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应用针灸治疗的临床体会
2016-03-10闫颖智
闫颖智
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应用针灸治疗的临床体会
闫颖智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针灸理疗科(枣庄 277000)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6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观察患者病症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改善,46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痊愈14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8%,临床治疗效果好。结论采用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原发性面肌痉挛;针灸;临床疗效
面肌痉挛也称半面痉挛,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半侧面肌不自主抽动,发病最初源于患者眼部,眼轮匝肌会有轻微抽搐,病情逐渐蔓延并扩展至口角部位,延伸至患者半侧面部[1]。面肌痉挛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中年女性,各种因素如寒冷、疲劳、失眠等[2]均可诱发面肌痉挛甚至加重病情,病症反复率高,治愈较困难。为进一步研究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笔者选取46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46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45.76±4.82)岁,42~56岁发病人数最多;患者病程:<1年18例,1~3年16例,>3年12例;面肌痉挛强度:痉挛Ⅰ级12例,痉挛Ⅱ级9例,痉挛Ⅲ级15例,痉挛Ⅳ级10例。
1.2诊断和排除标准根据中西医神经学诊断方法,制定面肌痉挛诊断标准:(1)发病人群集中于中年女性;(2)面部抽搐从眼轮匝肌开始扩散,由阵发性抽搐扩散至半侧面部,直至口角部位和颈部,痉挛范围位于面部神经支配范围内;(3)运动后病情加重,睡眠时间停止,患者自行控制能力弱;(4)神经系统显阴性;(5)患者出现阵发性痉挛时伴有面部轻微疼痛感;(6)病症晚期患者出现面部皮肤萎缩、肌肉无力。排除标准:(1)由各种其他原因如三叉神经痛、癫痫、颅内病变等引发的继发性面肌痉挛患者;(2)经CT或MRI检查出现占位性病变的患者;(3)患者心脑血管或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4)精神不正常的患者;(5)基本资料不全,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未按照规定方法治疗或采用其他手段治疗的患者。
1.3原发性面肌痉挛强度等级依据Cohen Albert评价标准划分面肌痉挛强度等级:无任何痉挛现象为0级;经外部刺激后出现痉挛为Ⅰ级;轻微痉挛,面肌颤动不明显,不影响面部功能障碍为Ⅱ级;中等痉挛,面肌颤动较明显,轻微影响面部功能障碍为Ⅲ级;重度痉挛,面肌痉挛严重,出现面部功能障碍如视物障碍为Ⅳ级。
1.4方法
1.4.1准确选穴针灸医师正确选中患侧的头维、角孙和率谷穴,双侧的太冲和列缺穴。
1.4.2针灸操作让患者处于仰卧状态,对已选中穴位进行消毒,头维、角孙和率谷穴位:平补平泻疗法;列缺穴位:用针斜刺向患者肘部,采用平补平泻疗法;太冲穴位:采用泻法,强刺激。在留针时,若患者不断出现面肌抽动,隔10min行针1次,留针30min/次,面肌痉挛范围采用TDP照射30min,10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5疗效判定对患者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Cohen Albert评价标准判定患者治疗情况:痊愈:痉挛强度由Ⅱ级降为Ⅰ级,痉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显效:痉挛强度由Ⅱ-Ⅳ级降为Ⅰ-Ⅱ级,痉挛症状大幅度缓解;有效:痉挛强度由Ⅳ级降为Ⅱ级或Ⅲ级,痉挛症状部分缓解;无效:痉挛强度无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
2 结果
经过30天治疗后,46例患者痊愈14例,痊愈率为30.4%;显效18例,显效率为39.1%;有效13例,有效率为28.3%;无效1例,无效率为2.2%;治疗总有效率为97.8%。
3 讨论
面肌痉挛,也叫面肌抽搐,主要表现为人脸半侧面部的不自觉抽搐症状,通常情况下仅限于患者一侧面部,两侧面部痉挛的情况较少见。面部抽搐阵法性强,每次抽搐程度不一,会由于患者疲倦、精神不济或运动量过大而加重[3],面肌痉挛从眼部开始,面部抽动从眼轮匝肌逐渐扩散至患者整个面部,病因尚不明确,中年女性发病率高[4],但是经近几年研究发现,男性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证实此种病症发病与性别无关。临床上面肌痉挛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性面肌痉挛,另一种是面瘫后遗症引发的面肌痉挛[5],前者发病率较高,即使患者处于静止状态下也会发病,面肌痉挛不受自主控制,而当前环境下西医对此种病症缺乏特效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中医一般采用针灸疗法,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总有效率高。中医认为面肌痉挛病症主要是由于患者劳动过度导致气血不活,病情长时间拖延使患者肝、脏、肾亏虚,虚风内动;或由于患者心情抑郁,肝气不通;或因为患者本性急躁,肝肾亢奋,时间一久内里生火,扰乱人体经脉顺畅。中医曾对原发性面肌痉挛采用的传统疗法,由于针刺深度把握不到位且手法过重,不仅患者病症得不到缓解,反而使得病情加重。原发性面肌痉挛治疗属于一个持续性进程,病发前期症状较轻微,常不被人重视,容易延误病情[6],所以及早发觉、及时诊断治疗是缓解症状、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当患者出现精神紧张或受到情绪刺激造成病情反复时,需鼓励患者坚持治疗。本次试验采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为避免局部选穴造成患者痉挛加重,医师从患者整个面部选穴,并精准下针:头维是足阳明胃经、少阳胆经以及阳维脉交会穴位;角孙是手足少阳与阳明经交会穴位;率谷是足太阳和少阳交会穴位;此三个穴位是人体向头部输送阳气和精微物质,保证各经络之间阴阳平衡,具有滋养头面、消风止痉的作用[7]。面肌双侧的太冲穴和列缺穴具有平熄肝风,驱散寒气,抑制痉挛的特殊功效,临床疗效好。本次试验中,46例患者中14例痊愈,18例显效,13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8%,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与治疗前相比,病情得到很大改善,降低面肌痉挛强度,临床效果好。
总而言之,采用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病症得到有效缓解,降低面肌痉挛强度,见效快,临床效果好,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薛万抚,徐学君,吕涛.原发性面肌痉挛微血管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9):50-52.
[2]吴江,贾建平,崔丽英.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12.
[3]李莉萍,邵广瑞,李飞,等.磁共振3D-FIESTA在面肌痉挛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3):362-364.
[4]李春梅.面神经根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158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4):80-81.
[5]徐鹏,李昌盛,吴成城,等.微血管神经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27(5):536-537.
[6]袁晓毅,季鹏,周正扬.MRTA诊断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价值[J].中国使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6):12-14.
[7]米丽姑.王泽玲,周立莉.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效果[J].特别健康:下,2014(7):105-106.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1.049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1-0095-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杨玉光201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