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高粱与不同作物间作对群体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2016-03-10徐海英章洁琼

耕作与栽培 2016年3期
关键词:间作高粱效益

徐海英,赵 应,章洁琼

(1.仁怀市鲁班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仁怀 564500;2.仁怀市有机农业发展中心,贵州 仁怀 564500;3.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贵州 贵阳 550001)



有机高粱与不同作物间作对群体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徐海英1,赵应2,章洁琼3*

(1.仁怀市鲁班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仁怀564500;2.仁怀市有机农业发展中心,贵州 仁怀564500;3.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贵州 贵阳550001)

摘要:为了明确有机高粱与不同作物间作对群体产量及效应的影响,以有机高粱指定品种“红缨子”和本地花生、大豆、向日葵、白云豆、眉毛豆、四季豆、米豆、绿豆、红苕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有机高粱和不同作物间作对群体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藤豆类作物四季豆、眉毛豆、白芸豆可作为有机高粱间作的首选作物。

关键词:高粱;间作;产量;效益

高粱是酿造白酒的最佳原料[1],在酿酒行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其他任何作物都难以替代的[2],酒用高粱产业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值起到了重要作用[3]。高粱间套作模式在我国西南地区十分普遍,合理的间套复种可提高耕地的总体生产能力,增强作物抗病能力和增加经济产出[4-6]。间作作物对群体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主要受品种特性( 耐荫与不耐荫)[7]、两作物播期[8]、密度[9]等因素影响。

根据GB/T19630—2011有机农作物生产的标准要求,在有机地块内要求一年内至少有三茬以上作物轮作,以增加作物多样性。高粱属高秆作物,对间作作物有很强的选择性,目前还没有较好作物与之间作,为探索适宜与高粱分带间作的作物,解决高粱长期连作对地力的影响,防止高粱病虫害加重发生,提高高粱品质,稳定或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本试验选择具有市场前景、有推广价值的10种高粱间作作物进行间作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宜高粱间作的最优作物群体,确保有机高粱生产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高粱选择茅台酒指定有机高粱品种“红缨子”,间作作物分别选择花生,黄豆,向日葵(食用葵),本地白云豆,眉毛豆,四季豆,米豆,绿豆,红苕。

1.2试验地点

贵州省仁怀市鲁班镇,海拔850m左右,试验地块方正平整,土壤肥力中等且分布均匀,前茬作物为油菜。

1.3试验设计

在同一高粱密度下,设置10个间作处理。A、间作花生,B、间作黄豆,C、间作向日葵(食用葵),D、间作白云豆,E、间作眉毛豆,F、间作四季豆,G、间作米豆,H、间作绿豆,I、间作红苕,J、净作高粱(CK)。采用大区试验设计,不设重复,小区面积为140m2。分带间作小区统一按2m开厢,1m种高粱,1m间作其他作物。

1.4试验方法

1.4.1高粱栽培方法

有机高粱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2015年4月15日进行高粱的漂浮育苗;5月12日移栽大田;高粱按行距50cm,窝距33.3cm,每窝移栽2株,密度栽8008株/667m2;施用农家肥1000kg/667m2和琨恩有机肥50kg/667m2作底肥, 6月10分别用清粪水1500 kg/667m2进行第一次追肥,同时中耕、除草、培土;6月6日施用印楝素防治高粱蚜虫、螟虫1次;6月20日分别用清粪水1500kg/667m2进行第二次追肥;6月25日施用除虫菊素防治高粱蚜虫、螟虫、粘虫1次;9月13日测产验收。

1.4.2间作作物栽培方法

1.4.2.1红苕

选用当地品种“渝薯2号”,于5月20日扦插;行距50 cm,起垄错窝栽插,窝距26.67cm,密度2500株/667m2;农家肥1000kg/667m2和琨恩有机肥50kg/667m2作底肥;6月20日,用清粪水追肥1次,同时结合中耕、培土;10月中旬收获。

1.4.2.2黄豆

行距50 cm,窝距16.67 cm;5月12日直播;每穴播种4~5粒;6月20日用清粪水追肥1次;7月22日收获。

1.4.2.3向日葵

选用当地食用葵品种,5月12日直播;1m空行种1行向日葵,窝距50cm,每窝留两株,密度1333株/667m2;农家肥1000kg/667m2和琨恩有机肥50kg/667m2作底肥;6月10日用清粪水500kg/667m2追肥1次,并中耕培土;8月15日收获。

1.4.2.4本地白云豆

选用当地品种“双青12号”,5月12日直播;行距50cm,窝距10~15cm,每穴播种2粒;6月10日用清粪水500kg/667m2追肥1次,并中耕除草;7月20日收获。

1.4.2.5花生

选用本地花生品种“中花4号”,5月12日直播;行距50cm,窝距26.67cm,每穴播2~3粒,深度以5cm为宜;6月10日用清粪水500kg/667m2追肥1次,并中耕除草;10月中旬收获后移栽油菜。

1.4.2.6四季豆

选用本地无藤四季豆品种“贡豆”,5月12日直播;行距50cm,窝距33.3cm,每穴2株;6月10日用清粪水500kg/667m2追肥1次,并中耕除草;7月20日收获。

1.4.2.7眉毛豆

选用本地眉毛豆,5月12日直播;行距50cm,窝距33.3cm,每穴2株;6月10日用清粪水500kg/667m2追肥1次,并中耕除草;7月20日收获。

1.4.2.8绿豆

选用本地绿豆品种,5月12日直播;行距50cm,窝距33.3cm,每穴播2~3粒;6月10日用清粪水500kg/667m2追肥1次,并中耕除草;7月15日收获。

1.4.2.9米豆

选用本地米豆品种,5月12日直播;行距50cm,窝距33.3cm,每穴留2~3株;6月10日用清粪水500kg/667m2追肥1次,并中耕除草;田间没有产量,不收获。

