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庸官之议与治庸之道

2016-03-10

关键词:庸官官员

程 潮

(广州大学a.广州廉政建设研究中心,b.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中国古代庸官之议与治庸之道

程 潮a,b

(广州大学a.广州廉政建设研究中心,b.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庸官”在中国古代有各种称谓,这些不同的称谓表明了人们对庸官的各种憎恶之情。庸官因其能力、态度的不同,又有各种表征。庸官在中国古代的存在,有着深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根源。庸官拿着俸禄却不作为,于国于民无益,这无疑是一种罪过;庸官因其不作为而放任贪暴现象的发生,其危害甚于酷吏。为了打击和抑制庸官,中国古代形成了内外并举的治庸机制。

庸官;表征;成因;危害;治庸

所谓庸官,是指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业绩平平的官员。庸官因其碌碌无为,不但不能利国利民,反而会误国误民。因此,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代,庸官都为世人所不容。本文主要以中国古代文本(偶涉晚清文本)为依据,对中国古代关于庸官的称谓、表征、成因、危害及治庸之道的探索进行一番梳理,以为我国当前的治庸之策提供借鉴价值。

一、庸官的称谓

“庸官”在中国古代有各种称谓,这些称谓都是因人们对庸官的憎恶所起的。我们大致可以从古书中搜出庸官的以下称谓。

一曰“旷官”或“空官”,即空居官位,不称职的官员。“旷官”语出《尚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孔安国在《尚书正义·皋陶谟》释曰:“位非其人为旷官”。清世祖在《御制人臣儆心录·旷官论》中根据官员的主观动机,将“旷官”分为四类:“怠弛便己型”,即食国厚禄,占据高位,却贪图安逸享受,无意于建功立业;“庸鄙诿众型”,即在位期间碌碌无为,推诿责任,因循守旧,毫无建树;“邪曲背公型”,即不务正业,谋私利则不遗余力,对公事则敷衍塞责;“恣傲肆志型”,即虽有才华,却自高自夸,得意时能尽心竭力、不辞劳苦,失意时就消极倦怠、假装无能。更有“放荡”的旷官,矫语清高,以“礼法”为拘牵,视“簿书”为鄙俗,遗落一切,宅其心于“世事之表”,以“纵情自娱”。

二曰“具臣”,即备位充数的官员。《论语·先进》记载:孔子弟子仲由和冉求为季氏家臣,他们明知季氏有谋逆之心,却既不能阻止,又不愿离开,故孔子将他们斥为“具臣”。汉代刘向在《说苑·臣术》中将“具臣”刻画为:安官贪禄,营于私家,不务公事;怀其智,藏其能,人主急需良策时,却不肯“尽节”,安然地与世沉浮,上下左右观望。

三曰“庸人”,即见识浅陋、没有作为的官员。据《荀子·哀公》记载:孔子将人分为“庸人”“士”“君子”“贤人”和“大圣”五等。“庸人”即“庸官”,其表现是:口不能道“善言”(好话),心不知“邑邑”(忧愁),不知选用“贤人善士”来为己分忧;行动时不知“所务”(干什么),止立时不知“所定”(站在哪里);日择于物,不知“所贵”(何物贵重),从物如流,不知“所归”(归宿在哪);为“五凿”(五官)所“正”(主宰),“心”从而变“坏”。

四曰“焉能为有无底人”,即道德不高、无足轻重的官员。语出《论语·子张》:“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朱熹在《论语章句集注》中将“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概括为“焉能为有无”,并释之为“不足为轻重”。吕坤用“焉能为有无底人”[1]862一词来表达碌碌无为、无足轻重的官员。

五曰“太平官”,一般指国家危难之时仍像处在太平之世一样安于现状、坐享清福、不担风险的官员。明末熊廷弼在《熊襄愍书牍·与内阁台省督抚各衙门》中以“何曾作一日太平官,享一日自在福”表达了他积极抗击后金而不愿做“太平官”的坚强意志。明末李发愚则以“怪底新朝无个事,大家仍做太平官”[2]的诗句讽刺南京官绅在南明政权面临危亡之际仍陶醉于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之中,缺乏奋发图存的气息。这里的“太平官”都带有贬义,近于“庸官”。

六曰“扶不起的阿斗”,即昏庸无能的官员。“阿斗”是指三国时蜀汉末帝刘禅,因其懦弱无能,虽有诸葛亮辅佐,也守不住刘备开创的帝业,故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后世便以“阿斗”或“扶不起的阿斗”喻昏庸无能又不可救药的官员。

