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回顾与展望

2016-03-10晏育伟华恩顺张桂玲钟苏苑黄嫔常菲林忠芬

广东蚕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蚕种蚕业原种

晏育伟 华恩顺 张桂玲 钟苏苑 黄嫔 常菲 林忠芬*

(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广州 510640)

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前身是广东省农业厅家蚕原种场、广东省蚕种繁殖试验场、广东省丝绸公司蚕种繁殖试验所、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2004年经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定变更为现名,并加挂广东省蚕业产品检测中心牌子,是广东省唯一一家集蚕、桑良种繁育及蚕业科学研究与开发、蚕种质量检验检疫、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等于一体的财政厅一级预算农业科研事业单位。

1 中心发展历程

1955年,为适应广东蚕桑生产发展的需要,省农业厅根据中央农业部的指示精神,从特产处派出张其俊、吴鹏抟两位工程师到华南农学院管辖的枫岭和白石岗两个小山坡筹建家蚕和蓖麻蚕原种场,以充实、完备蚕种生产机构,加速推广改良蚕种,健全良种繁殖制度,扩大蚕种生产规模,提高蚕种质量,通过增产高品位生丝来满足外贸需求。1956年成立广东石牌家蚕原种场,1957年建成投产,由省农业厅蚕管局直接管辖。后来隶属关系几经变更,1968年转由省农科院管辖,1973年1月又回归省农业厅生产处管辖,并更名为省蚕种繁殖试验场,1975年5月1日再移交到省农科院管理。1982年,广东省成立农、工、商、贸一体化的广东省丝绸公司。为加强茧丝绸行业的管理,1983年12月1日起移交到省丝绸公司管理至今。1990年经广东省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广东省丝绸公司蚕种繁殖试验所,1993年更名为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2004年7月变更为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并加挂广东省蚕业产品检测中心牌子。

1.1 场地变化

筹建前,所在地曾是一片荒芜之地,常有小型野兽出没,杂草丛生,人迹少至,遍布坟墓,蚊虫乱飞。经过近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变成生产、生活设施完善的花园式单位。而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变迁,中心地块已被广园快速路和华南快速路两条城市快速路东西南北贯穿其中,已处于广州新中轴线繁华地段。桑园基地已先后迁移到萝岗长平、增城福和、英德蚕种场。

1.2 组织机构

初期只设桑园组、蚕种生产组、后勤服务组,与当时以生产为主、业务单一的纯生产管理模式相匹配。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与发展,组织机构也不断完善与发展,目前中心设有蚕种生产与处理保护部、蚕业研究与发展部、蚕业资源利用与开发部、蚕业技术推广部、蚕业产品检测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后勤服务部,更符合现代管理制度和有利于行业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3 主要职能

已由原来的原原母种培育与原原种、原种繁育的单一生产职能扩展为蚕桑品种资源收集与保护,桑蚕品种选育,原原母种培育与原原种、原种繁育,蚕业产品检验检测,蚕桑实用新技术研究与推广等综合性职能。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研究与推广产业实用新技术,并在全省蚕桑主产区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推广体系,同时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蚕桑信息化技术推广平台,使新品种与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不断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1.4 队伍情况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员工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原来职工队伍中只有几个大中专毕业生,现在大专以上毕业生占比是89%,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占比为17%。有一大批长期从事家蚕良种繁育、新品种选育、蚕业科研、技术推广、蚕业产品质量检验检疫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创立了独树一帜的热带亚热带蚕业技术优势,推动了广东及全国乃至世界的蚕业技术进步和蚕桑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 60年来工作成效

60年来中心除提供各级优质蚕种外,还积极致力于推动蚕业行业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建立了具有热带亚热带特色的蚕品种资源库和蚕业科技资料库;在蚕桑科研、技术推广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可喜成绩。近10年取得科技成果6项;申请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6项获得授权),实用新型6项(全部获得授权);主持制定了5个地方标准;编写和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96篇。为推动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2.1 提供各级优质蚕种,保障各级蚕种供应

蚕种生产是确保蚕桑产业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承担广东省家蚕原原母种培育、原原种繁育、原种繁育任务。60年来,中心共培育原原母种10万多蛾,原原种240万多蛾,原种100多万张(从2001年开始,原种生产已逐步转移到英德蚕种场,中心只保留原原母种培育和原种种繁育)不仅满足本省的生产、科研、教学需要,还供应其他兄弟省份甚至出口国外,为茧丝绸行业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2.2 进行家蚕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选育,推动了蚕品种的更新换代

