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人员设计出可形变的纳米颗粒

2016-03-10温玉琴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癌变形状粒子



研究人员设计出可形变的纳米颗粒

许多癌症药物以快速生长的细胞为靶点,当药物注入患者体内后,药物将聚集在所有快速生长的细胞内,除了肿瘤外,还大量存在于毛囊、消化系统黏膜及皮肤。最近,多伦多大学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新的分子输送系统,将纳米粒子附着在DNA链上,通过改变粒子形状以提高化疗药物到达肿瘤细胞的能力,降低毒副作用。研究的相关结果于2016年2月19日发表在《Science》上。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肿瘤,因此可能会出现早期乳腺癌对某一治疗方案的应答与胰腺癌不同,甚至不同阶段的乳腺癌对某一治疗方案的应答也不同的情况。影响粒子进入肿瘤内部的因素是多样的,如粒子的大小、形状和表面化学性质。研究人员对上述因素对小分子物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纳米技术将物质传送到肿瘤,目前研究人员已设计出一种可以针对特定DNA序列的状态而改变形状、大小及化学性质的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由许多小的金属部件组成,它们与DNA的链相互作用,从而黏附在DNA上。

研究人员设想,一般情况下这些纳米粒子可以在血流中漂浮,对人体不产生作用。直到它们的DNA链遇见具某已知癌症标记物的DNA的序列时,纳米粒子产生形变并起作用,如以癌细胞为靶向,将药物分子暴露于癌变细胞,用信号分子标记癌变细胞,或是研究人员设置的其他任务。

研究人员计划将该纳米粒子应用到个体化纳米医疗中,按照患者肿瘤的具体情况制备出特定的纳米粒子,使药物仅聚集在肿瘤部位。

DOI:(Science,2016, 10.1126/science.aad4925温玉琴 编译)

猜你喜欢

癌变形状粒子
挖藕 假如悲伤有形状……
你的形状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桥式起重机模糊PID控制
基于粒子群优化极点配置的空燃比输出反馈控制
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基于Matlab的α粒子的散射实验模拟
《癌变·畸变·突变》第六届编委会第2次会议纪要
《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第26卷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