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控制方案

2016-03-10邵逸民

科技视界 2016年25期
关键词:蜗壳导流施工单位

邵逸民

(江苏省靖江市水利局东兴水利站,江苏 靖江214500)

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控制方案

邵逸民

(江苏省靖江市水利局东兴水利站,江苏 靖江214500)

近年来,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建设了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多座超国际水准的高坝水库,而且地方上一些中小型套闸、节制闸、泵站也大量兴建、翻建、除险加固。伴随着建设的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上也取得了相关的重大突破。水利工程关乎国计民生,想要把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大化的运用,这其中自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水利工程相关建设经验不断积累,大量新技术、新知识被应用到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也在逐步提高和完善,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提升了工程质量。根据我国水利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和有效的控制方案。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常见问题;控制方案

0 前言

兴利除害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在有效利用并保护水资源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水利工程的科学化建设,致力于为我国的居民生活、交通航运和农业生产创造更好的条件。在当代的今天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电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所以说相关的水电建设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是多么重要。所以更加要注重相应的施工质量,当然这一切与施工人员的心态是分不开的,只有增强其内在的责任心,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长此以往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定会蒸蒸日上,进而带动国家经济并造福民生。

1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1 违反规定和工程建设程序

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都有其特定的程序以及一系列相关的要求,如果在日常的施工中不严格遵守其设定好的程序流程,势必会导致工程中存在大量的质量隐患,这样一来极易于造成严重的后果。

1.2 工程勘察走过场

在水利工程开工之前,需要有关的勘察单位来对所要施工的地点进行全面且彻底的地质勘察,往往很多单位在此过程中,所进行的相关作业不能够严格的执行操作流程,勘查中的钻孔在深度和间距上都不能够满足科学的要求。

1.3 施工单位的原因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图纸上的明确要求会为了降低实际的施工成本,普遍出现对设计进行泛泛的修改,譬如,施工所用到的挡土墙在设计上没有过滤水层排水孔,从而导致挡水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侧面压力过大的情况,进而致使挡水墙倾斜甚至倒塌。

2 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相关方法

2.1 建立相应的质量目标控制体系

施工之前,将项目的质量控制目标进行细分;施工过程中,随时对质量目标进行动态调整,质量目标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质量监督部门共同把控,在质量目标制定之后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相关的责任人,待到出现质量问题时,也可有据可依进行具体的原因分析,确保工程质量。

2.2 加强施工方案审查

施工方案实际上就是施工单位对将要施工的工程的施工顺序、步骤、注意事项、施工防护等形成纸质文件,它是工程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施工方案交于监理单位,由监理人员对照规范进行审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以此方案为依照,决不可偷工减料。

2.3 混凝土大体积碾压技术

混凝土工程在水利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优良与否。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碾压混凝土技术从问世之初就得到迅速的发展,具体的实现过程为:使用大型的运输振动碾压机对干硬的混凝土拌和物进行碾压,并且采取大体积和薄层碾压上升的浇筑方法。与常规混凝土相比,主要优点是:坍落度为零、拌和物干硬。这样,就可以在不采用其他加热养护的条件下,使混凝土达到快硬早强的目的:如果在冬季施工,只要辅以简单的蓄热措施,就可以保证满足强度要求。在常温下施工,还可以起到提前拆模、增加模板周转率的目的。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碾压混凝土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施工方法。

2.4 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创造干地施工的条件,如何创造干地水工,施工导流围堰就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施工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导流方案,具体的导流方案选取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度,对于具体导流方案拟定、导流时段划分、导流流量选择等等的问题上,都需要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并建立在水工建筑物主体工程进度的基础上。所以前期的设计工作一定要做到周密且谨慎。导流方案确定之后,就要修筑围堰,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技术要求修筑围堰,安全度汛是施工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前期的导流围堰工程必须在时间上争取到大于总工期的时间。

2.5 预应力锚固技术

第一次接触预应力锚固技术是在一个桥板预制场,后来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发现很多重要工程的关键部位均应用预应力锚固技术。该技术较之其他技术有着极大的优越性,它在适用于新建水电施工项目的同时,还可以运用于已建成的水利水电工程,可以说是一种多用途的技术应用。但是,因不同的坝型和不同的施工标准,预应力锚固技术的运用也不能一概而论。所以,还需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保证工程质量达标。

2.6 加强对材料的把关

施工材料对于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施工单位在抽检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数量委托相应检测单位。以钢筋为例,规范上规定的是同一厂家、同一炉号、同一规格的60T为一个检验批次。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压低价钱,会从不同的经销商那里购买不同厂家的钢筋,但施工单位仍然以60T为一个检验批,这就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就必须要严格按照规范,加大检测频次。

3 水利工程技术的创新实践

我国水电工程建设当中在沿用传统技术的同时,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全面的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经过了近10年的刻苦钻研,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取得了一下几种技术创新。

3.1 堤坝工程技术

在以往的工程技术的运用中,我国的相关工作者逐步总结出了,关于混凝土重力坝的相关经验。通过高混凝土重力坝的大量建成来汲取其中的宝贵经验,这对于日后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在以往的建造中取得了众多重要成果以及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诸如,坝体稳定技术与大坝温控防裂技术等等。通过实践,将这些新技术应用于实体工程,并且将技术不断提高、更新。

3.2 堤坝蜗壳埋设技术

不管是节制闸、套闸、还是泵站工程,电气自动化都是工程项目能否最终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水电站中的巨型机的蜗壳埋设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资源的转化效率、发电电量。以三峡电站为例,蜗壳进口直径及其控制结构变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的技术性在于蜗壳外围混凝土相对较薄。在国外蜗壳埋设一般采用的都是充水保压技术,而在我国的三峡工程建设工程当中,研究表明该技术一共需7道的工序,并且具有施工困难、工期长、工艺复杂、投资大等特点。这就需要研究保垫层埋设、温保压埋设、直埋设等方式的基础上,研发出一种全新且能够克服以上困难的方法,经过研究实践,巨型机组蜗壳“组合埋设”技术被应用到工程上。这种组合埋设技术仅仅需要两道工序,不仅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施工过程,而且十分有利于缩短工期。同时也为相应的水电电站技术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代在改变科技在发展,创新是适应潮流与完善自身的唯一方法。我们需做的就是摒弃固守传统的观念,结合实际采用新的方式方法,并应用到水利工程日常施工中,解决好水利中常见问题,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1]钮新强,郑守仁,王小毛.三峡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技术创新与应用[J].中国水利, 2010,(20):49-54.

[2]杨启贵,刘宁,孙役,等.水布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10.

[3]马洪琪.我国建坝技术的发展与创新[C].中国水电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云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0.

[4]袁达夫.重大水电工程机电设计进步与创新[J].人民长江,2010.

[责任编辑:朱丽娜]

邵逸民(1989.01—),本科,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蜗壳导流施工单位
焊接蜗壳泵模型开发
污水泵蜗壳断裂原因分析
新型分支相间导流排
某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研究
导流堤在小型引水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大岗山水电站导流隧洞下闸后渗漏处理
蜗壳差压法在印尼ASAHAN一级水电站的应用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