中心自1963年开始开展家蚕选育种研究工作,经过几代育种工作者的努力,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加强了对家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与创新利用,目前已收集保存有家蚕种质资源139分,包括自主育成品种、皮斑限性品种、茧色限性品种、有色茧品种、细纤度品种、粗纤度品种等,具有鲜明热带亚热带地区特色的家蚕种质资源库已初具规模,并出版了《桑蚕种质资源图谱》图书,为蚕桑生产和科研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和理论指导。

中心在利用种质资源,加速优良蚕品种的育成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主持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部级科研课题一批,育成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东34×苏12、群育1号、群育5号、群育7号、粤蚕321、粤枫一号、粤枫二号、粤枫三号,粤蚕细纤1号等新蚕品种共9对,通过省级审定的新品种有11个,获各种奖励5项(次),创新特异种质资源18份。“东34×苏12”是第一个由本中心育成并在广东蚕桑生产上大量推广的二化性白茧品种,加快了广东省全年饲养二化性白茧种的步伐,对推动我省蚕茧生产的高产优质做出了积极贡献。“东34×苏12”从1973年开始近20年内一直作为华东蚕区夏秋蚕的主要当家品种,并被国家农业部组建的全国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为全国夏秋蚕品种鉴定的第一对照品种(1980年—1990年),1979年获广东省科学大会奖;“粤蚕 321”(东 43×7532·湘晖)通过国家审定,国内首次成功组配日系双交原种“7532·湘晖”,创下广东省日系制种单产最高纪录,解决了广东省日系原种制种量低、成本高、效益差的难题,1995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粤枫三号”(五·选×28·32) 先后获得2009年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和2010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粤蚕细纤1号”(三·龙×汇·源)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是一对优质特色家蚕新品种,是广东第一个实用细纤度品种,还是我国首个四元杂交细纤度三眠蚕品种,该品种综合经济性状优,龄期经过短、茧丝纤度细,茧丝品质优良,可缫制6A级以上高品位细纤度生丝,为特殊用途蚕品种的开发利用和茧丝绸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该品种已在广东省及兄弟省份蚕区进行示范推广,打破了广东难以生产6A级生丝的历史。此外,近年来中心在特色种质资源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纯绿色茧、纯黄色茧、黄绿色茧限性等彩色茧种质资源创新已接近实用化,强健优质皮斑限性品种创新及组合筛选有新突破,具有较强抗逆能力、蚕期鉴别雌雄、自破茧羽化率达98%左右的皮斑限性蚕品种育成在望,这些新品种的培育将极大丰富广东省家蚕品种资源,为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保障,加快推动广东省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2.3 开展蚕业产品检测,保障全省蚕种供应的质量安全

中心设立的“广东省蚕业产品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于1999年10月18日挂牌成立,2008年3月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实验室计量认证的资质认定,是广东省目前唯一一家有资质的省级蚕种质量检验机构。检测中心的建立加强了广东省蚕业产品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对全面贯彻落实《蚕种管理暂行办法》、《茧丝价格及流通管理办法)等,促进广东省蚕业“适度、协调、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检测中心的主要职责是:(1)负责全省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母蛾检疫和生产过程的疫病监控,分析全省疫病发生情况,并给予防治技术指导;(2)承担全省蚕种质量监督抽查,对企业生产的蚕种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3)开展全省蚕种质量检验员的技术培训,提高质检队伍的技术水平;(4)举办全省蚕种母蛾检疫能力比对,督促企业重视检验能力的提升;(5)开展检测高新技术研究,迈向高精准度的基因检测;(6)拓展蚕丝产品检测项目,拓宽检测领域,更好地为行业和社会服务。从而推动了广东省蚕桑生产从抓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为建立有序的蚕业产品流通体系提供了质量保证。

此外检测中心2004年1月成立了QC小组,以“小、实、活、新”为特点,围绕检测中心的质量方针、目标开展服务活动。活动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质量就是生命”的原则,开展“家蚕微粒子病”检疫和成品蚕种质量检验等业务活动,近十年获得全国纺织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9次,2014年还获得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三等奖。