此外,吕坤还有“第六等人”之说。“第六等人”的特征是:知“富贵”之可爱,但又怕被“摈斥”;有“欲心”,但又不敢放肆;有“怠心”,但又不敢废事;无“爱民”之实,但也不肯“虐民”;无“向上”之志,但亦不敢“为邪”。因此,此等人只是“碌碌庸人”而已。[1]927

二、庸官的表征

庸官在现实中有各种表现形式,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表征。

其一,不关政事,没有热肠。唐代韩愈批评谏议大夫阳城,“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政,则曰“我不知”。[3]217明末宋懋澄在《九龠集·游汤泉记》中通过观“汤泉”而联想到现实中心肠“非冷非热”的庸官:“冷不凛毛骨,热不刺肺肝,既不能拒人干求,又不能拯人缓急,徒以一己之喜怒、一时之得失为冷煖”。这种官员对丑恶现象缺乏恨心,心肠不冷;对弱势群体缺乏爱心,心肠不热。

其二,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朱熹说:“今世士大夫,惟以苟且逐旋、挨去为事,挨得过时且过。上下相咻,以勿生事。不要十分理会事,且恁鹘突;才理会得分明,便做官不得。”[4]1即是说,做挨日子、装糊涂、随俗苟且的庸官比做勤快、聪明、能干的贤官要好,因为做贤官容易生事,给自己带来麻烦。吕坤将今人所说的“得过且过”或“差不多就行”称为“苟可以”。他认为,天下之患,莫大于“苟可以”而止。“养颓靡不复振之习,成权重不可反之势”,皆因“苟可以”三字为之。[1]820

其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清代纪晓岚描绘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北村郑苏仙作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正在审案时,有一官公服昂然而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阎罗王将此官的逻辑讥之为“不要钱即为好官”。该官又辩解道:“某虽无功,亦无罪。”[5]6这意味着,庸官不求有功,只求无罪。

其四,风雅为荣,勤政为耻。宋代真德秀指责一些庸官将“勤于吏事”目为“鄙俗”,将“诗酒宴游”视为“风流娴雅”。[6]2清末刚毅在《居官镜》中也批评一些庸官以“平澹和雅”为“贤”,而将自己的“一无表现”自诩为“悃愊无华”(至诚而不虚假)。[7]626这是一种价值观的扭曲。

其五,谄上傲下,无视民瘼。吕坤指出:“古之居官也,在下民身上做工夫;今之居官也,在上官眼底做工夫。”[1]776庸官在下,喜欢对上级“奔走奉承”,平日“无修政立事之心、急君爱民之志,蹉跎因循,但以浮泛之精神了目前之俗事”。[1]862庸官在上,喜欢下级对其“尊重”,“迎送欲远,称呼欲尊,拜跪欲恭,供具欲丽,酒席欲丰,随从欲多,伺候欲谨”,问其“职业”,全是“誉文滥套”,“至生民疾苦,若聋瞽然”。[1]863无论是谄上还是傲下,都是置百姓的死活于不顾。

其六,明哲保身,放任自流。宋代王禹偁批评庸官“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8]226。意即甘居平庸,随波逐流,滥竽充数,以保全自身。刚毅在《居官镜》中将庸官刻画为:“无所取于民,而善良者感之;不能禁民为非,而豪强者颂之;无所取于属员,而循分者安之;不能禁属员妄为,而贪劣者称之;刁生多事,而宽待之;劣绅不法,而姑容之。故刁生劣绅,皆言其和平,甚至胥吏作奸而不能惩,盗贼肆行而不能禁。自胥吏至于盗贼,皆乐其安静而不欲其去任。”[7]612-613此类庸官仅以“操守”博取名誉,对谁也不得罪,特别是对违法犯罪现象听之任之,而不去制止。

其七,因循守旧,逃避责任。吕坤认为,“法有九利不能必其无一害,法有始利不能必其不终弊”。而“嫉才妒能”“惰身利口”者就执其“一害”“终弊”之柄而讪笑之,“谋国不切”“虑事不深”者又附和之,不说“天下本无事,安常袭故何妨”,就说“时势本难为,好动喜事何益”,以至“大坏极弊,瓦解土崩”,然后又“付之天命”来逃避责任。[1]818

