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伙伴:儿童德性成长的重要他人

2016-03-09王晓奕

江苏教育 2016年2期

【摘 要】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不应是学校通过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对学生的灌输和改造,而应是生与生、师与生间的自由交往、和谐共存。小学伙伴德育,旨在通过伙伴关系展开儿童的道德学习,让儿童能在朋辈文化中相互帮助、彼此影响、共同进步,并且将这种伙伴关系延展到教师、家长、社会等方面,改造现有的学校道德教育生活,以形成小学生道德成长的广阔支撑平台。

【关键词】伙伴德育;伙伴圈;德性成长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2-0034-03

【作者简介】王晓奕,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000)副校长,高级教师。

德育关注的是人的灵魂的唤醒,它可以引导生活走向更好、使得生活更有意义和价值。小学德育,无论是存在于学生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或是作用于学生生活的道德知识,鲜活的学生个体、不可复制的个体生活,无疑都在彰显德育的魅力和挑战性。

反观现今的小学德育,有“立德树人”的崇高目标,却往往将这些道德的目标直接化为道德的知识、理论,以此来宰制学生的生活,于是学校德育成为一种功利性的外控知识的灌输,学生个体德性的形成、积淀是脱离其自身日常生活经验的,于是这样的道德教育自然成了无意义的存在,其功能和作用也自然会化为虚无,甚至可能成为一种异化物。

2005年,盛泽实小提出了“智慧教育”的办学理念,认为智慧是丝绸文化背景下儿童素质的集中体现,这里的智慧不仅仅指人的智能,也包括身体和道德。学校提出了“知人知己”的学校精神,确立了“健真慧”的培养目标——健,身心健康;真,真诚待人、认真做事;慧,学有能力、学有潜能。

“智慧教育”理念下如何进行“立德树人”的校本实践,学校从本校学生的道德需求出发,结合本校多年来智慧教育的文化传承,站在新时代道德教育发展的起点上,于2015年提出了校本化的德育主张——小学伙伴德育,旨在通过伙伴关系展开儿童的道德学习,让儿童能在朋辈文化中相互帮助、彼此影响、共同进步,并且将这种伙伴关系延展到教师、家长、社会等等,改造现有的学校道德教育生活,以形成小学生道德成长的广阔支撑平台。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从集体主义去把握,也不是从个人主义去把握,而只能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领域中去把握。”也就是说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因此,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不应是学校通过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对学生的灌输和改造,而应是生与生、师与生等主体间的自由交往、和谐共存。惟此,儿童的德性成长才能从依赖父母、崇敬师长,逐渐回归同辈群体,在和同龄人的交往中日渐成熟。

一直在父母或教师羽翼下生活的儿童总也长不大,唯有独立于同龄或混龄人的复杂群体中,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精神历练,才能将道德自觉扎根在自己的人生信念之中。成为儿童的伙伴,才能成为影响儿童德性成长的重要他人。高高在上的权威,只能影响儿童一时的行为,而很难从内心深处改造他们的道德良知。犹如凛冽的北风永远吹不进人紧闭的心灵,而温暖的春风却能让人敞开心扉。

一、学生就是“小伙伴”

一直以来小学德育工作更多的是教师的“独白”状态。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老师会习惯性地替学生过滤、筛选成人眼中孩子应该接受的道德知识,然后对他们进行道德灌输,进行德育注入。从表面上看,老师们选择了学生应该了解、生成的道德标准,并掌控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明辨、吸收,为学生的道德认知节约了时间,提升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率。但这样的一种“独白”式的德育教育,恰恰是背弃了学生个体生命,违反了德育本性,它把学生看成是有待加工完善的人,需要靠教育去塑造。当我们将德育课归结为知识课,教师和学生就是以知识的授受为中介连结起来。于是,学生的自觉理解、师生间的相互沟通就不存在了,师生关系因为不具备教育的意义,只是作为教学的必要条件而存在。而事实上,德育应该是过程教育,教师和学生应在生活中以完整的人出现,师生关系也绝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必须具有生活的意义。挣脱长期以来“师道尊严”的固有关系束缚,倡导师生平等的“伙伴关系”,把本该属于学生自己做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班级的主人、校园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学校班级文化的建设方面,学生制定班级公约、设计班徽、创编班歌,学生干部的自荐自选,学生评优的演讲评选等等,都鼓励学生自己做主。没有老师的“应该”“必须”,老师和学生成为了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一个群体、并在此过程中相互影响;教师则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问题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师生交往是学校范畴中最重要的交往形式,师生关系本就蕴涵着无限的德育可能,当学生成为教师的“小伙伴”,学校就会充盈生命的自由、创造的活力,校园才会焕发出活泼的生命力。

二、结识更多“新伙伴”

