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养殖场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方法探究

2016-03-10杨爱国金陆仕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22期
关键词:养殖场防控动物

杨爱国,金陆仕

(1.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动物疾病防控中心,云南 泸西 652400;2.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向阳乡畜牧兽医站,云南 泸西 652400)

中小养殖场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方法探究

杨爱国1,金陆仕2

(1.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动物疾病防控中心,云南 泸西 652400;2.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向阳乡畜牧兽医站,云南 泸西 652400)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畜牧养殖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各地都非常重视中小养殖场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本文从动物疾病的概念、疾病的分类以及中小养殖场动物疾病预防的现状方面做简要阐述,总结、分析出中小养殖场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方法,以减少养殖场因动物疾病而导致经济损失,还能够大幅提高食品安全性。

中小养殖场;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

我国农牧历史悠久,当前畜牧业的规模较大,中小养殖场较多,这就面临着养殖场动物疾病的防控问题更加严峻。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中小养殖场可能遇到的动物疾病进行简单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疾病防控方法,以助力于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 养殖场动物疾病的概念及分类

1.1 动物疾病的概念

动物疾病是指动物机体受到外界或自身因素的影响,对动物的身体产生损伤,对动物的机体平衡产生破坏,致使动物机体的防御能力一定程度下降,疾病进一步恶化,甚至导致动物死亡。

1.2 动物疾病的分类

大量研究表明,动物疾病主要有普通病、寄生虫病以及传染病。动物普通病,又称动物常见疾病,包括外科疾病、内科疾病以及产科疾病三类。外科疾病中主要有外伤、四肢病等;动物内科疾病有皮肤、消化、内分泌、心血管、神经、肌肉、骨骼等以及营养代谢、遗传、幼畜疾病、中毒、免疫等;动物产科疾病包括不育症、乳房疾病、输精感染、新生幼畜疾病等。动物寄生虫病。养殖场动物疾病中最常见的有节肢动物、蠕虫、原虫三大类寄生虫,此类疾病的诱因大多数是因为养殖场环境卫生不达标所致,寄生虫具有较长时间的存活能力而导致其在动物体内生长。寄生虫疾病主要通过动物与动物的接触传播,此类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因此,解决此类疾病困难较大[1]。动物传染病。动物传染病具有传染性、突发性的特点,这种疾病是因为动物身体内产生细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以及真菌等微生物,在长期的病态状况下,愈发严重。动物与动物间的传染性很强,有的疾病一旦发生,养殖场所有动物均会被传染,动物死亡率很高。此外,有的传染性疾病对动物体内脏腑伤害非常大,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防治,后果将非常严重。

2 动物疾病防治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信息的快速发展,中小养殖场对动物疾病的防范意识有所提高,传统的很多动物常见病、流行病等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对动物传染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当前我国动物疾病防控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进步与发展,但在整体上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动物疾病控制信息工作滞后严重,一般的中小养殖场对突如其来的重大流行疾病难以实施有效应对,动物疾病防控工作依然严峻。

3 中小养殖场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方法

3.1 强化养殖场地规范化建设与管理

中小养殖场建设过程中,需将养殖场进行围墙建设,可方便对动物进行管理,对已得疾病的动物实施有效的范围性控制,防止疾病进一步的扩散;此外,还需要降低养殖场规模,增加养殖场数量,以减少养殖工作的难度,避免对动物管理出现疏漏。在疾病发生的时候,小型养殖场的损失也会较小。养殖场选址对动物疾病防控至关重要,养殖场的选址应当与其他地方保持一定距离。以此同时,需加强动物饲养管理工作,保持养殖场环境的干净、卫生,降低动物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是降低动物疾病的重要举措。

3.2 提高动物疾病传播隔离防范意识,降低疾病发生率

现阶段,兽医发现动物单一病例,就只做单一的诊治,不能进行全面、有效的疾病防控。免疫程序及方法不科学,打疫苗前后使用抗菌素或激素,疫苗的配置效果不合理,加之消毒不够严格、注射疫苗方法不恰当等,加大了动物疾病的发生概率。通常情况下,动物养殖因其地域的限制,从外地采购的药物未进行调查,有的尚未经过动物卫生监督人员检疫、检测就使用,导致防治效果不佳。动物隔离是防止动物疾病传播的有效措施,便于对疾病动物场所集中管理、消毒,彻底切断疾病传播路径,防止健康畜群继续传染疾病,有效控制疾病蔓延与传播[2]。中小养殖场必须具有传播隔离意识,培养动物隔离观念,科学隔离。

3.3 科学、严谨进行动物免疫工作

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动物免疫工作是降低疾病发生的重中之重。相关工作者需要科学、合理控制疫苗注射的计量,对动物注射部位需要严格的消毒、清理,禁止打飞针;此外,动物疫苗的存放要科学,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药剂开瓶后的2 h内必须使用完。实施专人专项制度,防止交叉污染的产生。

3.4 养殖场需合理进行消毒、清理

在动物饲养过程中,其寄生虫需要定期进行清除,科学使用驱虫药物,按照药物说明书的要求严格进行操作。要做好畜禽驱虫前的准备和驱虫后的管理工作。注意保持养殖场的空气流通,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研究表明,一部分畜禽病原体经空气传播,其传播范围比较广,发病率较高。因此,养殖、管理人员一定要注重养殖场内空气的流通,防止疾病的扩散、传播。动物卫生监督人员需进行科学的指导,促进养殖场工作人员合理进行消毒处理,降低疾病的发生。

3.5 加强病死畜禽的处理工作

对于因疾病致死的畜禽的处置工作,需要严格按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严格执行。对于养殖场条件有限的中小养殖场,若没有经济实力建造无害化填埋井,可应用焚烧掩埋的方法,但掩埋深度不宜过深。不能随意丢弃、放置病死畜禽,避免疾病更大范围的传染。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动物养殖业规模越来越大,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问题越来越多,养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影响因素,从而造成动物疾病的产生。因此,中小养殖场应加大养殖管理力度,科学有效的采取疾病防范措施,做好动物的免疫、消毒工作,使动物远离疾病。一旦动物发生病情,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将动物患病风险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养殖的效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高娜,姚爱喜.动物养殖场疾病的控制方法[J].华中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2,(9).

[2]尤先龙,王海军,赵彦青.养殖场动物疾病的防控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J].农家致富顾问,2015,(12).

(编辑:晏兵兵)

S851.3

A

1006-799X(2016)22-0025-02

杨爱国(1977-),男,云南泸西人,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控工作。

猜你喜欢

养殖场防控动物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