三、庸官的成因

中国古代庸官的成因,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诸方面。

(一)封建自然经济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前,以耕织相结合为特征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百姓向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9]而没有“帝力”干预的自由生活,但在现实中又无法拒绝官府的干预,特别是“扰民”“害民”的官吏比比皆是。所以百姓宁要“不受赃、不扰民”的“庸官”,也不要“扰民、害民”的“能官”“有为之官”。于是一些官员做起了“庸官”的角色。所以,宋代真净克文禅师批评一些士大夫做官只以“我不受赃,不扰民”为满足,而将“为国安民”之事抛之脑后。[10]

(二)封建官僚体制的影响

一是官位世袭制容易造就庸官。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官位世袭传统,官位(特别是王位)不经选拔而是世袭获得,难免会使一些庸才流入官场。如果没有王位世袭制,资质昏庸的刘禅就不会成为蜀汉后主,也就没有“扶不起来的阿斗”之说;“德轻志懦,又酷信释氏,非人主才”[11]933的李煜就不会成为南唐后主,而应做他所喜爱所擅长的婉约派词创作的“词圣”;侈靡挥霍的赵佶就不会成为宋徽宗,而应成为杰出的书画艺术家。

二是官场险恶不得不做“庸官”。官场如战场,稍有不慎,就会掉脑袋。所以,一些人不得不有意做“庸官”,以求明哲保身。汉朝萧何和宋朝石守信都是通过“有意地贪污自污”以“消弭人主的猜忌”,达到“避祸”的目的。[12]贤官对统治者具有二重性:当其能为统治者所驾驭时,就可以发挥其治国理政的才干,为统治者效力;当其不能为统治者所控制时,其才干就会成为威胁其统治的异己力量,就会为统治者所猜忌。对于后者来说,统治者宁愿让这些贤官做“庸官”,以消除其对其统治构成的威胁。

三是当权者用人不当造成庸官。《墨子·尚贤下》指出:王公大人为国家举荐的都是些“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而这些人未必都是“智者”,若让不智者治理国家,就会招致“国家之乱”。历史上因当权者的喜好招入官府的庸官不计其数。

总之,由于封建时代选才用人机制的不健全,从而造就了“真庸官”和“假庸官”。

(三)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

一是儒家明哲保身思想和天命论的影响。《诗经·烝民》的“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之说,《中庸》的“国无道,其默足以容”之说,都强调“保身”的重要性。而做“庸官”就可以降低风险,自然被一些人视为“明哲保身”的手段。《论语·颜渊》载子夏的话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于是一些人将官场上的功过得失归之于“天命”。三国时李康在《运命论》中将“治乱、穷达、贵贱”分别归之于“运、命、时”。而要“遂志成名”,就必须“冒风波于险途”“历谤议于当时”。既然官场险恶,那就只好认命,做一个“默语不失其人”[13]的“庸官”。

二是道家无为不争思想的影响。老子在政治上强调无为而治,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14]4;在处世上强调“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14]37的韬晦之术和“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14]14的大智慧。庄子宣扬“处乎材与不材之间”[15]的处世哲学,并将官场视为束缚人的牢笼。战国李斯就批评一些士人“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16],以道家的处世哲学来为自己开脱,以掩饰自己的无能。

儒道两家的这些思想,尽管不是要鼓励人们去做“庸官”,但却容易被一些人当作“做庸官有理”的借口。

四、庸官的危害

庸官对社会的负面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吕坤指出:使用“焉能为有无”的庸官,则“受一命之寄,便是旷一命之官;在一日之职,便是废一日之业”。这样的庸官除了“贪位窃禄”,则“国一无所赖,民一无所裨”。[1]862即是说,庸官于国于民均无好处。清世祖在《御制人臣儆心录·旷官论》中指出:“以之治事,则多败事;以之图功,则鲜成功。”即是说,庸官在政事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纪晓岚借助阎罗王之口强调“设官”就是为了“治民”,为百姓办事,而不是以做一个无功无罪的“清官”为满足。一个官员如果“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那就是“负民”;如果“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那就是“负国”。从庸官带来“负民负国”的结果来说,则其“无功”即是“有罪”。[5]6

刚毅在《居官镜》中将《尚书·洪范》中的“有猷(谋虑)、有为(作为)、有守(操守)”作为官员的基本素质,尤其强调“有为”的重要性。在他看来,那种只求“违道干誉”,却“于地方事务不能整顿,苟且塞责,姑息养奸”的“清官”,与“贪吏”相比,其“迹”虽不同,但在犯“负恩误国”之罪上是一致的。[7]612-613

