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6-03-10吴志明闫若潜赵雪丽刘光辉李勤楠刘阳利李方方
张 珂,吴志明,闫若潜,赵雪丽,盛 敏,刘光辉,李勤楠,,李 宁,,刘阳利,3,李方方,
(1.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 471003;2.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郑州 450008;3.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02)
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张珂1,吴志明2,闫若潜2,赵雪丽2,盛敏2,刘光辉2,李勤楠1,2,李宁1,2,刘阳利2,3,李方方1,2
(1.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 471003;2.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郑州 450008;3.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02)
摘要: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关系着奶牛生产中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由于养殖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国内标准规范不统一、没有国家强制性规定等问题,目前国内尚无一套系统、完善的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规范。论文全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体系建设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置、种源管理、饲养管理、防疫管理、牛奶质量可追溯体系、无害化处理、动物福利等要素,提出了系统的针对性建议和对策,旨在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要素;对策
生物安全体系是指从环境和经济社会需求出发,采取一切能够防止引起人畜共患病及其他动物疫病的病原体进入动物群体的措施[1],建立涉及养殖场建设、畜牧生产、兽医诊疗、管理科学、防疫措施、生态环境、产品可追溯体系、无害化处理、动物福利等多个方面内容的一种立体的、全方位的生物防控系统工程[2]。建设现代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是提高奶牛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奶牛生产效率的新思路、新机制,可有效解决奶牛养殖环节中动物疫病防控的技术难题,提升奶牛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力。然而,目前我国尚无一套系统、完善的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规范可作为标准[3]。本文在全面分析当前国内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体系建设中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置、种源管理、饲养管理、防疫管理、牛奶质量可追溯体系、无害化处理、动物福利等要素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和建议,旨在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1 我国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畜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现阶段奶牛养殖业主要是由小规模组成大群体,奶牛养殖企业在追求集约化和规模化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新疫病流行、环境污染、奶牛福利等诸多方面的生物安全隐患[4],造成了国内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方面特殊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使得我国奶牛行业的发展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从成本上讲,建立生物安全体系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流行的手段和方法,而养殖场的生物安全又是畜牧行业生物安全体系的核心与主体[3]。
现阶段我国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国家规范或行业标准,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中的部分内容已经落后于最新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第二,由于没有对于奶牛行业的强制性生物安全规定,导致政府部门宣传引导力量不足、监管力度不够;第三,我国很多奶牛养殖企业存在资金限制、生物安全理念缺失、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认识不到位、饲养管理水平和技术条件参差不齐、生物安全措施执行不力等不同情况 。因此,国内奶牛养殖场在建设生物安全体系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生物安全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1.1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
国内大部分奶牛养殖场都存在养殖场选址不当、场区建设不符合防疫要求、牛舍设计不合理以及配套设施设备不齐全等现象,为养殖过程中奶牛出现呼吸道疾病、肢蹄病、创伤,以及防疫措施实施困难等问题埋下隐患。
1.2生物安全管理不到位
大部分奶牛养殖企业在人员配置、种源管理、饲养管理、防疫管理、牛奶质量可追溯系统、无害化处理、动物福利等方面存在着生物安全措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执行不力等情况,造成奶牛生产年限下降、疫病不断、原料乳质量难以保证,以及严重污染周边环境等问题。
2 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对策
生物安全体系与传统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十分相似,不同的是生物安全体系更加注重工程的系统性,并且强调不同部分间的相互关联。生物安全体系是单独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扩展,除了强调对病原的控制消灭之外,更注重对环境生态的影响与动物产品的安全性[5]。因此,建设科学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需要从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置、种源管理、饲养管理、防疫管理、牛奶质量可追溯系统、无害化处理及动物福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疫病防控、产品质量控制、生态环保方面着手实施全方位的生物安全措施。
