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帝内经》中的儒家思想*
2016-03-10曹继刚
魏 巍 曹继刚
浅谈《黄帝内经》中的儒家思想*
魏巍1曹继刚2△
1.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014级(武汉 430061);2.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65)
摘要:儒家思想自西汉以来,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以儒学为基础对中医学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儒家思想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阴阳”观念、“八卦”系统、“五行”观念及“致中和”思想为中医系统观念的构成以及中医经典提供了哲学思想和模式。本文将讨论“天人合一”思想、“阴阳”观念、“八卦”系统、“五行”观念及“致中和”思想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关系。
关键词:儒家;中医;哲学;《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现在学术考证大约成书于西汉末年。全书以黄帝与其近臣岐伯,雷公,俞跗等人的问答形式阐述病机病理以及防治方法,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初窥其文,无不发现里面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1 “天人合一”与《黄帝内经》
“天人合一”的观点萌芽于西周时期的天命论,而后在战国时期被孟子与庄子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和发展这种观点,最后被汉代大儒学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并在其著作《春秋繁露·阴阳义》中明确提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一,天人一也。”天人合一的观念才第一次被明确的提出。在儒家学者看来,人心中天赋具有道德原则,而天亦有道德原则,这种现象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如《三字经》所云:“人之初,性本善。”但因为后天被社会上的功名利禄所迷惑而不能正守其心,导致不能遵循心中的道德。儒家讲究“慎独”,讲究“吾日三省吾身”以达到对自身“本善”的正固。以此达到天人合一。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也不乏此类描述。比如“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1]。对于医学来说,儒家所说的“德”就好比人体之正气,而后天的功名利禄正如邪气一般。虽然邪气侵犯人体,但此时不一定会发病。其关键就在于正气与邪气孰强孰弱的问题。如果人体正气比较强,而邪气不强,那么就不会发病,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正气不足,邪气偏强,则就会发病,此之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的强弱是决定发病的关键。[2]《灵枢·百病始生》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正气不足,那么无法抵御外界的侵扰,则必然发病。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当邪气强盛到一定的时候,正气无法与之交争,就应该避其锋芒。
2 “阴阳”观念与《黄帝内经》
阴阳是中国最古老的儒家哲学观念之一。它起源于氏族社会人类对自身以及自然的观察,大概形成于西周,由伯阳父提出阴阳的观念,并用于解释大自然现象。《国语·周语》[3]曰:“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至春秋战国已经基本成熟,当时的医家开始将其运用到医学中。《左传·昭公元年》[4]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系辞传》云:“天地纲蕴,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5],《周易·系辞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此时先人开始认识并提出了阴阳变化的理论。《黄帝内经》中借用此观念,提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素问·阴阳印象大论》)来说明和阐述阴阳互相转变的机理。《素问·调经论》篇曰:“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当阴阳处于平和状态的时候,人体才会健康而没有疾病。
一旦阴阳任何一方强过另一方,则会出现病理状态。也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反之当任何一方出现虚损无法维持和对立方的平和时也会产生病理征象,也就是“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3 “八卦”系统与《黄帝内经》
相传八卦是伏羲所造,后来用于占卜,以此对未来的事进行预测以达到趋利避害的作用。细观八卦卦象组成,最基本的还是阳爻和阴爻。可以说八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阴阳概念的实际运用的一种。
天(男)为阳爻,为主动力;地(女)为阴爻,为受动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像阳气一样终日乾乾,夕惕若(乃儒家慎独),才能做到厉无咎。君子每天恒动不居是不可能会有好的结果。《论语·为政》中提到: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孔子想说的是走极端的学说是一种祸害。可见孔子并不主张以一极统治另一极的思想,甚至是觉得这样的学说会带来祸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谈到阳就不能不提到阴。所以君子不能任何时段任何情景像个疯子一样的“恒动”,君子有时候要像阴一样随从,“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才能“无成有终”。虽然无成,其实也就有成。君不见,《波若波罗密心经》有云:“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对于阴的情况,很多人是没有终的,可以说是没有善终的。但是做到以厚德载物了,虽然无成,也有善终。善终本来就是一种无上功德。
