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农村初中学生准备作文素材
2016-03-10夏军林
夏军林
(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中学,甘肃 定西743021)
浅谈如何指导农村初中学生准备作文素材
夏军林
(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中学,甘肃 定西743021)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教师可以从两方面着手指导学生准备作文素材:一是从校内积累入手,丰富学生写作素材;二是以挖掘农村特有的作文教学资源为突破口,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农村初中作文;作文素材
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大多数语文教师都遇见过学生没素材可写,作文内容造假的问题。怎样指导这些孩子去积累富有农村特色的材料,丰富他们的作文素材,解决他们“没东西可写”的问题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尝试:
1 从校内积累入手,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1.1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积累作文素材
日记既可以写身边点点滴滴的生活琐事,又可以记录心灵碰撞瞬间绽放出的动人火花。初中生坚持写日记,不但可以培养他们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提高他们对外界事物感受的敏锐程度,从而积累作文素材,而且还可以通过写日记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农村语文教师可以每天安排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写一篇日记,学生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尽量要写下一天中对自己留下较深刻印象的、对心灵有所触动的的所见、所闻、所感,不一定突出主题,布局谋篇不受约束,但要真实,绝对不能因造假而无病呻吟。要求学生表达能力好的多写点,表达能力差的少写点,但每个人都要追求天天进步,要逐步增加字数,尽量多写。尝试让学生把阅读和日记结合起来,一天中读了那篇好文章,可以在日记中写下读书感受,让日记成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一座桥梁。
1.2 经常办语文学习报,积累素材
农村学生学校生活比较单调,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积累作文素材,可以指导学生每五周办一期语文学习报。这个报纸的内容要把语文学习和农村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写一些所闻所见的农村人和事,也可以摘抄与农村有关的故事、笑话、俗语、歇后语、古诗名句、优美散文片段等。每期语文学习报要求设计一个“农村天地”版面,可介绍农村的新鲜事物、风土人情、致富能人以及对农村未来的设想等。而且每期语文学习报的文章至少有一篇是自己写的,不能抄袭。学生办出来的报纸可以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展出,供同学们阅读借鉴,互相学习。农村学生通过办语文学习报,不但丰富了课余生活,学会搜集资料和积累写作素材,而且在办报的过程中锻炼了编辑、排版、绘画、书法等多种技能,为农村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
2 以挖掘农村特有的作文教学资源为突破口,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2.1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眼光看农村,形成丰富良好的情感
唐代诗人白居易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就是说文章要紧密结合现实生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学生的作文却恰恰脱离了农村生活。农村孩子本来就有一种自卑感,在一代一代农村人对自然条件艰苦的哀怨中,他们根本没有发现身边的美。他们的审美意识中,身边的一切太普通、太不新鲜了,甚至有些农村孩子对脚下的这片土地产生了恨,还值得把这一切写进作文里去吗?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我们农村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眼光观察农村、用乐观的态度体验农村生活,我们就会发现,农村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给孩子们写作文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我们的农村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失了感受美的正确情感。在农村这个广阔世界里,有着纯净、优美的风光。比如田野里金黄的麦浪、碧绿的菜畦、飘香的瓜果、袅袅的炊烟、洁白的羊群……恰似人间仙境,它们的状态、颜色、生长过程,又各具特色,随着地理位置和季节变化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野花图”、“播种图”、“秋月图”……还有农村无污染的青山碧水、清爽的新鲜空气以及单纯诚挚的人际关系,这些只要孩子们细致的观察,绝对是写作文的最佳素材,还愁没东西可写吗?我们农村语文教师要用正确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放眼家乡这片热土,放下偏见,农村处处都是优美景物;用心感悟,时时都能捕捉作文素材。
2.2 组织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关注农村,积累素材
农村生活丰富多彩,简朴中蕴含着深刻。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乡镇逢集日、唱戏、庙会、花儿会、传统节日等机会开展调查实践活动,了解农村丰富的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关注农村日新月异的发展。通过有目的的调查、访问村里老人,搜集那些对家乡或对家庭有过贡献的家乡名人的故事,激发农村学生自豪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可以组织学生慰问敬老院中的孤寡老人,听他们讲述人生的艰难曲折,丰富学生情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还可以通过调查,了解村中古桥、古屋、古庙、古树等人文景观的渊源等。
许多农村仍然保持着城市人已经遗忘的风俗习惯,比如大年三十接祖先,大年初一迎财神、喜神等,另外还有清明节给坟上添土,八月十五祭月亮等等。农村的习俗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几乎每一个乡镇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细细挖掘,每个习俗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孩子们积累起来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总之,和喧嚣的城市相比,农村是一个既纯净而又充满梦幻的世界。它风光无限,人们的生活简单又不乏味,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农家乐趣皆为农村学生提供了丰盈不竭的写作素材。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更应该明白:学生写作文,最应该写的是现实生活。农村孩子最熟悉的就是农村,最能写好的就应该是农村话题的作文。作为农村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唤醒孩子们的正确情感和态度、价值观,培养他们亲农、爱农、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让他们写出有血有肉的好作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论语文教学[M].庆阳师专中文系语文教学法课程组编.2001年版(内部发行).
[3]莱斯利·P·斯特佛,杰里·盖尔,主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王汉澜,主编.教育评价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5]王金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02).
[责任编辑: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