2.1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2.1.1场址选择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是奶牛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关键环节,适宜的地理条件对于预防奶牛的呼吸道疾病、肢蹄病、创伤等有积极作用。奶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一定缓坡而总体平坦的地方,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如果在丘陵山地建场,则应尽量选择坡度不超过20度的向阳坡。土质应以沙壤土、沙土较适宜,避免在黏土地质建场[6]。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选择有利地势。动物疫病传播的天然屏障就是地理距离,奶牛场选址应距离村庄、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场所等人口集中区域1 000 m以上的下风处;其位置应距离化工场、畜产品加工场、屠宰场、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兽医院等容易产生污染的企业和单位1 500 m以上,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 000 m以上,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其他动物养殖场(养殖小区)500 m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 000 m以上。
2.1.2牛舍设计牛舍的建设既要为奶牛提供安全、卫生、舒适的环境,还要考虑到能够方便实施防疫措施和进行饲喂操作,尽量降低劳动力成本。牛舍布局要满足奶牛分阶段、分群饲养的要求,按照泌乳牛舍、干乳牛舍、产房、犊牛舍、育成牛舍、青年牛舍顺序排列,泌乳牛舍靠近挤奶厅。各牛舍应设立单独使用的运动场,牛舍间距离应不少于10 m,布局整齐,以便防疫。舍门、牛床、饲槽、颈枷和粪尿沟的尺寸大小应符合奶牛生理和生产活动的需要,防止在养殖过程中奶牛产生不必要的应激反应。
2.1.3配套设施设备奶牛场应配备现代化挤奶设备的挤奶厅,如玻璃容量瓶式挤奶机械和电子计量式挤奶机械等,既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成本,还能够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此外,还需要设置专业的兽医室,配置疫苗冷冻(冷藏)设备、常用临床诊疗器械及医疗器械消毒等设备,以满足日常诊疗、采样和血清分离等工作需要。
2.2优化人员配置
科学合理的人员配置是生物安全体系能够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养殖场应实行场长负责制[7],配备生物安全负责人,落实本场生物安全制度,制定、维护和监督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保障生物安全体系有效运行。同时,场区内应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及执业兽医师,进行奶牛保健、疫苗接种、疾病诊疗和疫病监测等工作。定期安排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生物安全技术培训,并留存相关记录。
2.3严格进行种源管理
引种是导致奶牛场发生新疫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各种传染性病原都可能在引种时被带入奶牛场,给奶牛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8]。养殖场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引种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并建立相关档案,选择的国内种源单位必须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引进的奶牛、精液、胚胎应具备《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种畜禽合格证》以及《系谱证》;国外引进种牛、精液、胚胎应有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审批意见,以及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出具的检测报告。养殖场在引种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 16567)等相关规定,入场后隔离观察15 d ~30 d,对口蹄疫、布鲁菌病、结核病等国家规定疫病进行检测,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阴性才可进行繁殖生产。
2.4加强饲养管理
良好的奶牛饲养管理能够促进奶牛生长发育,提高奶牛对疾病和有害环境的抵抗能力,更加符合生产无公害产品的要求。奶牛场应采用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满足分阶段、分群饲养的基本要求,保证场内牛群相对封闭。场内的温度、湿度、气流、风速和光照应满足奶牛不同饲养阶段的生理需求,以降低牛群发生疾病的几率。同时,场区内还应建立奶牛健康巡查制度,对具有相关临床症状或行为异常的牛进行跟踪观察,及时安排驻场兽医师进行诊断治疗。
除此之外,奶牛场应定期进行奶牛群体保健措施。如成乳牛应注意保持牛体卫生,挤乳后及时进行药浴,在干乳期向每个乳头注入干乳药物,预防乳房炎的发生;全体牛群应定期进行蹄部药浴,每年春秋两季定期修蹄,预防蹄叶炎等肢蹄疾病的发生;高产奶牛应坚持供应平衡日粮,加强临产牛的监护,对奶牛酮体水平进行监测,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保证牛体健康。
2.5规范防疫管理
2.5.1免疫预防生物安全体系中效益最高、最可行的方法是预防,良好的免疫措施是预防动物疫病暴发的有效保证。奶牛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相关要求,结合当地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本场实际情况,采取疫苗免疫为主的预防控制措施[9],因病设防,精心设计免疫程序,对规定疫病进行预防接种工作,并注意选择适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养殖场应选用通过GMP认证与GSP认证的兽药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选用的疫苗应与本地流行疫病血清型相符合。疫苗运输及贮存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保存条件,避免因温度、光照条件变化造成疫苗失活或油乳剂破乳。疫苗免疫程序应科学、合理,适应本场的实际情况,避免照抄其他养殖场或者教科书上的免疫程序,却达不到预期的免疫目的。同时,疫苗使用应操作规范,避免因疫苗稀释不当造成疫苗效价降低,疫苗接种部位涂擦消毒药物过多破坏疫苗活力,以及疫苗剂量不足造成免疫失败等情况的发生[10]。
