物,空栏30 d,杜绝疫源(啮齿动物和蚊蝇),立即用弱毒疫苗进行全群紧急注射,在疫情稳定后,再用油剂灭活苗注射,保持抗体水平,半年后对全群母猪进行血清抗体检验,阳性母猪坚决淘汰,将血清学阴性母猪与无病公猪配种,恢复健康猪群。
三是蓝耳病病毒(PRRSV)目前,对PRRS尚无特异的防治方法,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其流行的关键,如果发现猪患病,采用接种疫苗和综合措施,控制继发感染和防止扩大蔓延。采用疫苗接种,对感染了PRRSV的猪,从恢复期开始产生免疫力,其抗体在猪体内可保持1年以上,以后转为阴性,可采用弱毒苗。在急性暴发PRRS后的猪群,经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很高,对引进易感猪或新培育的后备猪可能引起发病。
用阿司匹林给临产前的母猪饲喂,延长妊娠期,减少流产和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对腹泻病猪补充电解质,同时补充VE和微量元素硒,对仔猪推迟补铁、剪齿、阉割及断尾,减少应激反应,空怀母猪推迟配种时间,21 d内不能配种。在无该病的猪场可采用灭活苗预防接种。
3.2加强饲养管理
对于母猪要严控饲料的质量。不能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同时应注意在适当的阶段饲喂合适的饲料。对于后备母猪应该是高能量、中蛋白的饲料,这样有助于后备母猪的生长。对于经产母猪,在哺乳和妊娠后期要饲喂优质饲料,这样有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
为了提高动物对于优质饲料的利用率,可以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部分促进营养吸收的物质。例如胆汁酸和微生态制剂。这些促进剂还有保护动物肠道健康的作用。胆汁酸可以乳化脂肪、激活脂肪酶,增强脂肪酶活性,促进动物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外源性胆汁酸的加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的浪费。
在高温情况下,猪以口喘气和体表蒸发散热为主,需要勤添饮水,加强通风,冲洗猪圈,促进猪体散热,同时,打开门窗,避免舍内温度过大,以防高温加剧热应激,公母猪交配应在早晚气温低、凉爽时进行。
3.3治疗
对不发情的后备母猪,每头肌肉注射500~1 000 I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孕马血清200~1 000 IU,或氯前列烯醇0.2 mg。不排卵、隐性排卵用促排3号0.2 mg。子宫炎的母猪子宫渗出物过多,用2%高锰酸钾溶液,2%明矾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子宫,再用40~80 IU青霉素溶解在10~40 ml注射用水中,注入子宫内。对缺乳或少乳的母猪注射抗生素,同时服用催乳作用的中成药。
3.4做好各种免疫
只有做好免疫注射,防止各种疾病特别是蓝耳病、细小病毒病、日本乙脑、伪狂犬病、猪瘟等病毒性疾病的发生,保证母猪的健康状况,才能发挥母猪的繁殖性能。
总之,要采取综合措施,做好母猪保健预防工作,提高和恢复母猪的生产成绩,合理提高母猪的使用年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指标,同时也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猪效益。
S815.3文献标识码:C
1004-5090(2016)08-0019-02
201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