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哥哥李延国

2016-03-10李彩萍

昆嵛 2016年2期
关键词:独轮车大哥母亲

李彩萍

十多年前,广东作家李兰妮写了一篇《推独轮车的少年》,发表在《人民日报》文艺副刊,这是一篇关于报告文学作家李延国的素描。

李延国是我的胞兄。我们兄妹六人,他排行老大。

大哥少年时代,命运多舛。1954年春节,父亲刚40岁,就因肺心病早逝。

当时的家中非常困难,安葬父亲的棺木无着落。

父亲在世时略懂一些医术,平日给乡亲们看些小病,也从不收费,落下个好人缘。

乡亲们闻听父亲过世,纷纷凑钱为父亲买棺木。每有乡亲上门送钱,身穿孝服的大哥便跪地叩谢。那年,他11岁。

当年的这一幕,会否永远留在大哥的记忆中,并成为他后来励志的一幅画面呢!

一个寡母,6个未成年的儿女,未来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母亲经常到村外伏在父亲的新坟上,哭诉内心的悲伤。我们兄妹虽然都还年幼,但都懂得了家里的变故,变得特别乖。作为长子的大哥主动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并安慰母亲:“妈,有我呢,地里的活儿我包了!”

这是一个11岁儿童的承诺。

这年夏天,大哥小学毕业。

大哥向母亲表示,不去考中学了。母亲虽没有上过学,但上过扫盲班,能读书看报,明事理,坚持要哥哥去考初中。她对大哥说,你若能考上,我就能供你读完;如果不去考,长大了你会埋怨妈妈没给你机会。

大哥应妈妈之命,去城里参加了考试。他进了考场,只写了一篇命题作文——《记我的一位老师》,以此感恩曾帮他交过书本费的杨老师。至于其他科目他都交了白卷。

大哥回到了家,胸有成竹地开始修理父亲生前用过的一辆独轮车。他默默地选择了帮助母亲分担家庭生活的重担。

听母亲讲,第一次麦收时,大哥整个人站在麦地里只能露出半张脸。麦田离姥姥家不远,当姥姥得知她的外孙要推着麦捆路过她的家门口时,特意用毛巾包了一个玉米饼子,站在家门口等着。当时的独轮车都是木轴,每一家的独轮车在行进的摩擦中都会发出自己独有的声音——亲人远远就能分辨出来自田野的呼唤。父亲在世时,车都由父亲来推,姥姥早已熟悉了那“吱嘎——吱嘎——”的车轮声。当独轮车吱吱嘎嘎的声音由远而近,姥姥睁大了眼睛也看不到她的外孙,只见满满的一车麦捆在缓慢地蠕动,只见麦捆不见人——外孙的身躯太小,被车上满载着的小麦捆挡了个严严实实。白发苍苍的姥姥,泪水潸然而下。

这就是“推独轮车的少年”!

今天城里11岁的孩子们被父母千娇万宠,而我的大哥似乎已被童年遗忘,因为父亲的早逝,每日与他为伴的是锄镰锨镢和独轮车。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大哥总是打着赤脚。

冬去春来,天气乍暖还寒,刚化冻的田野凉如冰板。麦苗刚泛绿色,大哥从那时起就开始打着赤脚去锄麦子,赤脚一直打到白露时节种麦子。

种上麦子,天已经很冷了,母亲就给大哥一点钱,到集上去买一块生猪皮,回到家后,大哥把生猪皮剪剪裁裁,然后用细麻绳缝成一双“猪皮靴”,在我们老家管这叫“绑”。里面塞进麦草,又吸潮,又暖和,又耐磨。整整一个冬天,大哥就穿着它起早贪黑去运肥、压沙、换土。到开春锄麦时,这双“猪皮靴”也磨透了,他的赤脚生涯便又开始了。

那时,大哥上工回来,经常是脚上血淋淋的;那时,他的某个脚趾甲被路上的硬物掀掉,回来自己涂上“二百二”(红汞),包扎一下,第二天又推着车干活去了。

若干年后,在一次兄妹聚会上,我们又聊起了往事,大哥轻描淡写地对我说:“我十个脚趾甲都被掀掉过。”听到这句话,我的心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痛。

1958年,全国都在大炼钢铁,兴修水利。公社要村里再派一些劳力去百里外的邻县修水库。村里派上了大哥并通知立即到公社集合。妈妈得知后,从炼钢工地上跑回来,含着眼泪找村支书说:“我家旗子(大哥乳名)才是个15岁的孩子呀!”村支书毫无商量的余地。大哥安慰妈妈说:“妈,不用担心,我行的!”

