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皇岛市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

2016-03-10裴兴华

河北果树 2016年1期
关键词:秦皇岛市果品果树

裴兴华,张 强

秦皇岛市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

裴兴华,张 强

(河北省秦皇岛市林业局066004)

介绍秦皇岛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实现秦皇岛市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1 果树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秦皇岛市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狠抓结构调整,不断推进优势果品、特色果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果树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建成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品牌响的特色果品产业示范基地和产业集群。秦皇岛市是我省果品主产区之一,盛产板栗、核桃、苹果、葡萄、桃、梨等多种干鲜果品,更是举世公认的落叶果树最佳适生区,“昌黎葡萄”“卢龙石门核桃”等多种地方名优果品在历史上就声名远扬,素有“花果之乡”的美誉,在全国也有较大的知名度。到2014年全市果树总面积发展到9.92万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7%,果品年总产量达到80万t以上,果品及加工产值近40亿元。果品结构也逐渐由大宗果品向特色果品转变,苹果、葡萄、桃、梨、樱桃等已形成规模化生产。

2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品种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一是名特稀果品、时令和错季水果等面积与产量相对不足,苹果、梨、桃等主要树种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与市场需求相差较大。以苹果为例,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比例相差极大,苹果晚熟品种比例高,且主要是以红富士为主,市场供大于求,出现价格的下降和产品的滞销。二是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力度不够,加工品种存在不足。近几年,引进的果树品种中有些存在着抗病性、抗寒性稍差等问题,不能满足现阶段对优质种质资源的需求。另外,加工水果品种较少,除葡萄有少量加工和加工鲜食兼用品种外,其他水果品种绝大多数为鲜食品种。三是果树存在着老化趋势。树龄超过20年的果树面积比例较高,一旦老龄果树遭到淘汰,果树面积可能萎缩,严重影响果品产量。

2.2 品牌意识不强,建设滞后一是注册品牌数量少,品种繁杂。目前,仅注册“金富宁牌”红富士苹果、“吴家坨牌”油桃、“天宫牌”樱桃等16个品牌,且存在同一地域同类产品多个品牌的情况。二是弛名商标和著名品牌少,知名度不高,现仅有“龙富”牌红富士苹果,“金富宁”牌红富士苹果,“天宫”牌大樱桃,青龙甘栗和“碣石牌”玫瑰香葡萄等5个省级名优产品,国家级名优产品几乎为空白。

2.3 龙头企业和组织少,带动能力弱目前,秦皇岛市的水果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的小生产为主,“小规模、大集体”的分散经营,果农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者,生产布局较分散,竞争力不足,这些都造成了果农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生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生产难以推行标准化。产业化龙头数量较少且基本集中在葡萄酒加工行业,其它加工领域仍缺少龙头企业,销售领域龙头企业更是空白,致使龙头企业数量不仅较少而且所处领域较为单一,发展缺乏全面性和平衡性。

3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积极做好果品产业的结构调整一要做好由常规露地栽培向现代果树栽培方向调整。大力发展设施栽培和观光采摘基地建设,多方创造条件加快现代果业发展步伐,促进果农增收。只有通过不断深化调整,果品产业才能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发展。二要抓好示范园建设,带动果品产业发展。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地全面促进果品产业的综合发展,应建立提质增效示范园区,对稳定发展的苹果、葡萄等果品建立千亩以上提质增效示范园区,迅速提高质量、增加效益。还应建立观光采摘园,在三区、南戴河和黄金海岸等区域建设百余个观光采摘园,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3.2 依靠科技,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和质量建设一要加大实用生产技术的普及和新技术的推广,全力实施科技兴果战略。加快建立符合秦皇岛市实际的果品生产综合管理技术体系,从科学育种、施肥、灌水、喷药、采收等环节达到国家级绿色乃至有机水果食品原料生产标准,重点推广优良品种、花果精细管理、生长季熟期管理及设施栽培等关键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力量,加强引进和研究高新技术,依托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和昌黎果树研究所的技术优势,尽快将引进的先进管理技术应用于果品生产。二要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完善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在积极注册商标的同时,要对现有品牌通过租赁、兼并重组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做大骨干品牌,注意防止散、烂的问题。全力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知名品牌,加强品牌宣传,促进营销,扩大影响,增强名牌果品对生产的拉动能力。加大对农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与农业相关的高校、科研单位进行合作、交流,加强对果农的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充实市、县、乡三级果业技术力量,真正实现产、学、研三结合。三要加强质量监控,打造健康果品。做到科学规划,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加快完善市、县执法检验机构,推进综合执法,提高果品质量监管能力。建立生产基地和市场速测点,保证技术检测力量,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检测和风险预警水平。推进生态化栽培措施落实,实现规模养殖场与果树栽植带的有效对接,利用沼渣、沼液培肥果园地力,减少化肥及农药使用量,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3.3 通过扶持产业化龙头,推动果品产业化进程和销售体系建设一要加速培育龙头企业,转变营销观念,改进营销手段。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从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发展成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能带动本行业发展的产业龙头,发展定单生产的模式,走“公司+农户+标准+合同”的道路。现在的果品市场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营销策略也要随之而转变,由过去那种在家坐等客户上门转变为走出去主动出击,由个人单枪匹马、各自为政闯市场转变为果品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联合体共同闯市场,由产后找市场转变为产中即推销,由传统推销转变为传统、网上销售相结合。二要做好果品的分级和包装,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由于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很低,常常出现“一流果品,三流包装,末等价格”的现象。为此,必须努力提高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在果品主产区建设分级、水洗、打蜡、包装生产线。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可先从最基本的分级开始,采取政府资金扶持,以果品销售专业合作组织等各种联合体的形式,分散生产,集中处理,在果品主产区上1~2台自动选果机。另外,要进一步改进包装,包装要根据不同果品种类、不同消费对象,采用多样化宣传效果明显的设计,精品果精包装,大包装内小包装,小包装果品论个卖。彻底抛弃条筐、尼龙袋等传统落后的包装方式,要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包装,并稳步实行果品冷链运输。三要大力发展果品贮藏加工业,提高深加工水平。要对现有土窖加以改良,提高贮藏质量,要大力推广微型节能小冷库和果品保鲜技术。积极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专用加工品种基地,通过大力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相关配套设施,吸引外地资金,扩大加工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可以在果品主产区通过引进外地资金和当地政府合作建立一个加工厂,视当地果品生产情况上一条或几条果品加工生产线及配套设施,主要加工浓缩果汁、果醋、果肉饮料、果脯、果酱、果品超细粉末等系列产品,根据当地果品品种、类型和市场需求决定所生产的产品,并对现有加工技术进行升级改造。

S66-33

B

1006-9402(2016)01-0003-01

猜你喜欢

秦皇岛市果品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