2.4 积极开展蚕业科学研究,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

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对蚕桑科研的创新研究,围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强产学研结合,在蚕桑机具研制、生产工艺创新和省力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制了桑园条桑收割机、切桑机等高效省力化养蚕设备,建立了广东第一条自动给桑生产线,提高蚕桑生产机械化水平;开展了广东散卵制造技术和干热空气处理蚕卵防治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技术研究;开发出超薄型、高洁净平面丝制作工艺,推动了蚕桑产业向省力化、规模化、集约化、优质化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增效。

近十年来,中心主持承担并完成各种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科技成果6项;申请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6项获得授权),实用新型6项(全部获得授权)。主持制定了5个地方标准:《桑蚕原种和一代杂交种》(DB44/T253-2005)、《桑蚕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疫病检验规程》(DB44/T 447-2007)、《桑蚕原原种及检验规程》(DB44/T828-2010)、《桑蚕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DB44/T981-2012)和《桑蚕原原种桑园栽培技术规程》(DB44/T1240-2013),填补了省内空白;编写和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96篇。

3 展望与努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了全球发展新平台,世界经济的互联互通、联动发展,为茧丝绸的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楔机。借助“互联网+”的东风,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等方式,中心将通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机械化生产逐步渗透到蚕种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调结构、创品牌、促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稳定主产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升级。主要发展措施如下:

3.1 推进创新战略,激发行业新活力

技术研发与推广是中心的核心工作,中心将以改造提升传统发展模式为依托,聚焦新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以“大农业”“互联网”思维,创新蚕种、蚕茧生产新模式,打造蚕种与蚕茧生产、加工、销售经营平台。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产能,在降本增效、提高质量方面发力;走品牌化道路,实现产品升级,提高利润空间。通过技术革新科学生产,确保优质蚕种、蚕苗与蚕茧供应。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依托质量赢得市场。

3.2 加大研发投入,打造科技创新新引擎

以科技创新研发为依托,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使创新成为驱动蚕桑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以“效率、效能”为中心,以品种创新、装备创新、生产工艺创新等为主题。做好蚕、桑新品种创新研究与原原种繁育工作,做实做强粤蚕细纤1号,加强荧光(茧色)标记抗NPV能力的斑纹限性育种材料以及强健优质皮斑限性品种的创新研究,做好彩色茧等特色蚕种质资源创新与组合筛选工作;对种质资源进行丝质鉴定,建立丝质档案,完善资源谱性状;加快蚕种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研究步伐,使散卵生产与精制平附蚕种技术、干热空气蚕种处理系统、微波蚕沙处理系统等生产、防微技术早日实用化。加强生物实验室的建设与利用,严格管理,科学运行,优化实验室设备。

3.3 适应社会需求,拓宽研发业务范围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心蚕桑资源健康产品研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科研成果包括桑果汁、桑果酒、桑叶茶、雄蚕蛾酒、老桑枝灵芝、蚕蛹虫草等4大类20多个品种,并建立了试验生产基地,成功推向了市场。蚕桑资源健康产品的研发应用推广几年来,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创造了可喜的经济、社会效益。中心将继续加大该项工作的推动力度,结合国内外蚕桑资源研发现状,精准定位,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大整合外部资源,推进蚕桑资源深加工,发展自主品牌健康产品,逐步提高蚕桑资源的医药或保健品、健康食品方面的研发能力。

3.4 加强战略合作,增强研发实力

中心将继续拓展与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苏州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等科研院校,以及广东省蚕学会和广东省茧丝绸协会等行业协会的合作,并积极开展与国外相关研究单位的互动交流,整合优势,相互协作,借助内力外力,提升中心的人才队伍的发展能力和科技创新水平。

[1]建“所”的回顾与展望[J].广东蚕业,1996,30(4):1-4.

[2]白碧璋.昔日荒芜处,今天繁花地[J].广东蚕业,1996,30(4):16-17.

[3]钟苏苑,张桂玲,黄嫔,等.我所家蚕育种工作的回顾[J].广东蚕业,2005,39(1):35-39.

[4]黄嫔,张桂玲,郭定国,等.家蚕新品种粤枫三号的繁育与推广[J].广东蚕业,2009,43(1):33-36.

[5]邱国祥,王先燕,黄嫔,等.强健性细纤度三眠蚕品种粤蚕细纤1号的育成[J].中国蚕业,2013,34(3):18-23.

[6]王先燕,钟苏苑,张桂玲,等.家蚕斑纹限性种质资源主要经济性状的比较分析[J].广东蚕业,2014,48(1):28-30.

猜你喜欢

蚕种蚕业原种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创新原蚕区蚕种生产方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