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带来了什么
2016-03-09孙其华
【摘 要】江苏义务教育的基本均衡发展引发了义务教育面貌和生态的深刻变化,具体可以概括为发展观、发展环境、发展心理的均衡和教育满意度、学校发展内驱力、区域内教育生态水平的提升;既有全国其他省份共同的特点,又有江苏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均衡发展的特定形势和背景,表现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优质均衡建设的示范引领,实现了教育公平的更广覆盖;江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后呈现的发展态势对思考优质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启示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2-0027-04
【作者简介】孙其华,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南京,210036)社长,博士。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自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基本发展均衡”以来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2013年5月教育部率先在江苏启动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认定工作(简称“国检”)标志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经过11年建设后进入检验检阅和“命名”亮相的阶段。2015年6月,江苏省100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认定,成为通过“国检”第一省。这一被称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重大战略转向的工程给义务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江苏的实践有何特点和启示?本文试作初步探讨。
一、“国检”给江苏义务教育带来的变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包括理念向导的教育发展战略,也是可以量化的教育发展措施。通过迎接“国检”,江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得到重大改善,用实实在在的物化成果落实了均衡发展理念,并引发了整个义务教育面貌和生态的深刻变化,具体可以概括为三个均衡、三个提升。
1.发展观的均衡。义务教育如何发展?我国也走过了非均衡发展的道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必须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同时鼓励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帮助后进地区,达到共同的提高。”这一时期主要实行的是非均衡发展的政策。这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政策相一致,也需要通过教育的先发展支持这些地区经济的先发展。这一教育改革初期的政策,推动了一部分地区教育的发展,但也扩大了教育的区域、城乡、校际差距。21世纪初教育开始转向均衡发展政策,2010年教育部提出“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提出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重要论断。此次均衡发展“国检”,是全国上下、教育系统内外,从国家上层到普通学校,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观的一次再认识再实践。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教育起点公平的基础。“国检”中关于县域内生均资源配置的标准和学校间差异系数的设定,将“均衡”落实到每一位学生、每一所学校,使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财政、国土、人力、编办等部门深化了对均衡理念的认识和共识,使学校更加普及了均衡理念,也使家长和孩子亲身体验了教育公平的价值观。可以说,这是一次空前的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宣传普及,是一次创建和分享教育公平的全民行动,而且,不是通过说教,不是停留在规划和远景,而是真切呈现在人民群众的身边,在城乡居民的家门口。
2.发展环境的均衡。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内教育发展政策环境密切相关。“国检”的过程是地方党委政府履行政府主导职责的行动过程,是优先发展教育的展示过程。可以说,此次“国检”是对地方党委政府重视教育的一次深度再动员和再落实,是区域内教育发展力量的一次大凝聚。江苏各地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财政投入优先保障教育,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的“三个优先”。一些地方党委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第一追求”,扎根于各级干部头脑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普遍加强了中小学校的发展规划的制订,有些地方学校布局发展规划做到了2030年。尽管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区域差异,但重视义务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3.发展心理的均衡。发展心理的均衡表现为发展信心的普遍增强。这个发展心理均衡既来自城乡教师,也涉及城乡学生及家长。乡村与城镇学校在办学条件上的均衡及15%的教师流动使原来乡村教师与城镇教师的心理落差得到明显缓解。一些地方的乡村校长说,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乡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在办学条件上平起平坐,极大地增强了乡村教师的自豪感,这也为15%的教师流动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支持。江苏某地2002年曾试行过教师流动,结果不愿流动的城里教师集体到市政府上访,而现在该地城乡教师流动已经常态化,这是城乡学校均衡发展带来的可喜变化。乡村学生心理的均衡则通过进城择校和学生流失率减少得到证实。
4.教育满意度的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家门口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和择校率控制在10%内等措施,减轻了学生家长的经济、精力支出。此次“国检”中,各县的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85%以上。许多地方反映,人民群众对学校办学的信访举报数量明显下降。在教育内部,均衡发展使广大教师提高了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感谢均衡,让我们与学校一起成长。”学校内团结进取的氛围普遍得到增进,师生关系、师师关系、生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5.学校发展内驱力的提升。用一些原来条件薄弱的学校校长的话来说,“国检”前因设施设备落后不敢与好学校相比,现在这样的理由或“借口”没有了,大家在硬件上站在一个起跑线上,激发了提升办学质量的底气和勇气,增强了进取和竞争的意识。这是笔者在学校访谈时乡村校长非常强烈的感受。作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检”指标之一,办学质量与管理是重要方面。江苏中小学校历来重视内涵建设,注重校园文化和特色打造,“国检”进一步强化了学校质量意识,校本课程建设、社团建设、特色发展得到普遍加强。
6.区域内教育生态水平的提升。随着择校热的持续降温,区域内学校发展的生态格局得到明显的改善。扬中市2015年中考最高分并列3人,其中就有来自乡村初中的;优质高中指标生分配,以往学校间分差在30多分,2015年缩小到10多分。该市教育部门认为,这充分显示了均衡的成效。“国检”重构了学校发展基础,优化了区域内学校生存格局,为学校间健康良性的竞争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江苏特点
江苏义务教育的基本均衡发展既有全国其他省份共同的特点,如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教育发展差异、建设任务繁重等,又有江苏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均衡发展的特定形势和背景,这就决定了江苏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的丰富内涵和引领意义。