清代张经田在《励治撮要·做官要办事》中将“要钱能办事”的“酷吏”与“不要钱不办事”的“庸官”相比较,认为酷吏要了钱后能“明于听断,长于治理”,使给钱者多“受其惠”;庸官虽不要钱,但工作塞责,“因循苟安,略无建树”。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赞同清代荆道乾提出的“庸碌之人,其害甚于酷吏”的说法。

五、治庸的机制

古代治庸机制分为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两个方面。

(一)内在机制

内在机制是官员要做贤官、不做庸官的一种内在自觉机制。它包括官员对自己的权力责任、行政能力、办事效率、弊政改革和功过反省的自觉,是实现官员政治理想的内在动力。

1.要有责任自觉

吕坤指出:官员应“顾名而思职,缘职而尽分”,明了自己的职责之所在并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分。如果“人人皆满其分量”,尽到自己的职责,则“天下无事”。[1]907而官员是否尽职,是以其绩效来衡量的,故吕坤将“无功而食,雀鼠是已!”视为士大夫的座右铭。[1]877官员的绩效又以是否有益于百姓来衡量的,若“分毫无益于民”,则逃不得“尸位素餐”四字。[1]829而要尽职尽责,就必须勤于职事。宋代真德秀就强调,官员要“莅事以勤”[6]2;吕坤也指出:“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官职高一步,责任更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1]839勤于职事是履行自己职责的重要前提。

2.要有能力自觉

“能力”是官员履行其职责的重要保证。《尚书·洪范》说:“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任用有能有为的人施展其才能,国家才会昌盛。韩愈认为,只有“智能谋、力能任”,才能实现“汲汲于富贵、以救世为事”的“圣贤之事业”。[3]257因此,官员要成就事业、树立政绩,就必须自觉提高自己的行政能力。而要提高行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学习。《尚书·周官》说:“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意即官员只有学习和依据“古训”,才不会在行政中犯错误。朱熹也指出:官员不能仅以做一个“好官人”为满足,必须“讲学立大本”,以增强应对各种政事的“源流”无穷的智慧。[4]7

3.要有效率自觉

办事效率是衡量官员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吕坤指出:“居官只一个快性,自家讨了多少便宜,左右省了多少负累,百姓省了多少劳费。”[1]836所谓“快性”,就是办事爽快不拖拉,是高效率的体现。清代袁守定在《图民录·勿挨事》中将“疲”(怠惰)视为“居官大病”,而“疲”又生于“挨”(拖延),他主张今日之事今日办,“勿挨事”。

4.要有改革自觉

政事上有弊端,就需要自觉改革,而不能因循苟且。北宋王安石指出:“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故他呼吁宋仁宗积极改革,“以至诚询考而众建贤才,以至诚讲求而大明法度”,使国势转危为安。[17]413清代金庸斋在《居官必览·教化》中将因一己私利或畏难情绪而不肯改革的官员视为“不恤苍生,有愧民牧”。至于如何改革,明代何孟春主张“广询博访,取决贤智,不专一己之见,而求通舆论之公”,以使改革“合人情、宜土俗,而不失先王之意”。[18]

5.要有功过自觉

官员对自己在行政中所做何事、有何成效需要有一个自我反省。吕坤主张百司庶府都要对其“所职者何官”“终日所干者何事”进行“自省”。[1]827故他特作《明职》篇让官员进行自我对照:“终日思其所行,经岁验其成效,称职乎不称职乎?子夜点检,自慊自愧,必有独得。”[1]907中国古代还有一种通过“功过格”来检查自己功过的自我反省机制。较早的功过格是道士自记善恶功过的一种簿册。善言善行为“功”,记“功格”;恶言恶行为“过”,记“过格”。后来,儒家将这种计功过格的方式引入官员的职业修养中。明代袁黄在《当官功过格》中,将“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官员的功过指标进行量化,有“功格”58条,“过格”42条。金庸斋在《居官必览》中从“事使”“操持”“兴革”“教化”“刑狱”和“赋税”六个方面来阐述“居官功过格”。清代张运青在《治镜录》中也载有《当官功过格》,其中“功格”68条,“过格”46条。官员通过将这些“功过格”来“返观内考”,就可以推测自己是在“能官”“有为之官”线上,还是在“庸官”线上,并根据“内考”的结果来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努力做一个“好官”“能官”,避免做一个“庸官”。

