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像技术在痹证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2016-03-10李东云冮顺奎魏丹霞
李东云 冮顺奎 魏丹霞
(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云南 昆明 650021)
红外热像技术在痹证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李东云 冮顺奎△魏丹霞
(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云南 昆明 650021)
红外热像技术是通过光学成像物镜和红外探测器检测目标红外辐射能量,检测到的目标温度可以通过计算机处理形成温度彩色图谱,根据不同色彩显示人体不同温度分布。这是一种可以通过不接触人体,无痛安全的检测和诊断方法。红外热像技术在目前许多学科中都得到了高度应用,在中医学中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发展尤其迅速。本研究主要介绍红外热像技术原理、红外热像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及在痹证中的应用。
红外线;痹证;综述
医用红外热像技术由于其无创、灵敏及对早期疾病预警等优点而受到关注和应用。目前红外热像技术在中医辨证论治、经络探索、临床疗效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突破,并在中医治未病、中药药性研究、运用动物模型等方面也有了新的思维与方向,红外热像技术目前在中医药科研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兹将红外热像技术原理、红外热像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及在中医痹证中的应用进行总结,综述如下。
1 红外热像技术原理
温度高于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有辐射红外线的现象,红外热像技术就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检测受测物体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并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反映出受测物体的红外
热辐射情况[1]。当人体状况发生变化时,人体体温或局部的热平衡受到影响,则表现为体温或局部组织温度的改变,这也常预示着人体生理或病理的变化。红外热像仪通过收集人体散发的红外线热辐射,经计算机处理用不同的色彩显示人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准确测量人体温度分布的变化程度,可针对疾病部位进行检查,判断该部位的温度变化范围,能够反映人体温度代谢的情况,同时在检查过程中无痛、无创,操作方便,是一项新的功能性检测技术[2]。
2 红外热像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红外热像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最早用于乳腺肿瘤筛查[3],随后在医学领域的研究日趋增多。随着中医研究的不断发展,该技术与中医学的联系也不断被探索。该技术最早应用于中医学的经络穴位研究[4-5];随后,
随着探究的不断深入,在辅助中医辨证论治、治未病理论,甚至使用动物模型等方面都得到广泛拓展。兰彩莲等[6]应用红外热像仪采集36例健康志愿者自然状态下背部热像图,通过2次红外热像图片对比发现,通过红外热像仪将古典十四经脉路线清晰的可视化。王轶蓉等[7]收集8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中医辨证论治将其分为肾虚、痰湿、肝郁、血瘀型4种证型,随之应用红外热像技术检测患者并采集图像,发现红外热像技术能够通过其热值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脏腑及经络辨证提供临床参考依据。中医“治未病”理论与红外热像技术的结合对于当今亚健康[8-10]人群的分析有着重要作用。郑勇飞等[11]认为,红外热像技术对“治未病”思想的实现最为有利,其关键基础在于人体出现潜在疾病时,该部位反映出的温度变化,不仅可以来自自身对照,同时也可以与健康人形成对照,从而对疾病形成预警,提前预知以达到“治未病”理论的体现。红外热像技术的应用范围目前也在实验方面不断拓展,张平等[12]应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电针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相关经穴皮肤温度变化,通过红外热像图取得了很好的观测效果。
3 红外热像技术在痹证中的应用
中医痹证最早是从《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中提出的。痹证主要与人体脏腑功能或正气不足、感受外邪等各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引起人体的经脉气血不通、不荣,而后出现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等,重者致使关节变形、肢体废用或病及脏腑[13]。痹证的发病过程中多有局部温度升高或降低的产生,红外热像技术检查能够及早地判断病变范围及辅助中医痹证的辨证论治,使痹证患者得到及早、及时的诊断,更加明确的辨证论治,为中医治疗提供了准确方向,从而使痹证患者更好地缓解病情的发生、发展[14]。