1.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江苏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检”是在全省基础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上实施的。20世纪90年代江苏在苏南试点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1996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12年全省90%以上县(市、区)通过教育现代化省级评估。就在这一年,江苏成为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试验区。正是在这样一个发展基础和背景下,江苏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既有如何保持已有“高度”,又有如何提升“底部”的双重压力,这一方面加大了基本均衡发展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又从整体上更加夯实了江苏义务教育发展的基础,赋予了江苏义务教育在均衡中共同提高、在发展中有特色亮点的重要特征。
2.优质均衡建设的示范引领。江苏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检”是在江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进程中同步推进的。坚持以阶段性重大教育发展目标引领全省基础教育工作是江苏的特色做法。江苏省2010年启动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鼓励部分地区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引领全省义务教育发展。在此试验基础上,2012年出台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江苏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建设指标与基本均衡“国检”指标框架、体系不一样,前者要求更严格、落实更细,如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国检”规定10项,江苏优质均衡指标规定了20项。这就保证了江苏义务教育均衡工作始终有较高标准的引领。此次“国检”,江苏省在国家督导认定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4个具有江苏省情特点的指标。如江苏明确每一所学校骨干教师比例达到10%以上,这是江苏在全国所有省份中唯一提出的。江苏还在原有的指标体系中对一些指标提出了量化要求,如国家要求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各初中的比例“逐步提高”,江苏则明确为“比例不得低于70%”。因此,江苏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更细化了国家标准,也拓展了国家标准。这缩短了江苏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的衔接过渡时间。
3.教育公平的更广覆盖。江苏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检”是在江苏特定的“三元结构”上实现的。江苏存在着省内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差异,存在着城乡差异,同时也有本地子女与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的差异,如在苏州,外来务工子女人数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一半左右,而在全省多数地区还同时存在着留守儿童的问题。这些决定了江苏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教育公平认同的多人群性,使均衡在整体性上有更宽更长的边界。
三、对江苏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的启示
基本均衡是义务教育从初步均衡走向优质均衡的过渡阶段。建设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是全国基础教育新的发展追求。江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后呈现的发展态势对思考优质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1.更加聚焦教育质量提高。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检”普遍地解决了学校办学硬件条件的不足和资源配置差异,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学校不再需要在条件改善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同时,社会对“国检”后义务教育学校的要求也将关注在办学质量上。可以说,“后国检”时期,学校之间真正进入“比拼内涵”时代。而这一阶段的质量提升有着这样一些特点:一是生源相对一致的基础上的质量提升。随着择校的控制,生源的均衡性有了基本保证,这就使学校间发展更趋生源公平,更能显示学校办学实力,学校间压力趋于均衡。二是校际合作基础上的质量提升。江苏各地普遍做到了学校合作发展,集团办学、联盟办学、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使优质均衡发展阶段学校的发展更趋开放性和合作性。这一良好局面的形成本身就是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既是均衡发展的机制,也是均衡发展的内容,需要继续加以巩固和创新。三是多元质量提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多向成才,将改写人们关于教育的质量观和名校观。
2.更加依靠学校自主发展。“有学上”关乎学校数量、规模和布局;“上好学”关乎具体学校的质量。“国检”的达成以政府力量为主动力,以加大投入为关键;“国检”后优质均衡的建设将转到以学校自主发展为主动力,通过激发学校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提高学校自主发展的水平。自主发展重在学校内生能力的成长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依靠师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激活校内资源,自觉开展校本教研科研。江苏提出每所学校骨干教师不低于10%,这为增强学校自主发展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3.更加缩小在教育发展理念和师资水平上的差距。办学硬件条件的均衡使区域间、学校间教育发展差距更加集中在教育发展理念和师资水平上。发展理念的差距是无形的,但却是根本性的境界区别,且是短时间内难以均衡的。优质均衡时代,义务教育发展观既不同于非均衡发展观,也不同于基本均衡发展策略,而是既要均衡发展,保障公共事业的公平性,力避两极分化,又要防止千校一面,失去发展活力,力避绝对平均化。均衡发展不排斥健康的竞争,但不能唯分数竞争、升学率竞争、排名竞争,而是素质竞争、特色竞争、文化竞争。
师资水平的差距在一个县区域内可以通过教师流动等方式缓解,但出了县域则缺少体制机制的帮助。从江苏来看,教育发达地区一个学校的特级教师数量常常超过苏北一个县特级教师的总数。笔者在苏北某地调研时,一些乡村学校校长介绍,近年来学校一下子添置了许多教育设备,教育装备水平达到I级标准,但不少教师不会用,如何利用好现代化设备,提升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是今后一段时间学校要致力做的事。这在苏北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一差距需要我们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优质均衡发展阶段最为突出的位置。如何建立跨县教师流动机制或许是值得探讨的重要政策设计。
4.更加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获得感。随着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公正期望值的提高,优质均衡发展时期,“上好学”将更趋具体化和更具获得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实上面临更大的压力。一是多样人群对教育公平的获得感。在苏南部分地区,已经不能全部满足所有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的需求,家长需要达到一定积分其子女才能入学。这一人群与留守儿童人群的数量还在上升之中,社会对其教育公平显示度和关照值还会提高,需要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智慧。二是多样化成才需求的获得感。为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成才需要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体认。“择校就是择特色”“择校就是择风格”等家长呼声日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多元发展将是检验优质均衡成效的关键要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并将更深影响中国基础教育的生态。江苏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既是江苏教育人勇于担当,继续探索创新,走在全国前列的引领之路,也是江苏建设教育强省,建构苏派教育特色的彰显之路。