(二)外在机制

外在机制是政府和社会为高扬贤官、抑制庸官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编撰官箴、教育引导、选才用人和绩效考核等具体措施。

1.编撰官箴机制

要使官员成为一个合格的官员,必须有相应的行为规范。为此,中国古代不少帝王和官员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的基础上编撰了大批“官箴”类著作,用来向在任、新任或将任的官员(上到天子下到小吏)传授为官之道和管理之术。这些著作大致分为“君主箴”(即官员对君主的谏言)、“皇族箴”(即对皇族及侍臣的规谏)和“百官箴”(即对文武百官的规诫)三类。“官箴”是引导官员居官治事的宣教读物,它既是为官行事的依据,又是职业道德的戒条,更是封建法律的操作指南。[19]就“官箴”的实际功能来说,一是“治心”。例如,清代隋人鹏在《〈治镜录集解〉自序》中说:“古人治心之学,盘有铭,几有箴”,而刻箴、铭的目的在于发挥其“儆惕”作用,使“心”有所检摄而常存。二是“治病”。例如,吕坤称《呻吟语》为“病时疾痛语”;时人刘景泽称《呻吟语》有“三益”:“医病者见子呻吟,起将死病;同病者见子呻吟,医各有病;来病者见子呻吟,谨未然病。”[1]605古代不少“官箴”类著作载有如何治庸提效的内容。

2.教育引导机制

古代有各种针对官员如何做贤官而不做庸官的教育引导机制。一是立教引导机制。西晋傅玄在《傅子·戒言篇》中承认“贪荣重利”是“常人之性”,因而肯定官员希慕“显名高位、丰禄厚赏”的合理性。但他又认为,官员若不能“修行崇德”,就不能获得“名、位、禄、赏”,并将此称为“先王立教之大体”。这一“立教”导向,意味着官员做“庸官”是没有出路的,要获得“荣利”,就必须做“能官”“有为之官”。二是舆论引导机制。舆论的作用在于褒扬能官、贬斥庸官。例如,潘游龙在《康济谱·勤慎》中欣赏晋朝陶侃在当时人士“崇尚清淡,遗弃世事,以勤于吏事者为俗”的背景下,却独“不安于暇逸”,以“运甓”来励志,可谓“卓尔不群”;金庸斋在《居官必览·事使》中赞赏唐代刺史韩休推行的“均赋”改革,指出:“革除夙弊,更有不持奏报守宰,得自主持者。”而宋朝宰相王珪以“取圣旨”“领圣旨”和“已得圣旨”为行政之道,故被时人称为“三旨相公”[20];明宪宗成化年间失德,而刘吉与万安、刘珝“无所规正”,时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之谣。[21]可见,做“能官”“有为之官”,深得人们的喜爱;做“庸官”,必然为人们所唾弃。三是精神激励机制。吕坤特别强调官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于治国理政的重要性。他指出:“精神爽奋,则百废俱兴;肢体怠弛,则百兴俱废。圣人之治天下,鼓舞人心,振作士气,务使天下之人如含露之朝叶,不欲如久旱之午苗。”[1]821他还指出:“鼓舞人心,先要振作自家神气。而今提纲挈领之人奄奄气不足以息,如何教海内不软手折脚、零骨懈髓底。”[1]827因此,官员必须自身精神振奋,敢想敢干,就能将社会引向积极向上的轨道。

3.选才用人机制

要杜绝庸官,必须建立好的选才用人机制。一是把好选才用人关。墨子提倡“尚贤”,因为贤者“治国”,可使“国家治而刑法正”;贤者“长官”,可使“官府实而财不散”;贤者“治邑”,可使“菽粟多而民足乎食”。[22]29因此,“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22]25。他还指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22]26也就是建立一种“能官上庸官下”的用人机制。荀子也将“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23]列入“为政”之道。即是说,能官应破格提升,庸官应立即罢免。二是打破任人唯亲的用人模式。明朝马皇后得知明太祖欲授官她的亲族时指出:“国家官爵当与贤能之士,妾家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若其果贤,自当用之;若庸下非才而官之,必恃宠致败,非妾之所愿也。”[24]任用无能的亲族为官时,自然会腐蚀政治,危害社会;即使有能的亲族为官,也容易堕落为庸官,同样危害社会。因此,必须打破任人唯亲的用人模式。三是打破论资排辈的用人模式。明代邱浚认为,治理国家所恃在“人才”,若用人“必循资格”,则所选用者大半为“志气消沮,筋力废弛”、“为身家子孙计”的“衰老之人”。“衰老之人”布满天下,则无法实现“事理民安”,这是“乱亡之兆”。[25]92专任“资格”,必然会出现衰老的“庸官”。而“资格用人”有几千年的历史,一朝革去也不现实。于是他提出“资格”和“非资格”相结合的用人模式:“不用资格,所以待非常之才,任重要之职,厘烦剧之务;用资格,所以待才器之小者,任资历之浅者,厘职务之冗杂者。”[25]95