对于儿童来说,比说教更有效的是伙伴影响,比师生对话更有效的是同伴吸引。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在自己的群体中得到同伴关注、同伴认同、同伴接纳。朋辈文化是一种属于儿童自己的文化,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意义,本身就应该成为儿童道德成长的重要支撑。小学伙伴德育改变了长期以来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制度、活动制度、管理制度,组建了各种类型的学生社团,设置了各种实践岗位,让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广泛接触,和校园中的“陌生人”打交道,结识了更多的“新伙伴”。

学校推行岗位实践,设立班级岗位、年级岗位、校级岗位,每个学生在完成自己班级岗位的同时,还会兼有年级岗位、校级岗位,这让他们伙伴圈的半径在不断扩大。岗位实践增强了伙伴之间的平等、体谅、宽容、责任等意识。角色体验,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共同合作中认识自己、发现不一样的自己;角色互换,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体验他者、认识他者,学会换位思考;从班级人到年级人,从年级人到学校人,更多的孩子在多重角色岗位体验中共同成长。而学校所推行的“儿童道德成长护照”和“周末无作业”(由家长陪同走亲访友、结识各行各业的有识之士),旨在鼓励学生主动交往,结识不同类型的“新伙伴”,激励学生扩大“朋友圈”。扩大学生道德生活范围的同时,我们更加期待学生“交一个朋友获得一份道德成长的力量”。让学生结识更多的“新伙伴”,拥有更多的“伙伴圈”。在不断相遇的世界里,在不断形成的关系中,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生才得以显现,“只有真的才是可信的,才是有教育意义的,才会是被儿童所认同的”。

三、彼此成为“好伙伴”

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最信任的人是自己的同伴。伙伴之间的互相交往是最真实、最自然的。基于这样的一种和谐的关系基础,在共同学习、共同活动中,他们会呈现出更积极的状态。因为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学生可以接收到更多元的信息反馈,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效率自然会增加。而对于学生的品格培养、道德认知的提升来说,拥有一个个生机勃勃的同伴,思想的传递、品行的影响会更直接、更无痕。在伙伴间相互教育、相互约束、相互激励的过程中,学生慢慢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因此,小学伙伴德育改变长期以来以独立竞争为主要形式的学习状态,采取小组合作的任务型、项目型的学习方式,培养伙伴之间的合作、互助、宽容、关怀以及责任等美好品质。以小组任务型晨(班)会为例:小组任务型晨(班)会是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承担具体的任务,完成晨(班)会。因此,我们的晨会、班会,不是以道德知识的传授为目标,学生通过晨会课、班会课是否掌握了哪个道德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解决、完成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组的形成是第一位的,学生个体在问题任务的驱动下,自发地组成有共同目标、有明确分工的合作小组。然后通过讨论、故事、对话、情境等不同的方式,呈现任务主题。而要想解决不同问题,可以由一小组同学连续地通过几次晨会、班会去完成,也可以由不同小组同学合作性地通过几次晨会、班会去完成。这样的晨会、班会,关注的是学生的日常生活、指向的是学生的道德生活成长,让学生在自我发现、自我思辨、自我解决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同时,在合作型任务的完成中改变伙伴关系,实现伙伴关系的重新建构。因此,晨会的十分钟,班会的四十分钟,不是道德知识的灌输,也不是学生能力的展示,而是学生伙伴关系的丰富,因此,晨会、班会就是学生道德成长的一种方式。

让学生在伙伴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学生道德成长的必学功课。

四、选择成长“老伙伴”

学生的伙伴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包括同龄、非同龄,正式、非正式,同性、非同性,校内的、校外的等。因为关系的庞杂性,伙伴圈作用于学生,自然可能会带来正面与负面、积极与消极的不同影响。因此,“伙伴圈”需要成人的适度介入和智慧引导。但从“伙伴”的角度出发,作为学生“伙伴圈”的积极介入者、智慧引导人,应该由学生个体、或者某个学生小群体自我寻找。学生对成长导师的主动寻找,这是德育导师制的新变革。从教师主动找学生到学生主动选“老师”,这一关系的改变,带来的是从被动到主动的剧变。

当然,这里的成长导师、“老伙伴”绝不限于老师,他可以是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的已经具备良好德性的同龄伙伴;可以是不以时间为界的年长富有经验的“师长型”伙伴;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家长、甚至可以是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学生、学生群体可以视自己的生活需要、成长难题,有意向地选择自己的导师人选。因为学生的自觉自愿确定,“老伙伴”对学生而言更具亲和力、也就更具有潜移默化的趋同力,因此更具有影响和改变的力量。当这样的成长伙伴及时地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不良倾向时,会做的不是训诫和责罚,而是引导和帮助。

教师、家长、同伴,应该成为学生道德成长中的“重要他人”。立德树人,道德教育要真正地落实到课程教学、落实到儿童生活中去,放在伙伴的生活中进行,实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无痕地、自然地互相帮助、彼此影响,让学生自己创造自己的道德生活,建构自己的道德成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