2结果与分析

2.1间作作物对高粱产量的影响

从间作作物生育期来看,80d以下的有黄豆、四季豆、眉毛豆、白芸豆、绿豆,生育期较长的为米豆,红苕、花生、葵花,在90-160d以上。高粱收割后还需继续生长的有红苕和米豆,红苕能在种油菜前收获,米豆在种油菜前还不能成熟。

间作下的高粱产量均比净作高粱低,因间作作物间的生育期(见表1)、株高等差异较大,对高粱产量的影响也不一样。藤本作物米豆对高粱产量的影响最大,与米豆间作的高粱平均产量215.5 kg/667m2,比净作高粱(318.8kg/667m2)减产165.6kg,造成高粱减产43.5%;其次对高粱产量影响大的是高杆作物葵花,与葵花间作的高粱平均产量334.4kg/667m2,比净作高粱平均减产46.7kg,减产12.3%;其他矮秆作物对高粱产量影响不大,其中四季豆对高粱产量影响最小,与四季豆间作的高粱平均产量376.6kg,比净作高粱减产4.5kg,减产1.2%(详见表2)。

表1高粱及间作作物主要生育期

表2不同间作区各作物产量验收情况

2.2间作对群体经济效益的影响

不同间作作物对群体效益的影响不同,各作物均按当年市场均价进行产值计算。结果表明,除米豆外,其他作物与高粱间作的群体经济效益均比净作高粱的大,高粱与四季豆间作的效益最好,产值达3591.5元/667m2,比净作高粱(产值2743.9元/667m2)新增产值847.6元/667m2,增效30.9%;其次是与眉毛豆、白芸豆和红苕间作,分别比净作高粱新增产值757.7元/667m2、693.1元/667m2和580.8元/667m2,依次增效27.6%、25.3%和21.2%。高粱与米豆间作比净作高粱产值降低1192.3元/667m2,效益减少43.5%,(详见表3、表4)。

表3高粱及间作作物产量及经剂效益分析

注:高粱按仁怀市当年平均收购价7.2元/kg计。

表4不同间作作物对群体效益的影响

3讨论

米豆生育期长,且藤曼缠绕,对高粱产量影响大,同时与高粱间作后米豆自身的产量也受到影响,因此不建议与高粱间作;葵花属高秆作物,株幅较大,对高粱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且属深根系作物,需肥量较大,对土壤肥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建议不作为高粱的优势间作作物;绿豆植株相对高大,对高粱产量有一定影响,收获期长,劳动力投入多,建议不作为高粱的优势间作作物;高粱与红苕产值较高,但红苕对土壤结构有一定影响,且投入的人工相对要多一些,对下茬作物种植也有一定影响,建议不作为高粱间作的优势作物;黄豆虽然产值较低,但种植和收获都较方便、较省工,对土壤结构、肥力均有利,可以考虑作为高粱间作作物;无藤豆类作物四季豆、眉毛豆、白芸豆,对土壤和田间生态有益,这些间作作物收获时,高粱才处于拔节抽穗期,高粱对间作作物的生长影响也较小,保障了产量,建议作为高粱间作的首选作物。

参考文献

[1]李永寿.高梁是酿制白酒的最佳原料[J].酿酒,1990(6):1-4.

[2]刘贵锋,董良利,宋旭东,等.山西省高粱栽培技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8):17-20.

[3]章洁琼,雷红梅,朱怡.贵州省高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14(6):48-49.

[4]郑顺森,袁继超,李德林,等 . 马铃薯,玉米套作模式下田间配置及群体优化[J]. 中国马铃薯,2010,24( 6) : 80-83.

[5]宁堂原,焦念元,安艳艳,等 . 间套作资源集约利用及对产量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 4) : 159-163.

[6]雷文权,何庆才,等 . 高粱-大豆间作对高粱螟虫发生的影响[J]. 农技服务,2008,25( 9) : 69.]。

[7]于晓波,张明荣,吴海英,等.净套作下不同耐阴性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分布的研究[J]. 大豆科学,2012,31( 5) : 757-761.]

[8]雍太文,杨文钰,向达兵,等.玉/豆套作模式下玉米播期与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9,28(3) : 439-444.

[9]张正翼.不同密度和田间配置对套作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2008: 31-35.

Effect of the Intercropping of Organic Sorghum and Different Crops on Yield and Benefit

XU Hai-ying1,ZHAO Ying2,ZHANG Jie-qiong3*

(1.RenhuaiLubanTownAgriculturalServiceCenter,Renhuai,Guizhou564500,China;2.RenhuaiOrganicAgricultureDevelopmentCenter,Renhuai,Guizhou564500,China;3.GuizhouGeneralStationof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Guiyang,Guizhou550001,China)

Key words:organic sorghum;intercropping;yield; benefit

Abstract:In order to clear the effect of the intercropping of organic sorghum and different crops on yield and benefit,organic sorghum specified variety "Hong Yingzi" and the local peanut, soybean, sunflower, white kidney beans, eyebrow beans, sautéed green beans, rice beans, mung bean, sweet potato were select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tercropping on yield and benefit of popul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autéed green beans, eyebrow beans and white kidney beans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crop intercropping with organic sorghum.

收稿日期:2016-03-12

通讯作者:章洁琼(1986-),女,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第一作者:徐海英(1974-),女,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间作高粱效益
不同间作模式对山苍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高粱名称考释
高粱红了
金秋时节高粱红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枣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