作为儒家哲学思想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易学早已经在历史的变迁中互相融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最终形成了相互关联的关系。如卦象考人事类云:“笑病,先号啕而后笑,震卦,初九、上九,治以上九,为先笑而后号啕,后笑则言哑哑;又如愁病,《晋》、六二、泣血涟如,《申萃》,六三,或泣,或歌”[6]。再者,比如“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岀焉”(《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与胃”(《灵枢·五味》)、“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素问·玉机真脏论》),大量的原文证明了中央脾土的功用就是受盛五谷,化为精血,支持四肢以及全身的肌肉的生长。其多余的精气在回归到脾胃。脾胃作为水谷精微气化的枢纽,在其两者的小天地中完成了生长化收藏的过程。脾胃自己就是一个圆。用《易经》里面的第一卦,乾卦的上九来解释就很好理解了。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水谷精微在气化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环节是“亢奋”的,那么就如群龙不强出头,那么各个气化过程得以完成。人体的生命就依照这这个圆环从出生到健壮,最后归于衰老和死亡。完成圆满的生命过程。
4 “五行”观念与《黄帝内经》
五行学说起源于殷商的五方观念而后在周朝,史伯提出了:“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正语》),在春秋战国期间出现五行学派,宋国子罕云:“天生五才,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在这过程中《黄帝内经》将其引用于自己的体例,作为方法论和哲学基础指导医家了解生命过程中各脏腑功能活动和疾病发生的规律,并指导临床诊治。
汉朝到宋朝,这740年里面经过医家和儒家对其概念的扩充,朱熹的《尚书》洪范篇才第一次明确提出五行这一概念:“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火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并由此将五脏归为五行。可以说,五脏的关系基本上就是依据五行生克的规律进行推演。
五行之中,因为心主神明,也就是《灵枢·本神》所讲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神明能够控制精气,调控津液的输布,从而调控五脏的功能,由于心藏神如此之重要,那么心就成为了“五脏六腑之大主”(《灵枢·邪客》)。心神、心阳等词汇就自然而然的受到各医家的重视。以至于医家认为心脏不可能受邪,必定有心包在外代其受邪。五行配五脏后就有了排序。就有了人体的“三纲五常”。
儒家最重入世,对规矩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其以三纲五常为最。《论语·颜渊》篇[7]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何晏在《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中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总结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作为臣、子、妻的,必须严格服从君、父、夫,同时也提出,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类似于此,《素问·灵兰秘典论》就有一段关于各个脏腑功能的经典阐述,后世依据儒家的“三纲五常”称之为十二官论。“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就阐述了以心(君主)为主体,各个脏腑器官在君主之官的统治下各自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而不去“争权夺利”,五脏五行直接各受生克,和平共处,那么人就不会生病的观点,正所谓“高下不相慕”,各司其职耳。
5 “致中和”思想与《黄帝内经》
中医这个词怎么解读。很多人随口答中国的医术,或者中华医术凡此总总,大都“中”都和本民族的称号扯上关系。其实中医的中应该被称为中庸,佛家称呼为中道。《论语·子罕》中有云:“子曰: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中庸》也说:“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都是表示做事应该去中道意。《素问·调经论篇》曰:“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包括笔者在上文中所提到的《黄帝内经》原文都包含着中庸的思想。只有负阴抱阳才能达到“血脉治也”[8]的健康状态。
如果四季失时、五味偏噬、六气失常、七情失和、阴阳不相顺接就会发生疾病。而对此以客观病情为标准,无有偏颇,当此之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药物配伍恰当,或者选择合适剂型,或者选择针灸、推拿、导引等法,在以正确方法祛病的同时而不伤正气。正如秦越人所言:“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
6 结语
总之《黄帝内经》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儒家思想给予的深深的烙印,笔者认为要想能够在《黄帝内经》上有所作为,中国儒家思想是必不可少的学术基础之一。学习中医之人不应该只注重数理化英等新学,对于我们传统的旧学应该主动去学习,去探索,去传承。屈原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借此之言聊以勉励。
参考文献
[1]唐·王冰,宋·林艺,高保衡,等.重广补注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影印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0.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47.
[3]邬国义,胡国文,李晓路.国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1.
[4]左丘明.春秋左传集解点校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01.
[5]孙国中.河图洛书解析[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143-148.
[6]江慎修.河洛精蕴[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5-223.
[7]魏·何晏,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4.
[8]段逸山.医古文[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
*基金项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0号
通讯作者:△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1.011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1-0022-03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周祯祥2014-12-16)
猜你喜欢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