3.1 红外热像技术在痹证诊断中的应用 红外热像仪目前在诊断[15]中有较大的灵敏度,随着不断的发展,其不同部位的温度及诊断标准也在迅速发展。肖建斌等[16]对23例腰部疼痛并向下肢放射的患者随机行红外热像技术检测,此类患者腰骶部热形态主要以梭形、脊中线热区不连贯、骶髂骨上缘呈大片高温热区、不规则形态这4种表现形态为主,提出了红外热像技术检测对反映自主神经系统改变引起的局部体表温度的改变有较精确的表现。李炜等[17]对126例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患者应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检查,与健康受试者比较发现,肩周炎患者中急性期和慢性期皮温各有不同,三者之间的局部温度关系为急性期>健康受试者>慢性期,这对诊断肩周炎有着指导意义。郭静波等[18]收集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红外热像仪对患者腰骶部进行检查,热像图表现为腰骶部温度增高且增温区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成正比,红外热像技术对不典型强直性脊柱炎有较高灵敏度。
中医辨证论治[19-20]在中医诊断中有着重要作用,是中医诊断的核心,应用红外热像仪对不同证型、体质[21]的检测也在不断发展。张信成等[22]应用红外热像图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各证型之间的关系,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辨证分为血瘀、肾虚、寒湿、湿热证4个证型为实验4组,选取30例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记录5组受检者同一区域的两侧体表温度。实验4组下肢温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血瘀组下肢温度均高于其他4组(P<0.05),说明红外热像图不仅能分辨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差别,对于中医不同证型的关系也值得探究。张宜等[23]对76例肾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及62例正常人分别应用红外热像仪对其膝关节、肾区进行检测,发现肾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及肾区较正常人温度低,提示红外热像仪在检测中医证型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温度区域是红外热像技术的一个特点,刘云等[24]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热痹患者及痛痹患者应用不同颜色的彩图直观表现了2种证型患者的不同特点,发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为热痹者红外热像图表现明显热区改变,主体为红色,由内而外颜色由暖到冷;痛痹者膝关节则与热痹患者截然相反,红外热像图呈冷色调改变,主体为绿色,边界清晰。这与热痹患者以实证、阳证为主,导致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痛痹患者久病多虚多瘀,血流缓慢导致局部皮肤温度降低有关。中医辨证容易受临床经验影响,导致不同辨证,而红外热像技术可以直观反应病变部位变化,由此提示机体内部变化,与中医的“司外揣内”观点不谋而合。罗芸等[25]应用红外热像技术比较了急、慢性颈肩软组织损伤患者,结果发现急性与慢性患者之间温度存在显著差异,且各组自身左、右肩部均存在温度差异,这对区分急性及慢性疾病具有一定意义。欧阳红[26]研究10 例痹证患者病变部位的红外热像图,并对比其健侧与患侧,其中寒痹皮肤温度偏低,红外热像图颜色一般为深蓝、浅蓝和绿色;热痹通常表现为红肿热痛,故其红外热像图多为深红色、红色,认为红外热像仪可指导临床对痹证进行辨证分型诊断。
3.2 红外热像技术在痹证疗效中的应用 红外热像技术的客观化、简便化为疾病治疗前后疗效对比提供了有利的方式。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孙美玲等[27]应用内热针治疗,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29例正常无腰痛患者均进行了红外热像技术检查,发现内热针治疗前后腰部温度分布发生了变化,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皮温接近。竺永达等[28]将1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例应用中医导气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86例应用单纯电针疗法。通过红外热像图直观检测到治疗组治疗前后腰痛部位的温度与对照组腰部温度有明显差异。周凤梅[29]通过辨证论治将24例颈椎病患者分型,应用中药辨证治疗,进行红外热像仪检测,发现治疗后不同证型的患者均有向正常温度恢复的倾向。曹东波等[30]应用红外热像仪对皮肤温度的变化进行检测,发现治疗前后背部皮温有明显改善,说明红外热像技术反应疼痛的灵敏度较高。李莉等[31]应用红外热像技术观察75例痛风性关节炎于关节腔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后病变部位的红外热像图,治疗后患者患侧部位红外温度明显缩小,说明红外热像图可以直观反映患者肿胀程度及缓解情况。
4 问题与展望
应用红外热像技术治疗中医痹证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①研究样本量小,缺乏大量样本,没有取得规律性结论;②由于缺乏数据的累积,中医各个类型的痹证缺乏标准参考值,仅限于直观的温度数据对比;③红外热像技术仅能通过投影区的温度解释表面情况,人体内部脏腑、经络变化尚缺乏系统理论基础;④红外热像仪价格昂贵,占地面积较大,对于推广有较大难度[32]。红外热像仪具有无创伤、无辐射、灵敏度高等优点,随着其不断发展也在逐步应用于医疗的各个领域。红外热像仪对人体的整体检测与中医的整体观相似,同时当人体发生变化,通过各个项目检查又难以解释时,红外热像技术检测的灵敏度就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体表温度的不同分布情况及时预测病变可能,与中医“治未病”理论不谋而合。红外热像技术检测使得中医辨证论治具体化,有着巨大潜力。
[1] 仇惠,高杨,封子宏.红外线成像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2,29(1):3202-3204.