2.5.2卫生消毒卫生消毒是奶牛场生物安全体系中消灭病原微生物的重要环节,也是奶牛场控制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奶牛场应按照《奶牛场卫生规范》(GB 16568)中的相关规定做好各项卫生清洁工作,建立卫生消毒制度,按规定填写卫生消毒记录,对养殖场的来往人员、环境、牛舍、牛体、用具等进行消毒[11]。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穿工作服和胶鞋,工作服严禁穿出场外。工作服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本场负责诊疗巡查、配种和免疫的人员,每次出入牛舍和完成工作后,都要严格消毒。保持场区内及场区周围清洁卫生,定期清理排污沟、下水道出口和污水池,每半月至少进行1次喷洒消毒。牛舍在奶牛下槽后清扫干净,定期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每周消毒1次。挤奶、助产、配种、注射治疗等任何对奶牛进行接触操作前,先将牛相关部位如乳房、乳头、阴道口和后躯等进行消毒擦拭。定期对饲喂饲养用具、料槽和饲料车等进行消毒;在使用前后对兽医用具、助产具、配种用具、挤奶设备和奶罐车等日常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周围有疫情或者刮风天气,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消毒次数。
同时,还应搞好牛舍内外环境卫生,消灭杂草和水坑等蚊蝇滋生地,控制啮齿类动物,切断动物疫病传播媒介。定期喷洒消毒药物,或在牛场外围设诱杀点,消灭蚊蝇;定时、定点投放灭鼠药,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进行无害化处理。
2.5.3疫病监测及净化动物疫病监测净化是经过国内外实践证明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疫病根除(消灭)方法,一些国家已经用该方法消灭了多种动物疫病[12],开展动物净化也可促进无疫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的建设[13]。奶牛养殖企业应制定疫病监测计划,开展疫病免疫抗体和病原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疫病免疫保护水平、流行现状及相关风险因素,适时调整疫病控制策略。对《乳用动物健康标准》中规定的口蹄疫、布鲁菌病、结核病等动物疫病进行定期监测,留存疫病检测记录与检测报告3年以上,检测记录应能追溯到动物的唯一性标识(如耳标号)。同时,制定本场疫病净化方案,每年开展两次以上普检,对检出的结核病、布鲁菌病等阳性奶牛及其产品按规定进行处置。
2.6建立牛奶质量可追溯系统
牛奶质量是奶牛养殖企业生物安全体系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生产高质量牛奶也是满足市场化竞争的必然需求。安全优质的牛奶是奶牛养殖者、加工者和消费者的永恒追求[14]。为了对牛奶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奶牛场应从加强标识管理、完善信息记录方面着手,建立牛奶质量可追溯系统,对所有生产环节中的奶牛及其产品、生产资料实施可追溯管理,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包括泌乳牛耳号、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平均乳脂率、平均乳蛋白率、平均细菌数、兽医诊疗记录和饲料消耗等记录。对奶牛做到“一畜一标”,做好记录并保存3年以上[6]。
2.7完善无害化处理措施
规范的粪污废弃物、病死牛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能够防止污物携带的大量病原体引起动物疫病的传播扩散,是保护养殖场周边生态环境的重点工作。奶牛养殖企业应根据本场实际情况,配备与自身规模相适应的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并制定相应操作规程。对于处理后的终末产物应进行无害化评价检测[15],做好处理记录,并及时归档。奶牛场的粪便及其他污物应由专人管理,将场内生活垃圾、普通垫料、残留饲料等废弃物分类放在指定位置,统一进行处理。对于场内粪便、污水的处理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16],处理后进行回田利用[17];没有充足土地粪肥消纳能力的养殖场,应配备有机肥生产设备,对污水进行净化,重新用于牛场冲刷等重复再利用[18]。除此之外,养殖场还应配备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焚尸炉、化尸池等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对于病死奶牛及其流产胎儿、胎衣、排泄物、乳、乳制品等可采用销毁、化制、掩埋、消毒等方式进行定点无害化处理。
2.8保障动物福利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动物福利应该包括饲养福利和运输福利两个方面。
2.8.1饲养福利饲养人员对奶牛的态度和行为应亲切、缓和,避免奶牛受到惊吓产生应激反应,有条件的厂区可以播放轻音乐以舒缓奶牛情绪;奶牛养殖环境应适宜,满足奶牛生长、发育和生产的需要。
2.8.2运输福利运输前应进行诱导,创造适合的氛围,禁止棍打脚踢等粗暴引导行为;长途运输车辆应保持有适度的光线和足够的整洁空间,避免奶牛相互殴斗;运输过程中保持车辆行驶平稳,中途适当停车休息,以减轻奶牛的应激反应。
3 小结
建立科学、完善的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关系着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是我国奶牛产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全面提升奶牛行业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水平,加快奶牛行业生产模式的转变,引进世界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推动制定统一的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规范,能够有效提升我国高质量奶牛养殖企业的比重,这对我国奶牛产业走向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Cook A J C.Implementing biosecurity on dairy farms:Rewriting the ‘cultural script’[J].Vet J,2013,197(2):118-119.