天已深秋,大哥还打着赤脚,妈妈便凑了点钱,拉着大哥到供销社买了一双力士鞋。在我的记忆中,那是大哥第一次买鞋。

大哥在水库工地吃了不少苦。寒冬腊月,挖掘水库坝基,冰水刺骨,未成年的大哥下到冰水里挖掘泥沙,因此落下了严重的静脉曲张。

第二次县上修水库,又要从村里抽调劳力,但有个条件,就是家里要有独轮车。那时的独轮车比之前的木轮进步了一些,轮子已经改为橡胶轮胎,但有些人家还是买不起。我们家倒是有一辆,可因为缺钱,一直买不起车轮胎,母亲说:“没车咱不去了,我绣花添补点,日子还能过下去。”大哥说:“修水库挣工分多一点,您就少熬点夜吧。”大哥在母亲不舍的泪光中,再一次推着小车走上了修水库的工地。

大哥身在工地,心里却挂念着家挂念着母亲。

有一次,工地水库改善生活,每个民工分了两段烧鲅鱼,大哥自己不舍得吃,想到母亲和弟妹常年吃不到鱼,便连夜往返20多里地,把两段鲅鱼送回家。

在生产队时期,大哥兼做了记工员,每天记录社员出工的情况。用过的记分册便成为他的练习簿,在记分册的反面练习写诗写散文。买不起钢笔,他用高粱秸子做成蘸水笔,开始了他文学之路的探索和跋涉。

在农村,农闲时间并不多,雨雪天,还要推石磨磨粮,打着赤脚转磨道。大哥常常一边抱着磨棍推磨,一边抱着书阅读。有时粮食磨完了,发出石头磨石头的声音,在正屋绣花的妈妈听到了便会高喊一声:“碾磨了!”大哥如梦初醒。有时空磨次数多了,母亲就直接跑到厢屋,夺下大哥手中的书并出惊人之语:“你还想当作家?坐在家里吧!”吃饭时,母亲又像个哲人似的对大哥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你可别变成个书呆子!”

那时的大哥经常是点着煤油灯看书到深夜,母亲心疼灯油,也心疼大哥干了一天活儿,怕他单薄的身体吃不消,不让他熬夜看书。大哥便用衣服遮住窗户,不让灯光透出,依然在昏黄的煤油灯下读得津津有味。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有伯伯敲窗户:“走喽!”大哥又起床干活儿去了。

那年,大哥修完水库后,带回一摞水库工地油印的《工地快讯》,上面刊有许多大哥的诗歌、散文,那是15岁少年人生中发表最早的“文学作品”。

其实大哥是非常渴望读书的。看到同龄人背着书包去城里上学,非常羡慕。但他从不在母亲面前流露。

收完麦子,种上秋庄稼,“下老雨”的日子便到来。村里人大都凑到几个热心人家,打扑克,拉闲呱,抽旱烟。

大哥到县城图书馆办了个借书证,农闲时分也是他的“读书季”。唐诗、宋词、元曲、汉赋,朱自清、冰心、鲁迅、郭沫若、高尔基、托尔斯泰、罗曼·罗兰、雨果、欧·亨利、海明威、杰克·伦敦、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歌德、黑格尔、巴尔扎克、普希金、奥斯特洛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莎士比亚,中国的《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东西汉演义》《东周列国》《水浒传》,这一个个作家的名字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那样的陌生和不可思议,而这些对于我来说像天书一样的书,大哥都一一借来,如获珍宝一般。成年后,我曾问大哥,这些书你当时都能看懂吗?大哥笑了笑说:“喜欢读就能读懂,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有一年,大哥被评为“模范社员”,奖品是一本精致的笔记本,从那时起,大哥开始用这个笔记本写日记,农活再忙,他也坚持每日必写。读唐诗的日子里,日记便用唐诗的七言七律或五言五律体;读宋词时便按词牌格式记录乡下每天所做所察所感悟;还用过元曲、汉赋体写日记。所以,后来他最早发表的作品是诗歌。

当年,到村里搞四清的一位省教育干校的干部,名叫李德复,在和大哥一起劳动时,听大哥言谈不俗,便想了解一下大哥的生活状况。他走进我们家那低矮的农屋,阅读了大哥的日记和一些习作后,在大哥的日记本上留下一页鼓励:惜取少年时,有志者事竟成……

临走他又对我母亲讲了一番话,大意是应该鼓励这个孩子写作,这么差的生活条件,能有这份坚持很难得,他相信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大哥很感恩这位叫李德复的来自省城的干部。若干年后,他在部队作为创作员调到济南军区时,曾四处打听这位一面恩师,但那时正是文革末期,寻找以无果而终。

受到李德复的鼓励,大哥更加坚定了学习写作的信心。先后写了300多篇稿件投到各个报纸杂志社,投稿寄出的是希望,收获的却是退稿信件和石沉大海的失望。那时投稿要贴三分钱的邮票,大哥在锄地时会捡到一些古铜钱、铁钉之类的金属,攒到一定数量,就到城里废品收购站卖掉,卖三角钱便可够买投十次稿的邮票。信封都是大哥自己糊的,有时他从捡到的香烟盒上剪下一个小图案,贴到信封一角,用来装饰一下,在我看来,也是极美的。