[2] 王小莉,王轶蓉.论医用功能影像技术在中医应用中的前景[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105-108.
[3] 尹晓燕.红外线乳腺诊断仪在乳腺疾病普查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139.
[4] 周仲瑜,余乐,韦丹,等.红外热像技术在中医经络研究中的应用概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7):2289-2291.
[5] 潘龙,王晓龙,周仲瑜.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学上的运用[J].黑龙江中医药,2014,(4):44-47.
[6] 兰彩莲,潘晓华,萨喆燕,等.艾灸命门对督脉循行线上皮肤温度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6,41(1):70-73.
[7] 王轶蓉,王小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经穴红外温度对比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5):1040-1042.
[8] 连志强,余华,孟鹃,等.医用红外热像技术在亚健康人群颈部体检中的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13,35(10):956-957.
[9] 王超,余葱葱,张成明,等.亚健康态胸痹与胸痹红外图谱的温度特征比较[J].激光与红外,2010,40(4):380-382.
[10] 丁松屹,陈衍明.亚健康态胸痹的临床红外热图特征表现的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4):16-18.
[11] 郑勇飞,刘忠达,陈海涛,等.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治未病中的应用浅析[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6):465-467.
[12] 张平,赵国桢,刘亚利,等.电针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相关经穴皮肤温度变化影响的后效应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4):344-349.
[13] 杨扬.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71-72.
[14] 李婷婷,魏明,李洪娟.红外热像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4):59-60,封3.
[15] 魏明,孟祥奇,刘佳琪,等.应用红外成像技术辅助中医诊治1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6):48-49.
[16] 肖建斌,项红兵,佘守章,等.红外热像图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辅助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5):586-588.
[17] 李炜,邓干初,刘远珍.红外热像仪诊断肩周炎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0(1):69-70.
[18] 郭静波,李新栋,刘景聚.强直性脊柱炎的红外热像图诊断价值[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1,23(2):114.
[19] 李启佳,陆华,邓延莉,等.应用非致冷镜头的红外热成像仪对76例正常人阳虚质的评价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2(2):113-115.
[20] 郑霞,刘奕,李启佳,等.应用TTM对60例正常人阳虚质的评价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15-19.
[21] 李洪娟,李婷婷.144例9种体质人群夏季红外成像特征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2):37-39.
[22] 张信成,仇湘中,蒋盛昶,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红外热像图表现与中医证型关系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6,22(3):55-57.
[23] 张宜,施杰,杜少辉,等.运用远红外热断层扫描技术诊断肾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8(3):324-335.
[24] 刘云,张斌青,宋青凤,等.红外热成像在膝骨关节炎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J].中医正骨,2016,28(4):246-248.
[25] 罗芸,薛毅珑,高宇红,等.急、慢性颈肩痛患者的远红外热像特征分析[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8,17(6):431-433,453.
[26] 欧阳红.WP-95型红外热像仪对痹症临床诊断应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9,5(4):81.
[27] 孙美玲,高谦,王刚,等.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红外热成像观察[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6,18(1):38-40.
[28] 竺永达,张峻峰,吴耀持.导气针法配合电针治疗腰突症术后顽固性腰痛疗效观察及红外热像变化[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3):311-313.
[29] 周凤梅.红外热成像观察中医药辨证论治痹痛型颈椎病的疗效[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5):51-52.
[30] 曹东波,袁宜勤,赵锋,等.龙虎交战针法对非特异性下背痛红外热像图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2):43-45.
[31] 李莉,吴士明,晏加林,等.红外热像对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价[J].激光杂志,2016,37(3):152-154.
[32] 蔡毅,王岭雪.红外成像技术中的9个问题[J].红外技术,2013,35(11):671-682.
(本文编辑:习 沙)
10.3969/j.issn.1002-2619.2016.11.033
李东云(1987—),女,住院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风湿免疫学。
R445.7;R454.2;R-05
A
1002-2619(2016)11-1738-04
2016-07-14)
△ 通讯作者: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云南 昆明 6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