[2]陈凤梅,程光民,范作良,等.规模化奶牛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J].山东畜牧兽医,2014,35(10):72-73.
[3]孙翠萍.畜牧业生物安全体系的探讨[J].当代畜牧,2013(23):10-11.
[4]Kristensen E,Jakobsen E B.Danish dairy farmers’ perception of biosecurity[J].Prev Vet Med,2011,99(2-4):122-129.
[5]王晓峰.畜牧业生物安全体系的探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6):29-30.
[6]无公害生鲜乳生产质量安全控制规范[J].中国畜牧业,2015(21):56-60.
[7]段建辉,赵保国.集约化奶牛牧场应采取的防疫制度[J].养殖技术顾问,2014(8):215.
[8]张文财,刘得元.奶牛引进需要注意的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10(9):325.
[9]王洪梅,姚琨,赵贵民,等.规模化奶牛场口蹄疫的免疫预防及生物安全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杂志,2013,49(6):36-40.
[10]吴志明,刘光辉.纵观剖析动物免疫失败成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动物疫病控制现状分析及防止对策[J].中国动物保健,2008(4):15-17.
[11]王秀清,韦人,徐平,等.奶牛规模养殖场及奶牛园区消毒防疫管理[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8):22-23.
[12]Jurdak R,Elfes A,Kusy B,et al.Autonomous surveillance for biosecurity[J].Trends Biotechnol,2015,33(4):201-207.
[13]王长江,王琴,沙依兰古丽,等.动物疫病净化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探讨[J].中国动物检疫,2013,30(8):40-43.
[14]李胜利,曹志军,范学珊.试论调整时期我国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若干问题[J].中国乳业,2005(4):4-7.
[15]林清,昝林森.规模化牛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法探讨[J].家畜生态学报,2011,32(1):73-75.
[16]高腾云,付彤,廉红霞,等.集约化奶牛场粪污处理与循环利用[J].北方牧业,2015(1):18-19.
[17]牛国庆,武果桃,牛琛,等.奶牛生态低碳养殖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15,43(4):447-449.
[18]王文娟,王娟.奶牛产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13,15(4):62-63.
[19]王双林,刘义军,赵丽莉.关于畜禽场生物安全体系中动物福利的一些思考[J].中国兽医杂志,2011,47(10):91-92.
收稿日期:2016-01-05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42102310224)
作者简介:张珂(1989-),男,河南三门峡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新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038(2016)07-0110-05
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 of Biosecurity System in Dairy Farms
ZHANG Ke1,WU Zhi-ming2,YAN Ruo-qian2,ZHAO Xue-li2,SHENG Min2,LIU Guang-hui2,LI Qin-nan1,2,LI Ning1,2,LIU Yang-li2,3,LI Fang-fang1,2
(1.He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Luoyang,Henan,471003,China; 2.HenanCentreforAnimal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Zhengzhou,Henan,450008,China; 3.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08,China)
Abstract:The biosecurity system of dairy farms has close bearing on animal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livestock products and public health security in the dairy breeding process.Nowadays,the dairy breeding enterprises have different management levels,there are no national standards,norms and mandatory regulations.At the present stage,there is no systemic and consummate biosecurity system in dairy farms due to these issues in our country.This research has ma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ome present problems of construction of the biosecurity system in dairy farms.And we proposed some systemic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argeted to the essential factors,such a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the staffing,provenance management,breeding management,epidemic prevention management,the quality traceability system of milk,harmless treatment,animal welfare,and so on,to provide the supporting data to further standardize the construction of biosecurity system in dairy farms.
Key words:dairy farm; biosecurity system; construction; essential factor; counterm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