三年时光,投稿300多次。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一首小诗——《拔萝卜》,被《烟台日报》采用,而村里也恰好订了这份报纸。一时间,整个小村子沸腾了。那年大哥16岁,当有生以来的第一笔稿酬——两块五毛钱寄到家里时,他全数交给了母亲,那一刻母亲眼里已是充满了泪花——这些钱相当于她绣花半个月的收入。

这之后,大哥的一些作品时常被一些报纸杂志采用,《烟台日报》《大众日报》《山东文学》……

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老监察的故事》,写于故乡,他当兵入伍后,《大众日报》以大半个版的篇幅发表出来。

1966年的春天,大哥从部队请假回来,带着病重的母亲去城里看病,医生悄悄告诉他,母亲患的是癌症,来日无多。假期到了,大哥临返回部队时悄悄召集弟妹开了一个会,把母亲真实的病情告诉了我们,并说,要尽力不流露出悲伤。他留下在部队积攒的所有津贴,告诉我们,妈妈想吃什么就给她买什么吃。

当时的我还在上学,身无分文,又想为即将离去的母亲做些什么。母亲经常说嘴里发苦,真想吃个苹果啊!那时我留着一对长长的辫子,于是我悄悄来到城里废品收购站,剪下了两条黝黑发亮的长辫子。卖了两元五角钱。废品站的一个中年人惋惜地说:“可惜啊!如果再长两寸,就够换一辆自行车了。”我给母亲买了四个苹果,又把剩下的钱如数交给了母亲。大哥得知了这一消息,找了一个背人的地方,嚎啕大哭了一场。

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临终时始终睁大着眼睛,她割舍不下这些还未成年的孩子们。

母亲的离去,又陡添了大哥无限的牵挂。他把每个月的津贴都寄回家,自己只留下一点点钱买纸笔和书籍。天冷了,他想到已没有母亲为弟妹做寒衣了,部队战士发有棉衣和“卫生衣裤”,他留下单薄的卫生裤自己穿,把厚实的棉裤寄给我们。

在他回家看望母亲时,他曾说过他的一侧肋骨疼痛,后来他去地方医院检查,医生的结论是“软骨瘤”。大哥询问另一个医生,说是家里有亲戚得了软骨瘤,这个病要紧吗?那个医生善意地提醒他,这个病也就能活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让他最好不要告诉他的“亲戚”。这件事情我从未问过他,我不知道大哥的那段时间是怎么挺过来的,是如何走出这段阴霾岁月的。而他也像从未发生过这件事一样,对任何人都没有提起过。

彼时的大哥也不过只有22岁啊!一边在部队服役,一边还要每时每刻关心他的这些弟弟妹妹的身心成长,那段时间大哥写给我们的书信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动力。

因为家庭困难,我虽然被选上可以继续读高中,可家境如此困难,与其让大哥供着,不如辍学回村,帮助大哥分忧。

我给大哥写信,表达了这一想法。大哥收到信后立即回信,批评了我的想法,并引用高尔基的一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我一定上学。

长兄如父。他为每个弟妹甚至再下一代都操过心。

几十年过去,大哥每回见到我们,还要带我和妹妹去买衣服。在大哥的心目中,好像他永远都没有变老,而我们也永远没有长大。前些年去他家时,已是花甲的我还穿上了他让大嫂特意给我买的羊绒衫。从小没有享受过父爱的我,永远都能从大哥那里感受到父爱般的温暖。

在大哥无微不至的关心下,我们弟妹都相继完成了学业,并陆续走上社会参加了工作。而我,也在大哥的帮助和引导下,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

大哥连获三次全国报告文学奖时,他的学历还是小学毕业。而我们的学历都比他高。他是打着赤脚,从故乡的土地走上颁奖台的。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年逾古稀的大哥仍笔耕不辍,今年与李庆华合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根据地》出版了,读着它,我不时热泪盈眶,字里行间,仿佛又听到了大哥为民族屈辱和尊严发出的呼喊,爱国家、爱民族的热血依然在涌动,尽管我们还在为他的“壮心不已”鼓劲,可大哥一生忧家忧国,走得太累,太艰难,该停下来歇歇脚了!当然我知道他是个不听劝的人。

大哥对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要常怀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宽容之心、悲悯之心,珍惜今天拥有的一切。苦难也是一笔财富。

感恩父母,给了我宝贵的生命;感恩大哥,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为我们树立了充满正能量的榜样。在我的心中,大哥如同一棵参天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又如汩汩清泉,可以时常涤荡我们的心灵;更多的时候,他就如同一本好书,值得我用一生去细细品读。

猜你喜欢

独轮车大哥母亲
推独轮车
济公传
上一句
给母亲的信
憋出内伤
气死的鱼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