4.绩效考核机制

绩效考核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尚书·舜典》说:“三载考绩,黜陟幽明。”即是说,官员三年一次的绩效考核,业绩好的获晋升,业绩差的被黜退。《周礼·天官冢宰》记载了周代将“廉能”“廉敬”纳入官吏绩效考核范围,也是为了杜绝庸官。汉代王符说:“官长不考功,则吏怠傲而奸宄兴;帝王不考功,则直贤抑而诈伪胜。”[26]官员不考绩,就会有更多的庸官出现,也就会使奸诈的官员得势而使贤直的官员受压。王安石指出:为了“考绩之法”,“智能才力之士,则得尽其智以赴功,而不患其事之不终、其功之不就也;偷惰苟且之人,虽欲取容于一时,而顾修辱在其后,安敢不勉乎!若夫无能之人,固知辞避而去矣,居职任事之日久不胜任之罪不可以幸而免故也。”[17]403“考绩”可以使能官、有为之官功成名就,使庸官要么努力上进,要么主动辞避。历史上确有一些统治者严格考绩制度,对庸官说“不”。北魏孝武帝非常注重官员队伍建设,亲临朝廷考核百官。他认为考绩的目的在于“欲令愚滞无妨于贤者,才能不拥于下位”[11]1031。基于这一认识,他通过严格考绩,淘汰了大批尸位素餐、滥竽充数的庸官,提高了官员的绩效,保障了其汉化政策的顺利实施。

[1] 吕坤.吕坤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 傅豫.郾城县志[M].乾隆十九年(1754)刻:9.

[3] 韩愈.韩昌黎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1.

[4] 朱熹.朱文公政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M].上海:新文化书社,1934.

[6] 真德秀.西山政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 张希清,王秀梅.官典:第4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226.

[8] 王禹偁.小畜集:中[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9] 皇甫谧.帝王世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5:9.

[10]释圣可.禅林宝训顺硃[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66.

[11]司马光.资治通鉴[M].长沙:岳麓书社,2001.

[12]李敖.为自由招魂[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2:146.

[13]萧统.昭明文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063.

[14]道教三经合璧:老子道德经[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15]道教三经合璧:庄子南华经[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222.

[16]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8:646.

[17]王安石.王安石全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18]何孟春.余冬录[M].长沙:岳麓书社,2012:86.

[19]张士宝.法学家茶座:第31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95.

[20]脱脱,等.宋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3764.

[21]张廷玉,等.明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3058-3059.

[22]墨子[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23]荀子[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80.

[24]李国祥,等.明实录类纂——宗藩贵戚卷[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939.

[25]邱浚.大学衍义补:上册[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

[26]王符.潜夫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11.

[责任编辑 罗海丰]

A Discussion of M ediocre O fficer and the W ay of Treating M ediocre O fficer in Ancient China

CHENG Chao
(a.Research Center of IncorruptGovernment Construction,b.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006,China)

“Mediocre officer”had a variety of appellations in ancient China.These different appellations showed that people hated tomediocre officer.Mediocre officershad various characterizations due to their differentability and attitude.The existence ofmediocre officer in ancient China had profoundly economic,political and cultural roots.A mediocre officer held salary but did nothing,and he was undoubtedly a sin for he was not conducive to his people and his country.Mediocre officer wasmore harmful than cruel officials,because he indulged corruption and violence by his inaction.The inside and outsidemechanisms of treatingmediocre had formed simultaneously in ancient China To blow and suppressmediocre officers.

mediocre officer;characterization;cause;harm;treatingmediocre

D691

:A

:1671-394X(2016)08-0012-06

2016-05-21

程潮,广州大学教授,从事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研究。

猜你喜欢

庸官官员
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治理庸官懒政需在制度上下功夫
只认事不认人平阳向“庸官”亮红灯
从民谚看庸官丑态
官员晒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